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動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
發展目標。高標準建設一批經濟效益顯著、科技支撐力強、配套設施完善、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的標準化油茶產業園。培植3家左右經營機制完善、社會責任感強、市場化程度高、科研創新能力突出的油茶龍頭加工企業。到2020年,實現全省油茶種植總面積達到2200萬畝,茶油產量達到50萬噸以上,油茶產業產值達到400億元以上。
二、強化政策支持,推進產業發展
(四)加大財政投入。省財政農業產業等相關專項資金要支持油茶產業發展,各級財政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後續資金投入機制,重點支持基地建設、油茶墾復、撫育管護、標準制修訂、科技攻關及產品深度研發、技術培訓等。
(五)建立健全油茶優勢產業扶持機制。油茶主產區要將油茶列為優勢產業,統籌安排和有效整合退耕還林工程及其成果鞏固項目、林業生態建設工程、農業及山區綜合開發、土地治理、扶貧、農業產業化、以工代賑、移民專項、水土保持等項目資金,加大對油茶產業的扶持力度,推進油茶產業示範園建設。鼓勵油茶生產全程機械化,對油茶生產中使用的農業機械積極創造條件納入農機補貼範圍。完善金融支持機制,拓展融資渠道,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推進銀企合作,完善銀行貸款林權抵押、林權擔保手續。
(六)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林地有序流轉,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通過承包、租賃、轉讓、股份合作經營等形式參與油茶基地建設,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培植油茶龍頭企業,通過「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業和農戶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鼓勵因地制宜開展復合經營,發展林下經濟,提高林地綜合生產能力。
三、突出科技進步,增強支撐能力。
(七)加大科技研發力度。依託國家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集中攻關油茶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加強優質、高產、高抗油茶新品種的選育,加快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標準化試點示範及推廣應用。加強良種繁育,強化良種壯苗,提倡大苗造林。積極研髮油茶生產墾復機、采果機、脫殼機、烘乾機等機械設備。扶持有研發能力的企業開展科技攻關,加強油茶產品精深加工,開發油茶系列產品,有效利用油茶加工附加產品,不斷提高綜合利用率和效益。
(八)推進生產標準化。以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契機,整合現有油茶基地和資源,高規格謀劃、高標準建設油茶產業示範基地。加強油茶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推進油茶生產標準化;加強油茶產地環境監測力度,提高監測水平,從源頭上確保油茶產品質量安全;加大油茶新技術培訓與推廣力度,全面提高生產經營技術水平。
四、規範市場秩序,打造油茶品牌。
(九)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出台湖南省茶油質量標準,規範茶油市場准入機制。推行聯合執法,打擊以次充好,嚴懲假冒偽劣,進一步凈化油茶市場。加強油茶著名商標和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十)著力打造優質品牌。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油茶產業,整合油茶品牌,改變油茶品牌散、多、弱的問題,著力打造湖南油茶品牌。規範行業自律,引導企業成立油茶產業聯盟或協會,優化市場環境,防止不正當競爭。
五、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
(十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根據當地實際把油茶產業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出台有針對性的配套措施,推動油茶產業發展。省直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油茶產業健康發展。發展改革部門要把油茶產業發展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財政部門要對油茶產業發展給予重點扶持,切實做好資金保障;林業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油茶產業發展系統性研究,及時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科技部門要對油茶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十二)加強宣傳引導。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油茶產業和油茶產品的獨特功能、綜合效益、巨大潛力及發展油茶產業的政策、技術、典型,挖掘油茶產業的文化內涵,為油茶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十三)加強督促考核。各地要將油茶產業發展列入對市州、縣市區農業和農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督查和通報制度,確保油茶產業發展規劃、任務、資金、責任、成效「五落實」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2月9日。
發展目標。高標準建設一批經濟效益顯著、科技支撐力強、配套設施完善、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的標準化油茶產業園。培植3家左右經營機制完善、社會責任感強、市場化程度高、科研創新能力突出的油茶龍頭加工企業。到2020年,實現全省油茶種植總面積達到2200萬畝,茶油產量達到50萬噸以上,油茶產業產值達到400億元以上。
二、強化政策支持,推進產業發展
(四)加大財政投入。省財政農業產業等相關專項資金要支持油茶產業發展,各級財政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後續資金投入機制,重點支持基地建設、油茶墾復、撫育管護、標準制修訂、科技攻關及產品深度研發、技術培訓等。
(五)建立健全油茶優勢產業扶持機制。油茶主產區要將油茶列為優勢產業,統籌安排和有效整合退耕還林工程及其成果鞏固項目、林業生態建設工程、農業及山區綜合開發、土地治理、扶貧、農業產業化、以工代賑、移民專項、水土保持等項目資金,加大對油茶產業的扶持力度,推進油茶產業示範園建設。鼓勵油茶生產全程機械化,對油茶生產中使用的農業機械積極創造條件納入農機補貼範圍。完善金融支持機制,拓展融資渠道,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推進銀企合作,完善銀行貸款林權抵押、林權擔保手續。
(六)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林地有序流轉,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通過承包、租賃、轉讓、股份合作經營等形式參與油茶基地建設,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培植油茶龍頭企業,通過「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業和農戶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鼓勵因地制宜開展復合經營,發展林下經濟,提高林地綜合生產能力。
三、突出科技進步,增強支撐能力。
(七)加大科技研發力度。依託國家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集中攻關油茶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加強優質、高產、高抗油茶新品種的選育,加快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標準化試點示範及推廣應用。加強良種繁育,強化良種壯苗,提倡大苗造林。積極研髮油茶生產墾復機、采果機、脫殼機、烘乾機等機械設備。扶持有研發能力的企業開展科技攻關,加強油茶產品精深加工,開發油茶系列產品,有效利用油茶加工附加產品,不斷提高綜合利用率和效益。
(八)推進生產標準化。以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契機,整合現有油茶基地和資源,高規格謀劃、高標準建設油茶產業示範基地。加強油茶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推進油茶生產標準化;加強油茶產地環境監測力度,提高監測水平,從源頭上確保油茶產品質量安全;加大油茶新技術培訓與推廣力度,全面提高生產經營技術水平。
四、規範市場秩序,打造油茶品牌。
(九)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出台湖南省茶油質量標準,規範茶油市場准入機制。推行聯合執法,打擊以次充好,嚴懲假冒偽劣,進一步凈化油茶市場。加強油茶著名商標和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十)著力打造優質品牌。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油茶產業,整合油茶品牌,改變油茶品牌散、多、弱的問題,著力打造湖南油茶品牌。規範行業自律,引導企業成立油茶產業聯盟或協會,優化市場環境,防止不正當競爭。
五、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
(十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根據當地實際把油茶產業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出台有針對性的配套措施,推動油茶產業發展。省直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油茶產業健康發展。發展改革部門要把油茶產業發展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財政部門要對油茶產業發展給予重點扶持,切實做好資金保障;林業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油茶產業發展系統性研究,及時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科技部門要對油茶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十二)加強宣傳引導。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油茶產業和油茶產品的獨特功能、綜合效益、巨大潛力及發展油茶產業的政策、技術、典型,挖掘油茶產業的文化內涵,為油茶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十三)加強督促考核。各地要將油茶產業發展列入對市州、縣市區農業和農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督查和通報制度,確保油茶產業發展規劃、任務、資金、責任、成效「五落實」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