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在生產的產品沒有相關國家或行業標準,或是國家與行業標準不全面時,可制定本企業的產品標準.2、企業制定的標準不能與上級標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相牴觸。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國家標準制定流程:國家標準制定程序是什麼[朗讀]
企業管理標準化是提高企業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儘可能在管理體系的各個系統中採用和推廣使用先進標準,並且通過標準化管理促使企業的管理進步和技術進步.標準是為指定行為或範圍建立並由公認機構批准的具有公共約束力的一類秩序和準則規定的文件,是水平的標誌.正所謂,一流的企業出標準,二流的企業出技術,三流的企業出產品.在企業管理體系系統內引入先進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將會使企業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可以選擇的標準次序是: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引入標準前,需要慎重評估企業自身條件.採用標準過高,企業實現困難;採用標準過低,達不到提高目的。
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批准發布,對全國經濟、技術發展有重大意義,且在全國範圍內統一的標準.國家標準是在全國範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協調項目分工,組織制定(含修訂),統一審批、編號、發布.法律對國家標準的制定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國家標準的年限一般為5年,過了年限後,國家標準就要被修訂或重新制定.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需要制定新的標準來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因此,標準是種動態信息。
微觀角度,從業務流程入手;宏觀角度,從行業整體格局入手.制定過程中參考「制度化、流程化、質量化、標準化、程序化和規範化、模塊化」的思維方式.很多商業流。
標準是對重複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准,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該定義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