「年老體弱」是自然的規律。老年人體弱也就比年輕人更易遭到六淫等邪氣的侵襲,而體弱則在於「正氣」衰退。中醫的正氣指的是生命機能,其中包括抗病能力。正因為抗病能力下降病邪才趁虛而入。所以在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中有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以及「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說法。
除了老年人正氣虛弱之外,在疾病的表現方面還有如下特點。
(1)症狀隱匿也就是說症狀表現不明顯,如發熱不重,只有輕度乏力,周身不適,頭痛,咳嗽及鼻塞流涕。為此往往被病人或醫生所忽視,導致誤診。
(2)易發生併發症老年人由於免疫力差,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統功能低下,所以容易發生併發症,其中包括並發氣管炎,肺炎以及誘發心力衰竭與呼吸衰竭。
(3)治療困難復元較慢正由於上述第2個特點,老年人感冒的治療較為困難及恢復較慢。一方面因需要治療感冒,另一方面要密切注意併發症以及重要器官的功能。為此在用藥及調理方面還要注意下列幾點:
1)方劑中可考慮用補益之劑即用具有補養作用的方藥以消除虛弱證候,這樣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但是在具體施用時還要考慮臟腑氣血,陰陽虛弱等各方面的病證,因為補法一般分為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大類。氣虛者常在感冒方劑中加用黨參,甚至人參,黃芪之品,血虛則常用當歸、生地;陰虛者投以麥冬、天冬、沙參,陽虛者添加附片、桂枝之味。
2)要注意發汗的適度關於發汗解表要適度已在前一問中提到。其實除了發汗有度之外,用其他藥物也有個用藥之量的問題。一般說來老年人已屬氣血不足,臟腑虛弱,即使用補益之劑也不可劑量太大。所以中醫有「誤補益疾」、「虛不受補」等說法。為此有的中醫主張用汗發時只是「中病即止,而無須盡劑」。此時可讓機體自行恢復,或者以啜熱粥以助汗,調飲食以固本,以溫和的途徑來達到痊癒的目的。
3)調理脾胃,增補元氣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意思是胃與脾是人體中進行消化的器官,而人體維持生命活動主要依靠營養,脾能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到全身。為此人體功能的維持是脾與胃的功能的結果。老年人如果用藥時不注意調理脾胃則可能會傷及元氣。為此即使在治療感冒時不可用太多太猛的傷及脾胃的藥物,反之還要考慮用開胃健脾之品,如方劑中加入黨參、白朮、砂仁、木香、焦三仙、大棗之類。
除了老年人正氣虛弱之外,在疾病的表現方面還有如下特點。
(1)症狀隱匿也就是說症狀表現不明顯,如發熱不重,只有輕度乏力,周身不適,頭痛,咳嗽及鼻塞流涕。為此往往被病人或醫生所忽視,導致誤診。
(2)易發生併發症老年人由於免疫力差,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統功能低下,所以容易發生併發症,其中包括並發氣管炎,肺炎以及誘發心力衰竭與呼吸衰竭。
(3)治療困難復元較慢正由於上述第2個特點,老年人感冒的治療較為困難及恢復較慢。一方面因需要治療感冒,另一方面要密切注意併發症以及重要器官的功能。為此在用藥及調理方面還要注意下列幾點:
1)方劑中可考慮用補益之劑即用具有補養作用的方藥以消除虛弱證候,這樣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但是在具體施用時還要考慮臟腑氣血,陰陽虛弱等各方面的病證,因為補法一般分為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大類。氣虛者常在感冒方劑中加用黨參,甚至人參,黃芪之品,血虛則常用當歸、生地;陰虛者投以麥冬、天冬、沙參,陽虛者添加附片、桂枝之味。
2)要注意發汗的適度關於發汗解表要適度已在前一問中提到。其實除了發汗有度之外,用其他藥物也有個用藥之量的問題。一般說來老年人已屬氣血不足,臟腑虛弱,即使用補益之劑也不可劑量太大。所以中醫有「誤補益疾」、「虛不受補」等說法。為此有的中醫主張用汗發時只是「中病即止,而無須盡劑」。此時可讓機體自行恢復,或者以啜熱粥以助汗,調飲食以固本,以溫和的途徑來達到痊癒的目的。
3)調理脾胃,增補元氣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意思是胃與脾是人體中進行消化的器官,而人體維持生命活動主要依靠營養,脾能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到全身。為此人體功能的維持是脾與胃的功能的結果。老年人如果用藥時不注意調理脾胃則可能會傷及元氣。為此即使在治療感冒時不可用太多太猛的傷及脾胃的藥物,反之還要考慮用開胃健脾之品,如方劑中加入黨參、白朮、砂仁、木香、焦三仙、大棗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