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4日,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發布一句話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1983年12月出生的尹希,超越了他的學姐莊小威(34歲出任哈佛大學正教授),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哈佛大學華人正教授。9月20日,身在哈佛的尹希稱晉升在自己的預料之中,這讓他做研究時可以冒更大的風險去探索。
為什麼80後的尹希成了哈佛大學的正教授,或許他是人們口中的神童,但這其實也與他自身的努力也分不開。
繼小學跳級之後,9歲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簡稱少兒班)。1996年,不到13歲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績成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學生。
尹希說,他確實在小學時就讀父親的大學課本,包括微積分和量子力學,「當然只是皮毛」。他身邊的朋友介紹,這位學術領域的大腕,還喜愛跑馬拉松和攀岩。尹希說,他相當反感外界對其「神童」的評價,「這詞對我來說,帶有誣衊性含義」
他也絲毫不認為少年班是「拔苗助長」,「這些所謂的成長規律都是人胡亂定出來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中科大少年班給一群孩子更多的選擇,這正是中國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他希望,中國的教育能夠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減少天賦的埋沒。
尹希說,自己的性格從小學階段起改變了很多,既有內向和專注,也有叛逆和冒險。「我從來直截了當,也不屑於傳統或禮節。」31歲當上哈佛正教授,感受如何?尹希說,過了30歲後,突然感覺自己很老,還沒做出真正有創造性的工作。他正打算重新尋找自己的生活動力,「如果我現在就知道5年後會做什麼,那接下來的5年會很無趣。生活的動力在於探索未知」
為什麼80後的尹希成了哈佛大學的正教授,或許他是人們口中的神童,但這其實也與他自身的努力也分不開。
繼小學跳級之後,9歲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簡稱少兒班)。1996年,不到13歲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績成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學生。
尹希說,他確實在小學時就讀父親的大學課本,包括微積分和量子力學,「當然只是皮毛」。他身邊的朋友介紹,這位學術領域的大腕,還喜愛跑馬拉松和攀岩。尹希說,他相當反感外界對其「神童」的評價,「這詞對我來說,帶有誣衊性含義」
他也絲毫不認為少年班是「拔苗助長」,「這些所謂的成長規律都是人胡亂定出來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中科大少年班給一群孩子更多的選擇,這正是中國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他希望,中國的教育能夠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減少天賦的埋沒。
尹希說,自己的性格從小學階段起改變了很多,既有內向和專注,也有叛逆和冒險。「我從來直截了當,也不屑於傳統或禮節。」31歲當上哈佛正教授,感受如何?尹希說,過了30歲後,突然感覺自己很老,還沒做出真正有創造性的工作。他正打算重新尋找自己的生活動力,「如果我現在就知道5年後會做什麼,那接下來的5年會很無趣。生活的動力在於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