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蘭亭序》的摹本、臨本,以及刻本不可勝數,現扼要介紹一下比較有名的《蘭亭序》版本,評以優劣,以便選帖時參考。
1、神龍本。經元代郭天錫以至清代翁方綱鑑定為唐馮承素摹本,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此帖於乾隆年間被刻於蘭亭八柱,列為第三柱。此帖為初唐墨跡,歷來很受推崇,尤其近年來經比較鑑定,多認為它是最接近真跡的,身價尤高,學此本者眾多。
2、虞世南臨本。傳為初唐虞世南所臨墨跡。元文宗時張金界奴將其上貢,後被皇帝鈐以天曆之寶印,故又名天曆本。帖後還有宋高宗紹興年號印,於乾隆年間被刻於蘭亭八柱列為第一柱。
3、褚遂良臨本。傳為初唐褚遂良所臨墨跡,至明代被陳敬宗鑑定為褚臨本。因有的字筆法形態似宋代米元章,故又稱米臨本。
4、定武本。為石刻本宋代熙寧年間,定武太守薛師正之子薛紹彭將原石損去湍、流、帶、右、天五字以區別於翻刻本。定武本於宋代最流行,翻刻最多。
1、神龍本。經元代郭天錫以至清代翁方綱鑑定為唐馮承素摹本,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此帖於乾隆年間被刻於蘭亭八柱,列為第三柱。此帖為初唐墨跡,歷來很受推崇,尤其近年來經比較鑑定,多認為它是最接近真跡的,身價尤高,學此本者眾多。
2、虞世南臨本。傳為初唐虞世南所臨墨跡。元文宗時張金界奴將其上貢,後被皇帝鈐以天曆之寶印,故又名天曆本。帖後還有宋高宗紹興年號印,於乾隆年間被刻於蘭亭八柱列為第一柱。
3、褚遂良臨本。傳為初唐褚遂良所臨墨跡,至明代被陳敬宗鑑定為褚臨本。因有的字筆法形態似宋代米元章,故又稱米臨本。
4、定武本。為石刻本宋代熙寧年間,定武太守薛師正之子薛紹彭將原石損去湍、流、帶、右、天五字以區別於翻刻本。定武本於宋代最流行,翻刻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