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民營經濟促進法》意見徵求活動的展開,社會上關於民營企業的爭論再度激烈起來。
有一種觀點認為,民營企業是「依法治國"不落實造成的。有人認為只要為保障民營企業私有產權的法律健全,落實到位,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提起來了,經濟也就能搞活了。
事情果真是這樣嗎?
下面筆者就側重圍繞「導致民營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的原因"這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不要認為,民企一遇到問題就是法律不健全、依法治國不到位。
筆者認為,改開以來,政府就一直在倡導「依法治國",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法律制定了一個又一個,四十多年了,還沒有「落實」到位嗎?請問還需要制定多少部法律,才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起來。
現在我們看到了,己經暴雷的「恆大"案件,欠了全國人民二萬億債務的許家印可不是國企領導人,而是民企老闆。被坑的許多供應商、承包商的也是民企。到目前為止,有些民企討回自己的工程款,貨款己經無望,到了破產的邊緣。這也是私有產權不落實造成的。
況且,恆大製造的爛尾樓,坑的購房者不在少數,有些業主房子沒得到,還得繼續歸還銀行貸款,繼續蒙受損失。去年發生在浙江桐鄉的當街揰擊女律師案件,不就是因為恆大爛尾樓事件引起。在那起案件中,為恆大這個「民營企業"保駕護航,為落實他們的「私有產權"不被侵犯,就可以「依法判決"業主繼續承擔他們原來的義務而蒙受爛尾樓的損失,以至激起當街錘擊女律師的暴力事件。這不能說政府為保護民企的私有產權不盡責吧。那民企為啥還說私有產權不落實呢?
前文已經說過,改開以來,為民企發展而制定的法律已經夠多了,不然的話,為判決浙江桐鄉錘子哥依法履行還貸義務的司法行為就沒有了法律依據。
只能說明,造成民企陷入困境的是另有原因,而不是法律不健全。在廣大民企陷入困境的嚴重形勢下,我們應該象醫生診斷病情那樣「聞望問切",深入實際了解情況,分析問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動不動就說「法律不健全」,「依法治國」不落實。這是「思想懶漢"的表現,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二、導致民企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訂單,市場內卷,根源在於競爭減量循環。
筆者提醒各位,現在己經是市場經濟時代了,各個企業需要靠市場交換,銷售產品回收貨款生活,獲取訂單是關鍵。沒有訂單,企業就會造成產品積壓,蒙受損失。這同樣是關鍵。這類問題可不是繼續制定法律就能解決的了。
而眾所周知,導致企業產品銷售不出去的原因是「百姓無錢消費"。老百姓既是消費客戶的主力軍,又缺少收入無錢支付,這不是造成了市場內卷,經濟危機的主要問題嗎?而導致百姓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又是貧富差距擴大,兩極分化的社會問題造成的嗎?這個問題還需要爭論嗎?
筆者深入分析過這個問題,發現「競爭減量循環"這個經濟規律在支配著民企活動。
所謂「競爭減量循環"是指在「市場競爭」前提下,錢在「企業經營者、工薪勞動者、市場消費者"之間形成循環流通,越循環周轉,流通的錢越少,最後形成死循環"
造成「競爭減量循環"的原因有三個:企業利潤最大化,客戶購買力與企業競爭力。其中企業利潤最大化理論最受爭議。
有些經濟學家指責別人評擊民企中的剝削現象。認為這是打擊民企老闆積極性的「極左」行為。
通過「競爭減量循環"理論我們可以看到,企業通過員工工資支付行為,使錢從經營者手裡流轉到工薪勞動者手裡,這樣才能為「百姓有錢消費」,為「企業收回貨款"創造條件。
現在社會上爭議最大的問題是。有不少人評擊資本家的「剝削」行為,認為資本家不執行勞動法,殘酷地剝削工人,最大限度地壓縮對員工的勞動報酬開支。企業家以及他們僱傭的水軍則猛烈評擊批判資本家剝削行為的人,認為他們是破壞民營企業經營活動的「左棍」。極力為企業家的經營管理辯護。
通過「競爭減量循環"理論我們得知,當企業家最大限度地把錢捏在自己手裡,不讓錢流轉到工薪勞動者手中時,會不會去想,怎麼才能完全收回貨款,銷出產品呢?
現在的矛盾就在於:企業認為利潤最大化天經地義,最大限度地減少員工開支,增加企業利潤無可厚非。但實際情況是,員工收入減少後則會造成消費支出減少,導致市場內卷,最後還會影響到企業銷售收入增加。
現在,市場上普遍感到內卷,企業銷售困難,老闆焦慮不安,這不就是因為百姓無錢消費造成的嗎?這與企業家普遍採取的壓縮工人勞動報酬,降低勞動收入難道沒有關係嗎?
問題還在於,有些人無視「競爭減量循環"規律的存在,他們將民企遇到的困難歸就於企業營商環境不好,依法治國不到位,以及「極左思維」的干擾。
請問,即使依法治國措施到位,營商環境變好,社會上不再批評資本家剝削了,那麼企業所需要的銷售訂單就有了,他們的產品就可以大量銷售出去了?誰來為他們的銷售買單。
只到現在,許多企業仍在關門,在裁員,在降薪,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
三、政府怎麼幫助企業,才能走出經營困境。
嚴重的情況,也使得一些人士認識到增加就業與提高百姓收入的重要性,於是呼籲政府「擴大就業"
問題是擴大就業的最終落實者是企業。在現在市場內卷、銷售萎縮的經營困境下,哪個企業會主動增加就業崗位、增加人工成本呢?
筆者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個情況。有些政府工作人員為落實「擴大就業"的指標去找企業。一些國企因為要承擔社會責任,勉強提供了一些就業崗位,但有些民企就顯得不樂意了。他們對政府人員說,你看我們現在這情況,產品賣不出去,貨款回不來,賒銷出去的賬討不回來,資金周轉困難,在崗人員的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還能繼續增加就業崗位嗎?
政府工作人員也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他們原本也有扶持企業走出困境的義務,當然不能再為企業添亂了。
這裡的問題出在哪裡?就出在經濟學家們為企業設計的「自由競爭經營制度"以及政企分開、企業自負盈虧的運行邏輯上。
作為企業,當然要自負盈虧,為自己的盈利以及生存發展負責。政府不是說企業有自主經營權嗎?有用人權嗎?在市場競爭激烈,你死我活的情況下,企業面臨生死邊緣,減員降本就成為第一選擇,誰敢主動增加成本,降低自己的市場競爭力以響應政府號召呢?
在這裡,政府的「擴大就業」與企業的「增強市場競爭力"就發生嚴重衝突?你說聽誰的。
如果聽政府的,擴大了就業崗位,但增加了經營成本,削弱了企業競爭力,導致企業經營失敗,這損失政府承擔嗎?
如果任由企業降薪裁員,降本求生,勞動者收入急劇減少,不是造成市場繼續內卷,消費進一步降級,企業產品更加銷售不出去嗎?
這就是兩難
這裡有部分經濟學家的「功勞"。他們從美國大學課堂上得知,競爭有利於激活市場,有利於促進經營者改進工作,提升能力,推動進步,增強客戶服務能力,配置資源,於是就照搬照抄,在中國推行「自由競爭"機制。把它叫做「創新"
哪成想,「自由競爭」會產生「二八定律",製造20%的競爭優勝者與80%的競爭失敗者,成為天然的貧富兩極分化製造機。優勝者悶聲發大財,一看市場形勢不對,立即移民海外。失敗者自生自滅,倍受壓力,痛苦不堪。因為他們人數眾多,占了社會的絕大多數,構成了民企的主體。現在發聲要求政府扶持的不是這麼個群體嗎?他們主導了社會與論。正是因為競爭壓力,許多企業又不得不「苦練內功",進一步降薪裁員,以求脫困。所以他們也不敢主動增加勞動崗位。
從改開開始,部分經濟學家就忽悠說,要政府簡政放權,只到現在還有這樣的呼聲。請問,現在企業經營困難,要求政府「扶持"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這會不會打破「政府不干涉企業」的規矩?問題還在於,只要不打破「自由競爭」的機制,政府就無法實施「擴大就業」戰略,增強市場購買力,幫助企業脫困就是一句空話。
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會說你看,五一、十一旅遊黃金周,有多少人外出旅遊消費,你看餐飲業,有多少餐廳生意火爆,食客排隊付款。你看珠寶店有多少人光顧,消費者一擲千金。
我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貧富兩極分化嗎?富人當然有消費能力,也願意購物支付,但他們畢竟人數太少,根本拉動不了整個產業,廣大的工薪勞動者才是消費主力軍。
能夠感知問題嚴重的是那些深陷經營困境的企業老闆以及市場營銷部門,而不是網上誇誇其談,脫離實際的經濟公知與網絡噴子。
現在情況越來越明顯了,「擴大就業」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百姓有錢消費了,企業才能增加銷售收入,走出經營困境。那麼在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倍受經營壓力情況下,政府怎樣做才能達到「擴大就業」與企業解困的雙重目標呢?
其實解決辦法還是有的。就看你敢不敢轉變思想觀念,能不能另闢蹊徑找出一條生路。
四、創新市場交換流通方式,建立「基本保險-風險競爭」雙層市場運行機制。
前幾年看過《陳雲文選》,從中了解了建國初期我黨扶持工商業發展的一段往事。
大約在1950年3-4月間,著名的棉糧之戰己經結束,投機資本遭到慘重損失,但是市場也隨之變得極度疲軟,大量企業關門歇業,這對新生的共和國恢復經濟極為不利。
為了有效動員私人工商業為共和國經濟恢復共同出力,陳雲提出了「加工訂貨」對策,得到了黨中央支持。「加工訂貨"是指國家採用「國家採購」的方式,從私人工廠採購工業品,同時提供原材料供工廠加工產品。這樣一來,私人工廠就解決了產品銷路問題,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純粹的生產車間。結果歇業的私人工廠很快運轉起來,恢復生產。據《陳雲文選》介紹,短短几個月,工商業就變成了另外一個模樣,高速運轉起來,連城市的霓虹燈都亮了,到當年秋天,市面上就恢復了繁榮。
與「加工訂貨"相對應的是,國家又在農村實行了「收購土貨"的政策,通過國營商業與合作社出資收購農村的土特產品,增加農民的收入,又通過組織工業品下鄉的方式,把「加工訂貨"採購來的部分「工業品"賣給農民,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回籠貨幣。
這樣一來,通過「加工訂貨」與「收購土貨"就形成一個閉合的循環。建國初一度蕭條的商品經濟就這樣搞活了。
往事並不如煙
建國初我黨曾經實行過的「加工訂貨+收購土貨"的經濟對策對今天搞活市場經濟仍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昔日市場蕭條,私人工商業關門歇業,與今天民營企業遇到的市場內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完全可以借鑑「加工訂貨」的做法,對民企部分產品實行「國家採購",解決企業部分產品銷路問題。
同時可以借鑑「收購土貨」增加農民收入的對策,實施「擴大就業"戰略工程。
政府與企業做成兩筆交易:一筆是企業提供就業崗位,政府提供產品採購,雙方進行機會交換;另一筆是:政府採購的貨款用於抵銷企業支付的員工工資。
這樣一來,「擴大就業」就與「國家採購"關聯起來,形成一個閉合的循環。
與此同時,政府與勞動者再次達成一筆交易:政府將「國家採購"來的企業產品賣給參加國家「擴大就業」工程的勞動者及其家庭成員供其生活消費。勞動者將其參加擴大就業"工程得來的勞動收入一部分交給政府,進一步支持「國家採購」。這樣一來,「需求換勞動」就順利成章地發展起來。
還有人會問,「國家採購"的資金從何而來?筆者認為,現在國家為刺激消費而發放的財政補貼以及消費券花錢也不少。只要把這筆錢利用起來,稍稍改造一下就行。實際上,等新機制運行起來後,這筆資金會周期性循環流動,等量流通,不會消失消耗,也不需要持續追加補充。
去年,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建立勞動保障基金,將「增加收入-促進消費-保障銷售」結合起來》,詳細探討過「需求換勞動」的方式。
還有人會問,這樣會不會破壞「自由競爭」機制?當然不會。因為採用「國家採購+擴大就業」體制,只是國家經濟保障政策的一部分,僅僅起到為企業與人民基本生活保底的作用,並不會全部代替市場經營活動。
通過國家經濟統籌,可以創新市場運行模式,變「風險競爭型」市場為「基本保障-風險競爭」雙層運行體系。
回到現實中來,筆者再次重申,只要我們在市場「供給端與需求端"同時發力,並使用一種特殊的機制關聯起來,形成一種循環交換機制,使資金在企業、勞動者、消費者之間循環流通起來,經濟就搞活了。沒有那麼難。
有一種觀點認為,民營企業是「依法治國"不落實造成的。有人認為只要為保障民營企業私有產權的法律健全,落實到位,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提起來了,經濟也就能搞活了。
事情果真是這樣嗎?
下面筆者就側重圍繞「導致民營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的原因"這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不要認為,民企一遇到問題就是法律不健全、依法治國不到位。
筆者認為,改開以來,政府就一直在倡導「依法治國",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法律制定了一個又一個,四十多年了,還沒有「落實」到位嗎?請問還需要制定多少部法律,才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起來。
現在我們看到了,己經暴雷的「恆大"案件,欠了全國人民二萬億債務的許家印可不是國企領導人,而是民企老闆。被坑的許多供應商、承包商的也是民企。到目前為止,有些民企討回自己的工程款,貨款己經無望,到了破產的邊緣。這也是私有產權不落實造成的。
況且,恆大製造的爛尾樓,坑的購房者不在少數,有些業主房子沒得到,還得繼續歸還銀行貸款,繼續蒙受損失。去年發生在浙江桐鄉的當街揰擊女律師案件,不就是因為恆大爛尾樓事件引起。在那起案件中,為恆大這個「民營企業"保駕護航,為落實他們的「私有產權"不被侵犯,就可以「依法判決"業主繼續承擔他們原來的義務而蒙受爛尾樓的損失,以至激起當街錘擊女律師的暴力事件。這不能說政府為保護民企的私有產權不盡責吧。那民企為啥還說私有產權不落實呢?
前文已經說過,改開以來,為民企發展而制定的法律已經夠多了,不然的話,為判決浙江桐鄉錘子哥依法履行還貸義務的司法行為就沒有了法律依據。
只能說明,造成民企陷入困境的是另有原因,而不是法律不健全。在廣大民企陷入困境的嚴重形勢下,我們應該象醫生診斷病情那樣「聞望問切",深入實際了解情況,分析問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動不動就說「法律不健全」,「依法治國」不落實。這是「思想懶漢"的表現,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二、導致民企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訂單,市場內卷,根源在於競爭減量循環。
筆者提醒各位,現在己經是市場經濟時代了,各個企業需要靠市場交換,銷售產品回收貨款生活,獲取訂單是關鍵。沒有訂單,企業就會造成產品積壓,蒙受損失。這同樣是關鍵。這類問題可不是繼續制定法律就能解決的了。
而眾所周知,導致企業產品銷售不出去的原因是「百姓無錢消費"。老百姓既是消費客戶的主力軍,又缺少收入無錢支付,這不是造成了市場內卷,經濟危機的主要問題嗎?而導致百姓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又是貧富差距擴大,兩極分化的社會問題造成的嗎?這個問題還需要爭論嗎?
筆者深入分析過這個問題,發現「競爭減量循環"這個經濟規律在支配著民企活動。
所謂「競爭減量循環"是指在「市場競爭」前提下,錢在「企業經營者、工薪勞動者、市場消費者"之間形成循環流通,越循環周轉,流通的錢越少,最後形成死循環"
造成「競爭減量循環"的原因有三個:企業利潤最大化,客戶購買力與企業競爭力。其中企業利潤最大化理論最受爭議。
有些經濟學家指責別人評擊民企中的剝削現象。認為這是打擊民企老闆積極性的「極左」行為。
通過「競爭減量循環"理論我們可以看到,企業通過員工工資支付行為,使錢從經營者手裡流轉到工薪勞動者手裡,這樣才能為「百姓有錢消費」,為「企業收回貨款"創造條件。
現在社會上爭議最大的問題是。有不少人評擊資本家的「剝削」行為,認為資本家不執行勞動法,殘酷地剝削工人,最大限度地壓縮對員工的勞動報酬開支。企業家以及他們僱傭的水軍則猛烈評擊批判資本家剝削行為的人,認為他們是破壞民營企業經營活動的「左棍」。極力為企業家的經營管理辯護。
通過「競爭減量循環"理論我們得知,當企業家最大限度地把錢捏在自己手裡,不讓錢流轉到工薪勞動者手中時,會不會去想,怎麼才能完全收回貨款,銷出產品呢?
現在的矛盾就在於:企業認為利潤最大化天經地義,最大限度地減少員工開支,增加企業利潤無可厚非。但實際情況是,員工收入減少後則會造成消費支出減少,導致市場內卷,最後還會影響到企業銷售收入增加。
現在,市場上普遍感到內卷,企業銷售困難,老闆焦慮不安,這不就是因為百姓無錢消費造成的嗎?這與企業家普遍採取的壓縮工人勞動報酬,降低勞動收入難道沒有關係嗎?
問題還在於,有些人無視「競爭減量循環"規律的存在,他們將民企遇到的困難歸就於企業營商環境不好,依法治國不到位,以及「極左思維」的干擾。
請問,即使依法治國措施到位,營商環境變好,社會上不再批評資本家剝削了,那麼企業所需要的銷售訂單就有了,他們的產品就可以大量銷售出去了?誰來為他們的銷售買單。
只到現在,許多企業仍在關門,在裁員,在降薪,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
三、政府怎麼幫助企業,才能走出經營困境。
嚴重的情況,也使得一些人士認識到增加就業與提高百姓收入的重要性,於是呼籲政府「擴大就業"
問題是擴大就業的最終落實者是企業。在現在市場內卷、銷售萎縮的經營困境下,哪個企業會主動增加就業崗位、增加人工成本呢?
筆者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個情況。有些政府工作人員為落實「擴大就業"的指標去找企業。一些國企因為要承擔社會責任,勉強提供了一些就業崗位,但有些民企就顯得不樂意了。他們對政府人員說,你看我們現在這情況,產品賣不出去,貨款回不來,賒銷出去的賬討不回來,資金周轉困難,在崗人員的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還能繼續增加就業崗位嗎?
政府工作人員也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他們原本也有扶持企業走出困境的義務,當然不能再為企業添亂了。
這裡的問題出在哪裡?就出在經濟學家們為企業設計的「自由競爭經營制度"以及政企分開、企業自負盈虧的運行邏輯上。
作為企業,當然要自負盈虧,為自己的盈利以及生存發展負責。政府不是說企業有自主經營權嗎?有用人權嗎?在市場競爭激烈,你死我活的情況下,企業面臨生死邊緣,減員降本就成為第一選擇,誰敢主動增加成本,降低自己的市場競爭力以響應政府號召呢?
在這裡,政府的「擴大就業」與企業的「增強市場競爭力"就發生嚴重衝突?你說聽誰的。
如果聽政府的,擴大了就業崗位,但增加了經營成本,削弱了企業競爭力,導致企業經營失敗,這損失政府承擔嗎?
如果任由企業降薪裁員,降本求生,勞動者收入急劇減少,不是造成市場繼續內卷,消費進一步降級,企業產品更加銷售不出去嗎?
這就是兩難
這裡有部分經濟學家的「功勞"。他們從美國大學課堂上得知,競爭有利於激活市場,有利於促進經營者改進工作,提升能力,推動進步,增強客戶服務能力,配置資源,於是就照搬照抄,在中國推行「自由競爭"機制。把它叫做「創新"
哪成想,「自由競爭」會產生「二八定律",製造20%的競爭優勝者與80%的競爭失敗者,成為天然的貧富兩極分化製造機。優勝者悶聲發大財,一看市場形勢不對,立即移民海外。失敗者自生自滅,倍受壓力,痛苦不堪。因為他們人數眾多,占了社會的絕大多數,構成了民企的主體。現在發聲要求政府扶持的不是這麼個群體嗎?他們主導了社會與論。正是因為競爭壓力,許多企業又不得不「苦練內功",進一步降薪裁員,以求脫困。所以他們也不敢主動增加勞動崗位。
從改開開始,部分經濟學家就忽悠說,要政府簡政放權,只到現在還有這樣的呼聲。請問,現在企業經營困難,要求政府「扶持"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這會不會打破「政府不干涉企業」的規矩?問題還在於,只要不打破「自由競爭」的機制,政府就無法實施「擴大就業」戰略,增強市場購買力,幫助企業脫困就是一句空話。
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會說你看,五一、十一旅遊黃金周,有多少人外出旅遊消費,你看餐飲業,有多少餐廳生意火爆,食客排隊付款。你看珠寶店有多少人光顧,消費者一擲千金。
我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貧富兩極分化嗎?富人當然有消費能力,也願意購物支付,但他們畢竟人數太少,根本拉動不了整個產業,廣大的工薪勞動者才是消費主力軍。
能夠感知問題嚴重的是那些深陷經營困境的企業老闆以及市場營銷部門,而不是網上誇誇其談,脫離實際的經濟公知與網絡噴子。
現在情況越來越明顯了,「擴大就業」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百姓有錢消費了,企業才能增加銷售收入,走出經營困境。那麼在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倍受經營壓力情況下,政府怎樣做才能達到「擴大就業」與企業解困的雙重目標呢?
其實解決辦法還是有的。就看你敢不敢轉變思想觀念,能不能另闢蹊徑找出一條生路。
四、創新市場交換流通方式,建立「基本保險-風險競爭」雙層市場運行機制。
前幾年看過《陳雲文選》,從中了解了建國初期我黨扶持工商業發展的一段往事。
大約在1950年3-4月間,著名的棉糧之戰己經結束,投機資本遭到慘重損失,但是市場也隨之變得極度疲軟,大量企業關門歇業,這對新生的共和國恢復經濟極為不利。
為了有效動員私人工商業為共和國經濟恢復共同出力,陳雲提出了「加工訂貨」對策,得到了黨中央支持。「加工訂貨"是指國家採用「國家採購」的方式,從私人工廠採購工業品,同時提供原材料供工廠加工產品。這樣一來,私人工廠就解決了產品銷路問題,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純粹的生產車間。結果歇業的私人工廠很快運轉起來,恢復生產。據《陳雲文選》介紹,短短几個月,工商業就變成了另外一個模樣,高速運轉起來,連城市的霓虹燈都亮了,到當年秋天,市面上就恢復了繁榮。
與「加工訂貨"相對應的是,國家又在農村實行了「收購土貨"的政策,通過國營商業與合作社出資收購農村的土特產品,增加農民的收入,又通過組織工業品下鄉的方式,把「加工訂貨"採購來的部分「工業品"賣給農民,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回籠貨幣。
這樣一來,通過「加工訂貨」與「收購土貨"就形成一個閉合的循環。建國初一度蕭條的商品經濟就這樣搞活了。
往事並不如煙
建國初我黨曾經實行過的「加工訂貨+收購土貨"的經濟對策對今天搞活市場經濟仍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昔日市場蕭條,私人工商業關門歇業,與今天民營企業遇到的市場內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完全可以借鑑「加工訂貨」的做法,對民企部分產品實行「國家採購",解決企業部分產品銷路問題。
同時可以借鑑「收購土貨」增加農民收入的對策,實施「擴大就業"戰略工程。
政府與企業做成兩筆交易:一筆是企業提供就業崗位,政府提供產品採購,雙方進行機會交換;另一筆是:政府採購的貨款用於抵銷企業支付的員工工資。
這樣一來,「擴大就業」就與「國家採購"關聯起來,形成一個閉合的循環。
與此同時,政府與勞動者再次達成一筆交易:政府將「國家採購"來的企業產品賣給參加國家「擴大就業」工程的勞動者及其家庭成員供其生活消費。勞動者將其參加擴大就業"工程得來的勞動收入一部分交給政府,進一步支持「國家採購」。這樣一來,「需求換勞動」就順利成章地發展起來。
還有人會問,「國家採購"的資金從何而來?筆者認為,現在國家為刺激消費而發放的財政補貼以及消費券花錢也不少。只要把這筆錢利用起來,稍稍改造一下就行。實際上,等新機制運行起來後,這筆資金會周期性循環流動,等量流通,不會消失消耗,也不需要持續追加補充。
去年,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建立勞動保障基金,將「增加收入-促進消費-保障銷售」結合起來》,詳細探討過「需求換勞動」的方式。
還有人會問,這樣會不會破壞「自由競爭」機制?當然不會。因為採用「國家採購+擴大就業」體制,只是國家經濟保障政策的一部分,僅僅起到為企業與人民基本生活保底的作用,並不會全部代替市場經營活動。
通過國家經濟統籌,可以創新市場運行模式,變「風險競爭型」市場為「基本保障-風險競爭」雙層運行體系。
回到現實中來,筆者再次重申,只要我們在市場「供給端與需求端"同時發力,並使用一種特殊的機制關聯起來,形成一種循環交換機制,使資金在企業、勞動者、消費者之間循環流通起來,經濟就搞活了。沒有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