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藥前需要注意:藥材別用熱水泡、藥材莫沖洗、煎藥最好用砂鍋、加水量要適當和煎中藥的時間和溫度。
1.藥材別用熱水泡。
煎中藥前,有個程序是將中藥浸泡20~30分鐘,好讓藥物充分地吸收水分,讓煎出的藥液療效更好。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浸泡藥材的水最好是冷水。60℃以上的熱水浸泡,會使藥材組織細胞內的蛋白質凝固,澱粉糊化,不利於藥物成分溶出。
2.藥材莫沖洗。
水洗會讓這些有效成分部分溶於水而流失,導致藥效降低。一些中藥方劑中有不少藥材是粉末狀的,有些藥材在配藥時要研碎,如果先用水洗一遍,必然會造成這些藥物的損失。此外,有的藥材在炮製過程中加入了蜜、醋、酒、膽汁等輔料,而這些輔料都易溶於水。
3.煎藥最好選砂鍋。
以砂鍋為好,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鏽鋼鍋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鐵鍋,銅鍋,在煎煮藥時能與中藥所含的化學成分發生反應,會影響湯劑的質量,直接關係到中藥湯劑的臨床療效。
4.加水量要適當。
中藥材因其質地不同,吸水量差別也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藥物,質地疏鬆其體積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質地堅實其體積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葉,全草類藥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礦物類,貝殼類藥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傳統的加水方法,是將藥物放入鍋內,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過藥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過藥物表面3厘米為準。這種加水方法,簡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5.煎中藥的時間和溫度。
煎藥時間應根據藥性而定,一般藥為30分鐘。解表藥、清熱藥、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沸後煎15~20分鐘。滋補藥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鐘。煎藥時要攪拌藥物2~3次。每劑中藥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煎藥時要注意攪拌,讓藥物充分煎透。有些藥物需要區別對待,如先煎、後下、沖服等,中藥師都會在抓藥時講明。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煎中藥前需要注意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