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是我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位於中國南海西北部。海南島,中國南海西北部島嶼,北隔瓊州海峽與廣東省雷州半島相望,西隔北部灣與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越南相望。陸地平面呈雪梨狀橢圓形,長軸作東北-西南走向,面積3萬餘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島。
島上熱帶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藍,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海南島岸線彎曲,長約1618公里(新數據為1823),沿岸可供建港灣有68處,其中可建深水港口的備擇港灣又有相對分散的特點。已建成海口港、三亞港、洋浦港、八所港和清瀾港等五大港口。
海南島被生物學家譽為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和最大的「自然博物館」。有「南藥王國」之譽;海南的野生稻、小粒稻、野荔枝、野生茶、紅殼松等野生物種,在科研和生產上都是難以估價的重要財富。黑冠長臂猿、海南坡鹿在內的102種珍稀動物被列入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動物名錄。
海南島上壯麗的山河、神奇的原始森林,珍稀的熱帶動植物,旖旎的椰風海韻等自然景觀;黎族苗族風土民情,珍貴的革命紀念地和文物遺址等人文景觀;加上宜人的氣候,形成豐富的旅遊資源。
據古籍記載,先秦時期,海南島及南海諸島早已內屬中原王朝。秦起,累屬象郡、南越國、珠崖、儋耳郡、湖廣行省和廣西行省、廣東省、海南立行政公署,1988年成立海南省,海南島屬之。海南是中國唯一的黎族聚居區。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海南島是我國第幾大島[朗讀]
海南島是我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海南島從平面上看,就像一個橢圓形雪梨,橫臥在碧波萬頃的南海之上。海南島的長軸呈東北一西南向,長約300餘公里,西北一東南向為短軸,長約180公里,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
擴展資料。
海南島是中國南方的`熱帶島嶼,陸地平面呈雪梨狀橢圓形,長軸作東北-西南走向,長240千米,寬210千米,面積3.39萬平方公里,為國內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島上熱帶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藍,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海南島地質構造形態在空間分布上,以各種不同的方向、形跡和性質的構造組合,形成東西向構造、南北向構造、北東向構造、北西向構造等主要構造體系,成為陸地的主要構造格局,控制著島陸沉積建造、岩漿活動、成礦作用及晚近時期的山川地勢的展布。
擴展資料。
海南島是中國南方的`熱帶島嶼,陸地平面呈雪梨狀橢圓形,長軸作東北-西南走向,長240千米,寬210千米,面積3.39萬平方公里,為國內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島上熱帶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藍,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海南島地質構造形態在空間分布上,以各種不同的方向、形跡和性質的構造組合,形成東西向構造、南北向構造、北東向構造、北西向構造等主要構造體系,成為陸地的主要構造格局,控制著島陸沉積建造、岩漿活動、成礦作用及晚近時期的山川地勢的展布。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