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岩位於郴州,1987年就對外開放了,是郴州的知名的旅遊景點,景區是一個大型地下河洞溶洞,面積非常大,目前還沒有完全勘探完畢,已經開發並且放開旅遊的的主洞長2245米,三個進出口,十二個迷離怪異的大廳,二十三個景點,支洞在主洞430米處,洞內石景別致,洞中三大瀑布神秘莫測令人神往,洞內一般寬度在15~20米,最寬處110米,高度一般在10~20米左右,最高處30米,地下河貫穿始終,空氣清新流暢,四季恆溫在18攝氏度左右,溶岩景觀。
地質地貌:似萬樹千花凡塵不染,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溶洞景觀岩石無論大小,處處雄風大氣,陽剛十足,赤壁倒懸,險峻無比,造型奇絕,特色鮮明。洞中有洞,處處晶瑩剔透,一脈柔情,石獅、石鶴、石樹、石花、石鐘、石幔、石田,有的像「水底龍宮」;有的似「瑤池果樹」、「鯤鵬展翅」、「巨蟒捕食」,有的則如「觀音坐蓮」、「玉女垂幃」,可謂是奇景芬芳,別具一格。岩溶精品,要數堪稱世界奇寶的「水下晶錐」
萬華岩的長期的洞穴考察、旅遊歷史。最早發現於宋朝,北宋時著名詩人阮閱到此一游後曾寫下的《坦山岩》一詩,「空山夜雨鬼神愁,怪石層岩虎豹憂。鳥道不通車馬到,只供衲子羽人游」。它將溶洞特徵,歷史傳說,水色山光,岩洞驚、奇、險、秀都融入其中,游後真實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從南宋到民國,多少文人學士撰文刻碑頌以萬華岩美名,經漫長歲月的風霜洗禮,至今尚存文物數件,洞頂鐫刻「萬華岩」三個紅色大字為南宋著名理學家張軾手跡;頂壁左側有南宋李朴所書「萬華岩」三個大字,下廳頂壁的「萬華岩」三個大字是隋朝郡守楊昌子所書,碼頭的岩壁上還有台灣著名書法家陳峰留下的「亘古之觀」;洞口左側刻有南宋郴州知軍趙不退的《坦山岩勸農記》石碑,立於公元1148年,記敘了務重谷乃天下之本。碑高3米,寬2.7米,厚1米,至今字跡清晰,完整無缺;該碑系農耕史上第一碑;洞口左上方《萬華岩坦山岩敘》,刻碑立於咸豐十年,碑高1.5米,寬1米,厚0.3米,記敘了太平軍攻入郴州和退出郴州的時間、地點、太平軍留下三處城牆依稀可見。洞口石壁、頂壁各有宋、元、明所刻洞名「萬華岩」三字,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也被列為重點保護文物。洞口右側一條地下河水從洞中緩緩流出,清悠涼沁,游魚可數,洞口上方藤蔓攀掛,樹木花草斜逸,各式各樣的石筍、石鐘乳點綴其中,五十米瀑布飛流而下,泛起陣陣水霧,構成一幅「人間仙境」的壯觀圖畫,洞外湖水相接,青山映襯。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詩詞題刻、遊記。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郴州萬華岩門票多少錢?萬華岩好玩嗎[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