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後發熱,應注意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以防繼發感染,一般無須特殊處理,兩三天左右可自行緩解。
如果發熱不超過38.5℃,可採取物理降溫方法,用冰袋或濕毛巾濕敷、用溫水擦拭額頭、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四肢,幫助身體散熱,也可以口服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對症治療。
如果發熱超過38.5℃或持續發熱超過48小時,應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另外,接種完疫苗出現發熱症狀,要仔細觀察有沒有鼻塞、流涕、咽痛等感冒症狀,或其他不適,這種情況可能是恰逢人體感冒或其他感染所致發熱,可能與疫苗沒有直接關係,對症用藥緩解相關症狀。
接種完疫苗要注意保持接種部位皮膚的乾燥、清潔,避免出現感染,導致發熱。
如果發熱不超過38.5℃,可採取物理降溫方法,用冰袋或濕毛巾濕敷、用溫水擦拭額頭、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四肢,幫助身體散熱,也可以口服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對症治療。
如果發熱超過38.5℃或持續發熱超過48小時,應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另外,接種完疫苗出現發熱症狀,要仔細觀察有沒有鼻塞、流涕、咽痛等感冒症狀,或其他不適,這種情況可能是恰逢人體感冒或其他感染所致發熱,可能與疫苗沒有直接關係,對症用藥緩解相關症狀。
接種完疫苗要注意保持接種部位皮膚的乾燥、清潔,避免出現感染,導致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