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鉻細胞瘤是發生在人體腎臟的腎上腺髓質或交感、副交感神經節的嗜鉻組織中的腫瘤。由於腫瘤能分泌大量的能引起血壓增高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因此臨床上表現為持續性或陣發性和多個組織器官及代謝紊亂症候群。如能及早治療,大多數病例可以治癒;但嚴重者病情兇險,變化多端,尤其是惡性嗜鉻細胞瘤的治療比較困難。嗜鉻細胞瘤有90%發生於腎上腺髓質;10%在腎上腺外如腹主動脈周圍,左、右腰肌旁間隙,腸系膜下動脈開口處主動脈旁的嗜鉻體等部位。其中約90%為良性腫瘤,10%為惡性腫瘤。成人約占90%,兒童占10%。腫瘤的大小可不一致,直徑可在1~15厘米之間,重量可為幾克至2~3公斤不等,但大多數在10~200克,約占90%。
嗜鉻細胞瘤的臨床表現雖多變而複雜,但也有較為明顯的特徵。當您有以下幾大病症時,應疑及嗜鉻細胞瘤的可能,並及早就診,爭取早日治療。
(1)高血壓症狀群發作型者,每當患者受到精神刺激、劇烈運動或當腫瘤因體位變化而受擠壓時就引起發作。發作時血壓突然上升,40kpa(300mmhg)以上。患者自覺劇烈的心悸、氣促、出大汗、頭痛、心前區疼痛及緊縮感、發冷、肢端麻木、視力迅速減弱。此外,還可有焦慮、恐懼、噁心、嘔吐等。發作歷時數秒至數分鐘,長者可持續數10多個小時,也可反覆發作,間歇時間可不相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作可日趨頻繁。在發作間歇期,病人可完全無症狀。在疾病的晚期,由於動脈硬化的形成,血壓增高常表現為持續性,但仍可陣發性加劇。嚴重者還可呈惡性高血壓的表現。病程長者可出現心、腦、腎的併發症。女性患者在妊娠時易發生先兆子癇,分娩時或產後可發生心力衰竭。上述病人可因持續的血管痙攣而導致血容量減少;或因血管對大量兒茶酚胺的刺激引起反應性降低;或因大量腎上腺素分泌,使心率急劇加速而發生低血壓;嚴重者甚至可發生休克。
(2)代謝紊亂症狀群發作型者在發作時,產熱多於散熱,故可出現體溫升高。發熱一般為輕至中度,但如果在發作時伴有大汗淋漓,體溫升高可能不明顯。,腎上腺素可直接作用於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引發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促進全身代謝過程,使氧氣的消耗增加,基礎代謝率升高。病人多感覺倦怠、四肢無力並出現消瘦等症狀。
(3)以下情況者也應考慮本病的可能有嗜鉻細胞瘤家族史者;患有甲狀腺髓樣瘤、神經纖維瘤、粘膜神經瘤及神經多發性血管母細胞瘤者。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如何發現患嗜鉻細胞瘤[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