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目前已被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正式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由其感染導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由who正式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此前通過對病毒的研究,專家告知廣大居民sars-cov-2對熱敏感,75%的酒精、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氯己定除外)都能夠有效將其殺滅。這些信息對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義,也讓一些人產生了一些想法——既然病毒對熱敏感,是不是天氣炎熱起來病毒就會自然消失,使疫情迅速好轉呢?
sars-cov-2是一種人冠狀病毒,人們通過既往研究發現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較敏感,溫度升高,病毒的抵抗力會隨之下降,如sars冠狀病毒(sars-cov)在37℃的條件下可以存活4天,但在56℃下加熱90分鐘就會被滅活。
結合既往對冠狀病毒的研究成果,認為sars-cov-2同樣對熱敏感,在56℃的條件下30分鐘被滅活,此外75%的酒精、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氯己定除外)都能夠有效地將其殺滅。
病毒的基本結構是核衣殼,核衣殼由核心和衣殼構成。核心的主要成分是核酸(dna或rna),即病毒的遺傳物質;衣殼是包繞在核酸外面、起到保護作用的蛋白質外殼。sars-cov-2在衣殼外還有一層包膜,包膜起到維護病毒體結構完整性的作用。
大多數病毒都是耐冷不耐熱的。病毒的衣殼含有蛋白質,一定的溫度條件能讓蛋白變性,使包膜的糖蛋白髮生變化,因此病毒失去吸附到人體細胞上的能力,也不能再發生感染。此外,熱還能破壞病毒複製所需要的酶,阻止病毒的核酸發揮作用。
既然sars-cov-2不耐熱,那麼2019冠狀病毒病會不會隨著炎熱天氣的到來而消失呢?
sars-cov-2的不耐熱是相對而言,滅活病毒要達到一定的溫度並維持一定時間,比如在56℃的條件下需要維持30分鐘,而炎熱天氣達不到這個溫度,人類也不能在這個條件下正常生活。目前已有濕熱氣候國家的2019冠狀病毒病傳播發生,因此指望天氣炎熱起來就把病毒殺滅,是不大現實的。
隨著氣溫升高,紫外線增強,冠狀病毒的抵抗力會下降,雖然空氣溫度達不到滅活病毒的條件,但對病毒而言,其生存環境無疑是惡化了,在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更容易失活。
夏季強烈日光照射下物體表面溫度可達較高水平,有可能創造出能夠殺滅病毒的條件,這給sars-cov-2的直接接觸傳播等造成了障礙。
目前尚無針對sars-cov-2與氣溫關係的相關研究成果,但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相關研究結果可作為參考。此前有研究通過對香港及廣州的sars發病率與當地氣壓、氣溫的相關性統計研究,發現sars發病率與氣溫呈負相關,即溫度越高,發病率越低。
sars-cov-2屬於冠狀病毒的一種,具有與其他冠狀病毒相似的性質,因此預計隨著氣溫升高,病毒的抵抗力和傳播能力等下降,依靠國家和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疫情更容易得到控制。
[1] 李凡,徐志凱.醫學微生物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修正版).202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9/content_5476407.htm
此前通過對病毒的研究,專家告知廣大居民sars-cov-2對熱敏感,75%的酒精、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氯己定除外)都能夠有效將其殺滅。這些信息對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義,也讓一些人產生了一些想法——既然病毒對熱敏感,是不是天氣炎熱起來病毒就會自然消失,使疫情迅速好轉呢?
sars-cov-2是一種人冠狀病毒,人們通過既往研究發現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較敏感,溫度升高,病毒的抵抗力會隨之下降,如sars冠狀病毒(sars-cov)在37℃的條件下可以存活4天,但在56℃下加熱90分鐘就會被滅活。
結合既往對冠狀病毒的研究成果,認為sars-cov-2同樣對熱敏感,在56℃的條件下30分鐘被滅活,此外75%的酒精、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氯己定除外)都能夠有效地將其殺滅。
病毒的基本結構是核衣殼,核衣殼由核心和衣殼構成。核心的主要成分是核酸(dna或rna),即病毒的遺傳物質;衣殼是包繞在核酸外面、起到保護作用的蛋白質外殼。sars-cov-2在衣殼外還有一層包膜,包膜起到維護病毒體結構完整性的作用。
大多數病毒都是耐冷不耐熱的。病毒的衣殼含有蛋白質,一定的溫度條件能讓蛋白變性,使包膜的糖蛋白髮生變化,因此病毒失去吸附到人體細胞上的能力,也不能再發生感染。此外,熱還能破壞病毒複製所需要的酶,阻止病毒的核酸發揮作用。
既然sars-cov-2不耐熱,那麼2019冠狀病毒病會不會隨著炎熱天氣的到來而消失呢?
sars-cov-2的不耐熱是相對而言,滅活病毒要達到一定的溫度並維持一定時間,比如在56℃的條件下需要維持30分鐘,而炎熱天氣達不到這個溫度,人類也不能在這個條件下正常生活。目前已有濕熱氣候國家的2019冠狀病毒病傳播發生,因此指望天氣炎熱起來就把病毒殺滅,是不大現實的。
隨著氣溫升高,紫外線增強,冠狀病毒的抵抗力會下降,雖然空氣溫度達不到滅活病毒的條件,但對病毒而言,其生存環境無疑是惡化了,在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更容易失活。
夏季強烈日光照射下物體表面溫度可達較高水平,有可能創造出能夠殺滅病毒的條件,這給sars-cov-2的直接接觸傳播等造成了障礙。
目前尚無針對sars-cov-2與氣溫關係的相關研究成果,但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相關研究結果可作為參考。此前有研究通過對香港及廣州的sars發病率與當地氣壓、氣溫的相關性統計研究,發現sars發病率與氣溫呈負相關,即溫度越高,發病率越低。
sars-cov-2屬於冠狀病毒的一種,具有與其他冠狀病毒相似的性質,因此預計隨著氣溫升高,病毒的抵抗力和傳播能力等下降,依靠國家和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疫情更容易得到控制。
[1] 李凡,徐志凱.醫學微生物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修正版).202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9/content_5476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