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年來的工作表現
(一)強化形象,提高自身素質。為做好督查工作,我堅持嚴格要求自己,注重以身作則,以誠待人,一是愛崗敬業講奉獻。綜合部門的工作最大地規律就是「無規律」,因此,我正確認識自身的工作和價值,正確處理苦與樂,得與失、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係,堅持甘於奉獻、誠實敬業,二是錘鍊業務講提高。經過半年的學習和鍛鍊,自己在文字功夫上取得一定的進步,撰寫督查專報12份、10餘篇。利用辦公室學習資料傳閱或為各部門校稿的同時,細心學習他人長處,改掉自己不足,並虛心向領導、同事請教,在不斷學習和探索中使自己在文字材料上有所提高。
(二)嚴於律已,不斷加強作風建設。一年來我對自身嚴格要求,始終把耐得平淡、捨得付出、默默無聞作為自己的準則,始終把作風建設的重點放在嚴謹、細緻、紮實、求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紀律規範自己的一切言行,嚴格遵守機關各項規章制度,尊重領導,團結同志,謙虛謹慎,主動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意見,不斷改進工作;堅持做到不利於機關形象的事不做,不利於機關形象的話不說,積極維護機關的良好形象。
(三)強化職能,做好服務工作。工作中,我注重把握根本,努力提高服務水平。科室人手少,工作量大,這就需要科室人員團結協作。在這一年裡,遇到各類活動和會議,我都積極配合做好會務工作,與同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會計較乾得多,乾得少,只希望把工作圓滿完成。
二、工作中的不足與今後的努力方向
一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程度還不夠,學習、服務上還不夠,和有經驗的同事比較還有一定差距,材料上還在基本格式上徘徊,內容上缺少縱深挖掘的延伸,在今後工作中,我一定認真總結經驗,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發揚吃苦耐勞精神。面對督查事務雜、任務重的工作性質,不怕吃苦,主動找事干,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積極適應各種艱苦環境,在繁重的工作中磨練意志,增長才幹。
(二)發揚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加強學習,勇於實踐,博覽群書,在向書本學習的同時注意收集各類信息,廣泛吸取各種「營養」;同時,講究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努力培養自己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辯證的思維方法、正確的`思想觀點、踏實的工作作風。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樹立辦公室的良好形象。
(三)當好助手。對各項決策和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解決辦法供領導參考。
三、對科室的想法與建議
(一)建議增強科室工作積極性。建議與各科室實施簽定年度目標責任制,各科室競爭激勵機制,通過競爭激勵機制,獎勵先進,鞭策後進,進一步加強機關思想作風,更好的為全市發展服務。
(二)建立增強科室工作主動性。建議完成領導交辦事項之餘,抽出時間搞幾項專項督查,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解決辦法供領導參考,占據主動性,進一步更好地為領導搞好服務。
總之,一年來,我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領導和同志們的要求還有不少的差距:主要是對政治理論和文字基礎的學習抓得還不夠緊,學習的系統性和深度還不夠;工作創新意識不強,創造性開展不夠。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發揚成績,克服不足,以對工作、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腳踏實地,盡職盡責地做好各項工作,不辜負領導和同志們對我的期望。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提升服務水平的措施[朗讀]
同志們:我們:
今天召開全市系統辦公工作會議,主要貫徹省局辦公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06年全市系統辦公工作,表揚先進,安排今年的工作任務。本次會議,市局領導非常重視,會前專門聽取工作報告,市局辦公室也召開了會議,就今年的工作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等待容易的時候總是要指示。接下來,根據會議安排,我先談四點意見。
一、全省地稅系統辦公室工作會議的主要精神。
3月20日至21日,省局召開了全省地稅系統辦公室工作會議,彭友山主任從五個方面認真總結了去年的工作。一是服務決策能力明顯增強,二是信息調查繼續保持良好勢頭,三是稅收大宣傳結構基本形成,四是監督工作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五是會議和文件管理的全面規範。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預見性、主導性、前瞻性、創新性不足、工作流程不科學、工作投入不足、工作能力不足。同時強調了今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重點和具體要求。指導思想圍繞全省地稅工作中心,深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改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水平,全面履行工作職能,努力開創辦公工作新局面。工作的重點是服務指導者的決策水平需要新的提高,服務機關的政務水平需要新的提高,辦公隊伍的建設需要新的氣象。具體要求是加強責任,完善制度,創新思路,提高能力。
二、2006年全市系統辦公室回顧。
2006年是實施全市地稅系統十一五計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系統辦公室突出、亮點紛呈的一年。在省局辦公室的具體指導下,在各級黨組的正確指導下,全市系統辦公室緊緊圍繞稅收中心的工作和指導思路,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參謀指導政、服務協調、辦公、審計監督等方面尋求新的發展和地位:全市系統8個單位的辦公室被評為先進集團,10個單位的辦公室提供的政務參謀、信息調查、文件保密等服務保障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部分工作受到省局、市局領導的高度關注。由於大家的計劃,工作成功,15人被重用和提拔。市局辦公室也在機關評價中被評價為先進集團,在創新工作網上評價為94.22分,在全球第三位的信息、稅收宣傳工作排名全省第一的文件和保密工作分別獲得省級、市級先進集團。總的來說,去年全市系統辦公室工作的特點是地位作用明顯,工作完成優秀,成績榮譽多,團隊和諧人才輩出。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圍繞領導決策,參政輔政的職能作用發揮良好。全市系統辦公室緊緊圍繞稅收中心工作,正確理解各級黨組的意圖和構想,參政輔政意識越來越強,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服務領導決策方面,通過日常工作、信息調查、監督管理、政務管理等,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地位,得到了公認。一是積極參與稅收經濟發展。辦公人員深入企業,深入基層調研,及時掌握收入形勢、徵信管理、團隊建設等方面情況,積極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芙蓉區局為領導提供的領導能力模型和地稅事業可持續發展、稅收負分析和對策等觀點受到市局領導和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在解決買賣稅的轉移方面,望城縣局提出的發揮接近省城的優勢,提高招商能力,發展縣域經濟,培養稅源的建議,接受縣政府的採用。特別是在我為稅收獻智慧,我為發展獻策活動中,全市系統辦公積極行動,效果良好。在市局入選的66篇文章中,入選數多的是瀏陽市局11篇,雨花區局8篇,長沙縣局7篇。省局入選的20多篇文章中,瀏陽市局入選3篇,數量最多。二是積極為全面建設參政。在政務建設、規範管理、協調服務等方面制定計劃,特別是在重大工作中,可以越位思考,定位工作。在執行力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上,寧鄉縣局和望城縣局在充分把握本部門實際情況下,有針對性地指出問題,提出對策,在本部門產生強烈反響,市局周局長分別提出批示,材料供全部局系統學習。在加強內務管理、規範工作制度等方面,芙蓉區局、雨花區局、嶽麓區局、開福區局、高新區局、檢查局、瀏陽市局等辦公室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方法,產生了積極的效果,為領導服務、為機構服務、為基層服務。
(二)緊貼中心工作,信息調查取得了新進步。全市系統辦公室始終圍繞稅收工作中心,緊強服務領導決策,加強意識,加強質量,健全網絡,做好稅收信息調查工作,取得良好成績:市局全年發行《長沙地方稅務》、《長沙地方稅務調查》41期,發行信息調查原稿300多篇,省局採用信息原稿52篇,調查原稿15篇,省局評價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經驗做法全省參考學習。瀏陽市局、嶽麓區局分別被省局評為信息聯繫方式的先進部門、非監督管理聯繫方式的反饋採用第一名,監督管理局被省局監督管理局評為監督管理信息調查的先進部門,高新區局等部門被當地政府評為信息工作的先進部門。一是信息調查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從市局到各部門領導人都非常重視和關注信息調查,在某種程度上,在某種情況下強調信息調查的重要性。市局加大了信息調查工作指導,組織了兩次座談會、五次指導課。雨花區局、瀏陽市局制定完善《信息工作目標管理評價辦法》,嶽麓區局、芙蓉區局、寧鄉縣局等建立信息員網絡,確保信息調查工作有組織、措施、深入。二是信息調查的精品越來越多。市局製作的《長沙市房地產行業稅負分析》編入了《湖南經濟稅收發展分析》一書,芙蓉區局完成了20個調查課題,望城縣局製作的《正根源,促進規範,五劑良方治癒引導疾病,由省局專刊製作的檢查局製作的《當前稅收徵收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思考》和瀏陽市局製作的《瀏陽地方稅務》刊物,受到市局周局長的高度評價。這些成果為服務領導決策、指導基礎實踐、揭示深層問題、宣傳地稅形象的重要作用。
(三)結合形勢發展,稅收宣傳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一定的創新。全市系統辦公室認真貫徹落實省局指示精神,圍繞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主題,緊抓稅務宣傳力度和深度,營造氛圍,取得成效,市局被省局評為全省稅務宣傳先進單位。一是堅持日常稅收宣傳。加強與各大媒體的溝通合作,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開展全方位、多內容的通常宣傳,電視上有圖像、廣播中有聲音、報紙上有文章、各種出版物上有稅收內容。二是認真組織稅收宣傳月活動。在稅收宣傳月活動中,始終做好重點工作重點宣傳、重點宣傳重點工作。據統計,全局系統共發布了14項宣傳活動,發布了241輛宣傳車輛,發布了1300條宣傳標語,發送了5萬份宣傳資料,發送了23萬份手機郵件,為企業和納稅人解決了6個問題和難題,對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三是積極創新稅收宣傳形式。雨花區局製作了網上稅務電視宣傳電影,同時聘請了全國十大感動人物洪戰輝作為義務稅務宣傳員,為學生指導稅務知識的高新區局、天心區局分別製作了大聖開公司、稅務專題動畫片的開福區局組織了風箏宣傳稅務活動的寧鄉縣局在全縣、小學300萬學生的作業本門頁上印刷了稅務宣傳標語和最新的稅務政策,使學生對稅務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利用這種方法將稅務政策深入千戶的嶽麓區局稅務宣傳進入高中,進入政府機關的外部門對外部門進行了一個人的宣傳,對外部門進行了一定的宣傳,擴大了稅務局的形式。
(四)強調執行力建設,監督管理工作有效。全市系統辦公室將審計監督工作作作為常規工作,進一步完善審計工作制度,加強審計工作領導,明確主管,確定主管,安排主辦,將審計監督工作納入業績。同時,圍繞全年工作重點,制定具體審計計劃,提出審計要求,明確審計時間,執行審計部門,確保政令順利執行。市局根據市局領導的指示,重點監督了市局5號、6號文件、執行力建設等工作的執行情況。全年單獨或協助徵收管理、會計、稅政等部門審計10次以上,向省局報告審計情況15次。特別是在執行力建設方面,通過調研、明確的暗訪,總結了一些問題,通報了一些情況,提出了一些對策,在整個系統中產生了很大的振動。嶽麓區局、雨花區局、寧鄉縣局、高新區局、涉外分局、檢查局、長沙縣局、瀏陽市局等機構定期召開虛會,對重點工作進行立項檢查,對工作進行業績檢查。發出審計通報,提出整改意見,促進工作改善。特別是雨花區局,全年發行審計通報25期,審計監督工作有效。
(五)瞄準一流服務,政務管理水平上升。全市系統辦公室牢牢樹立令領導滿意、令機構滿意的觀念,密切關注會議文件、文件保密、車輛管理、財務規範、接待規範、醫療保險等內務管理,注重能源,注重工作,注重製度,節約資產管理,保證機構良好的運行秩序。一是寫文章的工作。市局全年製作各種講話、資料140多份,審查文件320份,各種收據、發行文件均實施計算機化管理,同時為長沙電子稅務提供了大量文字資料。各部門組織了地稅工作大會、執行力建設大會等重大會議,會議組織沒有問題。二是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市局積極開展文件編輯研究,建立系統榮譽工作室,聲像文件分20多種類型整理,文件規範化管理達到省特級。芙蓉區局、開福區局、雨花區局、高新區局、瀏陽市局五個單位也達到省特級。三是嚴格把握車輛管理。市局推進ic卡加油制,各部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責任,確保車輛管理安全。特別是嚴格按照市局黨組的決定,清掃車輛,解決了車輛超編的問題。四是規範機構理財。建立健全機構財務管理制度,規範財務開支行為,機構財務接受省局審計檢查,得到充分肯定。五是抓住後勤保障。市局熱情接待外省市客人46批次,356人組織機關幹部體檢,計生工作被天心區評為先進機關。各部門在接待工作中,確立了接待無小事的觀念,得到了各方客人的好評。
回顧2006年的工作,我們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這主要得益於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精準領導,得益於機構各部門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得益於全市系統辦公室全體同志的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在確定成績的同時,除了省局指出的問題之外,我們在工作中還有工作有點忙,有抓不住重點的傾向。二是工作發展不平衡,報告制度不足。三是團隊素質與當前工作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缺乏人員,缺乏培訓。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研究解決。
三、2007年全市系統辦公室工作的主要任務。
根據省局工作指導思想,全市系統辦公室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全市地稅工作為中心,履行工作功能,切實改變工作風格,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辦公室工作水平。因此,必須認真把握以下工作。
(一)服務領導決策需要新的作用。成為好的參謀助手,為領導科學決策服務是辦公室最重要、最能反映工作水平的功能,全市系統辦公室密扣除稅收工作中心、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信息調查、監督、稅收宣傳三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提高信息調查質量。總的要求是快速、及時、準確。省局發布了我局今年的信息調查任務,湖南地稅信息40篇,湖南地稅調查15篇,同時進一步修改了信息審查方法,嚴格按報告信息數量、採用情況和信息質量進行評價表彰,報告問題信息占20%以上才能被評價為信息工作的先進部門。在調查方面,繼續實施調查課題責任制,適當提高調查文章稿費,組織地稅論壇,交流近兩年經濟稅收調查成果、學術觀點,評價先進。市局也提出信息調查計劃,完善審查方法,與大家一起執行,努力提高信息調查成果。今年,表面、膚淺、三句話、沒有實質內容的信息調查原稿,市局一律不發行,請辦公室主任認真檢查質量。第二個是。
進一步加大督查督辦力度。辦公室督辦的重點有:省局督辦內容、局長辦公會議和局務會議確定的重大事項、局領導交辦的督查事項、全局性重大工作安排等。針對這些重點,要緊盯不放,跟蹤問效。同時要健全督辦機制,規範督查工作內容,確保各項工作執行到位。三是要進一步注重稅收宣傳效果。市局已下發了《關於做好2007年稅收宣傳工作的通知》,等會志勇還要作專門的布置。在組織宣傳過程中,大家要結合實際創新,做到紮實有效,不能搞花架子,實實在在做幾件象樣的事,讓稅收宣傳成為辦公室的亮點工作和推動決策落實的重要途徑。同時省局也將組織一系列活動,需要各單位配合的,一定要配合好,共同抓好稅收宣傳工作。
(二)在服務機關政務上要有新的作為。服務機關政務,是辦公室保證機關正常、規範、高效運轉的一項重要職能。全市系統辦公室要圍繞正常、規範、高效去作為。一是要提升辦文辦事質量。要嚴格按照「準確、及時、安全、保密」的原則,切實提升辦文辦事質量。要進一步加強公文審核把關,嚴格公文運轉的程序操作,認真把好政策關、文字關、格式關。有個別單位有越級辦文、文檔格式不對、印章不符要求等現象,必須徹底杜絕,不能因為一個字、一個印章等細小問題影響辦公室和整個地稅機關形象。在檔案管理方面,升了省特級的單位要鞏固,進一步完善基礎工作;沒有升省特級的單位要瞄準省特級,積極創造條件,力爭達到省特級。二是要抓好機關內部管理和保障。總的原則是:細緻、嚴密、規範、萬無一失。要理順好各種關係,堅持用制度管事,在組織會議上要提高會務組織水平,在車輛管理上要做到規範有序,在財務管理上不能出任何問題,在接待工作上既要體現熱情周到又要注意節約。目前市局正在清理、修改、完善辦公室工作制度、會議制度、車管制度、接待制度等,一些制度將下發各單位,望大家抓好落實。三是要做好綜合協調工作。總的要求:統籌安排,協調一致。要與省局辦公室、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各區縣(市)政府辦公室多聯繫,爭取更大的支持;要與國稅、工商、公安、新聞媒體等多聯繫、多協調,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向本單位領導、上級部門多請示彙報,要與本單位各科室和基層單位多溝通,形成一個上下左右溝通渠道暢通、協調機制良好的局面。
(三)在自身建設和創新上要有新的作為。提升辦公室工作水平,關鍵在人,在於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業務上叫得響、作風上過得硬的辦公室幹部隊伍。近年來,全市系統有一批辦公室人員得到了提拔重用,這既說明了我們辦公室系統有一支優秀的幹部隊伍,也說明了幹辦公室工作是大有作為、大有前途的。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抓好自身建設,培養更多的人才,創造更大的業績。一是要提高工作創新能力。今年省局出台了全系統鼓勵工作創新獎勵辦法,這項工作的日常工作省局已確定由各級辦公室負責。市局結合實際已出台了創新工作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了內容,明確了要求。大家要廣泛發動各職能部門和地稅幹部職工積極參與這項活動。特別是辦公室的人員,要踴躍參加,獻計獻策,力爭獲得獎勵。二是要認真組織好文秘工作競賽。今年省局將組織開展文秘工作競賽活動,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全省地稅系統文秘人員「人才庫」。有關事項市局將進一步明確,各單位要從現在起,高度重視,著手準備,要在全市系統形成一種重視文秘、關心文秘、熱愛文秘的良好局面。市局今年準備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全系統的文秘人員到大專院校進行系統培訓,為文秘人員充電。三是要營造一種好的工作氛圍。針對辦公室隊伍思想不夠穩定、人員不夠穩定等現狀,辦公室自身要大力開展愛崗敬業教育,引導辦公室的同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請各級領導要重視、關心和愛護辦公室幹部,特別是在座的分管辦公室工作的領導要採取一些實實在在的措施,解決辦公室面臨的實際問題,關心辦公室同志的進步成長,堅持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環境留人,用適當的待遇留人,努力為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和成長進步創造必要的條件。
四、做好今年辦公室工作的幾點要求
結合省局提出的強化責任、完善制度、創新思路、提高能力「四點要求」,我再提三點:
(一)切實擺正位置,牢固樹立服務意識。辦公室工作與領導垂直接觸,是機關科室的頭,位置特殊、重要,但始終只是其他科室的平級機構。這就要求我們既不能縮手縮腳,也不能狐假虎威,甚至假傳「聖旨」,這個度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如何把握?就是我們辦公室的每一位同志一定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為誰服務?就是要為領導服務、為機關服務、為基層服務。這裡我要特別講清幾個觀點,希望從事辦公室工作的全體同志都要做到:一是「三細」:細心、細聲、細緻。辦公室的工作千頭萬緒,牽涉面廣,任務繁雜,任何時候都來不得半點馬虎,要始終做到:不以事小而不為,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責任重於泰山。我們要把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都要當成大事來做,真正做到規範、精細、嚴密,把最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容易;不以事雜而亂為,凡事分清輕重緩急,按規矩辦事;不以事難而怕為,辦公室是矛盾集中的地方,要敢於負責,不上交矛盾,不推諉責任。二是「三苦」:清苦、辛苦、心苦。要有身居低位,但有高位思考的胸襟和魄力,站在領導的思維角度思考問題,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主動的參謀和服務,但又不能越俎代皰,不能越位,更不能頤指氣使。三是「三大」:大謀、大度、大為。領導的秘書大多能得到重用就是鮮活的例證,心胸要開闊,為人做事要大度一些,做到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必有大的作為。
(二)規範管理,按規矩辦事。不立規矩,難以成方圓。這些年制度建設我們抓了,規範管理我們抓了,執行力建設我們抓了,但是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按照地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在規範管理方面,我們辦公室系統的工作還有待下大力氣加以改進。程序方面的事按程序辦,非程序方面的事按制度規定辦,不能隨心所欲,不能想當然。誰不按程序辦,不按制度規定辦,通俗地講就是不按照遊戲規則辦,把事情搞亂了,搞砸了,誰就必將受到懲處,這是辦公室工作人員素質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三)團結幹事,努力爭創和諧集體。在一起共事是緣份,大家如何做到和諧相處,這主要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個人自由發展空間、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發揮自己創造力的平台,又有相互之間的配合、團結友愛、互守誠信、相互促進的團隊精神。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要善於取長補短,做到難事不推,好事不搶,榮譽不爭。只有這樣,辦公室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大家才能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奮發進取,才能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各有進步。
我相信,在各級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有全系統辦公室同志的共同努力,今年的辦公室工作一定會開創新的局面,取得豐碩的成果。
今天召開全市系統辦公工作會議,主要貫徹省局辦公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06年全市系統辦公工作,表揚先進,安排今年的工作任務。本次會議,市局領導非常重視,會前專門聽取工作報告,市局辦公室也召開了會議,就今年的工作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等待容易的時候總是要指示。接下來,根據會議安排,我先談四點意見。
一、全省地稅系統辦公室工作會議的主要精神。
3月20日至21日,省局召開了全省地稅系統辦公室工作會議,彭友山主任從五個方面認真總結了去年的工作。一是服務決策能力明顯增強,二是信息調查繼續保持良好勢頭,三是稅收大宣傳結構基本形成,四是監督工作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五是會議和文件管理的全面規範。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預見性、主導性、前瞻性、創新性不足、工作流程不科學、工作投入不足、工作能力不足。同時強調了今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重點和具體要求。指導思想圍繞全省地稅工作中心,深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改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水平,全面履行工作職能,努力開創辦公工作新局面。工作的重點是服務指導者的決策水平需要新的提高,服務機關的政務水平需要新的提高,辦公隊伍的建設需要新的氣象。具體要求是加強責任,完善制度,創新思路,提高能力。
二、2006年全市系統辦公室回顧。
2006年是實施全市地稅系統十一五計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系統辦公室突出、亮點紛呈的一年。在省局辦公室的具體指導下,在各級黨組的正確指導下,全市系統辦公室緊緊圍繞稅收中心的工作和指導思路,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參謀指導政、服務協調、辦公、審計監督等方面尋求新的發展和地位:全市系統8個單位的辦公室被評為先進集團,10個單位的辦公室提供的政務參謀、信息調查、文件保密等服務保障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部分工作受到省局、市局領導的高度關注。由於大家的計劃,工作成功,15人被重用和提拔。市局辦公室也在機關評價中被評價為先進集團,在創新工作網上評價為94.22分,在全球第三位的信息、稅收宣傳工作排名全省第一的文件和保密工作分別獲得省級、市級先進集團。總的來說,去年全市系統辦公室工作的特點是地位作用明顯,工作完成優秀,成績榮譽多,團隊和諧人才輩出。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圍繞領導決策,參政輔政的職能作用發揮良好。全市系統辦公室緊緊圍繞稅收中心工作,正確理解各級黨組的意圖和構想,參政輔政意識越來越強,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服務領導決策方面,通過日常工作、信息調查、監督管理、政務管理等,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地位,得到了公認。一是積極參與稅收經濟發展。辦公人員深入企業,深入基層調研,及時掌握收入形勢、徵信管理、團隊建設等方面情況,積極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芙蓉區局為領導提供的領導能力模型和地稅事業可持續發展、稅收負分析和對策等觀點受到市局領導和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在解決買賣稅的轉移方面,望城縣局提出的發揮接近省城的優勢,提高招商能力,發展縣域經濟,培養稅源的建議,接受縣政府的採用。特別是在我為稅收獻智慧,我為發展獻策活動中,全市系統辦公積極行動,效果良好。在市局入選的66篇文章中,入選數多的是瀏陽市局11篇,雨花區局8篇,長沙縣局7篇。省局入選的20多篇文章中,瀏陽市局入選3篇,數量最多。二是積極為全面建設參政。在政務建設、規範管理、協調服務等方面制定計劃,特別是在重大工作中,可以越位思考,定位工作。在執行力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上,寧鄉縣局和望城縣局在充分把握本部門實際情況下,有針對性地指出問題,提出對策,在本部門產生強烈反響,市局周局長分別提出批示,材料供全部局系統學習。在加強內務管理、規範工作制度等方面,芙蓉區局、雨花區局、嶽麓區局、開福區局、高新區局、檢查局、瀏陽市局等辦公室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方法,產生了積極的效果,為領導服務、為機構服務、為基層服務。
(二)緊貼中心工作,信息調查取得了新進步。全市系統辦公室始終圍繞稅收工作中心,緊強服務領導決策,加強意識,加強質量,健全網絡,做好稅收信息調查工作,取得良好成績:市局全年發行《長沙地方稅務》、《長沙地方稅務調查》41期,發行信息調查原稿300多篇,省局採用信息原稿52篇,調查原稿15篇,省局評價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經驗做法全省參考學習。瀏陽市局、嶽麓區局分別被省局評為信息聯繫方式的先進部門、非監督管理聯繫方式的反饋採用第一名,監督管理局被省局監督管理局評為監督管理信息調查的先進部門,高新區局等部門被當地政府評為信息工作的先進部門。一是信息調查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從市局到各部門領導人都非常重視和關注信息調查,在某種程度上,在某種情況下強調信息調查的重要性。市局加大了信息調查工作指導,組織了兩次座談會、五次指導課。雨花區局、瀏陽市局制定完善《信息工作目標管理評價辦法》,嶽麓區局、芙蓉區局、寧鄉縣局等建立信息員網絡,確保信息調查工作有組織、措施、深入。二是信息調查的精品越來越多。市局製作的《長沙市房地產行業稅負分析》編入了《湖南經濟稅收發展分析》一書,芙蓉區局完成了20個調查課題,望城縣局製作的《正根源,促進規範,五劑良方治癒引導疾病,由省局專刊製作的檢查局製作的《當前稅收徵收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思考》和瀏陽市局製作的《瀏陽地方稅務》刊物,受到市局周局長的高度評價。這些成果為服務領導決策、指導基礎實踐、揭示深層問題、宣傳地稅形象的重要作用。
(三)結合形勢發展,稅收宣傳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一定的創新。全市系統辦公室認真貫徹落實省局指示精神,圍繞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主題,緊抓稅務宣傳力度和深度,營造氛圍,取得成效,市局被省局評為全省稅務宣傳先進單位。一是堅持日常稅收宣傳。加強與各大媒體的溝通合作,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開展全方位、多內容的通常宣傳,電視上有圖像、廣播中有聲音、報紙上有文章、各種出版物上有稅收內容。二是認真組織稅收宣傳月活動。在稅收宣傳月活動中,始終做好重點工作重點宣傳、重點宣傳重點工作。據統計,全局系統共發布了14項宣傳活動,發布了241輛宣傳車輛,發布了1300條宣傳標語,發送了5萬份宣傳資料,發送了23萬份手機郵件,為企業和納稅人解決了6個問題和難題,對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三是積極創新稅收宣傳形式。雨花區局製作了網上稅務電視宣傳電影,同時聘請了全國十大感動人物洪戰輝作為義務稅務宣傳員,為學生指導稅務知識的高新區局、天心區局分別製作了大聖開公司、稅務專題動畫片的開福區局組織了風箏宣傳稅務活動的寧鄉縣局在全縣、小學300萬學生的作業本門頁上印刷了稅務宣傳標語和最新的稅務政策,使學生對稅務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利用這種方法將稅務政策深入千戶的嶽麓區局稅務宣傳進入高中,進入政府機關的外部門對外部門進行了一個人的宣傳,對外部門進行了一定的宣傳,擴大了稅務局的形式。
(四)強調執行力建設,監督管理工作有效。全市系統辦公室將審計監督工作作作為常規工作,進一步完善審計工作制度,加強審計工作領導,明確主管,確定主管,安排主辦,將審計監督工作納入業績。同時,圍繞全年工作重點,制定具體審計計劃,提出審計要求,明確審計時間,執行審計部門,確保政令順利執行。市局根據市局領導的指示,重點監督了市局5號、6號文件、執行力建設等工作的執行情況。全年單獨或協助徵收管理、會計、稅政等部門審計10次以上,向省局報告審計情況15次。特別是在執行力建設方面,通過調研、明確的暗訪,總結了一些問題,通報了一些情況,提出了一些對策,在整個系統中產生了很大的振動。嶽麓區局、雨花區局、寧鄉縣局、高新區局、涉外分局、檢查局、長沙縣局、瀏陽市局等機構定期召開虛會,對重點工作進行立項檢查,對工作進行業績檢查。發出審計通報,提出整改意見,促進工作改善。特別是雨花區局,全年發行審計通報25期,審計監督工作有效。
(五)瞄準一流服務,政務管理水平上升。全市系統辦公室牢牢樹立令領導滿意、令機構滿意的觀念,密切關注會議文件、文件保密、車輛管理、財務規範、接待規範、醫療保險等內務管理,注重能源,注重工作,注重製度,節約資產管理,保證機構良好的運行秩序。一是寫文章的工作。市局全年製作各種講話、資料140多份,審查文件320份,各種收據、發行文件均實施計算機化管理,同時為長沙電子稅務提供了大量文字資料。各部門組織了地稅工作大會、執行力建設大會等重大會議,會議組織沒有問題。二是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市局積極開展文件編輯研究,建立系統榮譽工作室,聲像文件分20多種類型整理,文件規範化管理達到省特級。芙蓉區局、開福區局、雨花區局、高新區局、瀏陽市局五個單位也達到省特級。三是嚴格把握車輛管理。市局推進ic卡加油制,各部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責任,確保車輛管理安全。特別是嚴格按照市局黨組的決定,清掃車輛,解決了車輛超編的問題。四是規範機構理財。建立健全機構財務管理制度,規範財務開支行為,機構財務接受省局審計檢查,得到充分肯定。五是抓住後勤保障。市局熱情接待外省市客人46批次,356人組織機關幹部體檢,計生工作被天心區評為先進機關。各部門在接待工作中,確立了接待無小事的觀念,得到了各方客人的好評。
回顧2006年的工作,我們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這主要得益於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精準領導,得益於機構各部門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得益於全市系統辦公室全體同志的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在確定成績的同時,除了省局指出的問題之外,我們在工作中還有工作有點忙,有抓不住重點的傾向。二是工作發展不平衡,報告制度不足。三是團隊素質與當前工作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缺乏人員,缺乏培訓。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研究解決。
三、2007年全市系統辦公室工作的主要任務。
根據省局工作指導思想,全市系統辦公室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全市地稅工作為中心,履行工作功能,切實改變工作風格,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辦公室工作水平。因此,必須認真把握以下工作。
(一)服務領導決策需要新的作用。成為好的參謀助手,為領導科學決策服務是辦公室最重要、最能反映工作水平的功能,全市系統辦公室密扣除稅收工作中心、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信息調查、監督、稅收宣傳三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提高信息調查質量。總的要求是快速、及時、準確。省局發布了我局今年的信息調查任務,湖南地稅信息40篇,湖南地稅調查15篇,同時進一步修改了信息審查方法,嚴格按報告信息數量、採用情況和信息質量進行評價表彰,報告問題信息占20%以上才能被評價為信息工作的先進部門。在調查方面,繼續實施調查課題責任制,適當提高調查文章稿費,組織地稅論壇,交流近兩年經濟稅收調查成果、學術觀點,評價先進。市局也提出信息調查計劃,完善審查方法,與大家一起執行,努力提高信息調查成果。今年,表面、膚淺、三句話、沒有實質內容的信息調查原稿,市局一律不發行,請辦公室主任認真檢查質量。第二個是。
進一步加大督查督辦力度。辦公室督辦的重點有:省局督辦內容、局長辦公會議和局務會議確定的重大事項、局領導交辦的督查事項、全局性重大工作安排等。針對這些重點,要緊盯不放,跟蹤問效。同時要健全督辦機制,規範督查工作內容,確保各項工作執行到位。三是要進一步注重稅收宣傳效果。市局已下發了《關於做好2007年稅收宣傳工作的通知》,等會志勇還要作專門的布置。在組織宣傳過程中,大家要結合實際創新,做到紮實有效,不能搞花架子,實實在在做幾件象樣的事,讓稅收宣傳成為辦公室的亮點工作和推動決策落實的重要途徑。同時省局也將組織一系列活動,需要各單位配合的,一定要配合好,共同抓好稅收宣傳工作。
(二)在服務機關政務上要有新的作為。服務機關政務,是辦公室保證機關正常、規範、高效運轉的一項重要職能。全市系統辦公室要圍繞正常、規範、高效去作為。一是要提升辦文辦事質量。要嚴格按照「準確、及時、安全、保密」的原則,切實提升辦文辦事質量。要進一步加強公文審核把關,嚴格公文運轉的程序操作,認真把好政策關、文字關、格式關。有個別單位有越級辦文、文檔格式不對、印章不符要求等現象,必須徹底杜絕,不能因為一個字、一個印章等細小問題影響辦公室和整個地稅機關形象。在檔案管理方面,升了省特級的單位要鞏固,進一步完善基礎工作;沒有升省特級的單位要瞄準省特級,積極創造條件,力爭達到省特級。二是要抓好機關內部管理和保障。總的原則是:細緻、嚴密、規範、萬無一失。要理順好各種關係,堅持用制度管事,在組織會議上要提高會務組織水平,在車輛管理上要做到規範有序,在財務管理上不能出任何問題,在接待工作上既要體現熱情周到又要注意節約。目前市局正在清理、修改、完善辦公室工作制度、會議制度、車管制度、接待制度等,一些制度將下發各單位,望大家抓好落實。三是要做好綜合協調工作。總的要求:統籌安排,協調一致。要與省局辦公室、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各區縣(市)政府辦公室多聯繫,爭取更大的支持;要與國稅、工商、公安、新聞媒體等多聯繫、多協調,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向本單位領導、上級部門多請示彙報,要與本單位各科室和基層單位多溝通,形成一個上下左右溝通渠道暢通、協調機制良好的局面。
(三)在自身建設和創新上要有新的作為。提升辦公室工作水平,關鍵在人,在於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業務上叫得響、作風上過得硬的辦公室幹部隊伍。近年來,全市系統有一批辦公室人員得到了提拔重用,這既說明了我們辦公室系統有一支優秀的幹部隊伍,也說明了幹辦公室工作是大有作為、大有前途的。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抓好自身建設,培養更多的人才,創造更大的業績。一是要提高工作創新能力。今年省局出台了全系統鼓勵工作創新獎勵辦法,這項工作的日常工作省局已確定由各級辦公室負責。市局結合實際已出台了創新工作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了內容,明確了要求。大家要廣泛發動各職能部門和地稅幹部職工積極參與這項活動。特別是辦公室的人員,要踴躍參加,獻計獻策,力爭獲得獎勵。二是要認真組織好文秘工作競賽。今年省局將組織開展文秘工作競賽活動,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全省地稅系統文秘人員「人才庫」。有關事項市局將進一步明確,各單位要從現在起,高度重視,著手準備,要在全市系統形成一種重視文秘、關心文秘、熱愛文秘的良好局面。市局今年準備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全系統的文秘人員到大專院校進行系統培訓,為文秘人員充電。三是要營造一種好的工作氛圍。針對辦公室隊伍思想不夠穩定、人員不夠穩定等現狀,辦公室自身要大力開展愛崗敬業教育,引導辦公室的同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請各級領導要重視、關心和愛護辦公室幹部,特別是在座的分管辦公室工作的領導要採取一些實實在在的措施,解決辦公室面臨的實際問題,關心辦公室同志的進步成長,堅持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環境留人,用適當的待遇留人,努力為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和成長進步創造必要的條件。
四、做好今年辦公室工作的幾點要求
結合省局提出的強化責任、完善制度、創新思路、提高能力「四點要求」,我再提三點:
(一)切實擺正位置,牢固樹立服務意識。辦公室工作與領導垂直接觸,是機關科室的頭,位置特殊、重要,但始終只是其他科室的平級機構。這就要求我們既不能縮手縮腳,也不能狐假虎威,甚至假傳「聖旨」,這個度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如何把握?就是我們辦公室的每一位同志一定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為誰服務?就是要為領導服務、為機關服務、為基層服務。這裡我要特別講清幾個觀點,希望從事辦公室工作的全體同志都要做到:一是「三細」:細心、細聲、細緻。辦公室的工作千頭萬緒,牽涉面廣,任務繁雜,任何時候都來不得半點馬虎,要始終做到:不以事小而不為,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責任重於泰山。我們要把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都要當成大事來做,真正做到規範、精細、嚴密,把最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容易;不以事雜而亂為,凡事分清輕重緩急,按規矩辦事;不以事難而怕為,辦公室是矛盾集中的地方,要敢於負責,不上交矛盾,不推諉責任。二是「三苦」:清苦、辛苦、心苦。要有身居低位,但有高位思考的胸襟和魄力,站在領導的思維角度思考問題,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主動的參謀和服務,但又不能越俎代皰,不能越位,更不能頤指氣使。三是「三大」:大謀、大度、大為。領導的秘書大多能得到重用就是鮮活的例證,心胸要開闊,為人做事要大度一些,做到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必有大的作為。
(二)規範管理,按規矩辦事。不立規矩,難以成方圓。這些年制度建設我們抓了,規範管理我們抓了,執行力建設我們抓了,但是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按照地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在規範管理方面,我們辦公室系統的工作還有待下大力氣加以改進。程序方面的事按程序辦,非程序方面的事按制度規定辦,不能隨心所欲,不能想當然。誰不按程序辦,不按制度規定辦,通俗地講就是不按照遊戲規則辦,把事情搞亂了,搞砸了,誰就必將受到懲處,這是辦公室工作人員素質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三)團結幹事,努力爭創和諧集體。在一起共事是緣份,大家如何做到和諧相處,這主要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個人自由發展空間、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發揮自己創造力的平台,又有相互之間的配合、團結友愛、互守誠信、相互促進的團隊精神。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要善於取長補短,做到難事不推,好事不搶,榮譽不爭。只有這樣,辦公室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大家才能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奮發進取,才能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各有進步。
我相信,在各級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有全系統辦公室同志的共同努力,今年的辦公室工作一定會開創新的局面,取得豐碩的成果。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一)總體思路。進一步完善民生訴求會辦工作機制,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切實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方法。重點完善「新津服務」微信服務工作平台,搭建「掌上新津」手機平台,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便捷的訴求和服務渠道;大力推行「民事民議」,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民生訴求會辦新格局,最大限度減少和化解社會矛盾,為建設「現代化濱江中等城市」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工作目標。力爭通過一年時間,「一鍵通」熱線69708000全縣民眾知曉率達95%以上,「新津服務」微信平台、「掌上新津」手機平台用戶達10萬人以上,「一鍵通」普及率達到90%以上,最終通過在線解答、約談、會辦、民事民議之後,合理合法的群眾訴求滿意率或結案率達100%。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新津服務」微信平台,增加「一鍵通」功能。
縣政務中心牽頭,進一步完善「新津服務」微信平台,拓寬群眾反映訴求、建言獻策的渠道。「新津服務」微信平台以「解決民生訴求」為主線,在實現與新津縣公眾信息網、縣長信箱、宣傳部「水城新津」共享和互補的同時,公開政務信息,提供政策查詢和生活信息,接受群眾網絡問政等。「新津服務」微信平台主要欄目包括「進入微站、政策解讀、約談會辦、民事民議、縣長信箱、「三值守」等板塊。同時,設置「一鍵通」功能,市民只需按一個鍵就可撥通69708000,進行訴求反映、政策諮詢等。
牽頭單位:縣政務中心。
完成時限:3月30日前。
(二)開辦「掌上新津」手機平台,增設「一鍵通」功能。
縣政務中心牽頭,開辦「掌上新津」手機平台,搭建群眾與政府互動的橋樑和紐帶,提升群眾參政議政的能力和願望。「掌上新津」手機平台依託新津縣公眾信息網,建設基於移動智能終端的手機用戶客戶端——建成放在口袋裡的公眾信息網,使用戶實現對政府網站真正隨時、隨地、隨身的訪問。「掌上新津」手機平台主要承接android安卓和iphone蘋果兩個作業系統,主要設置「今日新津、投資新津、就業創業、房產交易、旅遊資訊、水電氣繳費、溫馨民政、健康新津、淘相因、客運班次、法律援助、訴求一鍵通」等12個欄目。同時,縣政務中心配合相關部門將《周評議、月總結、季評比制度》、「三值守」和電視問政的安排和結果及時在公眾信息網、新津服務微信、微博、掌上新津平台進行公開。
牽頭單位:縣政務中心。
協辦單位: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目督辦、縣新聞中心、縣商務局、縣人社局、縣旅遊局、水電氣公司、縣公安局、縣房管局、縣衛生局、縣交通局、縣司法局、縣民政局。
完成時限:5月30日前。
(三)加快會辦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
一是建立民生訴求資料庫。縣政務中心牽頭,會同相關部門、鎮鄉(街道)全面梳理、收集與群眾、企業利益息息相關的政策法規、審批服務流程、公共服務、生活服務等各類信息,建立和完善全縣民生訴求資料庫,為群眾提供高效、快捷、準確的在線辦理和諮詢等服務,不斷提升群眾對民生訴求會辦的滿意度。
牽頭單位:縣政務中心。
協辦單位:各部門、各鎮鄉(街道)。
完成時限:5月30日前。
二是實行「一鍵通」熱線服務外包。縣政務中心牽頭,對會辦中心進行合理布局,逐漸完善和形成來訪接待、熱線受理、訴求辦理、法律援助、微博微信、掌上平台、約談會辦、民事民議、網格化管理等一體化民生訴求會辦新格局;借鑑「12345」服務熱線的做法,與專業公司合作,引進企業經營管理的模式,將熱線受理、微博微信、掌上平台工作實行服務外包,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客服人員隊伍,進一步提高「一鍵通」熱線服務水平和質量。
牽頭單位:縣政務中心。
完成時限:5月30日前。
三是加大「一鍵通」熱線宣傳。把69708000(此號碼2006年沿用至今)作為我縣諮詢解答、訴求辦理的「一鍵通」熱線服務電話,並採用各種方式廣為宣傳,其中現場宣傳:節假日宣傳、鎮鄉(街道)集市宣傳、社區入戶宣傳;媒體宣傳:電視宣傳、報刊宣傳、網站宣傳、簡訊宣傳;戶外廣告:燈箱廣告宣傳、公交計程車宣傳、戶外招牌宣傳、小區進門閘宣傳,讓「一號通」家喻戶曉,讓每一位群眾都會用「一鍵通」。
牽頭單位:縣政務中心。
協辦單位:縣新聞中心、縣城管局、縣交通局、縣房管局、各鎮鄉(街道)。
完成時限:4月30日前。
(四)進一步深化約談和會辦,大力推行「民事民議」。
針對約談會辦後訴求群眾仍不滿意、不屬於司法部門受理範圍的矛盾和問題,建立以「縣級為軸心、鎮鄉為支撐」的民事民議工作機制,依靠群眾的力量解決和化解矛盾與問題。
一是公開推選「民事民議」代表,建立代表資料庫。各鎮鄉(街道)通過自薦、推薦等方式,從熱心公益事業、在當地威望高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教師、律師、老黨員、老幹部中公開推選產生10—15名議事代表,進入民生訴求會辦中心民事民議代表資料庫,全縣共推選產生民事民議代表200名;民生訴求會辦中心按照嚴進寬出、動態管理等原則不斷優化議事代表隊伍,強化隊伍培訓,充分發揮議事代表作為社會輿情收集者、民事民議仲裁者、法規政策宣傳者、道德倫理示範者的作用。
二是引導訴求群眾申請「民事民議」,召集代表進行「民事民議」。針對約談和會辦後訴求人仍不滿意、不屬於司法部門受理範圍的矛盾和問題,由各鎮鄉(街道)、縣級相關部門引導訴求人向民生訴求會辦中心申請召開「民事民議」會議;民生訴求會辦中心會同有關部門在鄉鎮或社區召集「民事民議」代表熱議廣評,實現「百姓事、百姓議」,「百姓理、百姓評」,打開訴求群眾心結,及時化解矛盾和問題,通過「民事民議」來引導群眾依法辦事,按政策辦事,宣傳和弘揚正能量。每一件案例需要的「民事民議」代表由訴求群眾從民事民議代表資料庫自主抽取。
三是升級改版「陽光熱線第一現場」電視欄目,完善媒體公開和監督制度。為保證每一件群眾訴求工作都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對我縣電視節目「陽光熱線第一現場」進行升級改版,主要圍繞「群眾約談」、「會商會辦」、「民事民議」三個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報道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引導作用。對重要群眾來訪問題全程跟蹤報道,究其問題癥結所在,使公眾參與由「點到面」、由「後台到前台」、由「小窗口」變成「大舞台」,使輿論監督更具廣泛性、針對性、實效性和巨大的影響力,形成一個全程跟蹤監督的電視媒體網絡,力求每一件處理結果都讓群眾「聽得見、看得到、信得過」,全程對群眾訴求案件進行跟蹤報道和點評,形成一套全景式、全覆蓋、全程跟蹤的網絡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實現情、理、法,以及傳統文化與現代法治的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凝鍊社會正氣,傳播社會正能量。
牽頭單位:縣新聞中心。
協辦單位:縣政務中心、各鎮鄉(街道)。
完成時限:8月30日前。
三、保障機制
(一)強化過程監管。建立完善周公示、月通報的考核評價制度,對即將超時的訴求件發出黃色警告,對超時的發出紅色警告,每月全縣通報首辦不滿意和超時辦理的單位,確保問題解決、群眾滿意。
(二)嚴肅責任追究。將民生訴求辦理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行政效能建設目標考核,對推諉扯皮、拖延不辦、謊報瞞報等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造成不良影響和後果的,由縣紀委(監察局)進行責任追究。
(一)總體思路。進一步完善民生訴求會辦工作機制,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切實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方法。重點完善「新津服務」微信服務工作平台,搭建「掌上新津」手機平台,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便捷的訴求和服務渠道;大力推行「民事民議」,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民生訴求會辦新格局,最大限度減少和化解社會矛盾,為建設「現代化濱江中等城市」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工作目標。力爭通過一年時間,「一鍵通」熱線69708000全縣民眾知曉率達95%以上,「新津服務」微信平台、「掌上新津」手機平台用戶達10萬人以上,「一鍵通」普及率達到90%以上,最終通過在線解答、約談、會辦、民事民議之後,合理合法的群眾訴求滿意率或結案率達100%。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新津服務」微信平台,增加「一鍵通」功能。
縣政務中心牽頭,進一步完善「新津服務」微信平台,拓寬群眾反映訴求、建言獻策的渠道。「新津服務」微信平台以「解決民生訴求」為主線,在實現與新津縣公眾信息網、縣長信箱、宣傳部「水城新津」共享和互補的同時,公開政務信息,提供政策查詢和生活信息,接受群眾網絡問政等。「新津服務」微信平台主要欄目包括「進入微站、政策解讀、約談會辦、民事民議、縣長信箱、「三值守」等板塊。同時,設置「一鍵通」功能,市民只需按一個鍵就可撥通69708000,進行訴求反映、政策諮詢等。
牽頭單位:縣政務中心。
完成時限:3月30日前。
(二)開辦「掌上新津」手機平台,增設「一鍵通」功能。
縣政務中心牽頭,開辦「掌上新津」手機平台,搭建群眾與政府互動的橋樑和紐帶,提升群眾參政議政的能力和願望。「掌上新津」手機平台依託新津縣公眾信息網,建設基於移動智能終端的手機用戶客戶端——建成放在口袋裡的公眾信息網,使用戶實現對政府網站真正隨時、隨地、隨身的訪問。「掌上新津」手機平台主要承接android安卓和iphone蘋果兩個作業系統,主要設置「今日新津、投資新津、就業創業、房產交易、旅遊資訊、水電氣繳費、溫馨民政、健康新津、淘相因、客運班次、法律援助、訴求一鍵通」等12個欄目。同時,縣政務中心配合相關部門將《周評議、月總結、季評比制度》、「三值守」和電視問政的安排和結果及時在公眾信息網、新津服務微信、微博、掌上新津平台進行公開。
牽頭單位:縣政務中心。
協辦單位: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目督辦、縣新聞中心、縣商務局、縣人社局、縣旅遊局、水電氣公司、縣公安局、縣房管局、縣衛生局、縣交通局、縣司法局、縣民政局。
完成時限:5月30日前。
(三)加快會辦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
一是建立民生訴求資料庫。縣政務中心牽頭,會同相關部門、鎮鄉(街道)全面梳理、收集與群眾、企業利益息息相關的政策法規、審批服務流程、公共服務、生活服務等各類信息,建立和完善全縣民生訴求資料庫,為群眾提供高效、快捷、準確的在線辦理和諮詢等服務,不斷提升群眾對民生訴求會辦的滿意度。
牽頭單位:縣政務中心。
協辦單位:各部門、各鎮鄉(街道)。
完成時限:5月30日前。
二是實行「一鍵通」熱線服務外包。縣政務中心牽頭,對會辦中心進行合理布局,逐漸完善和形成來訪接待、熱線受理、訴求辦理、法律援助、微博微信、掌上平台、約談會辦、民事民議、網格化管理等一體化民生訴求會辦新格局;借鑑「12345」服務熱線的做法,與專業公司合作,引進企業經營管理的模式,將熱線受理、微博微信、掌上平台工作實行服務外包,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客服人員隊伍,進一步提高「一鍵通」熱線服務水平和質量。
牽頭單位:縣政務中心。
完成時限:5月30日前。
三是加大「一鍵通」熱線宣傳。把69708000(此號碼2006年沿用至今)作為我縣諮詢解答、訴求辦理的「一鍵通」熱線服務電話,並採用各種方式廣為宣傳,其中現場宣傳:節假日宣傳、鎮鄉(街道)集市宣傳、社區入戶宣傳;媒體宣傳:電視宣傳、報刊宣傳、網站宣傳、簡訊宣傳;戶外廣告:燈箱廣告宣傳、公交計程車宣傳、戶外招牌宣傳、小區進門閘宣傳,讓「一號通」家喻戶曉,讓每一位群眾都會用「一鍵通」。
牽頭單位:縣政務中心。
協辦單位:縣新聞中心、縣城管局、縣交通局、縣房管局、各鎮鄉(街道)。
完成時限:4月30日前。
(四)進一步深化約談和會辦,大力推行「民事民議」。
針對約談會辦後訴求群眾仍不滿意、不屬於司法部門受理範圍的矛盾和問題,建立以「縣級為軸心、鎮鄉為支撐」的民事民議工作機制,依靠群眾的力量解決和化解矛盾與問題。
一是公開推選「民事民議」代表,建立代表資料庫。各鎮鄉(街道)通過自薦、推薦等方式,從熱心公益事業、在當地威望高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教師、律師、老黨員、老幹部中公開推選產生10—15名議事代表,進入民生訴求會辦中心民事民議代表資料庫,全縣共推選產生民事民議代表200名;民生訴求會辦中心按照嚴進寬出、動態管理等原則不斷優化議事代表隊伍,強化隊伍培訓,充分發揮議事代表作為社會輿情收集者、民事民議仲裁者、法規政策宣傳者、道德倫理示範者的作用。
二是引導訴求群眾申請「民事民議」,召集代表進行「民事民議」。針對約談和會辦後訴求人仍不滿意、不屬於司法部門受理範圍的矛盾和問題,由各鎮鄉(街道)、縣級相關部門引導訴求人向民生訴求會辦中心申請召開「民事民議」會議;民生訴求會辦中心會同有關部門在鄉鎮或社區召集「民事民議」代表熱議廣評,實現「百姓事、百姓議」,「百姓理、百姓評」,打開訴求群眾心結,及時化解矛盾和問題,通過「民事民議」來引導群眾依法辦事,按政策辦事,宣傳和弘揚正能量。每一件案例需要的「民事民議」代表由訴求群眾從民事民議代表資料庫自主抽取。
三是升級改版「陽光熱線第一現場」電視欄目,完善媒體公開和監督制度。為保證每一件群眾訴求工作都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對我縣電視節目「陽光熱線第一現場」進行升級改版,主要圍繞「群眾約談」、「會商會辦」、「民事民議」三個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報道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引導作用。對重要群眾來訪問題全程跟蹤報道,究其問題癥結所在,使公眾參與由「點到面」、由「後台到前台」、由「小窗口」變成「大舞台」,使輿論監督更具廣泛性、針對性、實效性和巨大的影響力,形成一個全程跟蹤監督的電視媒體網絡,力求每一件處理結果都讓群眾「聽得見、看得到、信得過」,全程對群眾訴求案件進行跟蹤報道和點評,形成一套全景式、全覆蓋、全程跟蹤的網絡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實現情、理、法,以及傳統文化與現代法治的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凝鍊社會正氣,傳播社會正能量。
牽頭單位:縣新聞中心。
協辦單位:縣政務中心、各鎮鄉(街道)。
完成時限:8月30日前。
三、保障機制
(一)強化過程監管。建立完善周公示、月通報的考核評價制度,對即將超時的訴求件發出黃色警告,對超時的發出紅色警告,每月全縣通報首辦不滿意和超時辦理的單位,確保問題解決、群眾滿意。
(二)嚴肅責任追究。將民生訴求辦理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行政效能建設目標考核,對推諉扯皮、拖延不辦、謊報瞞報等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造成不良影響和後果的,由縣紀委(監察局)進行責任追究。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變機關作風、提高工作執行力、增強整體凝聚力」為主題,結合市委、市政府開展「庸懶散」專項治理活動,認真查找和解決當前幹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增強廣大幹部立足本職崗位、積極幹事創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規範行政、高效服務的水平和自覺性,努力塑造新形象,樹立新作風,創造新環境,迎接新挑戰。
二、主要目標
一是機關效能明顯提升,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思想進一步解放,觀念進一步更新,作風進一步紮實,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高。
二是機關風氣明顯轉變,各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高效化,集中精力招商引資,最大限度履行職責,機關風氣煥然一新,讓社會認可、客商滿意、經濟發展。
三是服務水平明顯優化,外塑形象,內強素質,整體優勢進一步發揮。
四是愛崗敬業意識明顯提高,工作務實,生活嚴謹,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精神振奮。
三、階段步驟
(一)學習活動階段(10月-12月)。將學習活動貫穿在整個階段。主要是採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業務培訓相結合、外出參觀與專家授課相結合等方式,開展系列學習活動,並形成長效的學習機制,促進廣大幹部切實把思想統一到全局整體工作上來,充分認識改進機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廣大幹部參與此次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查擺問題階段(11月)。堅持自查自糾與開門查擺相結合。要緊密聯繫實際,認真開展自查自糾,確保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要立足各自實際查找問題,圍繞幹部工作作風、服務質量、辦事效率、客商滿意度等內容,把存在的問題找全、找細,把整改提高的思路理清、目標定準。通過召開小組交流會、開展大討論等方式,增強剖析查擺的針對性,及時總結歸納經驗。
(三)整改提高階段(12月份)。進一步完善目標考核機制,做到作風建設經常抓、抓經常,常態化、長效化。從加強機關內部管理入手,做到政令暢通,雷厲風行。工作中的每個細節都要多動腦,多思考,把工作想在前,干在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提升工作質量。要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把工作做紮實,切實做到精益求精,確保干一件成功一件,提高工作效能。圍繞目標責任制考核,進一步查漏補缺,爭取各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為全年各項工作爭先創優進行最後衝刺。
四、組織領導
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相關其他副科級幹部和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靠上去抓,全體幹部積極參與,形成合力,重實踐、重實效,不走過場、不搞形式,做到集中活動與年度其他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以作風建設的成效來推動工作,以優異的工作成績來檢驗作風建設的成效。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變機關作風、提高工作執行力、增強整體凝聚力」為主題,結合市委、市政府開展「庸懶散」專項治理活動,認真查找和解決當前幹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增強廣大幹部立足本職崗位、積極幹事創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規範行政、高效服務的水平和自覺性,努力塑造新形象,樹立新作風,創造新環境,迎接新挑戰。
二、主要目標
一是機關效能明顯提升,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思想進一步解放,觀念進一步更新,作風進一步紮實,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高。
二是機關風氣明顯轉變,各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高效化,集中精力招商引資,最大限度履行職責,機關風氣煥然一新,讓社會認可、客商滿意、經濟發展。
三是服務水平明顯優化,外塑形象,內強素質,整體優勢進一步發揮。
四是愛崗敬業意識明顯提高,工作務實,生活嚴謹,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精神振奮。
三、階段步驟
(一)學習活動階段(10月-12月)。將學習活動貫穿在整個階段。主要是採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業務培訓相結合、外出參觀與專家授課相結合等方式,開展系列學習活動,並形成長效的學習機制,促進廣大幹部切實把思想統一到全局整體工作上來,充分認識改進機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廣大幹部參與此次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查擺問題階段(11月)。堅持自查自糾與開門查擺相結合。要緊密聯繫實際,認真開展自查自糾,確保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要立足各自實際查找問題,圍繞幹部工作作風、服務質量、辦事效率、客商滿意度等內容,把存在的問題找全、找細,把整改提高的思路理清、目標定準。通過召開小組交流會、開展大討論等方式,增強剖析查擺的針對性,及時總結歸納經驗。
(三)整改提高階段(12月份)。進一步完善目標考核機制,做到作風建設經常抓、抓經常,常態化、長效化。從加強機關內部管理入手,做到政令暢通,雷厲風行。工作中的每個細節都要多動腦,多思考,把工作想在前,干在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提升工作質量。要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把工作做紮實,切實做到精益求精,確保干一件成功一件,提高工作效能。圍繞目標責任制考核,進一步查漏補缺,爭取各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為全年各項工作爭先創優進行最後衝刺。
四、組織領導
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相關其他副科級幹部和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靠上去抓,全體幹部積極參與,形成合力,重實踐、重實效,不走過場、不搞形式,做到集中活動與年度其他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以作風建設的成效來推動工作,以優異的工作成績來檢驗作風建設的成效。
【摘要】本文分析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並有針對性地提出緩解這些問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應對策略。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層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不斷推出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促進我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我國各地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大大地改善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落後的局面,為促進基層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但總體來看,由於文化建設底子薄、欠賬多,各地發展不平衡,尤其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問題更為突出。綜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突出存在著「三個不適應」:一是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還不相適應;二是與我國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相適應;三是與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那麼,如何緩解這些問題。
一要努力推出更多、更貼近群眾生活的文化藝術精品,真正讓基層群眾享受到文化的權益。文化藝術作品創作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為中心環節,要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融入文化藝術作品中,落實到創作、表演、研究、傳播等各個環節,真正把黨的方針政策通過藝術傳播到基層群眾心裡,真正讓黨的溫暖送到人民的心中。要充分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不斷擴大社會資助範圍,豐富資助門類,突出資助重點,要緊緊圍繞「中國夢」這一主旋律,積極開展文化藝術作品創作,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文化惠民工程活動,認真抓好基層公益性演出活動,更好地把更多、更好、更貼近群眾生活的文化藝術精品送到群眾中去,讓基層群眾真正享受到文化的權益。
二要不斷加大公共文化設施的投入,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網絡體系。綜觀當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許多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存著許多不足之處。突出體現在:文化設施落後,文化隊伍薄弱,服務水平不高等。針對這些問題的存在,各地區、各級政府,要不斷加大公共文化設施投入力度,科學統籌,客觀規劃,合理布局,努力完善以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社區)文化室、農家書屋為重點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充分利用現有城鄉公共設施,統籌建設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功能於一體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配套建設一些群眾急需的文化活動場地。堅持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並重,健全設施運行管理和服務標準,規範服務項目和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
三要加快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努力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由於各地情況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所投入也不同,所以在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也同樣存在著不同。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比較完善,而一些經濟落後的地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也相當落後,發展情況不平衡。為此,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各地區,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和《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要緊密結合當地群眾需求、財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儘快制定地方具體實施標準,積極推進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服務體系,促進城鄉文化發展一體化。同時,要積極推行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模式,經濟發達地區,要主動扶持經濟落後的地區,上一級的文化部門要主動扶持下一級文化部門。首先是師資方面扶持,其次是財物方面扶持,將一些更新替換的設備贈送,填補落後的地區,一線基層地區,均衡配置城鄉公共文化資源,努力實現城鄉資源整合。
四要不斷加大公共文化產品生產及服務供給力度,讓群眾真正享受到文化權益。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目的就是讓更多、更廣泛的基層群眾真正享受到文化權益。因此,要不斷加大對基層群眾的文化服務力度,就是要不斷加大公共文化產品生產及服務供給力度,讓更多、更好、更貼近群眾的文化產品,通過服務供給這一渠道,送到基層群眾中,既讓群眾得到文化服務的實惠,又讓文化產品通過基層這一平台,傳播得更廣、更普及,發揮更廣泛、更大的社會效益。那麼,要創作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的前提,首先就是要廣泛開展公共文化需求調研,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群體文化需求的特點,有效地實現精準服務,提高文化產品的自身價值。其次是要加快策劃實施一批民生分量重、社會關注度高、邊際帶動性強的公共服務文化產品。三是要積極推進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積極探索基層融合發展試點,探索統籌數字文化建設的具體途徑,實現互聯互通,努力提高公共數字文化供給和服務能力。
五要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運行機制,不斷完善管理方法。公共文化服務是一種大眾化的服務,尤其是突出在基層,而基層的管理往往難度又較大。涉及面廣,服務對象層次參差不齊,情況複雜。因此,要想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就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公共服務管理運行機制,不斷調整服務工作思路,以儘可能適合的管理模式,來加強文化服務體系協調機制建設。要堅持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共建共享、融合發展的原則。要不斷加大推動基層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參與式管理,建立健全全民參與和主動監督機制,努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始終置於群眾中,曬在陽光下,更加有效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此外,要積極大力推行採取政府購買、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措施,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彌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不足,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康有序地發展。
六要加強基層公共文化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服務水平。抓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陣地建設是前提,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沒有人才,再好的陣地也是一堆閒置物。因此,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隊伍建設,是能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有效地發揮作用的重要保證。那麼,如何抓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首先是要抓好鎮(街)文化站隊伍的建設。文化站是最基層的文化事業單位,肩負著承上傳下的重要作用,它是架起市(縣)一級與農村一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橋樑。因此,抓好鎮(街)文化站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其次是抓好農村文體協管員隊伍的建設。農村文體協管員是最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他們長期生活基層,了解基層。他們的服務針對性強,社會效益好。通過他們的服務,能夠更加有效地把公共文化服務產品送到最基層,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三是要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員的生活待遇,努力解決基層文化服務人員的實際困難,配置由公共財政補貼的工作人員。四是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培訓和激勵機制。大力發展文化志願服務隊伍,構建參與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機制健全的文化志願的公共基層文化服務體系。
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黨的十八大施政方針,是順民心、合民意的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追求精神文化權益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在農村基層。因此,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時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期盼。各級黨委、政府要真正把習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作為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強大動力。
【關鍵詞】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應對策略。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層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不斷推出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促進我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我國各地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大大地改善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落後的局面,為促進基層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但總體來看,由於文化建設底子薄、欠賬多,各地發展不平衡,尤其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問題更為突出。綜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突出存在著「三個不適應」:一是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還不相適應;二是與我國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相適應;三是與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那麼,如何緩解這些問題。
一要努力推出更多、更貼近群眾生活的文化藝術精品,真正讓基層群眾享受到文化的權益。文化藝術作品創作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為中心環節,要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融入文化藝術作品中,落實到創作、表演、研究、傳播等各個環節,真正把黨的方針政策通過藝術傳播到基層群眾心裡,真正讓黨的溫暖送到人民的心中。要充分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不斷擴大社會資助範圍,豐富資助門類,突出資助重點,要緊緊圍繞「中國夢」這一主旋律,積極開展文化藝術作品創作,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文化惠民工程活動,認真抓好基層公益性演出活動,更好地把更多、更好、更貼近群眾生活的文化藝術精品送到群眾中去,讓基層群眾真正享受到文化的權益。
二要不斷加大公共文化設施的投入,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網絡體系。綜觀當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許多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存著許多不足之處。突出體現在:文化設施落後,文化隊伍薄弱,服務水平不高等。針對這些問題的存在,各地區、各級政府,要不斷加大公共文化設施投入力度,科學統籌,客觀規劃,合理布局,努力完善以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社區)文化室、農家書屋為重點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充分利用現有城鄉公共設施,統籌建設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功能於一體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配套建設一些群眾急需的文化活動場地。堅持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並重,健全設施運行管理和服務標準,規範服務項目和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
三要加快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努力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由於各地情況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所投入也不同,所以在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也同樣存在著不同。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比較完善,而一些經濟落後的地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也相當落後,發展情況不平衡。為此,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各地區,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和《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要緊密結合當地群眾需求、財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儘快制定地方具體實施標準,積極推進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服務體系,促進城鄉文化發展一體化。同時,要積極推行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模式,經濟發達地區,要主動扶持經濟落後的地區,上一級的文化部門要主動扶持下一級文化部門。首先是師資方面扶持,其次是財物方面扶持,將一些更新替換的設備贈送,填補落後的地區,一線基層地區,均衡配置城鄉公共文化資源,努力實現城鄉資源整合。
四要不斷加大公共文化產品生產及服務供給力度,讓群眾真正享受到文化權益。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目的就是讓更多、更廣泛的基層群眾真正享受到文化權益。因此,要不斷加大對基層群眾的文化服務力度,就是要不斷加大公共文化產品生產及服務供給力度,讓更多、更好、更貼近群眾的文化產品,通過服務供給這一渠道,送到基層群眾中,既讓群眾得到文化服務的實惠,又讓文化產品通過基層這一平台,傳播得更廣、更普及,發揮更廣泛、更大的社會效益。那麼,要創作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的前提,首先就是要廣泛開展公共文化需求調研,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群體文化需求的特點,有效地實現精準服務,提高文化產品的自身價值。其次是要加快策劃實施一批民生分量重、社會關注度高、邊際帶動性強的公共服務文化產品。三是要積極推進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積極探索基層融合發展試點,探索統籌數字文化建設的具體途徑,實現互聯互通,努力提高公共數字文化供給和服務能力。
五要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運行機制,不斷完善管理方法。公共文化服務是一種大眾化的服務,尤其是突出在基層,而基層的管理往往難度又較大。涉及面廣,服務對象層次參差不齊,情況複雜。因此,要想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就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公共服務管理運行機制,不斷調整服務工作思路,以儘可能適合的管理模式,來加強文化服務體系協調機制建設。要堅持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共建共享、融合發展的原則。要不斷加大推動基層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參與式管理,建立健全全民參與和主動監督機制,努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始終置於群眾中,曬在陽光下,更加有效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此外,要積極大力推行採取政府購買、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措施,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彌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不足,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康有序地發展。
六要加強基層公共文化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服務水平。抓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陣地建設是前提,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沒有人才,再好的陣地也是一堆閒置物。因此,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隊伍建設,是能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有效地發揮作用的重要保證。那麼,如何抓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首先是要抓好鎮(街)文化站隊伍的建設。文化站是最基層的文化事業單位,肩負著承上傳下的重要作用,它是架起市(縣)一級與農村一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橋樑。因此,抓好鎮(街)文化站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其次是抓好農村文體協管員隊伍的建設。農村文體協管員是最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他們長期生活基層,了解基層。他們的服務針對性強,社會效益好。通過他們的服務,能夠更加有效地把公共文化服務產品送到最基層,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三是要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員的生活待遇,努力解決基層文化服務人員的實際困難,配置由公共財政補貼的工作人員。四是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培訓和激勵機制。大力發展文化志願服務隊伍,構建參與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機制健全的文化志願的公共基層文化服務體系。
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黨的十八大施政方針,是順民心、合民意的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追求精神文化權益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在農村基層。因此,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時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期盼。各級黨委、政府要真正把習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作為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