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肉類指豬肉、牛肉、羊肉、兔肉、雞肉以及動物內臟等,這些肉類的蛋白質含量在16%~26%之間。肉類所含必需胺基酸比較均衡,容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利用,所以被認為是優質蛋白質。肉類也是人體所需要的鐵、銅、鋅、鉬、磷、鉀、鎂、鈉等的良好來源。此外,肉類之所以受到廣大人民群眾喜愛,成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是因為肉類中的含氮浸出物有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當燉湯或用油烹調時,這些物質可產生特殊的「鮮味」,能夠增強人們的食慾。
動物內臟也屬肉類。其中肝臟的營養價值特別高,能夠提供豐富的鐵、維生素a、尼克酸和維生素b2。在飲食中定期添加一定量的肝臟,對健康有利。在肉類的選擇時,各種動物的肉也各有特色。在豬、牛、羊肉中,豬肉的脂肪含量最多,即使是純瘦豬肉,脂肪量也在20%~30%左右,而且多為飽和脂肪酸。牛肉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蛋白質和鐵、銅的含量則較高。雞肉也是一種含蛋白質高而脂肪低的肉類,其脂肪含量僅為2.5%,且雞肉的結締組織柔軟,脂肪分布均勻,易於消化吸收,燉出的雞湯,味鮮質高。值得一提的是,兔肉含有蛋白質高而脂肪極低,脂肪含量低於0.4%,適用於原本肥胖或過重者食用。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如何合理選擇肉類[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