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黨史學習教育方案的要求,今天我們舉辦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專題研討會,目的就是要深刻領會這段歷史所蘊涵的偉大意義,深刻領會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功績,感悟其歷史的巨大影響力和推動力,進一步凝聚共識,激發力量,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夯實堅定的思想基礎。下面,本人結合學習情況,談談三個方面的體會。
一、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學史明理」
197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這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是一次扭轉乾坤的會議,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它是歷史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夢」的「覺醒鍾」,它是「復興號」的「航標燈」。這次會議衝破「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宏偉大幕在中華大地上徐徐拉開。
改革開放,是一次偉大的決策,是一個偉大的覺醒。實踐證明,40多年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當中寫下了彪炳史冊的偉大功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沿著改革開放之路,接力奮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蹟,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飛躍,將「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高度。
在開啟「十四五」新征程上,我們要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用新發展理念科學引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隨著「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瓶頸問題、短板問題日益凸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釋放發展新動能、不斷開闢發展新空間尤為重要。要總結好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發揮好黨的創新理論,與時俱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
二、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在把握新發展階段中「學史增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總書記用「四個偉大」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意義。的確,經歷實踐的檢驗,這「四個偉大」歷久彌珍、歷久彌新!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勇敢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各項事業的發展。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一,也是新起點上的一個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但機遇大於挑戰。面對新階段的新挑戰,我們要踐行「兩個維護」,站穩政治立場,以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堅定跟黨走的信心,提升政治判斷力,增強政治領悟力,提高政治執行力,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忠誠人」。在學習中把牢政治方向,在實踐中錘鍊政治品格,在奮鬥中堅定政治自信,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
三、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學史力行」
改革開放40年,締造了實事求是的偉大真理,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蹟,鑄就了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改革開放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偉力。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就是要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於開拓、革故鼎新、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一部當代史,我們都是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改革開放史的意義將不斷彰顯。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強信心和勇氣,強化擔當和作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理念,將實際行動落實到「我為群眾辦實事」當中。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站穩群眾立場,將群眾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將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是我們奮力前行的精神動力,也是我們開啟新征程的精神滋養。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就是要在新時代爭當開路先鋒,敢闖敢試,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是要在新時代發揮示範引領、攻堅克難的作用,闖關奪隘,劈波斬浪。我們要發揚光大改革開放精神,堅持改革開放精神指引,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奮進新征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專題發言稿[朗讀]
根據黨史學習方案的要求,今天我們舉辦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專題研討會,目的就是要深刻領會這段歷史所蘊涵的偉大意義,深刻領會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功績,感悟其歷史的巨大影響力和推動力,進一步凝聚共識,激發力量,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夯實堅定的思想基礎。下面,本人結合學習情況,談談三個方面的體會。
一、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學史明理」
197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這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是一次扭轉乾坤的會議,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它是歷史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夢」的「覺醒鍾」,它是「復興號」的「航標燈」。這次會議衝破「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宏偉大幕在中華大地上徐徐拉開。
改革開放,是一次偉大的決策,是一個偉大的覺醒。實踐證明,40多年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當中寫下了彪炳史冊的偉大功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沿著改革開放之路,接力奮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蹟,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飛躍,將「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高度。
在開啟「十四五」新征程上,我們要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用新發展理念科學引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隨著「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瓶頸問題、短板問題日益凸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釋放發展新動能、不斷開闢發展新空間尤為重要。要總結好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發揮好黨的創新理論,與時俱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
二、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在把握新發展階段中「學史增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總書記用「四個偉大」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意義。的確,經歷實踐的檢驗,這「四個偉大」歷久彌珍、歷久彌新!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勇敢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各項事業的發展。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一,也是新起點上的一個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但機遇大於挑戰。面對新階段的新挑戰,我們要踐行「兩個維護」,站穩政治立場,以此次黨史學習為契機,堅定跟黨走的信心,提升政治判斷力,增強政治領悟力,提高政治執行力,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忠誠人」。在學習中把牢政治方向,在實踐中錘鍊政治品格,在奮鬥中堅定政治自信,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
三、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學史力行」
改革開放40年,締造了實事求是的偉大真理,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蹟,鑄就了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改革開放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偉力。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就是要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於開拓、革故鼎新、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一部當代史,我們都是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改革開放史的意義將不斷彰顯。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強信心和勇氣,強化擔當和作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理念,將實際行動落實到「我為群眾辦實事」當中。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站穩群眾立場,將群眾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將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是我們奮力前行的精神動力,也是我們開啟新征程的精神滋養。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就是要在新時代爭當開路先鋒,敢闖敢試,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是要在新時代發揮示範引領、攻堅克難的作用,闖關奪隘,劈波斬浪。我們要發揚光大改革開放精神,堅持改革開放精神指引,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奮進新征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學史明理」
197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這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是一次扭轉乾坤的會議,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它是歷史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夢」的「覺醒鍾」,它是「復興號」的「航標燈」。這次會議衝破「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宏偉大幕在中華大地上徐徐拉開。
改革開放,是一次偉大的決策,是一個偉大的覺醒。實踐證明,40多年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當中寫下了彪炳史冊的偉大功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沿著改革開放之路,接力奮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蹟,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飛躍,將「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高度。
在開啟「十四五」新征程上,我們要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用新發展理念科學引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隨著「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瓶頸問題、短板問題日益凸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釋放發展新動能、不斷開闢發展新空間尤為重要。要總結好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發揮好黨的創新理論,與時俱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
二、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在把握新發展階段中「學史增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總書記用「四個偉大」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意義。的確,經歷實踐的檢驗,這「四個偉大」歷久彌珍、歷久彌新!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勇敢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各項事業的發展。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一,也是新起點上的一個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但機遇大於挑戰。面對新階段的新挑戰,我們要踐行「兩個維護」,站穩政治立場,以此次黨史學習為契機,堅定跟黨走的信心,提升政治判斷力,增強政治領悟力,提高政治執行力,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忠誠人」。在學習中把牢政治方向,在實踐中錘鍊政治品格,在奮鬥中堅定政治自信,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
三、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學史力行」
改革開放40年,締造了實事求是的偉大真理,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蹟,鑄就了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改革開放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偉力。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就是要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於開拓、革故鼎新、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一部當代史,我們都是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改革開放史的意義將不斷彰顯。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強信心和勇氣,強化擔當和作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理念,將實際行動落實到「我為群眾辦實事」當中。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站穩群眾立場,將群眾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將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是我們奮力前行的精神動力,也是我們開啟新征程的精神滋養。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就是要在新時代爭當開路先鋒,敢闖敢試,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是要在新時代發揮示範引領、攻堅克難的作用,闖關奪隘,劈波斬浪。我們要發揚光大改革開放精神,堅持改革開放精神指引,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奮進新征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按照學習要求,近期重點圍繞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歷史進行了自學,深受教育,很有收穫。體會如下:
一、在學史知史中感悟政治擔當,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心中有信仰,行動才會有力量。回顧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不難發現,黨的領導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建設新中國黨歷史探索期,是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探索期。在舊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進行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使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立起獨立的,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研製出「兩彈一星」,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小崗村的「大包干」衝出了「禁區」,為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實踐經驗。我們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鑑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都得到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國民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突飛猛進,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潮流,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展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作為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特別是作為市委辦公室的黨員領導幹部,我們必須更好的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團結帶領好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築牢初心使命,保持定力、一往無前,奮勇當先、實幹擔當,以「趕考」的心態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更高質量的答卷。
二、學史知史中感悟為民情懷,堅守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鬥,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党進行土地改革,推動國民經濟恢復,掀起以興修水利、養豬積肥和改良土壤為中心的農業生產高潮,發動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教育科學文化衛生事業,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讓老百姓過上吃飽穿暖的幸福生活。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克服特大洪水、地震、「非典」等突發性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不遺餘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樣是為了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始終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解決群眾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強烈的 「急難愁盼」問題,彰顯辦公室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和情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在學史知史中感悟奮鬥精神,積極擔當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發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強調要發揚老一輩革命家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精神,發揚共產黨人「唯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一系列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
作為黨員領導幹部,我要以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汲取力量,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進一步增強履職擔當的進取心,守土盡責、勤奮工作,永不退縮、決不懈怠,高標準落實好每一項任務,認真解決好每一個具體問題,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多維度確保「十四五」及市委決定事項迅速落地生效。把好傳統帶進新征程,以好作風奮進新時代。
一、在學史知史中感悟政治擔當,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心中有信仰,行動才會有力量。回顧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不難發現,黨的領導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鞏固新中國、建設新中國黨歷史探索期,是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探索期。在舊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進行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使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立起獨立的,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研製出「兩彈一星」,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小崗村的「大包干」衝出了「禁區」,為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實踐經驗。我們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鑑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都得到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國民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突飛猛進,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潮流,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展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作為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特別是作為市委辦公室的黨員領導幹部,我們必須更好的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團結帶領好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築牢初心使命,保持定力、一往無前,奮勇當先、實幹擔當,以「趕考」的心態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更高質量的答卷。
二、學史知史中感悟為民情懷,堅守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鬥,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党進行土地改革,推動國民經濟恢復,掀起以興修水利、養豬積肥和改良土壤為中心的農業生產高潮,發動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教育科學文化衛生事業,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讓老百姓過上吃飽穿暖的幸福生活。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克服特大洪水、地震、「非典」等突發性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不遺餘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樣是為了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始終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解決群眾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強烈的 「急難愁盼」問題,彰顯辦公室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和情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在學史知史中感悟奮鬥精神,積極擔當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發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強調要發揚老一輩革命家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精神,發揚共產黨人「唯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一系列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
作為黨員領導幹部,我要以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汲取力量,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進一步增強履職擔當的進取心,守土盡責、勤奮工作,永不退縮、決不懈怠,高標準落實好每一項任務,認真解決好每一個具體問題,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多維度確保「十四五」及市委決定事項迅速落地生效。把好傳統帶進新征程,以好作風奮進新時代。
根據社區黨支部關於繼續深入學習黨史的工作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改革開放新時期,我黨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順應歷史潮流,牢牢把握住了發展的主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把加強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下面就談談幾點學習體會:
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確保了改革開放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行。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我們改革開放積累的首要根本經驗。必須始終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必須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更好地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順應歷史潮流、抓住用好機遇,牢牢把握了發展的主動權。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始終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應該是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想,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踐行「兩山」理論,努力趟出一條生態優先、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高水平發展新路。
在改革開放的關鍵階段,黨能不能始終帶領人民走在時代前列,能不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對黨根本的考驗。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總書記在繼承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領導集體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時代新特點新要求,對我黨的作風建設做出了新的回答。特別是他創造性的提出要按照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要求來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為了把黨的作風建設扎紮實實的推向前進,他要求在全體領導幹部的工作中倡導八個方面良好風氣,即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心繫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幹、務求實效;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共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這八個方面的要求,其實質就是要求領導幹部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改進自身作風,努力成為社會良好風氣的模範實踐者和積極推動者,為我黨的作風建設增添了新活力和魅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把加強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鮮明態度,以猛藥去疳、壯士斷腕的堅強意志,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問題、始終做到「三嚴三實」、紮實推進「兩學一做」,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堅持抓早抓小,堅持依靠群眾,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有力推動作風建設取得顯著成績。
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確保了改革開放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行。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我們改革開放積累的首要根本經驗。必須始終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必須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更好地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順應歷史潮流、抓住用好機遇,牢牢把握了發展的主動權。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始終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應該是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想,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踐行「兩山」理論,努力趟出一條生態優先、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高水平發展新路。
在改革開放的關鍵階段,黨能不能始終帶領人民走在時代前列,能不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對黨根本的考驗。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總書記在繼承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領導集體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時代新特點新要求,對我黨的作風建設做出了新的回答。特別是他創造性的提出要按照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要求來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為了把黨的作風建設扎紮實實的推向前進,他要求在全體領導幹部的工作中倡導八個方面良好風氣,即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心繫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幹、務求實效;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共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這八個方面的要求,其實質就是要求領導幹部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改進自身作風,努力成為社會良好風氣的模範實踐者和積極推動者,為我黨的作風建設增添了新活力和魅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把加強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鮮明態度,以猛藥去疳、壯士斷腕的堅強意志,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問題、始終做到「三嚴三實」、紮實推進「兩學一做」,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堅持抓早抓小,堅持依靠群眾,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有力推動作風建設取得顯著成績。
根據黨史學習教育方案的要求,今天我們舉辦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專題研討會,目的就是要深刻領會這段歷史所蘊涵的偉大意義,深刻領會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功績,感悟其歷史的巨大影響力和推動力,進一步凝聚共識,激發力量,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夯實堅定的思想基礎。下面,本人結合學習情況,談談三個方面的體會。
一、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學史明理」
197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這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是一次扭轉乾坤的會議,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它是歷史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夢」的「覺醒鍾」,它是「復興號」的「航標燈」。這次會議衝破「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宏偉大幕在中華大地上徐徐拉開。
改革開放,是一次偉大的決策,是一個偉大的覺醒。證明,40多年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當中寫下了彪炳史冊的偉大功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沿著開放之路,接力奮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蹟,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飛躍,將「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高度。
在開啟「十四五」新征程上,我們要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用新發展理念科學引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隨著「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瓶頸問題、短板問題日益凸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釋放發展新動能、不斷開闢發展新空間尤為重要。要總結好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發揮好黨的創新理論,與時俱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
二、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在把握新發展階段中「學史增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總書記用「四個偉大」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意義。的確,經歷實踐的檢驗,這「四個偉大」歷久彌珍、歷久彌新!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勇敢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各項事業的發展。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一,也是新起點上的一個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但機遇大於挑戰。面對新階段的新挑戰,我們要踐行「兩個維護」,站穩政治立場,以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堅定跟黨走的信心,提升政治判斷力,增強政治領悟力,提高政治執行力,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忠誠人」。在學習中把牢政治方向,在實踐中錘鍊政治品格,在奮鬥中堅定政治自信,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
三、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學史力行」
改革開放40年,締造了實事求是的偉大真理,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蹟,鑄就了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改革開放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偉力。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就是要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於開拓、革故鼎新、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一部當代史,我們都是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改革開放史的意義將不斷彰顯。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強信心和勇氣,強化擔當和作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理念,將實際行動落實到「我為群眾辦實事」當中。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站穩群眾立場,將群眾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將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是我們奮力前行的精神動力,也是我們開啟新征程的精神滋養。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就是要在新時代爭當開路先鋒,敢闖敢試,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是要在新時代發揮示範引領、攻堅克難的作用,闖關奪隘,劈波斬浪。我們要發揚光大改革開放精神,堅持改革開放精神指引,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奮進新征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學史明理」
197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這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是一次扭轉乾坤的會議,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它是歷史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夢」的「覺醒鍾」,它是「復興號」的「航標燈」。這次會議衝破「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宏偉大幕在中華大地上徐徐拉開。
改革開放,是一次偉大的決策,是一個偉大的覺醒。證明,40多年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當中寫下了彪炳史冊的偉大功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沿著開放之路,接力奮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蹟,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飛躍,將「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高度。
在開啟「十四五」新征程上,我們要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用新發展理念科學引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隨著「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瓶頸問題、短板問題日益凸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釋放發展新動能、不斷開闢發展新空間尤為重要。要總結好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發揮好黨的創新理論,與時俱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
二、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在把握新發展階段中「學史增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總書記用「四個偉大」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意義。的確,經歷實踐的檢驗,這「四個偉大」歷久彌珍、歷久彌新!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勇敢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各項事業的發展。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一,也是新起點上的一個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但機遇大於挑戰。面對新階段的新挑戰,我們要踐行「兩個維護」,站穩政治立場,以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堅定跟黨走的信心,提升政治判斷力,增強政治領悟力,提高政治執行力,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忠誠人」。在學習中把牢政治方向,在實踐中錘鍊政治品格,在奮鬥中堅定政治自信,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
三、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學史力行」
改革開放40年,締造了實事求是的偉大真理,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蹟,鑄就了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改革開放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偉力。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就是要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於開拓、革故鼎新、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一部當代史,我們都是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改革開放史的意義將不斷彰顯。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強信心和勇氣,強化擔當和作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理念,將實際行動落實到「我為群眾辦實事」當中。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站穩群眾立場,將群眾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將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是我們奮力前行的精神動力,也是我們開啟新征程的精神滋養。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就是要在新時代爭當開路先鋒,敢闖敢試,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是要在新時代發揮示範引領、攻堅克難的作用,闖關奪隘,劈波斬浪。我們要發揚光大改革開放精神,堅持改革開放精神指引,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奮進新征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