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日本剛走出第三波奧密克戎疫情的感染高峰。大多數國家第一波奧密克戎疫情更嚴重,但日本不同,日本的第二波與第三波奧密克戎疫情從感染病例上看遠超第一波。
最近日本媒體報道說,從一項血清學研究來看,截至2022年11月,日本有新冠感染史的人只有28.3%。這項研究靠譜嗎?為什麼經歷幾次奧密克戎疫情,日本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感染。
首先,血清學研究確實可以追蹤過往感染,但也有局限,要謹慎解讀;
其次,奧密克戎感染比例受當地人群免疫背景與行為的影響。
1.如何通過血清查過往感染?
原報道中提到「根據血清抗體分析有過往感染史的比例」,這在不少國家是可行的。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會產生針對性的抗體(包括n蛋白抗體和s蛋白抗體),這些抗體會識別新冠病毒的n蛋白和s蛋白。
包括日本在內的不少國家,由於使用的疫苗是只針對s蛋白的,疫苗接種只會形成s蛋白抗體,沒有n蛋白抗體,這就與自然感染有了差別。因此,日本等國的科學家可以根據人群中n蛋白抗體的陽性率推斷有過往感染史的人口比例,也是了解實際感染率的一種方式。這也是報道中提到的研究的原理。
不過,這種追蹤方式也有諸多缺陷,我們對其中的數字需謹慎解讀:
第一,血清學調查的結果受抽樣的影響。新聞里報道的血清學調查是基於2022年11月初參與獻血的八千多人的血液樣本。這裡就涉及到獻血的人群是否對全日本的人口有足夠的代表性。如果獻血的人群本身相當於一種有偏差的抽樣,那麼結果也會帶有偏差。
第二,血清抗體陽性率也受檢測靈敏度,以及抗體隨時間衰退的影響。如果一個人感染過新冠但抗體滴度低於檢測下限,就不會被檢測為陽性。此外,n蛋白抗體隨著時間推移也會有下降。這些都會影響血清學檢測的陽性率。
日本現在確診病例是3000萬左右,日本總人口不到1.3億,感染比例算下來不到四分之一,與血清抗體檢測的結果相差不算太大。血清抗體檢測的數據可以參考,但不能作為一個標準來看,需要謹慎解讀。
2.奧密克戎疫情受人群免疫背景與行為影響
很多人可能會詫異,為什麼日本奧密克戎疫情暴發好幾回,還是只有這麼多人有感染史。
首先,我們看日本2022年的疫情發展,可以看到11月初,也就是報道提到的血清學調查採樣時間,是當地第二波奧密克戎疫情剛起來的時候:
也就是說這項研究代表的是日本最近一次奧密克戎疫情前的情況。而看此前的奧密克戎疫情,我們會發現在2022年夏天之前,日本的感染不是那麼多。
參考香港、台灣地區和美國等地的數據,第一次奧密克戎感染感染人數很多,但感染病例也只有人口的20-30%。因此,血清學顯示日本不到30%的人有過往感染史也不算特別突兀。
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奧密克戎在一個地方的傳播受當地免疫背景與人們的行為的影響。日本是一個疫苗接種率非常高的國家。這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時,由於人群免疫背景更強,如很多人接種第三針沒多久,限制了病毒傳播。另外,日本雖然沒有嚴格地封小區、封城,但完全對外開放也是在今年夏天才開始的,包括旅遊業的完全開放,這種人群行為的變化也會影響到疫情變化。
我們可以推測,由於疫苗接種率高與人群行為特徵,讓日本過去感染的病例相對有限,實際上日本自新冠疫情出現累積的感染病例目前還不到3千萬,也反映了當地自然感染不是那麼高。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人群免疫力開始下降,開放後人群行為也有變化,這也使得年底日本再次遇到了一波疫情。
實際上,統計的感染病例會受到檢測不足、抗原檢測不上報等因素低估,而血清學調查雖然可以作為補充,但也會遇到抽樣未必有代表性等問題。可是非常明確的是,良好的免疫基礎,可以限制疫情的影響,特別是較長時間減少重症、死亡風險。因此,我們不必太在意到底多少人感染過新冠,更應關注如何通過疫苗接種,安全地完善免疫防護。
最近日本媒體報道說,從一項血清學研究來看,截至2022年11月,日本有新冠感染史的人只有28.3%。這項研究靠譜嗎?為什麼經歷幾次奧密克戎疫情,日本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感染。
首先,血清學研究確實可以追蹤過往感染,但也有局限,要謹慎解讀;
其次,奧密克戎感染比例受當地人群免疫背景與行為的影響。
1.如何通過血清查過往感染?
原報道中提到「根據血清抗體分析有過往感染史的比例」,這在不少國家是可行的。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會產生針對性的抗體(包括n蛋白抗體和s蛋白抗體),這些抗體會識別新冠病毒的n蛋白和s蛋白。
包括日本在內的不少國家,由於使用的疫苗是只針對s蛋白的,疫苗接種只會形成s蛋白抗體,沒有n蛋白抗體,這就與自然感染有了差別。因此,日本等國的科學家可以根據人群中n蛋白抗體的陽性率推斷有過往感染史的人口比例,也是了解實際感染率的一種方式。這也是報道中提到的研究的原理。
不過,這種追蹤方式也有諸多缺陷,我們對其中的數字需謹慎解讀:
第一,血清學調查的結果受抽樣的影響。新聞里報道的血清學調查是基於2022年11月初參與獻血的八千多人的血液樣本。這裡就涉及到獻血的人群是否對全日本的人口有足夠的代表性。如果獻血的人群本身相當於一種有偏差的抽樣,那麼結果也會帶有偏差。
第二,血清抗體陽性率也受檢測靈敏度,以及抗體隨時間衰退的影響。如果一個人感染過新冠但抗體滴度低於檢測下限,就不會被檢測為陽性。此外,n蛋白抗體隨著時間推移也會有下降。這些都會影響血清學檢測的陽性率。
日本現在確診病例是3000萬左右,日本總人口不到1.3億,感染比例算下來不到四分之一,與血清抗體檢測的結果相差不算太大。血清抗體檢測的數據可以參考,但不能作為一個標準來看,需要謹慎解讀。
2.奧密克戎疫情受人群免疫背景與行為影響
很多人可能會詫異,為什麼日本奧密克戎疫情暴發好幾回,還是只有這麼多人有感染史。
首先,我們看日本2022年的疫情發展,可以看到11月初,也就是報道提到的血清學調查採樣時間,是當地第二波奧密克戎疫情剛起來的時候:
也就是說這項研究代表的是日本最近一次奧密克戎疫情前的情況。而看此前的奧密克戎疫情,我們會發現在2022年夏天之前,日本的感染不是那麼多。
參考香港、台灣地區和美國等地的數據,第一次奧密克戎感染感染人數很多,但感染病例也只有人口的20-30%。因此,血清學顯示日本不到30%的人有過往感染史也不算特別突兀。
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奧密克戎在一個地方的傳播受當地免疫背景與人們的行為的影響。日本是一個疫苗接種率非常高的國家。這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時,由於人群免疫背景更強,如很多人接種第三針沒多久,限制了病毒傳播。另外,日本雖然沒有嚴格地封小區、封城,但完全對外開放也是在今年夏天才開始的,包括旅遊業的完全開放,這種人群行為的變化也會影響到疫情變化。
我們可以推測,由於疫苗接種率高與人群行為特徵,讓日本過去感染的病例相對有限,實際上日本自新冠疫情出現累積的感染病例目前還不到3千萬,也反映了當地自然感染不是那麼高。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人群免疫力開始下降,開放後人群行為也有變化,這也使得年底日本再次遇到了一波疫情。
實際上,統計的感染病例會受到檢測不足、抗原檢測不上報等因素低估,而血清學調查雖然可以作為補充,但也會遇到抽樣未必有代表性等問題。可是非常明確的是,良好的免疫基礎,可以限制疫情的影響,特別是較長時間減少重症、死亡風險。因此,我們不必太在意到底多少人感染過新冠,更應關注如何通過疫苗接種,安全地完善免疫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