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立案需首先向法院遞交民事訴訟狀、身份證明及相應的證據(立案證據交複印件即可),訴狀內容要有具體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明確的被告,屬於該法院管轄.刑事自訴和行政案件基本相同,但法院會審查時間較久。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法院立案流程:法院執行局辦案流程[朗讀]
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民事案件的基本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的規定,具體包括:(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立案需向法院提交起訴書,並根據被告人數提交起訴書副本,立案時還需要提交起訴證據和證據目錄,勁法院審查後同意立案,繳納訴訟費.法律規定,不服第一審法院判決裁定可在規定時間上訴,上訴狀由第一審法院受理並由一審法院將案卷送交上級法院。
被他人起訴,屬於被告.法院自立案之日起5日內,會送達起訴書副本.收到起訴書副本之日起15日內,應當提出答辯狀.法院自收到答辯狀5日內,會將其副本送達至原告.最後,在開庭3日前,法院將會通知.民事案件的一般程序是:1、立案.2、發送起訴書.3、被告提交答辯狀.4、開庭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向原被告發送開庭傳票,原被告提交證據等.5、開庭審理;包括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原被告最後陳述、合議庭評議、宣判.6、執行判決。
民事案件從立案到開庭一般要三十天左右,具體看什麼案件和案件的實際情況.1、答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六、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