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前述因術後出血,血腫壓迫造成呼吸道梗阻和喉頭水腫外,還有術中操作的機械性創傷,全身麻醉時經反覆,強行的氣管插管等均可造成喉頭水腫。根據氣管受壓和喉頭水腫的程度不同,患者可有不同的表現。如為輕度受壓或喉頭輕度水腫,患者呼吸困難可不太嚴重,給予200~400毫克氫化可的鬆快速靜脈滴入,經過吸氧,霧化,半臥位等處理後,可慢慢緩解。如氣管受壓和喉頭水腫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難可加重,此時應做緊急處理,用18號粗針穿刺氣管,暫時解決梗阻後,及時行氣管切開。如甲狀腺內有結節,長期壓迫氣管,可使氣管軟骨環退行性變或壞死,致氣管環軟化,術後氣管失去了周圍腺體的支持牽引作用,吸氣時氣管內的負壓作用使軟化的氣管塌陷,可導致窒息,處理同前述。但氣管軟化的患者往往需要氣管切開後放置較長的導管,以支撐軟化的氣管環,拔除導管也需數周后。也可用懸吊法將軟化的氣管懸吊在頸前肌群,或將懸吊線穿出相應的皮膚以外,並固定在皮膚外的襯墊物上,(如橡皮管等),一般6~7天可拆除。
另外,喉返神經損傷也可引起窒息。如雙側喉返神經的後支損傷,使兩側聲帶處於內收狀態,可造成呼吸道梗阻;如雙側喉返神經的主幹損傷,因聲帶鬆弛,此時不一定立即造成呼吸困難,但若伴有喉頭水腫,可引起呼吸道阻塞而造成危險。3~4個月後由於喉肌萎縮、聲帶纖維化收縮可使聲門狹窄,呼吸道不夠通暢。處理原則:如手術當時發現喉返神經已切斷,應立即行神經吻合術,一般都可達到滿意的效果;術後如出現聲門阻塞症狀(如呼吸困難或喘鳴),應先做氣管切開、聲帶固定術以擴大聲門,日後如聲帶功能未見恢復,需考慮行構狀軟骨切除術。
以往,甲亢行雙側甲狀腺大部切除術,引起手足抽搐者並非罕見,有報道發病率最高達30%。近年來,由於對甲狀旁腺的解剖和血液供應的研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手術方法上也不斷加以改進,因此,術後抽搐的發生率明顯下降。目前在我院行甲亢手術後引起的手足抽搐,不足2%,而且都是暫時性的。
甲亢術後出現甲狀腺危象是一組嚴重的併發症。近半個世紀來,由於對甲亢術後並發危象的病因及發病過程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術前充分的準備,術後甲亢危象的發生率明顯下降。
1976~1996年的20年間,北京協和醫院行甲亢手術的病人達200餘例,無一例術後發生甲狀腺危象的。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甲亢手術可能引起什麼併發症[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