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黨員要「三個堅持」讀懂黨史激昂鬥志。
盛夏時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吉林四平,走進四平戰役紀念館,重溫崢嶸歲月,緬懷革命英烈,激勵吾輩鬥志。在新時代讀懂歷史,特別是黨史、新中國史對每一名共產黨員鑑往知來、汲取英雄氣概、增強鬥志、不忘初心、勇擔使命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如何讀懂?「三個堅持」可謂有效之法。
堅持從身邊的人和事入手,讀懂黨史和新中國史,實事求是地激昂鬥志。「打四平很難,犧牲很大。」參與過四平戰役外圍作戰的二爺爺,曾經很嚴肅地對我說過。作為我崇拜的偶像,戎馬一生的老軍人,能有這樣的判斷和評價,使少年時代的我徹底顛覆了一些影片所展示的戰爭場面和鬥爭情節,更深刻地觸摸到了解放戰爭中鬥爭的殘酷和艱巨,更深刻地理解了新中國是烈士鮮血鑄就的。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從身邊的資源入手,堅持用身邊的人和事,用鄉土紅色資源,以實實在在的人、事、情、景來提煉精神、品質,來升華領悟英雄氣概,實現讀懂的目的。
堅持以感人的細節切入,讀懂黨史和新中國史,心潮澎湃地激昂鬥志。「一定很疼的,都打穿了。」兒時的夏日樹蔭下,我撫摸著三爺爺小腿肚上被子彈貫穿的傷疤,對曾經在抗美援朝中九死一生的老戰士生出崇敬之情。時下,有關邱少雲、黃繼光英雄壯舉的爭論已經「偃旗息鼓」,但在個別群體仍然暗流涌動著一些所謂的「不可思議」「怎麼可能」。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最佳的辦法,就是要從細節切入,堅持用感人的細節、用生動的情景、用透徹的言語,以激昂澎湃的情感抒發,高揚敢於鬥爭、不怕犧牲的精神,來激發和培養英雄氣概,實現激昂鬥志的目的?
堅持以系統的思維為統領,讀懂黨史和新中國史,無比自信地激昂鬥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四戰四平,這只是我們革命過程中、武裝鬥爭過程中的一戰。我們從八一南昌起義走過來,井岡山鬥爭、艱苦卓絕的長征、抗日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這只是其中的一戰。」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最好的境界,就是要從時局出發,不拘泥於一個局部和一段時期,堅持用系統化思維,用橫貫全球的視野,用縱觀千年鑑往知來的智慧,來引導9000多萬的我們,很好地學習中共黨史、新中國史。因為,唯有用系統化的抽象思維來學史讀史,我們才能夠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的真諦,進而激發鬥爭精神,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充滿鬥志地守住中國共產黨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並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關鍵詞:習近平,組織部。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黨史黨課講稿:傳承紅色基因黨史學習教育 8篇[朗讀]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才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員幹部要從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麼、是怎麼來的,從歷史源頭上追尋我們黨的初心使命,更好推動主題教育深入開展?
古語講「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最好的營養劑。從1921年到今年的98年,是我們黨艱苦卓絕、風雨兼程的奮鬥史,從1949年到今年的70載,是我們新中國昂揚向上、闊步前進的發展史。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拼搏奮鬥,創造了燦爛業績、造就了偉大輝煌,新時期下,學好黨史國史,更顯得尤為重要。
學黨史國史,做到對黨忠誠。從革命先烈李大釗到抗日名將左權,從鐵人王進喜到時代楷模張富清,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艱苦卓絕的考驗中不變色、不變質、不變心,始終以忠誠之心詮釋著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當前,面對各種思潮的衝擊,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我們更要從黨的奮鬥歷程中、國家的歷史巨變中、革命先烈的精神財富中汲取力量,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樹立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努力做好新時代的優秀黨員幹部。
學黨史國史、積極為民服務。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為民服務、為民解憂的奮鬥史。新時期下,作為黨員幹部,要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刻認識到為民服務是黨員初心,更是責任操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至高位置,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困惑,以「千方百計謀發展」「千錘百鍊贏信任」的態度投入到具體工作中,敢於擔當、勇於作為,努力當好為解憂、為民紓困的「服務員」。
學黨史國史、堅持廉潔自律。學史用史,就要學出一顆戒懼之心。1956年9月,朱德在黨的八大上發言時曾說,共產主義者應當是沒有私心的人。守初心、擔使命,就是要始終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謹慎態度,自覺用黨的紀律和規矩規範言行,始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努力以嚴格的作風建設凈化黨風政風,樹好樹優自身形象,全力助推工作取得新進展、事業取得新輝煌。
關鍵詞:初心使命。
古語講「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最好的營養劑。從1921年到今年的98年,是我們黨艱苦卓絕、風雨兼程的奮鬥史,從1949年到今年的70載,是我們新中國昂揚向上、闊步前進的發展史。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拼搏奮鬥,創造了燦爛業績、造就了偉大輝煌,新時期下,學好黨史國史,更顯得尤為重要。
學黨史國史,做到對黨忠誠。從革命先烈李大釗到抗日名將左權,從鐵人王進喜到時代楷模張富清,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艱苦卓絕的考驗中不變色、不變質、不變心,始終以忠誠之心詮釋著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當前,面對各種思潮的衝擊,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我們更要從黨的奮鬥歷程中、國家的歷史巨變中、革命先烈的精神財富中汲取力量,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樹立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努力做好新時代的優秀黨員幹部。
學黨史國史、積極為民服務。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為民服務、為民解憂的奮鬥史。新時期下,作為黨員幹部,要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刻認識到為民服務是黨員初心,更是責任操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至高位置,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困惑,以「千方百計謀發展」「千錘百鍊贏信任」的態度投入到具體工作中,敢於擔當、勇於作為,努力當好為解憂、為民紓困的「服務員」。
學黨史國史、堅持廉潔自律。學史用史,就要學出一顆戒懼之心。1956年9月,朱德在黨的八大上發言時曾說,共產主義者應當是沒有私心的人。守初心、擔使命,就是要始終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謹慎態度,自覺用黨的紀律和規矩規範言行,始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努力以嚴格的作風建設凈化黨風政風,樹好樹優自身形象,全力助推工作取得新進展、事業取得新輝煌。
關鍵詞:初心使命。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學黨史不僅可以增強黨性修養、牢記初心使命,還可以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黨員幹部要帶頭學習黨史,做好提升、鞏固、運用「三篇文章」,努力成為學黨史的表率。
做好「提升」篇,增強「只要主義真」的黨性修養。「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千千萬萬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信念,用勇氣和智慧、熱血和生命,不斷創造新奇蹟、走向新勝利,徹底改變了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他們的英勇事跡是幫助廣大黨員幹部增強黨性修養的「營養劑」「活教材」。學習黨史要用心用情感悟,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也不可漫無目的、斷章取義。要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端正態度、投入心血,做到學不深入不放過、學不精通不罷休,真正升華思想境界、培養浩然正氣、增強黨性修養。
做好「鞏固」篇,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黨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鬥史,是共產黨人「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的過去」,蘊藏著無窮智慧和力量,是巨大思想「寶藏」,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黨之所以能從弱小逐步發展壯大,在腥風血雨中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管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要帶著真情實感,學出理想信念,學出使命擔當,牢記宗旨使命,緊跟方向「不跑偏」,執行政策「不走樣」,不斷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擔負起組織的重託和人民的期望。
做好「運用」篇,借鑑「可以知得失」的歷史經驗。學好黨史的最終目的是要以史為鏡、以史為鑑、學以致用。歷史細節浩如煙海,歷史脈絡盤根錯節。要樹立辯證的、歷史的觀點,全面、正確地把握黨史國史發展的主題、主線和主流。堅持全面系統地學,聯繫古今中外學,正確看待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深刻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要把學習黨史與做好新時代新形勢下組織結合起來,從黨的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把貫穿其中的科學理念、務實方法、嚴謹作風,轉化為服務群眾、推動工作創新發展的實際作為,用忠誠和實幹慶祝黨的百年華誕。
做好「提升」篇,增強「只要主義真」的黨性修養。「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千千萬萬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信念,用勇氣和智慧、熱血和生命,不斷創造新奇蹟、走向新勝利,徹底改變了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他們的英勇事跡是幫助廣大黨員幹部增強黨性修養的「營養劑」「活教材」。學習黨史要用心用情感悟,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也不可漫無目的、斷章取義。要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端正態度、投入心血,做到學不深入不放過、學不精通不罷休,真正升華思想境界、培養浩然正氣、增強黨性修養。
做好「鞏固」篇,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黨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鬥史,是共產黨人「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的過去」,蘊藏著無窮智慧和力量,是巨大思想「寶藏」,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黨之所以能從弱小逐步發展壯大,在腥風血雨中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管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要帶著真情實感,學出理想信念,學出使命擔當,牢記宗旨使命,緊跟方向「不跑偏」,執行政策「不走樣」,不斷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擔負起組織的重託和人民的期望。
做好「運用」篇,借鑑「可以知得失」的歷史經驗。學好黨史的最終目的是要以史為鏡、以史為鑑、學以致用。歷史細節浩如煙海,歷史脈絡盤根錯節。要樹立辯證的、歷史的觀點,全面、正確地把握黨史國史發展的主題、主線和主流。堅持全面系統地學,聯繫古今中外學,正確看待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深刻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要把學習黨史與做好新時代新形勢下組織結合起來,從黨的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把貫穿其中的科學理念、務實方法、嚴謹作風,轉化為服務群眾、推動工作創新發展的實際作為,用忠誠和實幹慶祝黨的百年華誕。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