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只有更,一共有16隻以上的妖怪,死得很冤,其實,本不該死的。
一、卵二姐。
豬八戒下凡,一代天蓬元帥,轉換為豬,開啟自己的妖生,然而,他生就懶散,好吃懶做,不願工作,沒有謀生之本領,無法養活自己,便入贅給卵二姐。
《西遊記》原著之中,卵二姐沒了丈夫,後將豬八戒招為上門女婿,過起美好生活,她十分富裕,家財萬貫,住在福陵山,然而,她嫁給豬八戒一年之後,便生病死了。
再看豬八戒後來入贅高老莊,娶高翠蘭為妻,時不多久,孫悟空再見到高翠蘭之時,高翠蘭便已經面黃肌瘦,一個大門大戶的千金小姐,怎會有吃不飽飯的道理?究其根源,罪在豬八戒。
從這裡,可以推測卵二姐的死因。
現在,《西遊記》的通行版本里,一般都認為豬八戒的前妻叫「卵二姐」,實際上,在繁體版和古版《西遊記》里,豬八戒的前妻,應當為「卯」
英文之中,二,便是「two」,其音譯應該為「兔」
因此,按照古版《西遊記》原著,卵二姐應該為「卯二姐」,「卯二姐」其實應該就是「卯兔」,如此,可以斷定,卵二姐其實就是嫦娥身邊的玉兔。
應當是豬八戒醉後戲嫦娥,嫦娥常年獨守廣寒,豬八戒又精通鏖戰之法,起初,嫦娥已然心動,只是礙於天庭清規,不敢有逾越,然則,嫦娥不曾想,因此一事,豬八戒被打落凡間,更是轉化為豬,心疼不已,朝思暮想。
於是,便讓自己的玉兔下凡,去照顧豬八戒。
然而,玉兔並不是嫦娥,能力不行,武功不夠,承受不住,畢竟,豬八戒之鏖戰法也是獨步天下先。
最終,玉兔受不了,日日夜夜,誰能忍受?於是,通過假死,回到了月亮之上。
所以,卵二姐之死,比較冤枉,本以為可以消遣一世,享一世紅塵,卻不曾想豬八戒力量龐大,只得一死而脫身。
二、玉面狐狸。
死在豬八戒手裡的妖怪可真不少,玉面狐狸也是其中一位。
玉面狐狸父親是萬歲狐王,自幼在父親的庇護下長大,嬌生慣養,未曾經歷風雨,享受著公主般的待遇,如同溫室的花朵,不曾想,忽有一日,萬歲狐王去世了,玉面狐狸便成了孤女,無依無靠。
無論是天庭,還是靈山,或者是妖界,一切都是要憑藉實力說話,特別是妖界,更無規則可言。萬歲狐王去世,給玉面狐狸留下萬貫家財,數不盡的財寶,然而,由於過於寵溺玉面狐狸,導致玉面狐狸本領不高。
顯然,玉面狐狸人單勢孤,守著財寶,又如花似玉,在妖界無法生存,出於求生之道,玉面狐狸便想著找一個依靠,可以庇護自己。
於是,本領高強的牛魔王便入了她的眼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老牛也不能例外,初見玉面狐狸,便被迷住,逐漸不再回家,遠離鐵扇公主,竟然入贅到了玉面狐狸之家。
然而,玉面狐狸只是為了求生,她雖然破壞了牛魔王和鐵扇公主,但是,並沒有將事情做絕,反而,每個月的吃穿用度都儘量提供給鐵扇公主,甚至,鐵扇公主的丫鬟等等,都是玉面狐狸在提供薪酬。
總而言之,鐵扇公主的收入是依靠給火焰山周圍下雨收取報酬,牛魔王不養家,到處飲酒,結交朋友,四處遊玩,因此,老牛的家庭並不富裕。
他們能夠生活的如此滋潤,全靠著玉面狐狸的貼補家用。
然而,就是這樣一隻狐狸,被豬八戒撞見之後,一釘耙砸了下去,頓時,香消玉殞。
令人嘆息,玉面狐狸投靠牛魔王,只是為了求生,她沒有想過,要為難唐僧和孫悟空,更別提吃唐僧肉了。
唐僧四人並不厚道,想借別人的芭蕉扇,別人不借,就要強取,還殺了別人無辜的愛妾,實在不該。
三、杏仙和其同伴。
杏仙之死,令人扼腕嘆息。
唐僧師徒四人,路過一片古老的森林,其中有幾棵無比古老的樹,修煉有成,知道唐僧路過,便趁著夜色,將唐僧請了過去。
起初,這幾隻妖怪,並無冒犯之意,反而在和唐僧探討交流,相互交換自己的領悟,他們對唐僧非常尊重,更是向唐僧拜了幾次,認為唐僧的境界更高,讓人欽佩。
唐僧與他們也是相談甚歡,頗有一種知道知己的感覺,有人講,有人聽,豈不是很好。
哪裡像自己的幾個徒弟,一隻猴,一頭豬,一匹馬,還有一位悶聲不吭,最多的一句話是「大師兄不好了,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和幾個人交流,讓唐僧也十分欣喜,幾人之間,並無不愉快。
之不過,杏仙后來突然來拜訪,看到了唐僧,驚為天人,為唐僧之美貌和學識所折服,便想嫁給這樣一個如意郎君,於是,便直接給唐僧提了出來,其他幾人也在旁邊助威。
可是,他們只是勸說,並無動手脅迫之意。
不多時,孫悟空找到了他們,並將唐僧從其中帶走,並且告訴了唐僧,豬八戒得知真相,也不多言,舉起釘耙,瞬間將幾棵樹直接摧毀。
其實,無論是那幾位老者,還是杏仙,又有多大錯呢?只不過是想和唐僧交流學識,杏仙只是想娶一個如意郎君而已,並無大惡,也無強迫。
如果這是取死之道,那麼,唐僧一路上經歷了諸多考驗,比如觀音也曾考驗過唐僧和豬八戒,比如女兒國國王也想嫁給唐僧,那這些人呢?因此,我一直覺得杏仙之死,比較冤枉,特別是那幾位朋友。
四、老虎、老羊和老鹿。
車遲國的這三位國師,其實也是有點冤的。
車遲國有三位國師,被稱為:虎力大仙、羊力大仙和鹿力大仙。當年,車遲國遭遇了旱災,正是這幾位到來,解決了此次危機,並且,在那之後,保證了車遲國的風調雨順,百姓生活富足安康。
他們有著非常正宗的傳承,並非是走的其他路,因此,在和孫悟空比賽之時,風婆、推雲童子和雨師等人都到了,並非奉得是玉帝旨意,然而,他們遭遇了孫悟空的攔截,沒有能夠下得雨來。
在車遲國,老虎、老羊和老鹿似乎沒有做過什麼錯事,對於百姓而言,更是一樁好事,百姓的生活更好了,也很幸福?
並且,老虎、老羊和老虎,在自然界,應當是食物鏈,可是,老虎和自己的兩位食物,能夠友好相處,互幫互助,足以見得他們之間的情誼,突破了一般之妖。
至於三位國師對另外一部分人的苛刻和壓制,應該是情有可原的,畢竟,讓他們求雨,直接說求不來就行了,何必妝模作樣,騙吃騙喝呢?
五、三隻犀牛精。
《西遊記》原著當中,三隻犀牛精的確有取死之道,因為,他們將唐僧給擄走了,這就冒犯了孫悟空,必然會死,然而,對於三隻犀牛精而言,純屬無妄之災。
他們三位,並無特殊愛好,就是愛吃一點香油,因此,每年都要弄走一千多斤香油,對於那個縣而言,每年要花銷五萬兩銀子,但是,這五萬兩白銀是給二百四十戶大戶分攤的,每年每戶只需要二百兩左右的銀子。
當然,三隻犀牛精也並非是白吃白喝,只要這些人不欺騙他們,不用低劣的香油,不以次充好,他們都能保證方圓左近風調雨順。
其實,在古代,很多地方,都是要靠天吃飯的,風調雨順太過重要。
於是乎,犀牛精在的日子裡,雙方都是各取所取,相安無事,一方貪吃,喜歡吃香油,另外一方,則是需要好的光景,這像極了車遲國的百姓,他們遵奉那三位國師,國師給他們以庇護,雙方都好。
鳳仙郡就比較倒霉,雖無妖怪,卻大旱三年。
如此看來,無論是三位國師所在的車遲國,還是三隻犀牛精庇護的那個縣,還算是十分幸福了,有什麼比風調雨順更讓百姓心安呢?而且,只要風調雨順,他們便能穩步提高自己的收入,但是,他們每年的花銷卻不變?
其實,那個縣衙,還有百姓,早就知道三位犀牛精是妖怪了,只不過,能給自己帶來風調雨順,何樂而不為呢?於是,雙方都保持了一個默契。
可惜,唐僧到來,打破了一切,他不顧阻攔,一個人跑到橋頭,向著幾位妖精參拜,犀牛精順手就將唐僧帶走了,原因只有一個,他們擔心唐僧距離那麼近,看破了他們的秘密。
將唐僧抓走之後,這些妖怪也頗為有趣,他們自己吃飯時,還擔心唐僧餓到了肚皮,問唐僧需不需要吃飯。
後來,他們才知道自己得罪了孫悟空,沒有辦法,只能逃了。
可惜,得罪了唐僧和孫悟空,無論是走到哪裡,都已經沒有人可以庇護他們了,最終,三隻犀牛精全部死了,四隻犀牛角上交給天庭,一隻給如來,一隻孫悟空自己留下了。
其實,三隻犀牛精還是挺冤的,本來,一方出錢,他們出力,也不吃人,更不搶東西,生活得很是安逸,一切平靜就這樣被打破,最終還耽誤了自己的生命。
六、黃獅精。
這位,也是因為在天庭和靈山沒有任何背景,最終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了。
一般而言,大家都稱之為最冤枉的一隻妖怪。
黃獅精就住在人類城外不遠的地方,可是,這黃獅精卻恪守自己的原則,約束手下,凡事自己動手,不可搶,不可偷,不可騙,所以,導致了一個很鬱悶的事情,一群手下,還要為過冬的棉衣而發愁,換句話說,如果不讓他們搶,即便是去騙或者偷,一群妖怪,也早已解決了此事。
黃獅精要舉行賞寶大會,宴會用度,還要派一隻妖怪去鎮上買,所帶銀子不足,還讓商家跟著自己回去取。其實,無論是黃獅精,還是黃獅精的手下,又有什麼壞心思呢?
黃獅精吩咐要把銀子給商家,商家提出也想參加賞寶大會,黃獅精還同意了,只是告知商家,切記守口如瓶,不可泄露了此間事。
如果是其他妖怪,還需要去買宴會所用的肉食嗎?還會給銀子嗎?還能讓一個凡人一起參加宴會嗎?
然而,就是這樣一隻黃獅精,一輩子本本分分,只是一時沒有管住自己的手,最終被孫悟空打死。
其他那些妖怪,比如吞噬了獅駝國數十萬人的金翅大鵬鳥,最終還回了靈山,做了護法。
不同的來歷,不同的待遇,真是令人唏噓感嘆啊!
七、萬聖龍王滿門。
萬聖龍王,雖然稱為「龍王」
但其實他這個「龍王」並不在編制之內,嚴格而言,他是一隻妖。
《西遊記》原著當中,這位並沒有作惡,只是有一個女婿叫九頭蟲。
二郎神對萬聖龍王其實還算了解,對孫悟空說過,萬聖龍王一向老實本分,怎麼敢去偷別人的寶塔呢?
說白了,這就是九頭蟲的蠱惑,這種老實人最容易被人蠱惑。
九頭蟲抓了豬八戒後,沒有吃,他的速度比孫悟空快,孫悟空敗退之時,他也沒有趁機追,反而是返回了龍宮,等孫悟空再次打上門來,他卻跑了,坑了萬聖龍王,萬聖龍王剛出水面,就被孫悟空打死了。
然後,萬聖龍王一家就沒了。
這像極了九頭蟲故意坑自己的老丈人萬聖龍王,只不過他自己不好意思動手,也不能動手,所以,才借孫悟空之手。
可見,萬聖龍王蠻冤枉的,被自己女婿給坑了。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西遊記中,你覺得哪個妖怪死的最冤[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