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部損傷是臨床上常見的骨科疾病,其中,踝關節骨折、跟骨骨折以及踝關節扭傷較為常見。
1.踝關節骨折:踝關節骨折的發病率約占全身骨折的3.9%,在關節內骨折中居首位。踝關節的骨折又常並發以下損傷:後踝骨折、韌帶損傷等,傷後一般疼痛腫脹明顯,活動受限,x線或ct可診斷,可根據骨折類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2.跟骨骨折:跟骨骨折以足跟部劇烈疼痛、腫脹和瘀斑明顯,足跟不能著地行走,跟骨壓痛為主要表現,常由高處墜下或擠壓致傷。
3.踝關節扭傷:多由於外傷導致踝關節過度內翻或外翻,造成韌帶或肌肉的拉傷甚至撕裂,傷後通常腫脹、疼痛明顯,治療上需排除骨折,也可預防性的使用石膏等外固定。
其餘常見的踝關節疾病包括:跟腱滑囊炎及跟腱斷裂、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踝管綜合徵、跖筋膜炎、踇外翻畸形、踝關節炎等。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常見足踝疾病有哪些[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