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後,是誰統一了?是什麼朝代?
司馬炎完成統一,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晉朝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晉朝可從中劃分為西晉(公元265年-316年)與東晉(317年-420年)兩個時代。,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擴展資料: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漢朝與晉朝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
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265年,魏國相國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三國時代正式結束,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280年,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福五鼠最後誰統一了三國?
《福五鼠之三十六計》結局:最終賊賊貓離開了貓國,未和平;《福五鼠之孫子兵法》結局:賊賊貓返回了貓國,鼠國奪回了四座城池,迎來了短暫的和平;《福五鼠之戰國烽雲》結局:出現了獠牙國、無謂軍,獠牙國打貓國,無謂軍打鼠國,無敵鼠得到了寒鐵刀,最後福福鼠來到無謂軍大營,奪取了寒鐵刀。
福五鼠大結局貓國沒有統一天下。大結局我們是沒有看到什麼大結局,也不知道大結局是什麼?所以你們說的有的大結局我也搞不清楚,問題是大家知道有什麼大結局沒有,如果有的話請大家告訴我大結局是什麼。
司馬統一三國後又被誰推翻的?
266年司馬炎篡魏,建立政權,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即晉武帝。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
313年,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西晉被匈奴人滅亡。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今江蘇省南京市)延續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東晉以少勝多,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大量生產力與先進技術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了江南地區。
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三國中誰篡了曹丕,的皇帝?
曹叡
魏明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長子,母為文昭甄皇后。
黃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黃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為皇太子,即位於洛陽。曹叡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設置律博士制度,重視獄訟審理,與尚書陳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編纂史上的重大進步。魏明帝在軍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頗有建樹,但在統治後期大興土木,廣采眾女,因此留下負面影響。
三國時期大漢皇帝是誰?
劉邦和劉備大家都知道。這二人一個是大漢開國皇帝,終結了秦末亂世,開創漢家四百家天下,一個是三國之中的蜀漢開國皇帝,漢昭烈帝,大漢王朝最後的守衛者。從血緣關係上說,劉備是劉邦之後,從政治上來說,二人是漢室,是劉家天下的一頭一尾,遙相對應。1、東漢:
漢高祖劉邦,漢恆帝——劉志。
漢靈帝——劉宏,漢少帝——劉辯,漢獻帝——劉協。
2、魏:
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
魏齊王——曹芳,魏高貴鄉公——曹髦,魏元帝——曹奐。
3、蜀漢:
漢昭烈帝——劉備,漢孝懷帝——劉禪。
4、吳:
吳大帝——孫權,吳會稽王——孫亮。
吳景帝——孫休,吳烏程候——孫皓。
5、西晉:
晉武帝——司馬炎。
是誰統一了世紀年份?
公元」產生於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即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酥誕生在古羅馬的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284年的說法,並且主張以耶酥誕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曆時,繼續採用了這種紀年法。由於格里高利曆的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所以被稱為公曆。從此,教士所臆造的耶酥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所謂「公元」,就是公曆紀元。
1884年,國際天文學家代表會議決定,以經過格林威短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作為計算地理經度的起點,也是世界標準「時區」的起點。10月13日這一天是採用格林威尼時間為國際標準時間日。
當格林尼治天文台確定自己的子午線時,世界上有些國家根據本國的地理條件,也確定了自己的子午線,這樣就容易造成混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884年10月13日,20多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就使用統一的國際標準時間和統一的子午線問題作出決議:「會議向與會國政府建議,將通過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儀中心的子午線規定為經度的本初子午線。」於是,通過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被世界公認為本初子午線,作為計算地理經度的起點和世界「時區」的起點,格林尼治國際標準時間從此誕生。
格林威尼位於倫敦東南、泰昭士河畔。英國皇家天文台曾經設立在這裡。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格林威尼雖然已經遷到東南沿海的赫斯特孟騷,但天文台的舊址仍然繼續被用作零度經線的位置。
格林尼治時間是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時標,後來人們發現地球的自轉有逐漸變慢的趨勢,並有季節性的變化和突然的不規則變化。因此,在1979年末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無線電行政大會上通過決議,確定用「世界協調時」取代格林尼治時間,作為無線電通訊領域內國際標準時間。
晉國怎麼統一三國的?
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將領姜維發生拉鋸戰,魏軍被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漢主劉禪投降,漢被魏所滅。
及後會、維在蜀發生叛變,三國志記載,「魏將士奮發,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可見並未引起大亂,昭快速平定。
265年,昭死後,司馬炎奪取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並開始籌備伐吳。
279年,炎兵分六路,由北、西向東吳進發,吳主孫皓曾想抵抗,但在暴政的統治下,士兵毫無戰意,晉軍勢如破竹。
280年,晉軍成功攻克建業,皓投降,吳滅亡,西晉成功統一天下。
劉邦能統一三國嗎?
如果把劉邦團隊放到三國,能夠分得一份天下,這個我的答案是不能,無論是放到三國前期,還是後期都不能,分析如下:
首先,如果把劉邦放到三國前期,曹操一統北方,招攬人才,順民心,劉邦的處境一來沒有立足之地,二來也沒有能力抗衡曹操,三來韓信一開始來劉邦身邊本來就不會受重用,一聽說曹操重用人才,韓信很可能會投奔曹操,劉邦團隊將無立足之地。
其次,如果三國鼎立後,劉邦團隊進入,他們擊敗哪個國家?很明顯他哪個國家也擊敗不了,因為三國君主都是明君,而且國家治理的非常好,彼此都擁有絕對的天時地利優勢,劉邦攻取任何一方,都是逆天而行,不會成功,再者三國人才太多,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滅的。
最後,如果把劉邦放到三國,跟劉邦所處的時代完全不一樣,首先天下大亂局勢已改變,第二對手增強,遠遠比項羽和其他諸侯強太多,以劉邦的品德放在三國,跟劉備、曹操、孫權相比還差不少呢,劉邦在三國很難聚民心,再者韓信的軍事才能在三國也很難發揮,因為對手從匹夫之勇,躍升為用兵高手時,韓信的奇謀將一無是處,曹操當初滅袁紹、呂布都是奇謀當遇到周瑜、法正時,曹操什麼都不是,周瑜能擊敗曹操,在諸葛亮面前照樣被耍,司馬懿沒有面對諸葛亮時,滅孟達、公孫淵奇謀層出不窮,但是面對諸葛亮,擁有各種優勢,也只能自保。
而韓信當初的對手,除了項羽我是一個也看不起,太菜了,這些對手放到三國,連袁紹都不如,更別說對抗其他人物了,把韓信放到三國,對手能力上升不止一個層次,韓信還能擊敗他們嗎?這個很難。
首先,秦末漢初和三國時期都是屬於動亂時期,諸侯並起,英雄輩出。歷史環境的相似性,就讓我們可以有這樣的一種假設。
其次,漢高祖劉邦是眾所周知的知人善用,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哪一個拿出來都可以說個幾天幾夜。除此之外,還有樊噲,周勃等名將。看過三國的朋友,應該也能發現劉備也是個很會用人的君主,諸葛亮,法正,五虎將等,也都是民間耳熟能詳的人物。
最後,能否在三國占一分天下,一方面看人才,另外一方面就看天時地利。自黃巾起義起,帝國動亂,群雄並起,天時已有。我們知道漢高祖劉邦,滅秦之後被封為漢中王,最後又能奪得天下,所以個人認為給劉邦一塊地,他和手下的人才就有很大的機會奪得天下。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劉邦的團隊完全有可能在三國占取一分天下。
三國是指哪三國,皇帝分別是誰?
一、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
221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
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二、擴展資料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漢朝與晉朝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
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265年,魏國相國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三國時代正式結束,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280年,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1616年,誰統一了女真各部?
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建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正式誓師伐明,其後接連攻克開原、鐵嶺、遼陽、瀋陽等地,並遷都瀋陽。後金進入遼瀋地區之後,一方面下令收養歸降漢人,另一方面卻推行剃髮、大量遷民、清查糧食、徵發差役等弊政,激起了遼東漢人的反抗,他們有的逃亡,有的則針對女真人採取投毒、襲殺、暴亂等反抗方式,給後金在遼瀋地區的統治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大金為「大清」,去汗號而稱帝,並改元「崇德」,追尊其父努爾哈赤為清太祖。在皇太極統治時期,他曾幾次率軍繞道蒙古攻打北京等地,但終因明朝關寧錦防線的阻隔,始終無法對關內地區進行有效控制。順治元年(1644年),吳三桂與李自成的農民軍激戰于山海關。吳三桂以「材帛」、「割地」為條件向後金求援,多爾袞率滿洲清軍入關參戰,並正式遷都北京,征服全國,開始了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統治。
司馬炎完成統一,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晉朝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晉朝可從中劃分為西晉(公元265年-316年)與東晉(317年-420年)兩個時代。,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擴展資料: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漢朝與晉朝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
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265年,魏國相國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三國時代正式結束,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280年,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福五鼠最後誰統一了三國?
《福五鼠之三十六計》結局:最終賊賊貓離開了貓國,未和平;《福五鼠之孫子兵法》結局:賊賊貓返回了貓國,鼠國奪回了四座城池,迎來了短暫的和平;《福五鼠之戰國烽雲》結局:出現了獠牙國、無謂軍,獠牙國打貓國,無謂軍打鼠國,無敵鼠得到了寒鐵刀,最後福福鼠來到無謂軍大營,奪取了寒鐵刀。
福五鼠大結局貓國沒有統一天下。大結局我們是沒有看到什麼大結局,也不知道大結局是什麼?所以你們說的有的大結局我也搞不清楚,問題是大家知道有什麼大結局沒有,如果有的話請大家告訴我大結局是什麼。
司馬統一三國後又被誰推翻的?
266年司馬炎篡魏,建立政權,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即晉武帝。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
313年,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西晉被匈奴人滅亡。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今江蘇省南京市)延續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東晉以少勝多,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大量生產力與先進技術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了江南地區。
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三國中誰篡了曹丕,的皇帝?
曹叡
魏明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長子,母為文昭甄皇后。
黃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黃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為皇太子,即位於洛陽。曹叡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設置律博士制度,重視獄訟審理,與尚書陳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編纂史上的重大進步。魏明帝在軍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頗有建樹,但在統治後期大興土木,廣采眾女,因此留下負面影響。
三國時期大漢皇帝是誰?
劉邦和劉備大家都知道。這二人一個是大漢開國皇帝,終結了秦末亂世,開創漢家四百家天下,一個是三國之中的蜀漢開國皇帝,漢昭烈帝,大漢王朝最後的守衛者。從血緣關係上說,劉備是劉邦之後,從政治上來說,二人是漢室,是劉家天下的一頭一尾,遙相對應。1、東漢:
漢高祖劉邦,漢恆帝——劉志。
漢靈帝——劉宏,漢少帝——劉辯,漢獻帝——劉協。
2、魏:
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
魏齊王——曹芳,魏高貴鄉公——曹髦,魏元帝——曹奐。
3、蜀漢:
漢昭烈帝——劉備,漢孝懷帝——劉禪。
4、吳:
吳大帝——孫權,吳會稽王——孫亮。
吳景帝——孫休,吳烏程候——孫皓。
5、西晉:
晉武帝——司馬炎。
是誰統一了世紀年份?
公元」產生於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即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酥誕生在古羅馬的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284年的說法,並且主張以耶酥誕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曆時,繼續採用了這種紀年法。由於格里高利曆的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所以被稱為公曆。從此,教士所臆造的耶酥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所謂「公元」,就是公曆紀元。
1884年,國際天文學家代表會議決定,以經過格林威短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作為計算地理經度的起點,也是世界標準「時區」的起點。10月13日這一天是採用格林威尼時間為國際標準時間日。
當格林尼治天文台確定自己的子午線時,世界上有些國家根據本國的地理條件,也確定了自己的子午線,這樣就容易造成混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884年10月13日,20多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就使用統一的國際標準時間和統一的子午線問題作出決議:「會議向與會國政府建議,將通過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儀中心的子午線規定為經度的本初子午線。」於是,通過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被世界公認為本初子午線,作為計算地理經度的起點和世界「時區」的起點,格林尼治國際標準時間從此誕生。
格林威尼位於倫敦東南、泰昭士河畔。英國皇家天文台曾經設立在這裡。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格林威尼雖然已經遷到東南沿海的赫斯特孟騷,但天文台的舊址仍然繼續被用作零度經線的位置。
格林尼治時間是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時標,後來人們發現地球的自轉有逐漸變慢的趨勢,並有季節性的變化和突然的不規則變化。因此,在1979年末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無線電行政大會上通過決議,確定用「世界協調時」取代格林尼治時間,作為無線電通訊領域內國際標準時間。
晉國怎麼統一三國的?
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將領姜維發生拉鋸戰,魏軍被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漢主劉禪投降,漢被魏所滅。
及後會、維在蜀發生叛變,三國志記載,「魏將士奮發,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可見並未引起大亂,昭快速平定。
265年,昭死後,司馬炎奪取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並開始籌備伐吳。
279年,炎兵分六路,由北、西向東吳進發,吳主孫皓曾想抵抗,但在暴政的統治下,士兵毫無戰意,晉軍勢如破竹。
280年,晉軍成功攻克建業,皓投降,吳滅亡,西晉成功統一天下。
劉邦能統一三國嗎?
如果把劉邦團隊放到三國,能夠分得一份天下,這個我的答案是不能,無論是放到三國前期,還是後期都不能,分析如下:
首先,如果把劉邦放到三國前期,曹操一統北方,招攬人才,順民心,劉邦的處境一來沒有立足之地,二來也沒有能力抗衡曹操,三來韓信一開始來劉邦身邊本來就不會受重用,一聽說曹操重用人才,韓信很可能會投奔曹操,劉邦團隊將無立足之地。
其次,如果三國鼎立後,劉邦團隊進入,他們擊敗哪個國家?很明顯他哪個國家也擊敗不了,因為三國君主都是明君,而且國家治理的非常好,彼此都擁有絕對的天時地利優勢,劉邦攻取任何一方,都是逆天而行,不會成功,再者三國人才太多,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滅的。
最後,如果把劉邦放到三國,跟劉邦所處的時代完全不一樣,首先天下大亂局勢已改變,第二對手增強,遠遠比項羽和其他諸侯強太多,以劉邦的品德放在三國,跟劉備、曹操、孫權相比還差不少呢,劉邦在三國很難聚民心,再者韓信的軍事才能在三國也很難發揮,因為對手從匹夫之勇,躍升為用兵高手時,韓信的奇謀將一無是處,曹操當初滅袁紹、呂布都是奇謀當遇到周瑜、法正時,曹操什麼都不是,周瑜能擊敗曹操,在諸葛亮面前照樣被耍,司馬懿沒有面對諸葛亮時,滅孟達、公孫淵奇謀層出不窮,但是面對諸葛亮,擁有各種優勢,也只能自保。
而韓信當初的對手,除了項羽我是一個也看不起,太菜了,這些對手放到三國,連袁紹都不如,更別說對抗其他人物了,把韓信放到三國,對手能力上升不止一個層次,韓信還能擊敗他們嗎?這個很難。
首先,秦末漢初和三國時期都是屬於動亂時期,諸侯並起,英雄輩出。歷史環境的相似性,就讓我們可以有這樣的一種假設。
其次,漢高祖劉邦是眾所周知的知人善用,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哪一個拿出來都可以說個幾天幾夜。除此之外,還有樊噲,周勃等名將。看過三國的朋友,應該也能發現劉備也是個很會用人的君主,諸葛亮,法正,五虎將等,也都是民間耳熟能詳的人物。
最後,能否在三國占一分天下,一方面看人才,另外一方面就看天時地利。自黃巾起義起,帝國動亂,群雄並起,天時已有。我們知道漢高祖劉邦,滅秦之後被封為漢中王,最後又能奪得天下,所以個人認為給劉邦一塊地,他和手下的人才就有很大的機會奪得天下。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劉邦的團隊完全有可能在三國占取一分天下。
三國是指哪三國,皇帝分別是誰?
一、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
221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
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二、擴展資料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漢朝與晉朝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
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265年,魏國相國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三國時代正式結束,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280年,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1616年,誰統一了女真各部?
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建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正式誓師伐明,其後接連攻克開原、鐵嶺、遼陽、瀋陽等地,並遷都瀋陽。後金進入遼瀋地區之後,一方面下令收養歸降漢人,另一方面卻推行剃髮、大量遷民、清查糧食、徵發差役等弊政,激起了遼東漢人的反抗,他們有的逃亡,有的則針對女真人採取投毒、襲殺、暴亂等反抗方式,給後金在遼瀋地區的統治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大金為「大清」,去汗號而稱帝,並改元「崇德」,追尊其父努爾哈赤為清太祖。在皇太極統治時期,他曾幾次率軍繞道蒙古攻打北京等地,但終因明朝關寧錦防線的阻隔,始終無法對關內地區進行有效控制。順治元年(1644年),吳三桂與李自成的農民軍激戰于山海關。吳三桂以「材帛」、「割地」為條件向後金求援,多爾袞率滿洲清軍入關參戰,並正式遷都北京,征服全國,開始了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