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拼音:gōng,部首:小,部外筆畫:7,總筆畫:10,基本字義:(1)肅敬,謙遜有禮貌,(2)通「洪」,大,如:恭德(大德),(3)工整,如:恭筆(工整的筆畫).請過了文昌,大人朝上又打三恭.——《儒林外史》(4)入廁出恭入敬——從元代起,科舉考場中設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離座位.士子入廁須先領此牌.因此俗稱入廁為出恭.並謂大便為出大恭,小便為出小恭。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恭是什麼意思:恭的意思和含義是什麼[朗讀]
恭,肅敬/謙遜有禮(的態度)語出西漢韓嬰《韓詩外傳·周公誡子》.這句話的理解要和上下句結合起來【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我聽說,用謙遜有禮的態度保持道德品行寬大容厚的人,可以榮華顯貴。
恭[gōng]基本解釋:肅敬,謙遜有禮貌:~敬.~謹.~候.~維.~賀.打~(拱揖).洗耳~聽.詳細解釋:〈形〉1、(形聲.從心,共聲.本義:恭敬,謙遜有禮)2、同。
恭拼音[gōng]基本字義肅敬,謙遜有禮貌本義:恭敬,謙遜有禮.從元代起,科舉考場中設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離座位.士子入廁須先領此牌.因此俗稱入廁為出恭.並謂大便為出大恭,小便為出小恭。
恭敬上報或恭敬呈報;恭敬上言(進呈言辭)等.晚輩給長輩書信或下級呈上級書信等的用詞.恭gōng〈形〉形聲.從心,共聲.本義:恭敬,謙遜有禮「恭,敬也」《爾雅》上shàng〈動〉上報;呈報[report]又如:上復(稟報;奉告);上控(上訴);上詳(向上級呈報請示);上變(向朝廷密告謀反叛亂事件);上功(呈報功勞);上言(進呈言辭)進獻,送上:「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戰國策·齊策》又如:上本(臣下向皇帝呈送奏本);上表(上奏章);上章(向皇帝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