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重溫「三寶」蓄滿逐夢「能量」。
今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講話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要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中國共產黨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鬥史,也是一部黨的自身建設史,這裡邊有我們加強自我建設學之不完的「智慧」,有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取之不盡的「法寶」。廣大黨員幹部要在學習黨史中重溫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三大法寶」,堅持吃透精髓、潤心鑄魂,蓄滿前行「能量」,以凝聚攻堅合力、點燃昂揚鬥志、自我完善提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過程中齊奮鬥、敢碰硬、有底氣。
重溫「統一戰線」,凝聚攻堅合力,團結一心「齊奮鬥」。統一戰線是我們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優勢和戰略方針,通過將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思想同我國實際有效結合,我們黨先後提出了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愛國統一戰線,我們黨用統一戰線的思想武器,在不同的時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匯聚了取得勝利的強大合力。當前,「十三五」圓滿收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危機和機遇並存,困難和希望同在,逐夢路上仍需傾舉國之力攻堅。廣大黨員幹部要提高對新形勢下統一戰線重要地位的認識,增強做好統戰工作的政治自覺,以實際行動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把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各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形成團結一心齊奮鬥的良好氛圍,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重溫「武裝鬥爭」,點燃昂揚鬥志,不懈拼搏「敢碰硬」。堅持武裝鬥爭是我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當時的國情決定了無產階級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裝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裝反對反革命的武裝,「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著名論斷應運而生。在革命戰爭年代,先烈們不惜流血犧牲,長期堅持武裝鬥爭,為我們換來了現在的幸福生活,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鬥爭精神,我們要大力傳承和發揚鬥爭精神,點燃昂揚鬥志。一方面,為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三大歷史任務,我們要樹牢「以戰止戰」的戰略思維,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時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以「強軍夢」護航「中國夢」。另一方面,廣大黨員幹部要增強鬥爭本領,在鬥爭中歷練成長,面對「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的嚴峻形勢,我們要敢於拼搏、敢於出擊、敢戰能勝,始終在逐夢征途中勇立潮頭。
重溫「黨的建設」,自我完善提升,行穩致遠「有底氣」。黨的建設是「三大法寶」的核心,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正是我們黨勇於自我革命、加強自身建設,通過開展思想、組織、作風三大建設,不斷增強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才讓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我們黨堅持與時俱進,對黨的建設理論逐步健全完善,如今已經形成「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的黨建總體布局,進一步增強了「四自能力」,在應對「四大考驗」「四大危險」方面更加積極主動,這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根本保障。廣大黨員幹部要常懷興黨之心、常盡興黨之責、常攢復興之力,要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以信念、人格、實幹立身,自覺提升紀律規矩意識,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進一步增強抵禦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做到在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先行一步、做好表率,確保在譜寫中國夢新篇章的偉大事業中行穩致遠?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個人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 學習心得 12篇[朗讀]
@全體黨員叮叮叮!「黨史課」鈴聲響啦。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永葆初心、牢記使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天闢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完成救國大業、興國大業,推進富國大業、強國大業。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外人士代表共迎佳節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這仿佛是上「課」前的「預備鈴」,作為9000多萬名黨員中的一員,你做好「黨史學習教育課」的準備了嗎?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推進創業守業的「必修課」。「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一路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譜寫出中國近現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一名黨員,自黨旗下莊嚴宣誓入黨,就要做到終身愛黨、學黨史,時刻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擺在心中、付諸行中,把個人榮辱融入黨的建設中。隨著黨齡增長,我們的黨性和愛黨之心更要彌堅,通過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提高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增強事業發展的政治自覺性。修好這門「必修課」,有利於對黨的歷史經驗和規律把握得更科學更透徹,有利於以堅強的政治定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有利於守好黨領導人民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並再創新業。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汲取奮鬥力量的「智慧源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積累了寶貴經驗、匯聚了無窮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自今年1月1日,共產黨員網推出了紀念建黨百年專欄《黨史百年·天天讀》,追溯到1921年,以豐富翔實的歷史文獻和圖片再現黨帶領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展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重要論述和理論觀點,系統反映黨的思想理論創立、發展和完善的歷史進程。該專欄為廣大黨員的黨史學習教育課「加餐」,從「智慧源泉」中汲取奮鬥力量,補足「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紅船精神、長征精神、鐵人精神、航天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之鈣」,有利於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有利於傳承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有利於進一步推進富國大業、強國大業。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踐行服務宗旨的「歷史指引」。「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國共產黨歷史是一部始終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知史愛史、知史愛國,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觀古今、看成敗、薦得失、知興替。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可以看到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是如何攻堅克難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領悟其中蘊含的思想資源、智慧,厚植黨員幹部靈魂深處的愛黨愛國情懷,有利於指引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利於指引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利於指引堅定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全體黨員要上好「黨史學習教育」這門「必修課」、汲取奮鬥精神、踐行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擔起中華民族復興偉業重任,在新的趕考中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永葆初心、牢記使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天闢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完成救國大業、興國大業,推進富國大業、強國大業。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外人士代表共迎佳節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這仿佛是上「課」前的「預備鈴」,作為9000多萬名黨員中的一員,你做好「黨史學習教育課」的準備了嗎?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推進創業守業的「必修課」。「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一路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譜寫出中國近現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一名黨員,自黨旗下莊嚴宣誓入黨,就要做到終身愛黨、學黨史,時刻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擺在心中、付諸行中,把個人榮辱融入黨的建設中。隨著黨齡增長,我們的黨性和愛黨之心更要彌堅,通過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提高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增強事業發展的政治自覺性。修好這門「必修課」,有利於對黨的歷史經驗和規律把握得更科學更透徹,有利於以堅強的政治定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有利於守好黨領導人民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並再創新業。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汲取奮鬥力量的「智慧源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積累了寶貴經驗、匯聚了無窮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自今年1月1日,共產黨員網推出了紀念建黨百年專欄《黨史百年·天天讀》,追溯到1921年,以豐富翔實的歷史文獻和圖片再現黨帶領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展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重要論述和理論觀點,系統反映黨的思想理論創立、發展和完善的歷史進程。該專欄為廣大黨員的黨史學習教育課「加餐」,從「智慧源泉」中汲取奮鬥力量,補足「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紅船精神、長征精神、鐵人精神、航天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之鈣」,有利於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有利於傳承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有利於進一步推進富國大業、強國大業。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踐行服務宗旨的「歷史指引」。「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國共產黨歷史是一部始終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知史愛史、知史愛國,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觀古今、看成敗、薦得失、知興替。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可以看到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是如何攻堅克難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領悟其中蘊含的思想資源、智慧,厚植黨員幹部靈魂深處的愛黨愛國情懷,有利於指引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利於指引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利於指引堅定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全體黨員要上好「黨史學習教育」這門「必修課」、汲取奮鬥精神、踐行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擔起中華民族復興偉業重任,在新的趕考中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這幾天,我學習了公司下發的《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這本書主要回顧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深入總結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闡明黨為中華民族做出的偉大貢獻。對我們學好黨的歷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深深的吸引了我,「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勇、愈戰愈勇,否則就會不戰而敗、不打自垮。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這艘航船有了新的舵手。我們要把學習黨史活動與自我的學習生活工作實際相結合,使學習活動成為凝聚人心,增進團結、求實務實、推進學習工作的過程,永遠堅持黨的領導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崗位,都要樹立高度的職責感和敬業精神?
通過這次學習,我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的理解和認識,也深深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警世真理。我深深懂得;鮮血鑄就了中華民族堅強的脊樑,汗水澆灌了神州大地繁茂的花蕊,拼搏托起了一個不羈的靈魂!這一切無不證明了一句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會為了祖國的明天更美好而努力奮鬥。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深深的吸引了我,「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勇、愈戰愈勇,否則就會不戰而敗、不打自垮。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這艘航船有了新的舵手。我們要把學習黨史活動與自我的學習生活工作實際相結合,使學習活動成為凝聚人心,增進團結、求實務實、推進學習工作的過程,永遠堅持黨的領導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崗位,都要樹立高度的職責感和敬業精神?
通過這次學習,我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的理解和認識,也深深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警世真理。我深深懂得;鮮血鑄就了中華民族堅強的脊樑,汗水澆灌了神州大地繁茂的花蕊,拼搏托起了一個不羈的靈魂!這一切無不證明了一句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會為了祖國的明天更美好而努力奮鬥。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回望過去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公安機關作為黨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肩負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保駕護航的重任,開展全面系統的黨史學習,從中提高發展本領正當其時、十分必要,必須把黨的歷史學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結合當前正在深入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我想從「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三個方面,談一談我個人此次學習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一些?
一、學習黨史,首先要清楚「為什麼學」
1.學習黨史,是培養愛黨情懷的必然要求。知史才能愛黨、知史才能愛國。1921年7月底的一天,南湖浩渺煙波上,停泊一艘小小的遊船,船中十多位外地青年從中午11時開會直到傍晚6時分。他們在小船上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構,莊嚴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多年以後,毛澤東同志這樣評價「紅船」上的這一幕歷史:「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從承載初心使命的「小小紅船」,到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巍巍巨輪」,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時代歷程。近代的舊中國,列強入侵、軍閥割據、政治腐敗、民不聊生,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救國救民、實現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歷史使命。在國家生死攸關的時刻,無數革命先烈在面對敵人刺刀和槍炮時臨危不屈、視死如歸,用生命換來全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雖然在座的各位沒有經歷過那段崢嶸的革命歲月,但是大家如今的歲月靜好,無一不是當年革命先烈負重前行的結果,幸福生活得來不易!學習黨史,就是要讓大家牢記:無論走的多遠,發展到什麼程度,取得多麼輝煌的成就,都不能忘記為什麼而出發。聯繫到我們現在的公安監管隊伍,民警平均年齡在38周歲左右,普遍較為年輕,可以說是幹事視野開闊、知識儲備豐富,但是也有年輕幹部的缺點,特別是經歷重大鬥爭、重大風險考驗欠缺,不同程度存在不敢鬥爭、不願鬥爭、不會鬥爭的問題。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我們公安監管隊伍中的民警,應該有無論今後在什麼崗位上,都要主動投身到各種鬥爭中去的覺悟,面對「低級紅」「高級黑」等錯誤言行,要堅決劃清界限,旗幟鮮明地拿起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器,堅決捍衛黨的基本路線,與一切錯誤言行鬥爭到底?
2.學習黨史,是汲取歷史智慧的必要之舉。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強烈歷史意識的民族,我們黨是一個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黨。早在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告誡全黨:「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百年黨史蘊含著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認真學習黨史,能夠釐清歷史脈絡,認清歷史事實,從中學習革命先輩們立國興國的大智慧。1969年,受到錯誤批判的鄧小平同志下放到江西新建勞動,從住所到工廠的一條500米長、用爐灰渣鋪就的小路,小平夫婦風雨無阻來來回回走了三年零四個月。後來,人們親切地把這條小道稱為「小平小道」。在這三年時間裡,鄧小平系統地閱讀了馬列經典著作,對社會主義本質進行了深入思考,為復出後領導全面整頓及改革開放作了思想上的充分準備。正如鄧小平夫人卓琳所說:「從小平小道延伸出去的,是一條通往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今天的公安監管隊伍,也站在「十四五」規劃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節點上,我們應該從百年來我們黨推進偉大事業的實踐中找准前進的方向,以宏觀的歷史視角,找准公安監管隊伍在全市公安工作中的發展定位和發展坐標,精準把握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各項要求,深刻融入全市公安工作發展格局,加快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3.學習黨史,是樹牢宗旨意識的必須之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94年前,就是在我們江西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證明了我們黨領導軍隊的根本追求,就是為民眾求解放、得自由。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群眾路線都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我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對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印象深刻,在這場戰役中,人民解放軍之所以能奪取最終勝利,其中一個決定因素就是解放區廣大群眾的全力支援和巨大犧牲,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忍著風雪饑寒,用扁擔挑、小車推、大車拉、毛驢馱等方式,自發幫助解放軍把糧食彈藥運到前線。而對面的國民黨軍隊,就只能靠飛機空投物資來維持。戰後,陳毅元帥滿懷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縱觀百年黨史,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最為鮮明的時代特徵。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公安工作的落腳點同樣在打擊各種侵犯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上,我們要從黨史中體悟人民力量,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集中精力辦好為省會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實事,全力以赴做好保障監所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本職工作,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學習黨史,關鍵要明白「學什麼」
1.要從黨史中找准方向,不斷提高「放眼全局看問題」的政治判斷力。政治判斷力是政治實踐的前提。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利的主動,政治上的被動是最危險的被動。回顧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從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揚帆啟航;從「五次反圍剿」到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從以弱勝強的解放戰爭到「小米加步槍」打贏「飛機加大炮」的韓戰,從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歷史反覆證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應對和化解各種危局困境,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就拿實屬不易的今年來說,我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與國外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少數西方國家推行所謂「群體免疫」、感染死亡人數屢創新高,有著「中國之治」和「西方之亂」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又如,疫情期間國家對患者實施免費救治,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所有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最大程度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病亡率。這和國外動輒百萬的醫療費用,甚至出現有錢人優先治療的處境大相逕庭。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根本保障在於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公安姓黨,我們監管民警也應該從黨史中學會放眼全局看問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搞清楚中國為什麼行?中國為什麼能?從而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以及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和判斷力?
2.要從黨史中提升本領,提高「與時俱進求真知」的政治領悟力。政治領悟力是政治實踐的重要先導,更是理論傳承、發展、落實的堅強保障。縱觀百年黨史,黨的政治理論傳承發展,每一次與時俱進都彰顯出無可置疑的真理力量。1938年,正是抗日戰爭最為黑暗的歲月,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繼陷落,亡國滅種的危機籠罩中華大地。戰爭的進程會如何發展?中國能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怎樣才能取得勝利?怎樣看待抗戰以來一直流傳著的「亡國論」、「速勝論」?對這些問題,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感到迷惘。毛澤東同志在總結抗日戰爭初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國民黨內部分人的「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實行持久戰以獲得對日作戰勝利的戰略。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論持久戰》,後來成為了全國抗戰的理論綱領,極大地鼓舞中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新時期的我們,要如何提升政治領悟力?我想,就是要把領悟的內容,運用到發展實踐中,體現在狠抓落實上。具體來說,就是要「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吃透上情」,就是要對黨中央精神深入學習、融會貫通。重點在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深層次上領悟其思想精髓。還要列好黨史學習目錄,堅持學習黨史與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貫通,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宣傳者、實踐者。「掌握下情」,就是要善於結合公安監管工作實際情況,實現上級決策部署精神到公安監管實際工作的有效轉化,在保障監所安全和黨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上推出更多的南昌監管經驗,打造更多在全市有形象、全省有影響的南昌監管品牌。
3.要從黨史中尋求規律,提高「只爭朝夕走前列」的政治執行力。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政治執行力是政治實踐的關鍵。提升政治執行力,首先要學會運用辯證系統的觀點,善於抓住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推動事物發展。1925年,毛澤東同志在《論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開門見山地提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中國革命的首要矛盾。隨之他進一步指出,中國無產階級的最廣大和最忠實的同盟軍是農民,並且預見到當時的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動搖的階級,他們在革命高漲時將要分化,其右翼將要跑到帝國主義方面去。後面的形勢發展,特別是1927年國民黨反革命事變的發生,更加印證了這一觀點的先見之明。作為毛澤東選集的開篇之作,這篇文章後來成為指導中國共產黨革命的綱領性文獻,標誌著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新時期,我們監管隊伍要推進好各項工作,同樣需要運用全面辯證系統的眼光,找准當前形勢下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此外,要提升政治執行力,還有堅持底線思維,決不能觸碰、踐踏和逾越事關道路方向、戰略全局、前途命運以及群眾根本利益的原則界限,決不能讓上級舉措部署在基層走了樣、變了味,這是講政治、顧大局的體現。
三、學習黨史,重點要掌握「怎麼學」
1.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突出於黨史學習,抓好紅色基因的代代相傳。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開展黨史學習,最關鍵的就是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擺在首要位置。1927年,已經誕生達六年之久的中國共產黨人還沒有擁有一支獨立的軍事武裝。我們黨在八一起義、秋收起義中,整合和影響了一些國民黨軍隊。剛開始,部隊的黨組織(支部)都是設在團一級,連一級沒有黨的組織,黨對軍隊還缺乏絕對的領導,導致當時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相繼受挫。鑒於當時危急的革命形勢,毛澤東同志果斷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並在起義部隊到達永新縣三灣村時,領導了舉世聞名的「三灣改編」,明確了「支部建在連上」「三大紀律」「官兵平等」等原則,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步入新時代,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們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不竭動力。我們公安監管隊伍一定要聽黨話、跟黨走,牢記初心使命,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黨的全面領導體現在各項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業務方面要在保障監所安全和抗擊疫情方面認真總結去年以來取得的優秀經驗並建立常態長效機制。黨建方面則要把黨建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三化」建設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確保到年底各基層黨組織達到黨建工作各項考評所要求的標準。
2.要把宗旨意識貫穿於黨史學習,不負人民至上的錚錚誓言。黨的事業,本質上是人民的事業,黨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是為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3月份在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時,義大利眾議長菲科問總書記,當選中國國家主席時是什麼心情。總書記回答,這麼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只有短短八個字,卻傳遍海內外,感動了無數人,也震撼了無數人,成為大家普遍認同的年度刷屏「金句」,也為我們做好公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期,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更加的多元和複雜,我們監管隊伍作為人民公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面向基層一線,服務群眾、為我國司法體系保駕護航,更加應該增強宗旨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重點做好保障監所安全、保障在押人員權利、維護社會穩定的本職工作,用心用情做好我們所肩負的這份公安事業,讓偉大祖國的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新。新的時代召喚新的使命,邁入新征程,我們更要牢記初心使命,不負歷史重託,以本次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繼續加強和鞏固公安監管隊伍素質和隊伍形象,以「十四五」發展的良好開局,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一、學習黨史,首先要清楚「為什麼學」
1.學習黨史,是培養愛黨情懷的必然要求。知史才能愛黨、知史才能愛國。1921年7月底的一天,南湖浩渺煙波上,停泊一艘小小的遊船,船中十多位外地青年從中午11時開會直到傍晚6時分。他們在小船上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構,莊嚴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多年以後,毛澤東同志這樣評價「紅船」上的這一幕歷史:「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從承載初心使命的「小小紅船」,到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巍巍巨輪」,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時代歷程。近代的舊中國,列強入侵、軍閥割據、政治腐敗、民不聊生,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救國救民、實現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歷史使命。在國家生死攸關的時刻,無數革命先烈在面對敵人刺刀和槍炮時臨危不屈、視死如歸,用生命換來全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雖然在座的各位沒有經歷過那段崢嶸的革命歲月,但是大家如今的歲月靜好,無一不是當年革命先烈負重前行的結果,幸福生活得來不易!學習黨史,就是要讓大家牢記:無論走的多遠,發展到什麼程度,取得多麼輝煌的成就,都不能忘記為什麼而出發。聯繫到我們現在的公安監管隊伍,民警平均年齡在38周歲左右,普遍較為年輕,可以說是幹事視野開闊、知識儲備豐富,但是也有年輕幹部的缺點,特別是經歷重大鬥爭、重大風險考驗欠缺,不同程度存在不敢鬥爭、不願鬥爭、不會鬥爭的問題。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我們公安監管隊伍中的民警,應該有無論今後在什麼崗位上,都要主動投身到各種鬥爭中去的覺悟,面對「低級紅」「高級黑」等錯誤言行,要堅決劃清界限,旗幟鮮明地拿起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器,堅決捍衛黨的基本路線,與一切錯誤言行鬥爭到底?
2.學習黨史,是汲取歷史智慧的必要之舉。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強烈歷史意識的民族,我們黨是一個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黨。早在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告誡全黨:「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百年黨史蘊含著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認真學習黨史,能夠釐清歷史脈絡,認清歷史事實,從中學習革命先輩們立國興國的大智慧。1969年,受到錯誤批判的鄧小平同志下放到江西新建勞動,從住所到工廠的一條500米長、用爐灰渣鋪就的小路,小平夫婦風雨無阻來來回回走了三年零四個月。後來,人們親切地把這條小道稱為「小平小道」。在這三年時間裡,鄧小平系統地閱讀了馬列經典著作,對社會主義本質進行了深入思考,為復出後領導全面整頓及改革開放作了思想上的充分準備。正如鄧小平夫人卓琳所說:「從小平小道延伸出去的,是一條通往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今天的公安監管隊伍,也站在「十四五」規劃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節點上,我們應該從百年來我們黨推進偉大事業的實踐中找准前進的方向,以宏觀的歷史視角,找准公安監管隊伍在全市公安工作中的發展定位和發展坐標,精準把握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各項要求,深刻融入全市公安工作發展格局,加快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3.學習黨史,是樹牢宗旨意識的必須之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94年前,就是在我們江西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證明了我們黨領導軍隊的根本追求,就是為民眾求解放、得自由。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群眾路線都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我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對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印象深刻,在這場戰役中,人民解放軍之所以能奪取最終勝利,其中一個決定因素就是解放區廣大群眾的全力支援和巨大犧牲,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忍著風雪饑寒,用扁擔挑、小車推、大車拉、毛驢馱等方式,自發幫助解放軍把糧食彈藥運到前線。而對面的國民黨軍隊,就只能靠飛機空投物資來維持。戰後,陳毅元帥滿懷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縱觀百年黨史,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最為鮮明的時代特徵。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公安工作的落腳點同樣在打擊各種侵犯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上,我們要從黨史中體悟人民力量,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集中精力辦好為省會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實事,全力以赴做好保障監所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本職工作,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學習黨史,關鍵要明白「學什麼」
1.要從黨史中找准方向,不斷提高「放眼全局看問題」的政治判斷力。政治判斷力是政治實踐的前提。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利的主動,政治上的被動是最危險的被動。回顧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從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揚帆啟航;從「五次反圍剿」到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從以弱勝強的解放戰爭到「小米加步槍」打贏「飛機加大炮」的韓戰,從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歷史反覆證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應對和化解各種危局困境,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就拿實屬不易的今年來說,我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與國外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少數西方國家推行所謂「群體免疫」、感染死亡人數屢創新高,有著「中國之治」和「西方之亂」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又如,疫情期間國家對患者實施免費救治,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所有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最大程度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病亡率。這和國外動輒百萬的醫療費用,甚至出現有錢人優先治療的處境大相逕庭。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根本保障在於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公安姓黨,我們監管民警也應該從黨史中學會放眼全局看問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搞清楚中國為什麼行?中國為什麼能?從而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以及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和判斷力?
2.要從黨史中提升本領,提高「與時俱進求真知」的政治領悟力。政治領悟力是政治實踐的重要先導,更是理論傳承、發展、落實的堅強保障。縱觀百年黨史,黨的政治理論傳承發展,每一次與時俱進都彰顯出無可置疑的真理力量。1938年,正是抗日戰爭最為黑暗的歲月,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繼陷落,亡國滅種的危機籠罩中華大地。戰爭的進程會如何發展?中國能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怎樣才能取得勝利?怎樣看待抗戰以來一直流傳著的「亡國論」、「速勝論」?對這些問題,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感到迷惘。毛澤東同志在總結抗日戰爭初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國民黨內部分人的「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實行持久戰以獲得對日作戰勝利的戰略。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論持久戰》,後來成為了全國抗戰的理論綱領,極大地鼓舞中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新時期的我們,要如何提升政治領悟力?我想,就是要把領悟的內容,運用到發展實踐中,體現在狠抓落實上。具體來說,就是要「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吃透上情」,就是要對黨中央精神深入學習、融會貫通。重點在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深層次上領悟其思想精髓。還要列好黨史學習目錄,堅持學習黨史與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貫通,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宣傳者、實踐者。「掌握下情」,就是要善於結合公安監管工作實際情況,實現上級決策部署精神到公安監管實際工作的有效轉化,在保障監所安全和黨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上推出更多的南昌監管經驗,打造更多在全市有形象、全省有影響的南昌監管品牌。
3.要從黨史中尋求規律,提高「只爭朝夕走前列」的政治執行力。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政治執行力是政治實踐的關鍵。提升政治執行力,首先要學會運用辯證系統的觀點,善於抓住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推動事物發展。1925年,毛澤東同志在《論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開門見山地提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中國革命的首要矛盾。隨之他進一步指出,中國無產階級的最廣大和最忠實的同盟軍是農民,並且預見到當時的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動搖的階級,他們在革命高漲時將要分化,其右翼將要跑到帝國主義方面去。後面的形勢發展,特別是1927年國民黨反革命事變的發生,更加印證了這一觀點的先見之明。作為毛澤東選集的開篇之作,這篇文章後來成為指導中國共產黨革命的綱領性文獻,標誌著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新時期,我們監管隊伍要推進好各項工作,同樣需要運用全面辯證系統的眼光,找准當前形勢下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此外,要提升政治執行力,還有堅持底線思維,決不能觸碰、踐踏和逾越事關道路方向、戰略全局、前途命運以及群眾根本利益的原則界限,決不能讓上級舉措部署在基層走了樣、變了味,這是講政治、顧大局的體現。
三、學習黨史,重點要掌握「怎麼學」
1.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突出於黨史學習,抓好紅色基因的代代相傳。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開展黨史學習,最關鍵的就是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擺在首要位置。1927年,已經誕生達六年之久的中國共產黨人還沒有擁有一支獨立的軍事武裝。我們黨在八一起義、秋收起義中,整合和影響了一些國民黨軍隊。剛開始,部隊的黨組織(支部)都是設在團一級,連一級沒有黨的組織,黨對軍隊還缺乏絕對的領導,導致當時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相繼受挫。鑒於當時危急的革命形勢,毛澤東同志果斷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並在起義部隊到達永新縣三灣村時,領導了舉世聞名的「三灣改編」,明確了「支部建在連上」「三大紀律」「官兵平等」等原則,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步入新時代,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們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不竭動力。我們公安監管隊伍一定要聽黨話、跟黨走,牢記初心使命,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黨的全面領導體現在各項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業務方面要在保障監所安全和抗擊疫情方面認真總結去年以來取得的優秀經驗並建立常態長效機制。黨建方面則要把黨建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三化」建設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確保到年底各基層黨組織達到黨建工作各項考評所要求的標準。
2.要把宗旨意識貫穿於黨史學習,不負人民至上的錚錚誓言。黨的事業,本質上是人民的事業,黨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是為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3月份在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時,義大利眾議長菲科問總書記,當選中國國家主席時是什麼心情。總書記回答,這麼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只有短短八個字,卻傳遍海內外,感動了無數人,也震撼了無數人,成為大家普遍認同的年度刷屏「金句」,也為我們做好公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期,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更加的多元和複雜,我們監管隊伍作為人民公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面向基層一線,服務群眾、為我國司法體系保駕護航,更加應該增強宗旨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重點做好保障監所安全、保障在押人員權利、維護社會穩定的本職工作,用心用情做好我們所肩負的這份公安事業,讓偉大祖國的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新。新的時代召喚新的使命,邁入新征程,我們更要牢記初心使命,不負歷史重託,以本次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繼續加強和鞏固公安監管隊伍素質和隊伍形象,以「十四五」發展的良好開局,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集萃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和黨史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這部著作,除了可以學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學到關於改革開放前的歷史和改革開放後的歷史不能相互否定等重要論斷,學到用歷史思維治國理政的方法,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可以增強做好黨史工作的信心。
在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黨史工作發揮過獨特作用,如黨的兩個歷史問題的決議,就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起到了統一全黨思想、維護黨的團結、凝聚全黨力量的重要作用。正是看到了黨史工作的重要性,黨中央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全國建立專門的黨史研究部門,目前已形成中央和省市縣四級基本框架,在黨的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結構深刻變動、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一些地方的黨史工作出現了被邊緣化的情況。從外部來看,主要問題是機構編制不全、職能弱化、游離於中心工作之外等等。從內部來看,主要問題是黨史部門積極性不高、做好黨史工作的信心不足等等。我們要正視、解決這些問題,在主觀上不斷增強做好黨史工作的信心。
黨史工作的信心,源自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史工作的極端重視和對黨史功能的全新認識,無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還是「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的論述,都生動、明白地說明了黨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這樣的論述,在《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中還有很多,鞭策著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朝著為黨工作這一神聖目標而努力。最近,中央又出台了關於加強地方黨史工作的意見,還將制定出台黨史工作條例,這些都為我們做好黨史工作增加了底氣。
黨史工作的信心,還源自於對全面從嚴治黨形勢的判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更加重視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黨治黨的法律法規,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嚴的狀況得到極大改變,黨內政治生活日益趨於規範和健康。在這種大格局下,作為黨的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黨史工作迎來又一個發展的春天是可以預見的。
黨史工作的信心,更源自於各級黨史部門的努力。黨史部門在一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是客觀事實,各地也在努力彌補,但無論如何這不能成為我們做不好工作的理由。為此,首先就要從轉變觀念做起。我們需要有老黃牛的精神,但不能只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我們需要有把板凳坐穿的精神,但不能只坐板凳、不站講台。我們需要有「四苦」精神,但不能只會苦幹、不重工作創新。我們需要出成績,但不能只重業內評價、不重社會影響。我們需要加強力量,但不能只滿足於爭取編制,不做結構調整、內部挖潛的文章。
總之,只有我們群策群力,才能化大勢為大勝,化不利為有利,化被動為主動。這就是我學習這部著作的一點體會。
在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黨史工作發揮過獨特作用,如黨的兩個歷史問題的決議,就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起到了統一全黨思想、維護黨的團結、凝聚全黨力量的重要作用。正是看到了黨史工作的重要性,黨中央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全國建立專門的黨史研究部門,目前已形成中央和省市縣四級基本框架,在黨的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結構深刻變動、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一些地方的黨史工作出現了被邊緣化的情況。從外部來看,主要問題是機構編制不全、職能弱化、游離於中心工作之外等等。從內部來看,主要問題是黨史部門積極性不高、做好黨史工作的信心不足等等。我們要正視、解決這些問題,在主觀上不斷增強做好黨史工作的信心。
黨史工作的信心,源自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史工作的極端重視和對黨史功能的全新認識,無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還是「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的論述,都生動、明白地說明了黨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這樣的論述,在《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中還有很多,鞭策著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朝著為黨工作這一神聖目標而努力。最近,中央又出台了關於加強地方黨史工作的意見,還將制定出台黨史工作條例,這些都為我們做好黨史工作增加了底氣。
黨史工作的信心,還源自於對全面從嚴治黨形勢的判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更加重視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黨治黨的法律法規,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嚴的狀況得到極大改變,黨內政治生活日益趨於規範和健康。在這種大格局下,作為黨的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黨史工作迎來又一個發展的春天是可以預見的。
黨史工作的信心,更源自於各級黨史部門的努力。黨史部門在一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是客觀事實,各地也在努力彌補,但無論如何這不能成為我們做不好工作的理由。為此,首先就要從轉變觀念做起。我們需要有老黃牛的精神,但不能只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我們需要有把板凳坐穿的精神,但不能只坐板凳、不站講台。我們需要有「四苦」精神,但不能只會苦幹、不重工作創新。我們需要出成績,但不能只重業內評價、不重社會影響。我們需要加強力量,但不能只滿足於爭取編制,不做結構調整、內部挖潛的文章。
總之,只有我們群策群力,才能化大勢為大勝,化不利為有利,化被動為主動。這就是我學習這部著作的一點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