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能力測驗(學測)
考試時間:通常在每年1月中下旬舉行,一般安排在周五至周日共3天。以2024年為例,考試時間為1月19日至21日。不過具體日期每年可能因農曆新年、學校學期安排等因素有細微調整,考生需密切關注台灣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發布的最新公告。
考試科目:涵蓋國文、英文、數學a(面向自然組學生)、數學b(面向社會組學生)、社會(含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自然(含物理、化學、生物)五科。考生可根據自身意願選擇報考部分或全部科目。
功能定位:學測成績是台灣地區大學多元入學的重要依據之一,主要用於申請提前批次的大學校系,如部分頂尖大學的特殊選才、繁星推薦等計劃。考生憑藉學測成績,有機會提前獲得心儀大學的錄取資格,無需再參加後續的指定科目考試。
指定科目考試(指考)
考試時間:一般在每年7月1日至3日舉行,為期3天。同樣,具體日期每年會有所波動,考生要以官方發布的信息為準。
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甲(側重數學理論與計算,難度高於學測數學a、b)、數學乙(側重數學應用,難度低於數學甲)、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物理、化學、生物等10科。考生需根據自己申請的大學校系要求,選擇相應的科目參加考試。
功能定位:指考是台灣地區大學招生中更為傳統和普遍的考試方式,其成績在大學錄取中占據重要地位。考生通過指考獲得分數後,可根據分數和志願填報情況,參與各大學校系的普通招生錄取。與學測相比,指考的考試科目更多、難度更大,對考生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要求更高。
大學多元入學管道及時間線
除學測、指考外,台灣還有繁星推薦(各高中依學測成績、在校學業成績等推薦學生,大學依比例錄取,通常在學測成績公布後進行校內推薦與大學審核)、個人申請(學生用學測成績申請大學,參加大學面試等甄選,時間多在學測後2 - 3個月)等多元入學方式。整體來看,從學測(1月)到指考(7月),再到後續的多元入學甄選,整個招生流程貫穿上半年至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