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是指人體由於上呼吸道解剖結構和生理機制異常,導致夜間睡眠中呼吸暫停時間過長,引起機體一系列調節紊亂症候群。其定義是人體在晚上7小時睡眠中,每次口鼻腔氣流暫停>10秒,反覆發作30次以上,血氧飽和度下降>4%者。臨床表現為睡眠打鼾、晨起頭痛、疲乏無力、白天嗜睡、智力減退,以及性格急躁、男性陽痿、遺尿,嚴重的病人還有抽搐、驚懼喊叫和夜遊等症。但是,由於這一疾病起病隱襲,症狀不典型,病程較長,相當多的病人頭一挨枕頭就呼呼大睡,常常被病人和家屬忽視,周圍人也認為這是能吃能睡身體好的表現,實際上這是一種病態。此症以男性多見,任何年齡都可發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可分為三型:
(1)阻塞型最為多見,占40%~90%。由於上氣道阻塞所致。多見於肥胖症、扁桃體肥大、扁桃體淋巴瘤、肢端肥大症、甲狀腺腫等疾病。
(2)中樞型約占<15%。大多與中樞性疾病有關,如腦炎、腦幹腫瘤、原發性肺泡通氣不足綜合徵、延髓型脊髓灰質炎等疾病。
(3)混合型占10%~50%。兼有上述兩者的障礙。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最主要的一點是睡眠質量差。呼吸暫停時可發生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嚴重時可引起各種心律紊亂。由於肺血管收縮,肺循環阻力增高,可引起肺動脈高壓和肺心病。此外,因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升高。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什麼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