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在西方國家較為常見,北美和歐洲發病率為(10~20)/10萬,目前我國發病率也逐年上升,發病率為11.6/10萬,男性高於女性,青春期後期或成年初期是主要的發病年齡段。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症,病變主要位於結腸黏膜層和黏膜下層,通常先累及直腸,逐漸向全結腸蔓延。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確,考慮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遺傳、感染、環境和免疫因素等,其中黏膜免疫異常在持續腸道炎症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一般起病緩慢,少數急驟,病情輕重不一,表現為腹痛、腹瀉、里急後重、黏液膿血便、貧血等症狀,且症狀易反覆發作,發作的誘因有精神刺激、過度疲勞、飲食失調、繼發感染等。
治療原則上應儘早控制疾病的症狀,維持緩解,促進黏膜癒合,防止復發,防治併發症和掌握手術治療時機。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率[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