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北平偽警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硬邀請國畫大師齊白石 (1863一1957年)赴宴作畫。齊白石來到宴會上,環顧了一下滿堂賓客,略為思索,鋪紙揮灑。轉眼之間,一隻水墨螃蟹躍然紙上。眾人讚不絕口,宣鐵吾喜形於色。不料,齊白石筆鋒輕輕一揮,在畫上題了一行字--「橫行到幾時」,後書「鐵吾將軍」,然後仰頭拂袖而去。一個漢奸求畫,齊白石畫了一個塗著白鼻子,頭戴烏紗帽的不倒翁,還題了一首詩: 烏紗白扇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將妝忽然來打破,渾身何處有心肝?1937年,日本侵略軍占領了北平。齊白石為了不受敵人利用,堅持閉門不出,並在門口 貼出告示,上書:「中外官長要買白石之畫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親駕到門,從來官 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謹此告知,恕不接見。」 齊白石還嫌不夠,又畫了一幅畫來表明自己的心跡。畫面很特殊,一般人畫悲翠時,都讓它站在石頭或荷徑上,窺伺著水面上的魚兒;齊白 石卻一反常態,不去畫水面上的鱘魚,而畫深水中的蝦,並在畫上題字:「從來畫悲翠 者必畫魚,余獨畫蝦,蝦不浮,悲翠奈何?」齊白石閉門謝客,自喻為蝦,並把作官的 漢奸與日中人比作裴翠,意義深藏,發人深思
--出自:
綜合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