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中國詩體.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它源於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絕句」這一名稱大約起於南。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絕句是什麼意思:絕句古詩的解釋意思[朗讀]
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意:成對的黃鸝在新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在青天上自由飛翔.憑窗望去。
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這裡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一律絕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
絕句來源於兩漢,成形於魏晉南北朝,興盛於大唐.當時都是四句一首,稱為「聯句」.《文心雕龍·明詩》所謂「聯句共韻,則柏梁余制」.唐宋兩代,是我國古典詩歌。
對於「絕句」的稱謂,有兩種說法:第一種:「絕句」又叫「絕詩」,或稱「截句」、「斷句」,截和斷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詩法源流》的解釋,絕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詩四句,或截首尾二聯,或截前二聯或後二聯,或是中間二聯(首尾、前二、後二、中二).第二種:「絕句」是從「五言短古,七言短歌」變化而來,唐人賦予它以聲律,使它定型,就成絕句.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