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腹痛是指產婦在產褥期間發生的與分娩或產褥有關的小腹疼痛,主要是宮縮痛,具有促進子宮復舊及惡露排出的作用,中醫也稱作「兒枕痛」、「兒診腹痛」、「產後腹中痛」等,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一、生理性產後腹痛。
孕婦分娩後,由於子宮的縮復作用會導致小腹出現陣陣作痛,一般於產後1~2日出現,持續2~3日可自行消失,無需特殊治療。
二、病理性產後腹痛。
病理性產後腹痛多由於產後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可見於:
1.氣血兩虛:產婦素體虛弱,氣血不足,又因產時或產後失血過多,因產重虛,使得沖任血虛,胞脈失養,或產後血少氣弱,無力運行血液,血液運行不暢,因「不榮則痛」,故出現產後腹痛。
2.瘀滯子宮:產婦產後情緒不暢,肝氣鬱結,疏泄失常導致氣滯,氣滯則血瘀,使得瘀血內停阻滯沖任、子宮,因「不通則痛」,故出現產後腹痛。
3.寒凝血瘀:產婦素體陽虛導致陰寒內盛,又因產重虛,導致胞脈失於溫煦,氣血運行不暢,或因產後起居不慎,感受寒邪,導致血為寒凝,胞脈受阻,出現腹痛。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產後肚子疼是怎麼回事[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