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從今年起,濟南cbd片區開始集中供冷模式試運行,已經覆蓋該片區商場、寫字樓等約21萬平方米範圍。
集中供冷要來了
值得關注的是,濟南cbd片區採用了國內最大規模的冷暖同供網,冬天供暖夏季供冷——同一套管網系統,無疑可以節省重複建設成本和空間資源。
那麼,「製冷」與「制熱」模式的切換是如何實現的?其實,管網中的媒介始終是水,供冷還是供熱取決於水溫的高低。
冬季集中供暖時,熱源採用章丘電廠餘熱,通過43.8公里的長輸管網將熱水輸送到cbd片區,再通過熱力交換站,將熱水送到每一位用戶的末端系統,例如暖氣片、地暖等。
夏季集中供冷時,使用南部能源中心冷源,利用cbd區域內現有冬季供熱管網,把冷凍水輸送到位於區域內的換熱站,通過冷交換後將7℃-9℃的冷凍水輸送到用戶的末端風盤系統。
此外,集中供冷也可以手動調節溫度。據了解,濟南cbd片區用戶末端散冷設施均採用風機盤管形式,該種設備自帶溫度控制面板,用戶可以根據需求自主調節室內溫度。
「室內保持在26℃左右,效果非常好。供冷費按用冷量來結算,掛表計量,如果不使用無任何費用。」在濟南cbd片區辦公的山東港口物流集團酒店管理公司綜合部張梓浩說。
負責濟南cbd集中供冷的山東睿冠電能熱力有限公司董事長崔玥曾對媒體介紹,從目前片區已經使用集中供冷的用戶反饋來看,效果不錯。
「從運行初期到現在,用戶有一個逐漸認知的過程,就像上世紀90年代初濟南剛開始集中供暖時一樣。」崔玥說。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濟南cbd片區得以實行集中供冷,與2017年5月濟南市政府編制的《濟南cbd城市設計及導則》有關,裡面規定該片區在沿用濟南市原有集中供熱的基礎上,同時採用區域集中供冷。
「現在集中供冷的應用仍很局限。一般情況下,在大型商場、車站、寫字樓以及醫院、實驗室、工廠等特殊場所,才能看到。cbd片區為商業集聚區,區域內冷熱需求的建築密度大,且較為集中。這是該片區能同時實現冬季供暖夏季集中供冷的重要前提條件。」該業內人士說。
這種商業集聚區使用集中供冷相比自己建設空調設備,不但減少了機房占地、冷卻塔屋面占地,且減少了建築用於空調製冷的電增容費,而且無空調外掛機影響建築美觀。
同圓設計集團總工程師李剛曾表示,在商業集聚區,可以利用不同功能商業樓宇用能需求尖峰時間不同的特點,配合冰蓄冷和水蓄冷系統的設計,充分利用峰谷電差價蓄冷調峰,既降低了系統運行費用,又實現了電網的削峰填谷。
據估算,未來濟南cbd片區供冷麵積達到220萬平方米以後,每年可以減少大約12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約相當於1萬戶家庭整個夏季空調製冷所產生的碳排放。
集中供冷處於起步階段
集中供冷的概念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一直到1961年,美國康乃狄克州首府哈特福德(hartford)才開始嘗試集中供冷。但受到當時技術條件的影響,其系統的熱力係數很低,且經濟性也不高,甚至無法和傳統的空調系統相比,因此發展並不順利。
之後,日本、法國、挪威、丹麥、瑞典等國家都有所嘗試。一些北歐國家尤其擅長利用海水、湖水、地下水等自然冷量製冷。
在集中供冷領域,中國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
當前,我國城市居民夏季製冷主要採用分體式電空調,該製冷方式從發電、輸電,到空調室內外氣體的熱量傳遞,都在不斷加劇「熱島效應」
此外,空調製冷還存在能耗高、滴水擾民、室外機影響建築物美觀等問題,空調中製冷劑氟立昂的使用,也受到環保專家的普遍質疑。因此,對於生態環境而言,空調並不是那麼「友好」
2000年,中國印發《關於發展熱電聯產的規定》,鼓勵各地區積極發展城市熱水供應和集中供冷,擴大夏季製冷負荷,提高全年運行效率。自此,中國城市步入了建設區域供冷系統的探索。
當前,我國廣州大學城、深圳前海區、北京中關村科技園等區域也採用了集中供冷方式,並已投入運行。
廣州大學城是我國最早實行集中供冷的區域之一,也是當時全球供冷量最大的區域供冷項目之一。
該大學城由10所大學及中心區構成,工程總建築面積約800萬平方米,大學城能源系統採用了分布式能源系統(又稱「冷熱電三聯供」),整個系統由分布式能源站、區域供冷系統和集中生活熱水系統組成。
分布式能源站以液化燃氣為燃料,燃燒獲得燃氣,燃氣先用來發電,餘熱產生的部分蒸汽通過集中生活熱水系統向大學城區供應熱水,另一部分蒸汽進入區域供冷系統,這種類似家用空調的裝置產生2.5℃左右的冷水,冷水通過與風扇交換熱能產生冷氣,頗受當地師生喜愛。
與此同時,今年7月,深圳前海5號冷站「集中監控和展示中心」宣布正式啟用。前海5號冷站是前海區域集中供冷系統的中心站,也是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片區的首個冷站,目前已為前海嘉里中心、前海中集國際中心等10餘家建築綜合體集中供冷。
「集中監控和展示中心」的正式啟用,意味著未來運行管理人員可通過集中監控系統,遠程操控前海所有冷站設備的「中心站」,實現前海區域供冷系統的集中調度、控制和管理,大大提高系統管理效能。
但並不是每個集中供冷項目都能順利推進。
2014年,太原供冷項目由於道路改造與熱源電廠的拆除,不得不面臨暫停的厄運。
時間回到2000年,當年太原市熱力公司為提升供暖設備使用率,在原有設備基礎上進行了改造,改變了供暖設備過去「冬季運作夏季閒置」的狀況,每年集中供冷時間為6月20日—8月20日。
但在運行的十多年時間裡,太原實際的供冷麵積不到5萬平方米,使用集中供冷的單位,也僅有太原火車站、太原市公安局、美特好超市(五一店)3家單位。而數據顯示,太原市集中供冷能力已達100萬平方米。
當時,該項目負責人稱,由於社會公眾認識不到位,造成集中供冷項目難推廣,過低的使用率讓製冷設備「名存實亡」,使得該項目運行15年也僅能夠維持成本。
小區集中製冷是什麼意思
集中供冷就是把高溫高壓的水蒸氣,通過集中供熱管道輸送到製冷站,以此為動力,驅動製冷站內的「溴化鋰制冷機組」進行製冷,再將製冷後產生的低溫冷水輸送到用戶,通過用戶端的「風機盤管」吹出冷風,滿足用冷需要。由於難以形成規模效應,集中製冷的費用相對較高。
引用來源: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24259153656644137/。
- 夫妻問答
- 答案列表
集中供冷要來了 集中供冷是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