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風病人,特別是多發性腦梗死和腦幹梗死的病人,可能因為咽部肌肉麻痹而不能吞咽,進食或進水都會引起嗆咳。這種情況下一定不要勉強給病人喂食喂水,否則不僅會因嗆咳引起肺炎,還有窒息的危險。如果病人咽喉部肌肉麻痹一時不能恢復,為解決飲食問題,醫生往往給病人下一條鼻飼管(胃管)。即在一側鼻孔插入一條柔軟的橡膠管或矽膠管,經鼻咽部、口咽部進入食道,直達胃腔。這樣就能通過這條管道直接給病人灌注水和流體食物,而避免了嗆入氣道的危險。下胃管最好由有經驗的醫護人員操作,因為操作不當會使管子誤行插入氣管,或由於深淺不合適而影響鼻飼飲食的灌注。
胃管原則上要求每周更換一次,並進行煮沸消毒。平時要經常注意檢查管子在體外部分的長度,以確定是否脫出;還要看看病人口腔內有無捲曲的管子,因為管子有時可隨嘔吐動作而脫出到口內。凡帶有鼻飼管的病人,每天至少應作兩次口腔護理,唾液和口鼻分泌物要隨時吸出。給病人鼻飼飲食的時候,可先用注射器或帶皮球加壓的沖洗器向管內打一點氣或清水,觀察病人的反應,並確定管子是否暢通,然後再灌飲食。流食和水都要注意溫度,不可過冷或過熱。通常在灌完流食後,再用少量清水沖洗一下胃管,以免堵塞。
鼻飼以牛奶、豆漿、雞蛋、米湯或藕粉等配製的混合奶為主食,適量加些糖、鹽和熟植物油,消化能力較強和吸收較好的病人可間或給些熬制的魚湯、雞湯或牛肉湯。主食量因人而異,平均每天1200~1600毫升,分4次灌注。同時,每天還要給1000~1200毫升的水(夏季適當增加),在給奶間隔中分次灌注。水中可適當加些果汁、蔬菜汁、蜂蜜等。至於藥物,除鈣劑可調配在飲食中外,其他藥品包括維生素類,均應研磨後調水另行灌注。此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免糖。關於混合奶的配製與加工方法,以及每個病人的具體食譜,可在醫院的營養門診得到諮詢。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怎樣給病人鼻飼飲食[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