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指在胚胎髮育時期由於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或發育異常而引起的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後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情形。
先天性心臟病是兒童最常見的心臟病,發病率在活產新生兒中為6‰~10‰,如未經治療,約1/3的患兒在生後1年內可因嚴重缺氧、心力衰竭、肺炎等嚴重併發症而死亡。近年來,先天性心臟病的微創介入治療,如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和室間隔缺損封堵術,瓣膜狹窄和血管狹窄球囊擴張術、支架植入術等,已廣泛應用於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心臟外科手術方面,體外循環、深低溫麻醉下心臟直視手術的發展以及帶瓣管道的使用使手術成功率不斷提高,先天性心臟病的預後已大為改觀。
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85%以上可能是胎兒遺傳因素與周圍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加強孕婦的保健,特別是在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以及避免與發病有關的因素接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對預防先天性心臟病具有積極的意義。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什麼是先天性心臟病[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