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流行「十官九貪」的說法,這只是一種廣義的說法,多少有誇大之嫌。不過要是說抓一半放一半的話,那麼至少還有很多漏網之魚。
儘管說清代官員貪腐是普遍現象,且從制度上根本無法杜絕。但是久在官場混跡的老油子,自入仕那天開始就懂得一個道理,即該拿的銀子一分不能少,而不該拿的銀子則一分不能要。
那麼,官場之上是有哪些銀子是不能沾手的呢?御史就以地方官為例,來具體講一講這方面的內容。
藩庫的銀子沒人敢動
各省每年徵收的各種賦稅大部分解至京師戶部,一小部分留作地方公用,以備應急之用。這部分銀兩就存在布政使藩庫。
《大清律例》載有明文,凡監守自盜者從重治罪,所謂的監守自盜就是染指藩庫。大致的量刑標準就是官員貪腐1000兩者處以死刑,貪腐一兩也要按照革職處分。應該說,清代的法律對監守自盜者是絕不容情的。
更關鍵的是,朝廷對地方的奏銷制度有一套十分嚴格的管理辦法,幾乎沒有漏洞可鑽。各省的經費開銷每年分兩季向戶部報銷,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審核。所以哪怕是一兩銀子,都無法逃過戶部的眼睛。
但是也不排除有鋌而走險者,有清一代還是有地方大員監守自盜的案例,比較著名的就是乾隆朝甘肅布政使王亶望,他聯合通省大小官員,將藩庫的數百萬兩銀子據為己有。案發之後乾隆極度震驚,一道諭旨將所有涉案的官員一網打盡。
再如道光朝出現了國庫虧空一千多萬兩銀子的大案,最終銀子也沒能追回來。但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本質上是財政制度落後造成的,與地方官貪腐藩庫的銀子不同。
在朝廷的高壓措施之下,基本上地方官都不敢在藩庫上動心思,且回報與風險也不成正比。況且貪污國庫的銀子一旦事發,也沒有人願意冒天下大不諱出面為其求情,官場上也普遍將這一條作為為官者的底線。
科舉的銀子不能拿
地方各省每年都要按照禮部的部署舉行科舉考試,府州縣也會專門撥出經費用於科考。科舉考試事關國家選才,歷代皇帝對此十分重視,認為科舉是朝廷籠絡天下讀書人最重要的方式。
為此朝廷不惜撥出巨款用於科考,不僅僅局限於修繕考場、置辦所需用品,還專門出錢補助各省考生。補助考生的銀子按照科舉等級不同,其發放方式也不同。
縣試、府試、院試一般由地方府州縣衙門發發放,鄉試則由布政使衙門發放。為了杜絕各級官員惡意剋扣補助銀,朝廷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措施,凡敢於侵吞學子補助銀者一律處以重罪。
實際上,發給考生的銀兩也不多,一個府或一個縣的考生數量也有限,總數額也不高。即便是從中剋扣也沒有多少油水。況且,讀書人識字懂法,是官府最難伺候也是最頭痛的一群人,一般不敢招惹。
清代歷史上,地方官在科舉經費上動心思的也不多,和監守自盜一樣,都被官場奉為為官鐵律之一,但凡有碰觸底線者,就會受到同僚的鄙視。
就拿和珅來說,他是清代歷史最大的貪官,可他主持會試多次,作為主考官從來沒敢在科舉經費上伸手。以他的權勢向他行賄的人不知凡幾,但沒有發現和珅在科舉上出過任何經濟問題。
河道、漕運的銀子不能拿
要說地方上那個單位最富裕,那麼河道、漕運絕對會排在前三名。以河道而言,無災之年朝廷每年都會固定撥出數百兩銀子進行修繕維護。
都說一條黃河千古泛濫,然並非每年都發大水,基本上都是三五年一次小災,十餘年一次大災。承平時期,河道衙門的這筆經費怎麼用?用在什麼地方?朝廷無法監控,但是每一兩銀子的去向,必須得交代得清清楚楚。
換句話說就是河道的銀子只能專款專用,還時常派出監察御史審核河道的款項,對貪腐官員採取嚴厲打擊。正是由於朝廷查得嚴,所以河道官員都不敢染指治河銀兩。
不貪不拿不代表不吃不揮霍,要論地方官的排場和奢靡,沒有那個衙門敢與河道比。根據正史和野史的記載,河道衙門的筵席是出了名的,每天都會擺流水席,菜肴也是精益求精,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可以說朝廷每年撥下的數百兩銀子,都被河道各級官員吃喝花銷了。每到奏銷的時候,這些支出會被攤在河工上,戶部和工部想查也查不出來。
漕運事關皇室和在京八旗的俸米,動了漕運的銀子如同直接拿了皇帝的銀子,任誰也沒有這個膽量。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漕運的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不可收拾,原本一石大米的成本在一兩多銀子左右,而運到京師則要翻上好幾倍。
漕運的蛋糕很大,背後涉及到的是勢力龐大的官僚集團,甚至是宗室王公。他們直接參與漕務,或以親屬或以家丁參與漕運整個過程,可能王公大臣們沒有從漕運上拿銀子,可他們的親屬和家人則是妥妥的受益者。
地方官員貪腐主要的渠道還是通過陋規、耗羨兩種途徑,也不乏勒索下屬者,這些都是老套路了,朝廷管不過來,也不太想管。只要不太出格或是頂風作案,貪官們可以心安理得拿到自己該有的那一份。
儘管說清代官員貪腐是普遍現象,且從制度上根本無法杜絕。但是久在官場混跡的老油子,自入仕那天開始就懂得一個道理,即該拿的銀子一分不能少,而不該拿的銀子則一分不能要。
那麼,官場之上是有哪些銀子是不能沾手的呢?御史就以地方官為例,來具體講一講這方面的內容。
藩庫的銀子沒人敢動
各省每年徵收的各種賦稅大部分解至京師戶部,一小部分留作地方公用,以備應急之用。這部分銀兩就存在布政使藩庫。
《大清律例》載有明文,凡監守自盜者從重治罪,所謂的監守自盜就是染指藩庫。大致的量刑標準就是官員貪腐1000兩者處以死刑,貪腐一兩也要按照革職處分。應該說,清代的法律對監守自盜者是絕不容情的。
更關鍵的是,朝廷對地方的奏銷制度有一套十分嚴格的管理辦法,幾乎沒有漏洞可鑽。各省的經費開銷每年分兩季向戶部報銷,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審核。所以哪怕是一兩銀子,都無法逃過戶部的眼睛。
但是也不排除有鋌而走險者,有清一代還是有地方大員監守自盜的案例,比較著名的就是乾隆朝甘肅布政使王亶望,他聯合通省大小官員,將藩庫的數百萬兩銀子據為己有。案發之後乾隆極度震驚,一道諭旨將所有涉案的官員一網打盡。
再如道光朝出現了國庫虧空一千多萬兩銀子的大案,最終銀子也沒能追回來。但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本質上是財政制度落後造成的,與地方官貪腐藩庫的銀子不同。
在朝廷的高壓措施之下,基本上地方官都不敢在藩庫上動心思,且回報與風險也不成正比。況且貪污國庫的銀子一旦事發,也沒有人願意冒天下大不諱出面為其求情,官場上也普遍將這一條作為為官者的底線。
科舉的銀子不能拿
地方各省每年都要按照禮部的部署舉行科舉考試,府州縣也會專門撥出經費用於科考。科舉考試事關國家選才,歷代皇帝對此十分重視,認為科舉是朝廷籠絡天下讀書人最重要的方式。
為此朝廷不惜撥出巨款用於科考,不僅僅局限於修繕考場、置辦所需用品,還專門出錢補助各省考生。補助考生的銀子按照科舉等級不同,其發放方式也不同。
縣試、府試、院試一般由地方府州縣衙門發發放,鄉試則由布政使衙門發放。為了杜絕各級官員惡意剋扣補助銀,朝廷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措施,凡敢於侵吞學子補助銀者一律處以重罪。
實際上,發給考生的銀兩也不多,一個府或一個縣的考生數量也有限,總數額也不高。即便是從中剋扣也沒有多少油水。況且,讀書人識字懂法,是官府最難伺候也是最頭痛的一群人,一般不敢招惹。
清代歷史上,地方官在科舉經費上動心思的也不多,和監守自盜一樣,都被官場奉為為官鐵律之一,但凡有碰觸底線者,就會受到同僚的鄙視。
就拿和珅來說,他是清代歷史最大的貪官,可他主持會試多次,作為主考官從來沒敢在科舉經費上伸手。以他的權勢向他行賄的人不知凡幾,但沒有發現和珅在科舉上出過任何經濟問題。
河道、漕運的銀子不能拿
要說地方上那個單位最富裕,那麼河道、漕運絕對會排在前三名。以河道而言,無災之年朝廷每年都會固定撥出數百兩銀子進行修繕維護。
都說一條黃河千古泛濫,然並非每年都發大水,基本上都是三五年一次小災,十餘年一次大災。承平時期,河道衙門的這筆經費怎麼用?用在什麼地方?朝廷無法監控,但是每一兩銀子的去向,必須得交代得清清楚楚。
換句話說就是河道的銀子只能專款專用,還時常派出監察御史審核河道的款項,對貪腐官員採取嚴厲打擊。正是由於朝廷查得嚴,所以河道官員都不敢染指治河銀兩。
不貪不拿不代表不吃不揮霍,要論地方官的排場和奢靡,沒有那個衙門敢與河道比。根據正史和野史的記載,河道衙門的筵席是出了名的,每天都會擺流水席,菜肴也是精益求精,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可以說朝廷每年撥下的數百兩銀子,都被河道各級官員吃喝花銷了。每到奏銷的時候,這些支出會被攤在河工上,戶部和工部想查也查不出來。
漕運事關皇室和在京八旗的俸米,動了漕運的銀子如同直接拿了皇帝的銀子,任誰也沒有這個膽量。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漕運的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不可收拾,原本一石大米的成本在一兩多銀子左右,而運到京師則要翻上好幾倍。
漕運的蛋糕很大,背後涉及到的是勢力龐大的官僚集團,甚至是宗室王公。他們直接參與漕務,或以親屬或以家丁參與漕運整個過程,可能王公大臣們沒有從漕運上拿銀子,可他們的親屬和家人則是妥妥的受益者。
地方官員貪腐主要的渠道還是通過陋規、耗羨兩種途徑,也不乏勒索下屬者,這些都是老套路了,朝廷管不過來,也不太想管。只要不太出格或是頂風作案,貪官們可以心安理得拿到自己該有的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