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類癌治療方式的選擇取決於類癌的大小、浸潤深度和局部淋巴結及遠處臟器有無轉移等。早期多以手術治療為主,晚期患者需要單獨或聯合進行手術和其他治療,包括藥物、化學療法、放射線和消融,化療對類癌治療效果欠佳。
1.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類癌直徑≤1.0cm,浸潤深度局限於黏膜固有層或黏膜下層,可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1.0cm<類癌直徑<2.0cm、浸潤深度局限於黏膜固有層或黏膜下層且無局部淋巴結及遠處轉移,可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相比emr術,esd術更能完整切除類癌,並能避免類癌殘留和復發。
2.外科切除:類癌直徑≥2.0cm、多為進展期類癌且有淋巴或遠處轉移,需外科手術切除。
3.放療:放療通過放射線的聚焦殺滅照射野的腫瘤細胞,屬於局部治療。圍術期的放療可提高治癒的機會;姑息放療可緩解症。
4.化療:化療利用腫瘤細胞對化學藥品的高敏感性,選擇性殺滅腫瘤。給藥途徑有全身靜脈給藥、術後腹腔熱灌注化療等。化療均以氟尿嘧啶為基礎用藥,以全身靜脈化療為主。
5.其他治療:直腸類癌形成梗阻且不能手術者,可採用燒灼、雷射或冷凍等局部療法,或放置金屬支架或腸梗阻導管以減輕梗阻。手術無法切除的多發肝轉移,可採用超聲或ct引導的介入消融儘量減少病灶。晚期病人應注意支持治療,以改善生活質量為原則。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怎麼治療大腸類癌[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