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內,有這樣一種現象:一般人很少發朋友圈,領導更是幾乎不發。
即使發,也是發一些官方已經證實的新聞,很少分享自己的生活。
這幾乎已經成為一條「不成文的紀律」了。
級別越高的人,發朋友圈越少。男的,比女的發得少。
即使發的話,男的曬運動的居多,女的曬娃的居多。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發朋友圈頻繁的,可能會被上司和同事認為幼稚、不成熟、不講政治。
一般在體制內上班的人往往要遵守很多規章制度,動不動就踩到紅線,再加之機關單位人多嘴雜,人事關係非常複雜(俗稱「水很深」),所以很多人學會了沉默寡言。
長期以往,沉穩和偏向中庸的氛圍就逐漸形成了。
都說「禍從口出」,誰知道自己說的什麼話會被別人截圖留證,將來成為攻擊自己的罪證呢?
有時候,你隨便發一句牢騷,也有可能被「好事者」拿來大作文章。
早些時候,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單位招錄了一個本事不小但性格很耿直的「假小子」(無貶義)。她入職一年後,被上級機關借調了過去。
借調期間的日子,肯定是不大好過的。原單位的人,覺得她「高升」了,嫉妒她。
借調單位的人,則把她當「下級」和「借調人員」看,讓她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借調期間,她也跟自己單位的同事抱怨:借調的日子,就是寄人籬下,不好過,想早點回去。
某日,她在微信朋友圈發了個牢騷,配了一張小孩豎中指的圖,然後配了幾個文字:「此刻心情如下圖。」
本來嘛,這只是一條普通的朋友圈。
某天下班後,遇上大雨,她站在路邊等車,被一輛快速通過的車濺了一身水,幾乎是從頭濕到腳。
那一刻,她就是想對那個車主豎中指。她氣不過,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接著就該幹嘛幹嘛去了。
結果呢,事情的發展出人意料。
很快,借調她的上級單位有一茬人開始討論她那條朋友圈是啥意思,紛紛揣測她到底是在罵誰。
她發朋友圈的時間是某天下班後,而當天因為工作上一點小錯漏,她被上司批評了一頓。大家都覺得,她肯定是在罵那個上司。
這種事情,在機關單位傳得特別快。
雞變鴨,鴨變大鵝,鵝變鴕鳥……到最後,這事兒不知道怎麼搞的,就被傳成了她的上司處處給她穿小鞋,而她年輕氣盛、不服管。
事情傳到了上司眼裡,他也覺得這個小年輕是在針對自己,後來找了個理由把她給放回原單位去了,還給她原來的單位領導打了個電話,具體內容不得而知。
自始至終,她就被蒙在鼓裡,可我們不難想像:如果她一直在這個單位待下去的話,職業前景會如何。即使業務能力很強,遇上比較欣賞她的領導,她也有可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面臨升職阻滯。
曾經有一篇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爭議。
說是四川某縣一公職人員在上班時間發布與工作無關的朋友圈動態,同在工作時間有其他公職人員共7人點贊或評論,然後,這8個人最後都被處罰了。
消息一出,網絡上就炸開了鍋,機關單位的作為也遭到了網友的批評。
在整個事件中,最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告密的那個人以及站在告密人那邊的決策者。
很多網友看了這條信息,也在感慨:唉,體制飯不好吃啊,你根本沒有「朋友圈自由」
體制內人有真正的「微信朋友圈」麼。
有人說感覺沒有,除非搞分組或屏蔽。
體制內很多人不敢在朋友圈發任何的東西,甚至不敢評論別人。
你上班發朋友圈,可能有人說你「摸魚」
你下班發朋友圈,又可能有人嫉妒你不用加班。
你發自己努力工作、周末加班的照片,有人說你要跟領導邀功。
你發自己閒暇一點的照片(比如休假出去旅遊),有人說你工作清閒。
發自拍照,也不大妥,總有人認為你很自戀、幼稚。
也不能炫富,發房子、車子什麼的,會遭嫉妒,遭懷疑(錢從哪兒來)。
抱怨上司和工作?那更不行了,可能有人會截圖發你領導,也會讓人覺得你這人不成熟、不穩重甚至不適合在機關工作。
也最好不要發一些很私人化的感想,有的人會想:你刷什麼存在感呢?就你聰明,想得清楚這個道理。
發什麼比較安全?非工作時間曬一下娃、曬一下貓可以,或者,發上級要求你發在朋友圈的連結也行。
領導發了朋友圈,你不點贊不行,瞎評論也不行,那就只能輕輕去點個贊。
加了同事,要麼都屏蔽,要麼搞分組,不然,容易惹是非:為啥別人可以看你朋友圈,為啥我不行,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說的這些,體制內超大型單位(員工超一千)待過的人,應該都懂。
也許你會說:哎哎呀,你管那麼多幹嘛?嘴長在別人身上,你活出自我就ok了。
不,還真不是這樣。有些事情,就像氣壓。這種氣壓你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實實在在的存在著,像一片烏雲一般,一直跟著你走。烏雲厚到一定程度,就會下雨。下雨了,你會被淋濕。淋濕了,你就得善後。
所以,能不讓自己淋濕,就別給自己找麻煩。
體制內人員加了領導、同事後,若還想擁有「真正的微信朋友圈」,就得活出兩個面孔。
分個組,一個專門給同事看,表演自己很成熟穩重講政治;另一個,放飛自我,愛咋發咋發。
體制內一群「虎龍」聚合在一起,很多時候總是無法發揮「1+1=2」的合力。明明一個個都是虎龍,卻只能假裝自己只是大貓和大蟲。
在那個江湖裡,韜光養晦、藏鋒露拙才是第一生存法則。二兮兮愛發朋友圈的人,會被視為「不成熟」「缺乏權謀」
人太多了,嘴太雜了。幾萬人的系統,幾個人隨便說幾句,「風評」就會倒一大片。
大家都在體制內謀生活,每個人都有過幾千次想辭職的想法,只不過有人行動了,有人想了想,又退回去了。
體制內工作情緒價值低,一個很重大的原因是:只要你的存在對別人構成威脅,你根本不知道啥時候會因為啥破事兒被告密、舉報、給差評。
總有那麼一堆人不幹正事兒,所有精力都花去找別人的破綻和漏洞,試圖把別人拉下馬,好讓自己上位。
甚至,有的人,你跟ta根本沒有任何競爭關係,ta可能也會因為某次你照顧不周,就要給你顏色看看。
建議所有人離這種人遠一點,他們今天可以為一己之利告發別人,明天就可以告發你。
還有,千萬不要把告密當成是舉報。舉報是正義行為,是為民除害,有時候甚至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做。告密是什麼?是為了剷除異己,維護自己的那點私利。
你當真以為喜歡告密的人,敢於站出來跟黑惡勢力做鬥爭,敢於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不,他們不敢的,他們只會揀軟柿子捏。
一個單位的氛圍是由單位里最不成熟、最不懂事、人品最爛的那個人決定的,這樣的人能把一個單位攪合得雞犬不寧。一個社會的風氣也是由素質最一般的那撥人決定的,幾個老鼠屎一鬧騰,整個社會都不得安生。
這被稱之為「老鼠屎」定律。
正是這些「老鼠屎」的存在,讓很多人失去了「朋友圈自由」
當然了,也許大單位、高薪行業的人際關係可能相對會複雜點。
就像古代後宮的爭鬥,肯定比大戶人家的三妻四妾斗得厲害。
低薪行業,沒啥可斗的,棄子成本低。本來每個月就拿三四千的工資,還要遭受人際關係困擾,那還是直接捲舖蓋走人算了,又不是只有一家企業給得起自己每月三四千。
高薪行業就不一樣了,能鑽進去的都是人尖。肥肉擺在那裡,關係戶也會跟來,事情就容易變複雜。
在這種行業,薪酬體系也是呈金字塔結構。你每往上走一級,收入就會水漲船高,可以跟你原先圈層的人形成兩個階級。所有人往上走的競爭壓力大,往外走的成本高(放棄高薪比低薪更難),人際關係自然也就差一些。
人身處其中,收入會高一點,但心理成本也會高一些。
只能說「食得鹹魚抵得渴」吧。
不過很多人還是越來越反感教育年輕人要如何修剪個性以適應體制生活的這些言論。
這些人哪,習慣了自我壓抑的生活並且知道了這樣做的好處,就將這套為人處事哲學奉為圭臬,見不得別人想當一回站直了的人。
坦白說,越往後走,這些哲學可能越不被買賬。
即使是「人在屋檐下」,但若是能舒展著活,人幹嘛要佝僂著活呢?
不過都只是為了討口飯吃,都活得鬆弛點有什麼不好呢?
即使發,也是發一些官方已經證實的新聞,很少分享自己的生活。
這幾乎已經成為一條「不成文的紀律」了。
級別越高的人,發朋友圈越少。男的,比女的發得少。
即使發的話,男的曬運動的居多,女的曬娃的居多。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發朋友圈頻繁的,可能會被上司和同事認為幼稚、不成熟、不講政治。
一般在體制內上班的人往往要遵守很多規章制度,動不動就踩到紅線,再加之機關單位人多嘴雜,人事關係非常複雜(俗稱「水很深」),所以很多人學會了沉默寡言。
長期以往,沉穩和偏向中庸的氛圍就逐漸形成了。
都說「禍從口出」,誰知道自己說的什麼話會被別人截圖留證,將來成為攻擊自己的罪證呢?
有時候,你隨便發一句牢騷,也有可能被「好事者」拿來大作文章。
早些時候,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單位招錄了一個本事不小但性格很耿直的「假小子」(無貶義)。她入職一年後,被上級機關借調了過去。
借調期間的日子,肯定是不大好過的。原單位的人,覺得她「高升」了,嫉妒她。
借調單位的人,則把她當「下級」和「借調人員」看,讓她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借調期間,她也跟自己單位的同事抱怨:借調的日子,就是寄人籬下,不好過,想早點回去。
某日,她在微信朋友圈發了個牢騷,配了一張小孩豎中指的圖,然後配了幾個文字:「此刻心情如下圖。」
本來嘛,這只是一條普通的朋友圈。
某天下班後,遇上大雨,她站在路邊等車,被一輛快速通過的車濺了一身水,幾乎是從頭濕到腳。
那一刻,她就是想對那個車主豎中指。她氣不過,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接著就該幹嘛幹嘛去了。
結果呢,事情的發展出人意料。
很快,借調她的上級單位有一茬人開始討論她那條朋友圈是啥意思,紛紛揣測她到底是在罵誰。
她發朋友圈的時間是某天下班後,而當天因為工作上一點小錯漏,她被上司批評了一頓。大家都覺得,她肯定是在罵那個上司。
這種事情,在機關單位傳得特別快。
雞變鴨,鴨變大鵝,鵝變鴕鳥……到最後,這事兒不知道怎麼搞的,就被傳成了她的上司處處給她穿小鞋,而她年輕氣盛、不服管。
事情傳到了上司眼裡,他也覺得這個小年輕是在針對自己,後來找了個理由把她給放回原單位去了,還給她原來的單位領導打了個電話,具體內容不得而知。
自始至終,她就被蒙在鼓裡,可我們不難想像:如果她一直在這個單位待下去的話,職業前景會如何。即使業務能力很強,遇上比較欣賞她的領導,她也有可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面臨升職阻滯。
曾經有一篇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爭議。
說是四川某縣一公職人員在上班時間發布與工作無關的朋友圈動態,同在工作時間有其他公職人員共7人點贊或評論,然後,這8個人最後都被處罰了。
消息一出,網絡上就炸開了鍋,機關單位的作為也遭到了網友的批評。
在整個事件中,最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告密的那個人以及站在告密人那邊的決策者。
很多網友看了這條信息,也在感慨:唉,體制飯不好吃啊,你根本沒有「朋友圈自由」
體制內人有真正的「微信朋友圈」麼。
有人說感覺沒有,除非搞分組或屏蔽。
體制內很多人不敢在朋友圈發任何的東西,甚至不敢評論別人。
你上班發朋友圈,可能有人說你「摸魚」
你下班發朋友圈,又可能有人嫉妒你不用加班。
你發自己努力工作、周末加班的照片,有人說你要跟領導邀功。
你發自己閒暇一點的照片(比如休假出去旅遊),有人說你工作清閒。
發自拍照,也不大妥,總有人認為你很自戀、幼稚。
也不能炫富,發房子、車子什麼的,會遭嫉妒,遭懷疑(錢從哪兒來)。
抱怨上司和工作?那更不行了,可能有人會截圖發你領導,也會讓人覺得你這人不成熟、不穩重甚至不適合在機關工作。
也最好不要發一些很私人化的感想,有的人會想:你刷什麼存在感呢?就你聰明,想得清楚這個道理。
發什麼比較安全?非工作時間曬一下娃、曬一下貓可以,或者,發上級要求你發在朋友圈的連結也行。
領導發了朋友圈,你不點贊不行,瞎評論也不行,那就只能輕輕去點個贊。
加了同事,要麼都屏蔽,要麼搞分組,不然,容易惹是非:為啥別人可以看你朋友圈,為啥我不行,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說的這些,體制內超大型單位(員工超一千)待過的人,應該都懂。
也許你會說:哎哎呀,你管那麼多幹嘛?嘴長在別人身上,你活出自我就ok了。
不,還真不是這樣。有些事情,就像氣壓。這種氣壓你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實實在在的存在著,像一片烏雲一般,一直跟著你走。烏雲厚到一定程度,就會下雨。下雨了,你會被淋濕。淋濕了,你就得善後。
所以,能不讓自己淋濕,就別給自己找麻煩。
體制內人員加了領導、同事後,若還想擁有「真正的微信朋友圈」,就得活出兩個面孔。
分個組,一個專門給同事看,表演自己很成熟穩重講政治;另一個,放飛自我,愛咋發咋發。
體制內一群「虎龍」聚合在一起,很多時候總是無法發揮「1+1=2」的合力。明明一個個都是虎龍,卻只能假裝自己只是大貓和大蟲。
在那個江湖裡,韜光養晦、藏鋒露拙才是第一生存法則。二兮兮愛發朋友圈的人,會被視為「不成熟」「缺乏權謀」
人太多了,嘴太雜了。幾萬人的系統,幾個人隨便說幾句,「風評」就會倒一大片。
大家都在體制內謀生活,每個人都有過幾千次想辭職的想法,只不過有人行動了,有人想了想,又退回去了。
體制內工作情緒價值低,一個很重大的原因是:只要你的存在對別人構成威脅,你根本不知道啥時候會因為啥破事兒被告密、舉報、給差評。
總有那麼一堆人不幹正事兒,所有精力都花去找別人的破綻和漏洞,試圖把別人拉下馬,好讓自己上位。
甚至,有的人,你跟ta根本沒有任何競爭關係,ta可能也會因為某次你照顧不周,就要給你顏色看看。
建議所有人離這種人遠一點,他們今天可以為一己之利告發別人,明天就可以告發你。
還有,千萬不要把告密當成是舉報。舉報是正義行為,是為民除害,有時候甚至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做。告密是什麼?是為了剷除異己,維護自己的那點私利。
你當真以為喜歡告密的人,敢於站出來跟黑惡勢力做鬥爭,敢於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不,他們不敢的,他們只會揀軟柿子捏。
一個單位的氛圍是由單位里最不成熟、最不懂事、人品最爛的那個人決定的,這樣的人能把一個單位攪合得雞犬不寧。一個社會的風氣也是由素質最一般的那撥人決定的,幾個老鼠屎一鬧騰,整個社會都不得安生。
這被稱之為「老鼠屎」定律。
正是這些「老鼠屎」的存在,讓很多人失去了「朋友圈自由」
當然了,也許大單位、高薪行業的人際關係可能相對會複雜點。
就像古代後宮的爭鬥,肯定比大戶人家的三妻四妾斗得厲害。
低薪行業,沒啥可斗的,棄子成本低。本來每個月就拿三四千的工資,還要遭受人際關係困擾,那還是直接捲舖蓋走人算了,又不是只有一家企業給得起自己每月三四千。
高薪行業就不一樣了,能鑽進去的都是人尖。肥肉擺在那裡,關係戶也會跟來,事情就容易變複雜。
在這種行業,薪酬體系也是呈金字塔結構。你每往上走一級,收入就會水漲船高,可以跟你原先圈層的人形成兩個階級。所有人往上走的競爭壓力大,往外走的成本高(放棄高薪比低薪更難),人際關係自然也就差一些。
人身處其中,收入會高一點,但心理成本也會高一些。
只能說「食得鹹魚抵得渴」吧。
不過很多人還是越來越反感教育年輕人要如何修剪個性以適應體制生活的這些言論。
這些人哪,習慣了自我壓抑的生活並且知道了這樣做的好處,就將這套為人處事哲學奉為圭臬,見不得別人想當一回站直了的人。
坦白說,越往後走,這些哲學可能越不被買賬。
即使是「人在屋檐下」,但若是能舒展著活,人幹嘛要佝僂著活呢?
不過都只是為了討口飯吃,都活得鬆弛點有什麼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