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佛教作為中國宗教界的兩座大山,每個中國人都對它們非常熟悉,但是它們之間具體有什麼聯繫和區別呢?今天小編就來簡述一下自己的理解:
佛教和道教有什麼區別
1、對於每個人所作所為後果。
道教講究「承負」,就是指祖宗積德,兒孫享福,社會以家庭為單位,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所以道教勸人要立足現實,多做好事,所以道士也會出山,輔佐帝王,勉勵帝王做好事。例如:范蠡、張良、李泌、華佗、丘處機,等等。
佛教講究「因果」,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擔,這輩子不夠,下輩子償還。認為現在的一切「果」都是曾經的「因」所導致的。立足來世,勸人多忍耐。
2、追求的境界
道教講究的是:以現世為基礎,通過自我修煉悟道,最終能夠羽化成仙、長生不死,給人創建一種積極向上、奮勇拼搏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佛教講究的是:以現世為苦海,以肉身為伐,要求看破世間萬物「空」的本質,放下「我執」和「法執」,將現在的一切都看為是暫時的,唯有覺悟了「不變的變」才能真正解脫、達到「菩薩」的境界。運用到實踐中,卻容易讓人把希望寄託於來世,而不是現實中拼搏。
3、教中稱呼、禮儀。
道教的信徒:以傳度或奏職為入教的方法,稱為三清弟子,接下來修行有成,就可稱呼為真人、先生、××子或者是××仙子,得道成仙以後,稱為××仙官。
出家以後用法名、冠以本姓,拱手作為禮,儀軌稱為齋醮,不崇尚以血肉作為祭品,在道士得道成仙時,會說「羽化」、「飛升」,家中也會備有神仙的排位和祖先的排位。
水陸法會
佛教的信徒:以皈依為入教的方法,稱為三寶弟子,出家男僧稱為比丘,女僧稱為比丘尼(在佛教中,尼姑其實有著歧視的嫌疑偶,要謹慎稱呼),在家修行的男眾稱作優婆塞,女眾稱作優婆夷,也可一律稱為「居士」,修行有成,可稱為「和尚」(註:一件寺廟一般只有一個和尚,也就是主持),受到光大僧眾認同的不局限一個寺廟的,可稱為「法師」
出家以後用法名,不用本來姓,一律改姓釋,雙手合十為禮,開壇講法為「法會」,法會一般開七天,稱為「打佛七」,不拜神仙佛菩薩、不拜祖先,僧人功行圓滿稱為「涅槃」「圓寂」
道教與佛教追求的境界
道教的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以「道」作為最高的信仰,把「道」當做是萬事萬物的本源。其中有著追求羽化成仙的方法,例如:守一、存思、吐納、導引、坐忘、睡功,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可謂是睡功和吐納了,陳摶老祖,活了八百歲,就是修煉的睡功;吐納,各種武俠小說,都有提及。
ps:現在的醫學其實也提倡我們做一些吐納的功夫,例如: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
佛教的追求:重視心靈上的突破和覺悟。遵循釋迦摩尼的教誨,不斷修行,覺察世間萬物「空」的本質,放下執念,覺察「因果」的本質,不沾因果,以求解脫,不造「因」自然也沒有「果」,但是也不會害怕「業報」的到來,會坦然面對。佛教給人以信心、希望和歡喜,佛教的信徒不應該相信會有世界末日的說法。會認為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佛教和道教能一起拜嗎?
兩個教派當然是可以一起信奉的。作為在中國流傳兩千多年的宗教,最起碼的包容之心是有的。不像西方的某些教,真神唯一,同時信奉兩個教派?呵。
佛教,特別是在中國流傳甚廣的大乘佛教,不排斥其他的信仰。
王陽明,身兼三家之長。
對於佛教和道教來說,他們追求的是思想上的覺悟,或者是自身的對「道」的追逐,而不是對神/佛的祈求,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身兼儒釋道三教之長的大家,例如:唐代李泌、明朝王陽明、現代南懷瑾,三人可以說是其中的翹楚。
但是在西方,有那個人是身兼兩種信仰的呢?
觀音是道教還是佛教
觀音菩薩,我們經常說的一位神仙菩薩,祂其實既屬於佛教,也屬於是道教的人物。
在佛教中:祂是男性的形象,隸屬於阿彌陀佛,和大勢至菩薩同等位次,祂在佛教中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大乘佛教還是民間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音菩薩為代表的「大慈悲心」更是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有云: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是繼承彌陀佛位的菩薩,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在道教中: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在落伽洞修道,記載中祂沒有弟子。
在現在的影視劇、小說中,祂道號慈航道人,有一個名為「龍吉」的弟子,在封神大戰中,被西方聖人看重,度化祂到西方,完成了由道入佛的轉變,因為慈航是女兒身,所以在道教中,祂的身份一直是女性角色。
ps:小編寫的可能不夠正確,若是有看官感覺有異議,可以在評論區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佛教和道教有什麼區別
1、對於每個人所作所為後果。
道教講究「承負」,就是指祖宗積德,兒孫享福,社會以家庭為單位,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所以道教勸人要立足現實,多做好事,所以道士也會出山,輔佐帝王,勉勵帝王做好事。例如:范蠡、張良、李泌、華佗、丘處機,等等。
佛教講究「因果」,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擔,這輩子不夠,下輩子償還。認為現在的一切「果」都是曾經的「因」所導致的。立足來世,勸人多忍耐。
2、追求的境界
道教講究的是:以現世為基礎,通過自我修煉悟道,最終能夠羽化成仙、長生不死,給人創建一種積極向上、奮勇拼搏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佛教講究的是:以現世為苦海,以肉身為伐,要求看破世間萬物「空」的本質,放下「我執」和「法執」,將現在的一切都看為是暫時的,唯有覺悟了「不變的變」才能真正解脫、達到「菩薩」的境界。運用到實踐中,卻容易讓人把希望寄託於來世,而不是現實中拼搏。
3、教中稱呼、禮儀。
道教的信徒:以傳度或奏職為入教的方法,稱為三清弟子,接下來修行有成,就可稱呼為真人、先生、××子或者是××仙子,得道成仙以後,稱為××仙官。
出家以後用法名、冠以本姓,拱手作為禮,儀軌稱為齋醮,不崇尚以血肉作為祭品,在道士得道成仙時,會說「羽化」、「飛升」,家中也會備有神仙的排位和祖先的排位。
水陸法會
佛教的信徒:以皈依為入教的方法,稱為三寶弟子,出家男僧稱為比丘,女僧稱為比丘尼(在佛教中,尼姑其實有著歧視的嫌疑偶,要謹慎稱呼),在家修行的男眾稱作優婆塞,女眾稱作優婆夷,也可一律稱為「居士」,修行有成,可稱為「和尚」(註:一件寺廟一般只有一個和尚,也就是主持),受到光大僧眾認同的不局限一個寺廟的,可稱為「法師」
出家以後用法名,不用本來姓,一律改姓釋,雙手合十為禮,開壇講法為「法會」,法會一般開七天,稱為「打佛七」,不拜神仙佛菩薩、不拜祖先,僧人功行圓滿稱為「涅槃」「圓寂」
道教與佛教追求的境界
道教的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以「道」作為最高的信仰,把「道」當做是萬事萬物的本源。其中有著追求羽化成仙的方法,例如:守一、存思、吐納、導引、坐忘、睡功,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可謂是睡功和吐納了,陳摶老祖,活了八百歲,就是修煉的睡功;吐納,各種武俠小說,都有提及。
ps:現在的醫學其實也提倡我們做一些吐納的功夫,例如: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
佛教的追求:重視心靈上的突破和覺悟。遵循釋迦摩尼的教誨,不斷修行,覺察世間萬物「空」的本質,放下執念,覺察「因果」的本質,不沾因果,以求解脫,不造「因」自然也沒有「果」,但是也不會害怕「業報」的到來,會坦然面對。佛教給人以信心、希望和歡喜,佛教的信徒不應該相信會有世界末日的說法。會認為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佛教和道教能一起拜嗎?
兩個教派當然是可以一起信奉的。作為在中國流傳兩千多年的宗教,最起碼的包容之心是有的。不像西方的某些教,真神唯一,同時信奉兩個教派?呵。
佛教,特別是在中國流傳甚廣的大乘佛教,不排斥其他的信仰。
王陽明,身兼三家之長。
對於佛教和道教來說,他們追求的是思想上的覺悟,或者是自身的對「道」的追逐,而不是對神/佛的祈求,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身兼儒釋道三教之長的大家,例如:唐代李泌、明朝王陽明、現代南懷瑾,三人可以說是其中的翹楚。
但是在西方,有那個人是身兼兩種信仰的呢?
觀音是道教還是佛教
觀音菩薩,我們經常說的一位神仙菩薩,祂其實既屬於佛教,也屬於是道教的人物。
在佛教中:祂是男性的形象,隸屬於阿彌陀佛,和大勢至菩薩同等位次,祂在佛教中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大乘佛教還是民間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音菩薩為代表的「大慈悲心」更是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有云: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是繼承彌陀佛位的菩薩,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在道教中: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在落伽洞修道,記載中祂沒有弟子。
在現在的影視劇、小說中,祂道號慈航道人,有一個名為「龍吉」的弟子,在封神大戰中,被西方聖人看重,度化祂到西方,完成了由道入佛的轉變,因為慈航是女兒身,所以在道教中,祂的身份一直是女性角色。
ps:小編寫的可能不夠正確,若是有看官感覺有異議,可以在評論區我們一起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