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又成為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端午節自古便有食粽、飲雄黃久不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自然問答
- 答案列表
端午什麼時候:中秋什麼時候[朗讀]
端午節(中zd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統治者內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曆五月初五,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五月五,過端午;六月六,曬絲綢;七月七,掐巧乞;八月十五正中秋;九月九,度重。
端午節,放假1天,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應以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的工資標準確定.勞動合同沒有約定,按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確定;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祛病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