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瘤術後引起的尿崩症可有三種不同臨床表現:暫時性(數天)、持續性(數周或永久性)和三相性(永久性),根據不同類型的尿崩症類型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垂體瘤是起源於腦垂體的腫瘤,當符合一定的手術指征時可以進行手術治療,目前垂體瘤手術治療主要有兩種:①經蝶竇手術是手術治療垂體瘤的首選方法。②經顱手術視野清楚,但併發症發生率高。垂體瘤手術損傷垂體和下丘腦會引起尿崩症。垂體瘤術後有可能出現短暫性的尿崩症。常在術後第1天突然發生,在幾天內可以恢復,此類型最為常見。該類型尿崩症的治療主要為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出現水電解質紊亂。持續性尿崩症也於手術後突然發生,但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周或者永久性。三相性的尿崩症特徵包括急性期、中間期和持續期,急性期在損傷後發生,持續4~5天;中間期尿量突然減少,持續5~7天;接著進入持續期,表現為永久性尿崩症。永久性的尿崩症需要口服抗利尿激素替代物彌補體內抗利尿激素水平的不足,緩解尿崩症產生的多尿、多飲、口乾症狀,同樣需要注意水分大量流失引起的高滲狀態。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垂體瘤手術後尿崩症怎麼辦[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