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xx總廣西調研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範文(1)。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湘江戰役的悲壯與慘烈通過當地群眾流傳的這句話足以證明。4月25日,xx總走進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就是要告訴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汲取精神力量,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緬懷先烈,讀懂鮮血背後的視死忠誠。1934年11月25日,中央紅軍在接連突破敵人三道封鎖後,進入廣西,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保住革命火種,一場悲壯而慘烈的湘江戰役由此打響。在新圩阻擊戰、腳山鋪阻擊戰、光華鋪阻擊戰等戰鬥中,數萬紅軍戰士不畏犧牲、英勇戰鬥、視死如歸,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重傷被俘後,忍痛把腸子掏出扯斷,誓「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這樣的悲壯與忠誠令人動容,讓人落淚。今天,當我們再次走進湘江戰役紀念園、紀念館,去緬懷五萬多名犧牲在這場戰役中的革命先烈,我們要永遠銘記那份視死忠誠,讀懂中國革命成功的真正奧秘。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繼續勇往直前。
緬懷先烈,讀懂鮮血背後的不屈不撓。在湘江戰役中,數萬紅軍在敵強我弱、重兵包圍、彈盡糧絕、地形不熟、指揮失誤等萬般艱難的情況下,依然不屈不撓堅持戰鬥,視死掩護紅軍主力部隊渡過湘江,表現出了英勇無畏、頑強拼搏、百折不撓的戰鬥精神。這種精神也是偉大長征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各種風險考驗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要將革命先烈不畏艱險、克服萬難、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傳承好、弘揚好,如此才能迎接新時代各種風險考驗,打贏打好每一場戰役。
緬懷先烈,讀懂鮮血背後的堅韌不拔。湘江戰役作為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紅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來不及悲傷,來不及回望,3萬名倖存的紅軍戰士靠著堅韌不拔的意志,繼續踏上了艱難的長征路。他們有些才十幾歲,還是個孩子,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犧牲奉獻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鑄就起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今天,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重溫這份堅韌不拔,重讀長征精神,以不怕艱難險阻、不怕犧牲流血的韌勁、毅力,繼續接過革命先輩的接力棒,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習廣西調研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集合20篇[朗讀]
4月26日下午,xx總書記來到廣西柳州考察,先後看了一家63年的老牌工程機械企業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和一個近年來「新晉」的「網紅食品」產業柳州螺螄粉。從「小木耳大產業」「小黃花大產業」,到「沙縣小吃大產業」「小米粉大產業」,xx始終牽掛著發展特色產業這篇大文章。柳州人以「一碗粉」帶動了一個百億產業,將「小米粉」做成「大產業」,破解其產業發展奧秘,讓將「小食品」做成「大產業」有跡可循。
因地制宜選定「特色菜」。「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立足不同,是為特色。「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次提到「特色產業」,既是鼓勵大家多挖掘、多培育特色,也是將全國當成「一盤棋」,實現錯位協同發展。柳州不僅有螺螄粉,還有融水「五香」、柳州柑、沙田柚、滑肉腸粉、雲片糕等等,選擇螺螄粉這道「特色菜」,既考慮了方便包裝的可行性、也結合市場需求和產品價值。各地在選擇特色產業時,不能只靠「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而是要綜合考量當地「特色菜」能否走好、走寬、走出效益,做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創新思路甄選「原材料」。柳州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螺螄粉產業發展,2014年,首家袋裝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誕生;2019年,「柳州螺螄粉」電子商務產業園開園;今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成立,柳州螺螄粉成為飲食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代表。短短几年時間,柳州螺螄粉從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中游的食品加工、包裝,到下游的商超、電商、物流,再到周邊的文旅體驗等,帶動了一條完整產業鏈的發展。柳州以工業化標準規範企業生產流程、把關食材供應、樹立品牌文化,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制定行業標準打造行業規範,形成產業聚集和完整的配套產業鏈,讓螺螄粉產業的發展有了品質好的「原材料」。各地在發展特色產業時,不但要講究「原材料」數量,更要保障質量,讓「特色菜」健康有賣相。
加強監管熬制「好湯底」。一碗螺螄粉,催生一座產業園。集聚區位於柳南區河西高新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內,目前已有34家螺螄粉生產及配套企業入駐,就業人員近3000人,日產螺螄粉約150萬袋。而在袋裝螺螄粉的元年2014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因缺乏行業標準導致的市場監管、政府監督不到位等帶來的質量和衛生問題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柳州以「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為發展理念,明確生產道路、提高行業准入標準,讓監管有力有效。高峰時期的80家螺螄粉電商品牌也在監管部門篩選下,陸續淘汰了一批,將美食回歸安全和美味,為螺螄粉熬制好了一鍋健康美味的「湯底」。發展產業不能只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視長期健康發展,適時制定和完善行業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引路人」而非「攔路虎」,發展特色產業就要配套相適應的行業標準,保障產業發展可持續。
文化創新打響「老招牌」。「酒香也怕巷子深」,柳州螺螄粉作為一道地方特色美食,雖然早在柳州及其周邊市州已頗負盛名,但如何讓全國其他地區的消費者知曉並接受,那就不得不費一番功夫。柳州螺螄粉定位新一代年輕人,通過年輕人喜愛的主播直播帶貨、明星、區域美食地圖等方式,從螺螄粉「臭」的特色,到萬物皆可螺螄粉的營銷手段,螺螄粉從街邊美食,一步步晉升「網紅」、熱銷全球。此外,當地通過建設飲食文化博物館、文化展覽館發展工業旅遊、開發文創產品、參加國際展會等渠道擴大品牌的「吸粉」能力,深挖、外延螺螄粉文化。各地發展產業要打開思路,主動接受和利用新事物、新技術,讓「老招牌」遍布各地、煥發生機。要將產業融入生活裡面,將產業賦予文化內涵,當「產品」既有實用性、又有「文化性」,那產業發展必將源遠流長。
一碗酸辣鮮香的螺螄粉,飽含群眾智慧,將它從柳州的路邊端進全國百姓家,更彰顯這「一碗粉」的發展秘密,不僅有群眾智慧,也有黨員幹部的實幹精神。我們要傳承「一碗粉」的秘密,將「小食品」做成「大產業」,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和鄉村振興的推進之時,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滿漢全席」。
因地制宜選定「特色菜」。「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立足不同,是為特色。「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次提到「特色產業」,既是鼓勵大家多挖掘、多培育特色,也是將全國當成「一盤棋」,實現錯位協同發展。柳州不僅有螺螄粉,還有融水「五香」、柳州柑、沙田柚、滑肉腸粉、雲片糕等等,選擇螺螄粉這道「特色菜」,既考慮了方便包裝的可行性、也結合市場需求和產品價值。各地在選擇特色產業時,不能只靠「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而是要綜合考量當地「特色菜」能否走好、走寬、走出效益,做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創新思路甄選「原材料」。柳州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螺螄粉產業發展,2014年,首家袋裝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誕生;2019年,「柳州螺螄粉」電子商務產業園開園;今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成立,柳州螺螄粉成為飲食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代表。短短几年時間,柳州螺螄粉從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中游的食品加工、包裝,到下游的商超、電商、物流,再到周邊的文旅體驗等,帶動了一條完整產業鏈的發展。柳州以工業化標準規範企業生產流程、把關食材供應、樹立品牌文化,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制定行業標準打造行業規範,形成產業聚集和完整的配套產業鏈,讓螺螄粉產業的發展有了品質好的「原材料」。各地在發展特色產業時,不但要講究「原材料」數量,更要保障質量,讓「特色菜」健康有賣相。
加強監管熬制「好湯底」。一碗螺螄粉,催生一座產業園。集聚區位於柳南區河西高新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內,目前已有34家螺螄粉生產及配套企業入駐,就業人員近3000人,日產螺螄粉約150萬袋。而在袋裝螺螄粉的元年2014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因缺乏行業標準導致的市場監管、政府監督不到位等帶來的質量和衛生問題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柳州以「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為發展理念,明確生產道路、提高行業准入標準,讓監管有力有效。高峰時期的80家螺螄粉電商品牌也在監管部門篩選下,陸續淘汰了一批,將美食回歸安全和美味,為螺螄粉熬制好了一鍋健康美味的「湯底」。發展產業不能只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視長期健康發展,適時制定和完善行業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引路人」而非「攔路虎」,發展特色產業就要配套相適應的行業標準,保障產業發展可持續。
文化創新打響「老招牌」。「酒香也怕巷子深」,柳州螺螄粉作為一道地方特色美食,雖然早在柳州及其周邊市州已頗負盛名,但如何讓全國其他地區的消費者知曉並接受,那就不得不費一番功夫。柳州螺螄粉定位新一代年輕人,通過年輕人喜愛的主播直播帶貨、明星、區域美食地圖等方式,從螺螄粉「臭」的特色,到萬物皆可螺螄粉的營銷手段,螺螄粉從街邊美食,一步步晉升「網紅」、熱銷全球。此外,當地通過建設飲食文化博物館、文化展覽館發展工業旅遊、開發文創產品、參加國際展會等渠道擴大品牌的「吸粉」能力,深挖、外延螺螄粉文化。各地發展產業要打開思路,主動接受和利用新事物、新技術,讓「老招牌」遍布各地、煥發生機。要將產業融入生活裡面,將產業賦予文化內涵,當「產品」既有實用性、又有「文化性」,那產業發展必將源遠流長。
一碗酸辣鮮香的螺螄粉,飽含群眾智慧,將它從柳州的路邊端進全國百姓家,更彰顯這「一碗粉」的發展秘密,不僅有群眾智慧,也有黨員幹部的實幹精神。我們要傳承「一碗粉」的秘密,將「小食品」做成「大產業」,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和鄉村振興的推進之時,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滿漢全席」。
1.讀懂湘江戰役中血染的「鮮紅」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湘江戰役的悲壯與慘烈通過當地群眾流傳的這句話足以證明。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就是要告訴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汲取精神力量,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緬懷先烈,讀懂鮮血背後的視死忠誠。1934年11月25日,中央紅軍在接連突破敵人三道封鎖後,進入廣西,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保住革命火種,一場悲壯而慘烈的湘江戰役由此打響。在新圩阻擊戰、腳山鋪阻擊戰、光華鋪阻擊戰等戰鬥中,數萬紅軍戰士不畏犧牲、英勇戰鬥、視死如歸,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重傷被俘後,忍痛把腸子掏出扯斷,誓「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這樣的悲壯與忠誠令人動容,讓人落淚。今天,當我們再次走進湘江戰役紀念園、紀念館,去緬懷五萬多名犧牲在這場戰役中的革命先烈,我們要永遠銘記那份視死忠誠,讀懂中國革命成功的真正奧秘。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繼續勇往直前。
緬懷先烈,讀懂鮮血背後的不屈不撓。在湘江戰役中,數萬紅軍在敵強我弱、重兵包圍、彈盡糧絕、地形不熟、指揮失誤等萬般艱難的情況下,依然不屈不撓堅持戰鬥,視死掩護紅軍主力部隊渡過湘江,表現出了英勇無畏、頑強拼搏、百折不撓的戰鬥精神。這種精神也是偉大長征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各種風險考驗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要將革命先烈不畏艱險、克服萬難、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傳承好、弘揚好,如此才能迎接新時代各種風險考驗,打贏打好每一場戰役。
緬懷先烈,讀懂鮮血背後的堅韌不拔。湘江戰役作為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紅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來不及悲傷,來不及回望,3萬名倖存的紅軍戰士靠著堅韌不拔的意志,繼續踏上了艱難的長征路。他們有些才十幾歲,還是個孩子,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犧牲奉獻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鑄就起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今天,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重溫這份堅韌不拔,重讀長征精神,以不怕艱難險阻、不怕犧牲流血的韌勁、毅力,繼續接過革命先輩的接力棒,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02.傳承「一碗粉」的秘密
4月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西柳州考察,先後看了一家63年的老牌工程機械企業廣西……此處隱藏1771個字……艱難險阻,取得了革命的最終勝利。為實現下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將銘記湘江血戰,賡續長征精神,勇做新時代的「紅軍戰士」。
理想燈塔,照亮前行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在連續突破國民黨反動派重兵設防的三道封鎖線後,紅軍將士們來到了關係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戰場。面對寒冬刺骨的江水,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紅軍戰士每邁出一步,都幾乎要付出血的代價。即使如此,紅軍戰士們憑藉著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在血與火的戰場中殺出一條血路,為革命留下了寶貴的火種,最終走向了革命勝利的彼岸。在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長征路上,我們要像紅軍戰士一樣,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斷激勵自己砥礪前行,堅定不移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
勇於犧牲,造就人間正氣。國民黨反動派仗著數量和裝備上的優勢,連續五天五夜的瘋狂進攻,將紅軍戰士逼入絕境,生死存亡在此一舉。危難關頭,方顯英雄本色。在光華鋪阻擊戰,紅三軍團六師十八團和紅五軍團三十四師成建制減員;在新玗阻擊戰中,自師參謀長以下幹部幾乎全部傷亡。正是紅軍戰士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無所畏懼的革命鬥志,吹響了奮勇向前的衝鋒號角,征服了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所征服,創造了人間奇蹟,使得星火燃遍大江南北。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疫情防控、經濟危機、鄉村振興等「湘江重圍」,我們要像紅軍戰士一樣,為了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勇於鬥爭、砥礪前行,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正確道路,指引光明未來。慘烈的湘江戰役充分暴露「左」傾錯誤路線所帶來的惡果,但正是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訓,讓紅軍廣大指戰員思想開始覺醒,逐漸統一思想,並最終確定了光明的道路,奠定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正是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紅軍戰士們保持著昂揚的鬥志,突破一道道「封鎖線」,跨過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蹟,二萬五千里長征歷史將永載史冊。在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的長征路上,我們要始終堅持黨中央的領導,保持共產黨員的向心力、生命力和戰鬥力,勇敢無畏地面對一切艱難險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如今,黨史學習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我們廣大青年幹部要汲取長征精神滋養,厚植愛黨、愛國的深厚感情,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的昂揚鬥志,就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湘江戰役的悲壯與慘烈通過當地群眾流傳的這句話足以證明。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就是要告訴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汲取精神力量,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緬懷先烈,讀懂鮮血背後的視死忠誠。1934年11月25日,中央紅軍在接連突破敵人三道封鎖後,進入廣西,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保住革命火種,一場悲壯而慘烈的湘江戰役由此打響。在新圩阻擊戰、腳山鋪阻擊戰、光華鋪阻擊戰等戰鬥中,數萬紅軍戰士不畏犧牲、英勇戰鬥、視死如歸,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重傷被俘後,忍痛把腸子掏出扯斷,誓「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這樣的悲壯與忠誠令人動容,讓人落淚。今天,當我們再次走進湘江戰役紀念園、紀念館,去緬懷五萬多名犧牲在這場戰役中的革命先烈,我們要永遠銘記那份視死忠誠,讀懂中國革命成功的真正奧秘。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繼續勇往直前。
緬懷先烈,讀懂鮮血背後的不屈不撓。在湘江戰役中,數萬紅軍在敵強我弱、重兵包圍、彈盡糧絕、地形不熟、指揮失誤等萬般艱難的情況下,依然不屈不撓堅持戰鬥,視死掩護紅軍主力部隊渡過湘江,表現出了英勇無畏、頑強拼搏、百折不撓的戰鬥精神。這種精神也是偉大長征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各種風險考驗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要將革命先烈不畏艱險、克服萬難、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傳承好、弘揚好,如此才能迎接新時代各種風險考驗,打贏打好每一場戰役。
緬懷先烈,讀懂鮮血背後的堅韌不拔。湘江戰役作為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紅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來不及悲傷,來不及回望,3萬名倖存的紅軍戰士靠著堅韌不拔的意志,繼續踏上了艱難的長征路。他們有些才十幾歲,還是個孩子,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犧牲奉獻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鑄就起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今天,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重溫這份堅韌不拔,重讀長征精神,以不怕艱難險阻、不怕犧牲流血的韌勁、毅力,繼續接過革命先輩的接力棒,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02.傳承「一碗粉」的秘密
4月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西柳州考察,先後看了一家63年的老牌工程機械企業廣西……此處隱藏1771個字……艱難險阻,取得了革命的最終勝利。為實現下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將銘記湘江血戰,賡續長征精神,勇做新時代的「紅軍戰士」。
理想燈塔,照亮前行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在連續突破國民黨反動派重兵設防的三道封鎖線後,紅軍將士們來到了關係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戰場。面對寒冬刺骨的江水,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紅軍戰士每邁出一步,都幾乎要付出血的代價。即使如此,紅軍戰士們憑藉著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在血與火的戰場中殺出一條血路,為革命留下了寶貴的火種,最終走向了革命勝利的彼岸。在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長征路上,我們要像紅軍戰士一樣,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斷激勵自己砥礪前行,堅定不移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
勇於犧牲,造就人間正氣。國民黨反動派仗著數量和裝備上的優勢,連續五天五夜的瘋狂進攻,將紅軍戰士逼入絕境,生死存亡在此一舉。危難關頭,方顯英雄本色。在光華鋪阻擊戰,紅三軍團六師十八團和紅五軍團三十四師成建制減員;在新玗阻擊戰中,自師參謀長以下幹部幾乎全部傷亡。正是紅軍戰士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無所畏懼的革命鬥志,吹響了奮勇向前的衝鋒號角,征服了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所征服,創造了人間奇蹟,使得星火燃遍大江南北。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疫情防控、經濟危機、鄉村振興等「湘江重圍」,我們要像紅軍戰士一樣,為了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勇於鬥爭、砥礪前行,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正確道路,指引光明未來。慘烈的湘江戰役充分暴露「左」傾錯誤路線所帶來的惡果,但正是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訓,讓紅軍廣大指戰員思想開始覺醒,逐漸統一思想,並最終確定了光明的道路,奠定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正是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紅軍戰士們保持著昂揚的鬥志,突破一道道「封鎖線」,跨過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蹟,二萬五千里長征歷史將永載史冊。在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的長征路上,我們要始終堅持黨中央的領導,保持共產黨員的向心力、生命力和戰鬥力,勇敢無畏地面對一切艱難險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如今,黨史學習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我們廣大青年幹部要汲取長征精神滋養,厚植愛黨、愛國的深厚感情,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的昂揚鬥志,就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4月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西柳州考察,先後看了一家63年的老牌工程機械企業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和一個近年來「新晉」的「網紅食品」產業柳州螺螄粉。從「小木耳大產業」「小黃花大產業」,到「沙縣小吃大產業」「小米粉大產業」,習近平始終牽掛著發展特色產業這篇大文章。柳州人以「一碗粉」帶動了一個百億產業,將「小米粉」做成「大產業」,破解其產業發展奧秘,讓將「小食品」做成「大產業」有跡可循。
因地制宜選定「特色菜」。「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立足不同,是為特色。「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次提到「特色產業」,既是鼓勵大家多挖掘、多培育特色,也是將全國當成「一盤棋」,實現錯位協同發展。柳州不僅有螺螄粉,還有融水「五香」、柳州柑、沙田柚、滑肉腸粉、雲片糕等等,選擇螺螄粉這道「特色菜」,既考慮了方便包裝的可行性、也結合市場需求和產品價值。各地在選擇特色產業時,不能只靠「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而是要綜合考量當地「特色菜」能否走好、走寬、走出效益,做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創新思路甄選「原材料」。柳州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螺螄粉產業發展,2014年,首家袋裝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誕生;2019年,「柳州螺螄粉」電子商務產業園開園;今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成立,柳州螺螄粉成為飲食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代表。短短几年時間,柳州螺螄粉從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中游的食品加工、包裝,到下游的商超、電商、物流,再到周邊的文旅體驗等,帶動了一條完整產業鏈的發展。柳州以工業化標準規範企業生產流程、把關食材供應、樹立品牌文化,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制定行業標準打造行業規範,形成產業聚集和完整的配套產業鏈,讓螺螄粉產業的發展有了品質好的「原材料」。各地在發展特色產業時,不但要講究「原材料」數量,更要保障質量,讓「特色菜」健康有賣相。
加強監管熬制「好湯底」。一碗螺螄粉,催生一座產業園。集聚區位於柳南區河西高新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內,目前已有34家螺螄粉生產及配套企業入駐,就業人員近3000人,日產螺螄粉約150萬袋。而在袋裝螺螄粉的元年2014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因缺乏行業標準導致的市場監管、政府監督不到位等帶來的質量和衛生問題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柳州以「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為發展理念,明確生產道路、提高行業准入標準,讓監管有力有效。高峰時期的80家螺螄粉電商品牌也在監管部門篩選下,陸續淘汰了一批,將美食回歸安全和美味,為螺螄粉熬制好了一鍋健康美味的「湯底」。發展產業不能只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視長期健康發展,適時制定和完善行業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引路人」而非「攔路虎」,發展特色產業就要配套相適應的行業標準,保障產業發展可持續。
文化創新打響「老招牌」。「酒香也怕巷子深」,柳州螺螄粉作為一道地方特色美食,雖然早在柳州及其周邊市州已頗負盛名,但如何讓全國其他地區的消費者知曉並接受,那就不得不費一番功夫。柳州螺螄粉定位新一代年輕人,通過年輕人喜愛的主播直播帶貨、明星宣傳、區域美食地圖等方式,從螺螄粉「臭」的特色,到萬物皆可螺螄粉的營銷手段,螺螄粉從街邊美食,一步步晉升「網紅」、熱銷全球。此外,當地通過建設飲食文化博物館、文化展覽館發展工業旅遊、開發文創產品、參加國際展會等渠道擴大品牌的「吸粉」能力,深挖、外延螺螄粉文化。各地發展產業要打開思路,主動接受和利用新事物、新技術,讓「老招牌」遍布各地、煥發生機。要將產業融入生活裡面,將產業賦予文化內涵,當「產品」既有實用性、又有「文化性」,那產業發展必將源遠流長。
一碗酸辣鮮香的螺螄粉,飽含群眾智慧,將它從柳州的路邊端進全國百姓家,更彰顯這「一碗粉」的發展秘密,不僅有群眾智慧,也有黨員幹部的實幹精神。我們要傳承「一碗粉」的秘密,將「小食品」做成「大產業」,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和鄉村振興的推進之時,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滿漢全席」。
因地制宜選定「特色菜」。「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立足不同,是為特色。「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次提到「特色產業」,既是鼓勵大家多挖掘、多培育特色,也是將全國當成「一盤棋」,實現錯位協同發展。柳州不僅有螺螄粉,還有融水「五香」、柳州柑、沙田柚、滑肉腸粉、雲片糕等等,選擇螺螄粉這道「特色菜」,既考慮了方便包裝的可行性、也結合市場需求和產品價值。各地在選擇特色產業時,不能只靠「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而是要綜合考量當地「特色菜」能否走好、走寬、走出效益,做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創新思路甄選「原材料」。柳州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螺螄粉產業發展,2014年,首家袋裝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誕生;2019年,「柳州螺螄粉」電子商務產業園開園;今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成立,柳州螺螄粉成為飲食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代表。短短几年時間,柳州螺螄粉從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中游的食品加工、包裝,到下游的商超、電商、物流,再到周邊的文旅體驗等,帶動了一條完整產業鏈的發展。柳州以工業化標準規範企業生產流程、把關食材供應、樹立品牌文化,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制定行業標準打造行業規範,形成產業聚集和完整的配套產業鏈,讓螺螄粉產業的發展有了品質好的「原材料」。各地在發展特色產業時,不但要講究「原材料」數量,更要保障質量,讓「特色菜」健康有賣相。
加強監管熬制「好湯底」。一碗螺螄粉,催生一座產業園。集聚區位於柳南區河西高新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內,目前已有34家螺螄粉生產及配套企業入駐,就業人員近3000人,日產螺螄粉約150萬袋。而在袋裝螺螄粉的元年2014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因缺乏行業標準導致的市場監管、政府監督不到位等帶來的質量和衛生問題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柳州以「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為發展理念,明確生產道路、提高行業准入標準,讓監管有力有效。高峰時期的80家螺螄粉電商品牌也在監管部門篩選下,陸續淘汰了一批,將美食回歸安全和美味,為螺螄粉熬制好了一鍋健康美味的「湯底」。發展產業不能只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視長期健康發展,適時制定和完善行業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引路人」而非「攔路虎」,發展特色產業就要配套相適應的行業標準,保障產業發展可持續。
文化創新打響「老招牌」。「酒香也怕巷子深」,柳州螺螄粉作為一道地方特色美食,雖然早在柳州及其周邊市州已頗負盛名,但如何讓全國其他地區的消費者知曉並接受,那就不得不費一番功夫。柳州螺螄粉定位新一代年輕人,通過年輕人喜愛的主播直播帶貨、明星宣傳、區域美食地圖等方式,從螺螄粉「臭」的特色,到萬物皆可螺螄粉的營銷手段,螺螄粉從街邊美食,一步步晉升「網紅」、熱銷全球。此外,當地通過建設飲食文化博物館、文化展覽館發展工業旅遊、開發文創產品、參加國際展會等渠道擴大品牌的「吸粉」能力,深挖、外延螺螄粉文化。各地發展產業要打開思路,主動接受和利用新事物、新技術,讓「老招牌」遍布各地、煥發生機。要將產業融入生活裡面,將產業賦予文化內涵,當「產品」既有實用性、又有「文化性」,那產業發展必將源遠流長。
一碗酸辣鮮香的螺螄粉,飽含群眾智慧,將它從柳州的路邊端進全國百姓家,更彰顯這「一碗粉」的發展秘密,不僅有群眾智慧,也有黨員幹部的實幹精神。我們要傳承「一碗粉」的秘密,將「小食品」做成「大產業」,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和鄉村振興的推進之時,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滿漢全席」。
星光不負趕路人,逐夢者,不畏山河之遠;歲月不負有心人,逐夢者,只為咫尺天涯。前行逐夢不止,則山能平海能填,無論天涯海角也近在咫尺。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擔當實幹,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字字箴言,句句珠璣。作為年輕幹部的我們,要以不畏山河艱難險阻之勇毅,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敢於主動擔當作為,永葆為民赤子之心,在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續好力拉滿弓,擔起青春使命貢獻命、匯聚青春智慧、貢獻青春力量,唱響新時代的「青春讚歌」。
插上創新之翼,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丹心未泯創新願,白髮猶殘求是輝。抓創新就是抓未來,謀創新就是謀發展。創新不是單打獨鬥的「獨角戲」,也不是某個群體、某個領域的事情。當下,很多基層幹部認為自身地位渺小,對社會起到的創新作用不值一提,對此,時常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工作和生活。「土專家」李登海、謝福鑫等用他們的生動實踐充分表明,只要用解決問。
題的思路推動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就是創新型行為。我們要樹立事不避難、敢於創新的意識,創新工作方法,從創新源頭出發,堅持在幹事創業中總結新的工作方法,在創新中學習、學習中創新,找到推進新時代創新驅動發展的「密鑰」。
淬鍊過硬本領,爭做擔當作為「探路先鋒」。為官避事平生恥,視死如歸社稷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幹部敢於擔當作為,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新時代新要求,我們要以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始終牢記擔當要求,履行自身責任義務,不怕艱難與困苦,亮出幹事創業底牌。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我們要在基層的疾風和烈火中磨練自己的堅強意志,摒棄尸位素餐,將敢於擔當作為行為準則,抓重點工作、抓關鍵環節,自覺扛起時代重任,做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的排頭兵,鐵心拼搏、爭創一流,做一名忠誠、乾淨、擔當的新時代「探路先鋒」。
內外功力兼修,永葆為民造福「赤子之心」。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我們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以百姓心為心。共產黨的幹部,不要當。
官做老爺,而是要做人民的好公僕,青年黨員幹部更要系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將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們要認認真真察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民富,下苦功夫,練就一身「本事」,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氣魄練就「我將無我」的境界,以「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磅礴力量克服無數艱險磨難,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行動詮釋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插上創新之翼,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丹心未泯創新願,白髮猶殘求是輝。抓創新就是抓未來,謀創新就是謀發展。創新不是單打獨鬥的「獨角戲」,也不是某個群體、某個領域的事情。當下,很多基層幹部認為自身地位渺小,對社會起到的創新作用不值一提,對此,時常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工作和生活。「土專家」李登海、謝福鑫等用他們的生動實踐充分表明,只要用解決問。
題的思路推動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就是創新型行為。我們要樹立事不避難、敢於創新的意識,創新工作方法,從創新源頭出發,堅持在幹事創業中總結新的工作方法,在創新中學習、學習中創新,找到推進新時代創新驅動發展的「密鑰」。
淬鍊過硬本領,爭做擔當作為「探路先鋒」。為官避事平生恥,視死如歸社稷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幹部敢於擔當作為,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新時代新要求,我們要以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始終牢記擔當要求,履行自身責任義務,不怕艱難與困苦,亮出幹事創業底牌。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我們要在基層的疾風和烈火中磨練自己的堅強意志,摒棄尸位素餐,將敢於擔當作為行為準則,抓重點工作、抓關鍵環節,自覺扛起時代重任,做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的排頭兵,鐵心拼搏、爭創一流,做一名忠誠、乾淨、擔當的新時代「探路先鋒」。
內外功力兼修,永葆為民造福「赤子之心」。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我們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以百姓心為心。共產黨的幹部,不要當。
官做老爺,而是要做人民的好公僕,青年黨員幹部更要系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將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們要認認真真察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民富,下苦功夫,練就一身「本事」,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氣魄練就「我將無我」的境界,以「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磅礴力量克服無數艱險磨難,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行動詮釋對人民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