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使用手機上癮,尤其是線上學以後,整天抱著手機玩,真不知道怎麼辦!一位媽媽說:我絕對是個虎媽,孩子上小學六年級,也是重點小學的好學生,平時對孩子管理得很嚴,平板電腦里沒有任何遊戲,也沒有任何短視頻軟體,就是怕孩子沉迷上癮,結果發現,最近孩子每天晚上9點鐘就上床了,早上起床卻總是睡不醒,而且學習沒有興致,寫作業時難以集中精力,讀點書就這事那事的坐不住,一查才發現孩子偷偷地在被窩裡通過網頁搜索刷短視頻,一刷能刷到大半夜,孩子刷短視頻上癮真是防不勝防。
是的,手機對孩子的吸引力很大,相對於管理機制逐步完善的網絡遊戲,短視頻上癮的比例更高,也更有危害性,今天我們就談一談孩子刷短視頻上癮怎麼辦。
談的三個方面分別是:孩子為什麼刷短視頻會上癮?刷短視頻上癮的危害是什麼?孩子刷短視頻上癮怎麼辦。
一、孩子為什麼刷短視頻會上癮?
微軟的研究中發現,由於對電子產品越來越依賴,當代人注意力持續集中不走神的平均時長已經從12秒下降到了8秒。為了讓用戶在各類app上停留更長的時間,專家使用了大量的成癮機制。那麼,什麼是成癮機制。
►喚起►。
刷短視頻分泌多巴胺,神經學上的研究表明,多巴胺具有傳遞慾望的功能,短視頻時長短,孩子在刷視頻時,大腦會持續大量分泌多巴胺,並喚起孩子的慾望,讓大腦產生:我想刷、我要刷、我要不停地刷刷刷。
►強化►。
短視頻軟體的推薦算法就是強化成癮,當孩子喜歡看某一類型的視頻,系統會大量推送類似的視頻,讓孩子高強度的分泌多巴胺。正常情況下刷短視頻只需要一兩天孩子就離不開這些app了。
►容忍►。
抖音就是盲盒,我們永遠都猜不到下一條視頻是什麼,這種不確定性二次強化了孩子的慾望,同時隨著孩子成癮水平的增加,ta對短視頻的渴望程度也在不斷的增加。就像斯金納的實驗里的小鼠,當每按壓一次槓桿,都有60分之1的機率獲得一粒食物,那么小鼠的行為就會像癮君子一樣不可預測,按壓槓桿的頻率遠遠大於其他未成癮的小鼠。
容忍的意思就是成癮的程度達到了明知道繼續刷下去不好,但還容忍自己刷下去。結果就是,過去10分鐘可以獲得的快樂,現在要花30分鐘或者更加長的時間。所以孩子在app呆的時間越來越長,越來越久。
►退出►。
那你說退出不看不就完事了嗎?事實並非那麼簡單。
比如常人在醫院看到了針頭,一般只會想到打針治病,但是對於吸毒的人來說,這卻是激發吸毒慾望的導火索。同理,當成癮者看見抖音、小紅書或者微博的時候,就像是吸毒的人看見針頭,此時它們不再是一個logo這麼簡單了,它們被賦予了慾望的即時滿足,與過往回憶相關的腦迴路被迅速激活,慾望被激發,孩子就會忍不住想點開它們。除此以外,當成癮者無法得到滿足或不得不離開時,很容易會產生焦慮、不愉快或者悲傷等負面情緒,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每隔5分鐘就忍不住拿起手機刷一刷看一看。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慾望再次被喚起,然後強化,再容忍,最後內疚地退出。成癮迴路由此形成了。
二、刷短視頻上癮的危害?
很難想像,根據2020年6月典型細分行業統計,中國網民每天平均刷短視頻的時間長達兩個小時,而短視頻對人的長期影響,並不僅僅是浪費時間那麼簡單。現在的孩子長時間閱讀變得越發困難,讀書缺乏耐心,哪怕表面上在看書,卻控制不住的走神。這種現象並非是個例,短視頻不僅吞沒了大把時間,而且還奪走了我們的注意力。
1.短視頻正在改變孩子的大腦
西雅圖兒童行為學家迪米特里曾在研究中發現,沉迷於電子螢幕的孩子的大腦,呈現萎縮狀態;而普通孩子健康的大腦,紋路清晰。你能想像嗎,上癮大腦的結構形態和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的大腦居然是一樣的!而就在日復一日的上癮中,大腦負責主觀高級思維的大腦前額葉功能會嚴重退化,孩子的記憶力、認知力,甚至情緒管控都將受到毀滅性的破壞,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沉迷短視頻的孩子難以學習的主要原因。
2.短視頻正在改變孩子的思維
曾經有一位資深教師感慨:「現在的孩子閱讀能力越來越讓人擔憂了,布置他們在課餘看一本稍厚一點的名著,看不了幾頁就停下了,反倒是課間刷短視頻刷得停不下來,最後能真正完成閱讀作業的寥寥無幾。」而無數網友也現身說法,證實了短視頻對閱讀能力侵蝕之嚴重。一旦孩子適應了「大腦快速獎賞」的模式,就很難再將注意力長時間聚焦學習上,也就難以享受到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探索之後,解出答案的成就感、學到新知識的獲得感和內心滿溢的充實感了。
3.短視頻正在改變孩子的價值觀
在一個記者的採訪中,一位中學生這麼說道:「你看那些網紅,他們沒讀過什麼書,個個受人喜歡,掙的錢是大學畢業生的幾十幾百倍,我現在學著他們拍視頻做直播,將來肯定要比讀書強得多。」這背後折射出來的三觀令人堪憂。隨便打開一個短視頻軟體,各種魚龍混雜的內容撲面而來,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他們的價值觀:不勞而獲、為了「火」不擇手段。當一個個孩子的目標從科學家變成了網紅,將無知當做個性,拿低俗當做有趣,把怪異當做時尚的風氣就此在社會上蔓延。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接觸過多低俗、審丑、畸形價值觀的「低級快樂」,葬送的只會是他的前程。
當然,短視頻也並非一無是處。
除了娛樂類的視頻,短視頻平台上其實不乏信息類、文化類的內容,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正能量,如果說短視頻是一把雙刃劍,如何用好這把劍,就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對短視頻趨利避害。現在,我們來談談怎麼辦。
三、孩子刷短視頻上癮怎麼辦?
1.警惕信息繭房
一位媽媽帶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先讓孩子連續刷10條短視頻,記下自己喜歡看的條數,並且記下總共花了多長時間;接著再讓他連續刷10條短視頻,同樣是記下自己喜歡的,記下用了多長時間。
視頻總數。
喜歡看的條數。
總共用時。
第一次。
10、5、15分鐘。
第二次。
10、7、25分鐘。
比較兩次的時間,問他有什麼發現,為什麼會比第一次用的時間長,告訴他因為系統推算出他喜歡看哪些視頻,所以第二次刷的都是自己喜歡看的,這叫「信息繭房」,就像我們被同一種內容捆在裡面一樣,思維會被禁錮裡面,消耗了你本該去發現和探索發現其他事情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希望你能夠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時間,並且要甄別信息的價值。這樣的溝通,一般會讓孩子自己縮短刷短視頻的時間。
2.父母以身作則
家長一邊對孩子說「總是玩手機、刷視頻是不好的,你要好好學習,多看看書」,一邊自己刷手機到半夜,是沒有用的,因為孩子也不傻。家長要起到榜樣作用,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刷短視頻,你不玩了,至少他也沒理由。用父母的陪伴代替手機的陪伴。研究報告顯示:父母與孩子越親密,越關愛孩子,孩子越不會沉迷於電子產品。家長要去了解孩子玩的東西,對他玩的東西感興趣,跟孩子了解、分享那個帶給他喜悅的東西,真的知道他看的是什麼,玩的什麼,去走近他。不是一味想著如何切斷、如何阻止,而是用分享接納的態度去陪伴孩子。豐富孩子的生活,和他們一起培養興趣愛好,為其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如游泳、籃球、手工、閱讀等,用更高級的快樂,覆蓋掉短視頻一時的歡愉,減少孩子對短視頻的依賴。
3.引導孩子反思
我們要明白,刷短視頻上癮並不是孩子的錯,它本身就是容易上癮的事情,視頻創作者和軟體開發者絞盡腦汁,一個人的智慧和一群人的智慧在對抗,就是我們成人也是會上癮的,何況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與孩子共同制定觀看短視頻的規則,明確破壞規矩所要承擔的後果,確保不影響孩子的睡眠、身體活動和其他必要的健康活動。如果孩子還是堅持想看短視頻請讓他帶著「靈魂三問」來看——。
①這個視頻講了什麼?他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麼。
②這個視頻好在哪裡。
③這個視頻為什麼會吸引你看。
如果孩子能夠回答得有理有據,就和他商量繼續觀看短視頻的規則和時間,如果回答不上來,就在一段時間內禁止孩子刷短視頻。長此以往,刷短視頻這個行為就會從單純的娛樂消遣,轉變成鍛鍊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孩子也就難以再對此上癮。
4.發揮學習功能
任何時代,新鮮事物都不會是洪水猛獸,我們已經身處信息時代了,不能把短視頻過分的妖魔化,其實,短視頻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用好短視頻,可以從中去獲取知識。抖音中有些抖音號能讓孩子越刷越聰明: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用靈活的講解方式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理解動植物界的一切知識,讓成為科學家重新成為孩子們的理想;模型師老原兒,用各種各樣可愛的模型將晦澀難懂的生物、物理,通過好玩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孩子,有趣又有料;愛問斯坦,各種各樣航天的氣候的宇宙的抽象概念用動畫加實景裝置講明白。一點也不枯燥……家長可以提前搜索好知識類內容,讓孩子在約定的時間內帶著任務去刷,並複述內容,支持他,讓他在這件事上建立目標感,當孩子做得好再給他獎勵和肯定,帶給他成就感。現如今,網絡化勢不可擋,讓孩子完全與短視頻隔絕,是很不現實的想法,我們不必為成癮焦慮,可以藉助短視頻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引導孩子正確利用好短視頻這把「雙刃劍」,成為孩子成長之路的引路人。
是的,手機對孩子的吸引力很大,相對於管理機制逐步完善的網絡遊戲,短視頻上癮的比例更高,也更有危害性,今天我們就談一談孩子刷短視頻上癮怎麼辦。
談的三個方面分別是:孩子為什麼刷短視頻會上癮?刷短視頻上癮的危害是什麼?孩子刷短視頻上癮怎麼辦。
一、孩子為什麼刷短視頻會上癮?
微軟的研究中發現,由於對電子產品越來越依賴,當代人注意力持續集中不走神的平均時長已經從12秒下降到了8秒。為了讓用戶在各類app上停留更長的時間,專家使用了大量的成癮機制。那麼,什麼是成癮機制。
►喚起►。
刷短視頻分泌多巴胺,神經學上的研究表明,多巴胺具有傳遞慾望的功能,短視頻時長短,孩子在刷視頻時,大腦會持續大量分泌多巴胺,並喚起孩子的慾望,讓大腦產生:我想刷、我要刷、我要不停地刷刷刷。
►強化►。
短視頻軟體的推薦算法就是強化成癮,當孩子喜歡看某一類型的視頻,系統會大量推送類似的視頻,讓孩子高強度的分泌多巴胺。正常情況下刷短視頻只需要一兩天孩子就離不開這些app了。
►容忍►。
抖音就是盲盒,我們永遠都猜不到下一條視頻是什麼,這種不確定性二次強化了孩子的慾望,同時隨著孩子成癮水平的增加,ta對短視頻的渴望程度也在不斷的增加。就像斯金納的實驗里的小鼠,當每按壓一次槓桿,都有60分之1的機率獲得一粒食物,那么小鼠的行為就會像癮君子一樣不可預測,按壓槓桿的頻率遠遠大於其他未成癮的小鼠。
容忍的意思就是成癮的程度達到了明知道繼續刷下去不好,但還容忍自己刷下去。結果就是,過去10分鐘可以獲得的快樂,現在要花30分鐘或者更加長的時間。所以孩子在app呆的時間越來越長,越來越久。
►退出►。
那你說退出不看不就完事了嗎?事實並非那麼簡單。
比如常人在醫院看到了針頭,一般只會想到打針治病,但是對於吸毒的人來說,這卻是激發吸毒慾望的導火索。同理,當成癮者看見抖音、小紅書或者微博的時候,就像是吸毒的人看見針頭,此時它們不再是一個logo這麼簡單了,它們被賦予了慾望的即時滿足,與過往回憶相關的腦迴路被迅速激活,慾望被激發,孩子就會忍不住想點開它們。除此以外,當成癮者無法得到滿足或不得不離開時,很容易會產生焦慮、不愉快或者悲傷等負面情緒,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每隔5分鐘就忍不住拿起手機刷一刷看一看。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慾望再次被喚起,然後強化,再容忍,最後內疚地退出。成癮迴路由此形成了。
二、刷短視頻上癮的危害?
很難想像,根據2020年6月典型細分行業統計,中國網民每天平均刷短視頻的時間長達兩個小時,而短視頻對人的長期影響,並不僅僅是浪費時間那麼簡單。現在的孩子長時間閱讀變得越發困難,讀書缺乏耐心,哪怕表面上在看書,卻控制不住的走神。這種現象並非是個例,短視頻不僅吞沒了大把時間,而且還奪走了我們的注意力。
1.短視頻正在改變孩子的大腦
西雅圖兒童行為學家迪米特里曾在研究中發現,沉迷於電子螢幕的孩子的大腦,呈現萎縮狀態;而普通孩子健康的大腦,紋路清晰。你能想像嗎,上癮大腦的結構形態和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的大腦居然是一樣的!而就在日復一日的上癮中,大腦負責主觀高級思維的大腦前額葉功能會嚴重退化,孩子的記憶力、認知力,甚至情緒管控都將受到毀滅性的破壞,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沉迷短視頻的孩子難以學習的主要原因。
2.短視頻正在改變孩子的思維
曾經有一位資深教師感慨:「現在的孩子閱讀能力越來越讓人擔憂了,布置他們在課餘看一本稍厚一點的名著,看不了幾頁就停下了,反倒是課間刷短視頻刷得停不下來,最後能真正完成閱讀作業的寥寥無幾。」而無數網友也現身說法,證實了短視頻對閱讀能力侵蝕之嚴重。一旦孩子適應了「大腦快速獎賞」的模式,就很難再將注意力長時間聚焦學習上,也就難以享受到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探索之後,解出答案的成就感、學到新知識的獲得感和內心滿溢的充實感了。
3.短視頻正在改變孩子的價值觀
在一個記者的採訪中,一位中學生這麼說道:「你看那些網紅,他們沒讀過什麼書,個個受人喜歡,掙的錢是大學畢業生的幾十幾百倍,我現在學著他們拍視頻做直播,將來肯定要比讀書強得多。」這背後折射出來的三觀令人堪憂。隨便打開一個短視頻軟體,各種魚龍混雜的內容撲面而來,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他們的價值觀:不勞而獲、為了「火」不擇手段。當一個個孩子的目標從科學家變成了網紅,將無知當做個性,拿低俗當做有趣,把怪異當做時尚的風氣就此在社會上蔓延。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接觸過多低俗、審丑、畸形價值觀的「低級快樂」,葬送的只會是他的前程。
當然,短視頻也並非一無是處。
除了娛樂類的視頻,短視頻平台上其實不乏信息類、文化類的內容,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正能量,如果說短視頻是一把雙刃劍,如何用好這把劍,就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對短視頻趨利避害。現在,我們來談談怎麼辦。
三、孩子刷短視頻上癮怎麼辦?
1.警惕信息繭房
一位媽媽帶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先讓孩子連續刷10條短視頻,記下自己喜歡看的條數,並且記下總共花了多長時間;接著再讓他連續刷10條短視頻,同樣是記下自己喜歡的,記下用了多長時間。
視頻總數。
喜歡看的條數。
總共用時。
第一次。
10、5、15分鐘。
第二次。
10、7、25分鐘。
比較兩次的時間,問他有什麼發現,為什麼會比第一次用的時間長,告訴他因為系統推算出他喜歡看哪些視頻,所以第二次刷的都是自己喜歡看的,這叫「信息繭房」,就像我們被同一種內容捆在裡面一樣,思維會被禁錮裡面,消耗了你本該去發現和探索發現其他事情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希望你能夠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時間,並且要甄別信息的價值。這樣的溝通,一般會讓孩子自己縮短刷短視頻的時間。
2.父母以身作則
家長一邊對孩子說「總是玩手機、刷視頻是不好的,你要好好學習,多看看書」,一邊自己刷手機到半夜,是沒有用的,因為孩子也不傻。家長要起到榜樣作用,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刷短視頻,你不玩了,至少他也沒理由。用父母的陪伴代替手機的陪伴。研究報告顯示:父母與孩子越親密,越關愛孩子,孩子越不會沉迷於電子產品。家長要去了解孩子玩的東西,對他玩的東西感興趣,跟孩子了解、分享那個帶給他喜悅的東西,真的知道他看的是什麼,玩的什麼,去走近他。不是一味想著如何切斷、如何阻止,而是用分享接納的態度去陪伴孩子。豐富孩子的生活,和他們一起培養興趣愛好,為其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如游泳、籃球、手工、閱讀等,用更高級的快樂,覆蓋掉短視頻一時的歡愉,減少孩子對短視頻的依賴。
3.引導孩子反思
我們要明白,刷短視頻上癮並不是孩子的錯,它本身就是容易上癮的事情,視頻創作者和軟體開發者絞盡腦汁,一個人的智慧和一群人的智慧在對抗,就是我們成人也是會上癮的,何況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與孩子共同制定觀看短視頻的規則,明確破壞規矩所要承擔的後果,確保不影響孩子的睡眠、身體活動和其他必要的健康活動。如果孩子還是堅持想看短視頻請讓他帶著「靈魂三問」來看——。
①這個視頻講了什麼?他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麼。
②這個視頻好在哪裡。
③這個視頻為什麼會吸引你看。
如果孩子能夠回答得有理有據,就和他商量繼續觀看短視頻的規則和時間,如果回答不上來,就在一段時間內禁止孩子刷短視頻。長此以往,刷短視頻這個行為就會從單純的娛樂消遣,轉變成鍛鍊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孩子也就難以再對此上癮。
4.發揮學習功能
任何時代,新鮮事物都不會是洪水猛獸,我們已經身處信息時代了,不能把短視頻過分的妖魔化,其實,短視頻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用好短視頻,可以從中去獲取知識。抖音中有些抖音號能讓孩子越刷越聰明: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用靈活的講解方式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理解動植物界的一切知識,讓成為科學家重新成為孩子們的理想;模型師老原兒,用各種各樣可愛的模型將晦澀難懂的生物、物理,通過好玩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孩子,有趣又有料;愛問斯坦,各種各樣航天的氣候的宇宙的抽象概念用動畫加實景裝置講明白。一點也不枯燥……家長可以提前搜索好知識類內容,讓孩子在約定的時間內帶著任務去刷,並複述內容,支持他,讓他在這件事上建立目標感,當孩子做得好再給他獎勵和肯定,帶給他成就感。現如今,網絡化勢不可擋,讓孩子完全與短視頻隔絕,是很不現實的想法,我們不必為成癮焦慮,可以藉助短視頻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引導孩子正確利用好短視頻這把「雙刃劍」,成為孩子成長之路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