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年度是會計行業中的術語即從每年公曆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為一個公曆年度.我國的會計年度之所以採用公曆制,所以也叫會計年度把公曆即陽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也就是陽曆年(公曆年).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公曆是什麼意思:公曆是身份證上的日期嗎[朗讀]
陽曆就是公曆,全球通用的那個,像5.1勞動節.陰曆就是農曆,像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我國古代傳承下來的陰曆農曆節日,日曆上阿拉伯數字是陽曆,漢語數字是陰曆。
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太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目前所說的陽曆,也稱為公曆.傳自歐洲,西方人將基督的誕生年定為公元一年.現在世界使用的所謂的「公曆」,是16世紀末期和17世紀初期,羅馬教皇格雷果里修訂了。
陽曆又名'太陽曆'.系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為西方各國所通用,故又名'西曆'.我國自民國元年採用陽曆.故又名曰'國曆'.為有我國舊有之歷相稱,故又名'新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