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過,進入數九寒天,古人很貼心地將冬季的最後兩個節氣命名為:小寒、大寒。僅從名字上看,天氣一天寒似一天,越來越冷的樣子。《數九歌》也這樣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進入小寒的時候,二九正走到中間,到大寒,已是冰凍三尺。在人們的印象里,這當然會是最冷的時候。
不過,數據告訴我們,在很多年份,小寒竟是比大寒冷的。宋英傑在《二十四節氣志》里列出幾組數據:
問:極端最低氣溫紀錄更容易發生在哪個節氣?
答:第一名:小寒,37%;第二名:冬至,23%;第三名:大寒,22%;第四名:立春,13%。
而從1951年到2015年,65年來全國平均氣溫數據也顯示:
有42%的年份,小寒時節更冷;有24%的年份,大寒時節更冷;有34%的年份,大寒、小寒之間是「沒大沒小」的基本持平。
看來,與「大雪」並不代表降雪量比「小雪」大類似,「大寒」也未必比「小寒」寒——「小、大」在這樣的節氣命名上更多表現出一種思維的慣性和人的主觀感受,而非科學的數據驗證。當然,小寒大寒比冷,也要看南北地域。
但從造字來看,「寒」的字象卻充分說明了古人觀察外物進行總結抽象的智慧。
克鼎(周晚期)金文。
「寒」是一個會意字。如何用有形的字來表示人對寒冷的主觀感受?在生產力低下、物質並不發達的遠古社會,人們每到冬季寒冷季節,就將房屋門窗塗泥塞縫,以此抵禦寒風的侵襲。《詩經·豳風·七月》講:「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正是隆冬時節勞動人民貓冬的生活寫照。現代社會人們禦寒有棉衣、羽絨服、絲棉被,但古代貧苦民眾卻遠沒有那麼多用以禦寒的物資,尤其是在棉花沒有傳入我國之前,用不起絲綢的人們只好在冬服、被衾里填「絮」做「胎」,比如蘆花、楊柳絮、敝綿(真絲下腳料)、茅草等等。這樣的「絮」當然質量很差,所謂「敗絮其中」
「寒」字的字象正反映出這樣的社會現實。「寒」的金文外面是「宀」( mián),即房屋,屋裡有「人」,人藏在「茅草」之中避寒,看上去就很冷的樣子。而且不單如此,「寒」字下還特意加了由兩橫構成的「冰」字( ),重點說明這是「結冰」的時節,可以對比下「冬」字。
寒冷是自然天氣,對人而言更是一種體感。在科學遠不發達的日子裡,古人通過觀象測時定季節、授農時,在寒冬臘月數著日子盼著太陽北歸、陽氣復甦。當寒冷到極致的時候,不正是物極必反的時候。
身體的感覺和心理思維相關聯,所以,從小寒到大寒的命名,與其說是一種主觀感受的錯覺,更不如說是一種對寒冷結束的期盼。正像2023年的元旦,很多人都在期盼:過了這個冬天,就是春暖花開。
- 自然問答
- 答案列表
小寒和大寒哪個冷[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