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來,我認真學習了中國共產黨黨章和黨史,學習的重點是是黨的綱領,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黨的綱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首先是黨的綱領的涵義和意義,黨的綱領的涵義就是黨的綱領就是一個政黨根據它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而提出的奮鬥目標和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採取的行動路線。它標誌著一個黨是否成熟及其成熟程度。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綱領,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低綱領。
在發展中國特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堅持了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辯證統一,既堅定了我們可以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念,又結合不同階段的實際,實事求是,不斷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我們黨在建黨之初就明確了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共產主義是有史以來人類所追求的最美好的社會制度,但是共產主義不是一蹴而就的,實現共產主義需要共產黨人的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但我們應該堅信,共產主義必然能夠實現。
其次,通過學習和了解《共產黨宣言》中的相關的理論內容以及認識十月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使我堅信,共產主義的實現不是一句空話。《共產黨宣言》通篇閃爍著旗幟的光輝,成為其後各國無產階級政黨制定綱領的理論淵源。
最後,通過學習我了解如何實現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辯證統一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一條基本規律。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堅持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辯證統一。只有堅持兩者的統一,以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鬥,才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我們要始終不渝的堅持黨的最高綱領,腳踏實地地實踐黨的最低綱領。
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做到勤於學習、善於創造、甘於奉獻、樂於生活,個人的發展要與公司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積極尋求進步,努力做好工作。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我將始終不渝地堅持我們黨的共產主義理想,理論聯繫實踐,積極踐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員的隊伍,為黨和國家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黨史學習體會[朗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四平戰役紀念館時強調,「要讓14億人民、9000多萬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很好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一部波瀾壯闊的黨史、新中國史記錄著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的艱苦奮鬥和光輝歷程,展示了共產黨人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信念與忠誠、永遠堅守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時代接續奮鬥,就要以史鑄魂,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初心「永動能」。
追根溯源守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築牢信仰基石。信仰,關乎一個政黨、民族的精神歸屬和前途命運,是凈化靈魂的甘露、催人奮進的動力。面對抗日烽煙、神州陸沉,面對內戰陰雲、存亡絕續,共產黨人都以堅定的「信仰之光」照亮在烈火和熱血中的永生之路,成就黨飽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的征程。和平年代不需要拼刺刀、拋頭顱,但依然需要追根溯源憶初心,投身改革圖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厚植信仰根基,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信仰作為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以及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帶著感情學史明智、帶著責任讀史自省,將純凈之心融入信仰、精神之鈣注入靈魂。常「汲水」常「充電」,不斷用政治理論的「淬火」,「篩一篩」思想上的「雜質」,「除一除」精神上的「灰塵」,鑄起信仰的「萬里長城」,引領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築牢黨性之魂。
砥礪前行踐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奮鬥力量。面對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歷史畫卷,那些先烈事跡、那些革命背影宛若一串串閃光的印跡,照映出我們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的探索和奮鬥歷程。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發揚不怕犧牲、艱苦奮鬥、改革創新的擔當精神,為我們黨積累了寶貴的精神遺產,繪就了絢爛奪目的精神圖譜。新時代的「長征」同樣是具有開創性、艱巨性、複雜性的事業,我們仍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仍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更加呼喚沉穩把舵、狠抓落實的實幹家和濤頭而立、在位有為的弄潮兒。黨員幹部要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賡續「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的優良作風,涵養「闖出生路」「殺出血路」的奮進之力,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不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掃雷清障、滾石上山,繼續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拼搏創造揚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續寫偉大夢想。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服務史,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發展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為人民「大我」而不惜犧牲「小我」,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一條主線,就是要成為人民的「主心骨」和「遮風擋雨」的依靠。今天的中國,正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員幹部要把為民情懷深植於心、實踐於行、止於至善,就必須「站好位」,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涵養「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公僕情懷,把「人民滿意」作為各項工作的「標尺」,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時刻為困難群眾著想,讓百姓「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做實「一站式」服務,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將「人民至上」置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共同發力,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歷史是的教科書,對於黨員幹部來說,黨史、新中國史是這一教科書中最璀璨的篇章。通過歷史的演變去摸清時代的發展「脈搏」,把「根」尋明白,才能更好強化以史為鑑、走向未來的歷史思維,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
追根溯源守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築牢信仰基石。信仰,關乎一個政黨、民族的精神歸屬和前途命運,是凈化靈魂的甘露、催人奮進的動力。面對抗日烽煙、神州陸沉,面對內戰陰雲、存亡絕續,共產黨人都以堅定的「信仰之光」照亮在烈火和熱血中的永生之路,成就黨飽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的征程。和平年代不需要拼刺刀、拋頭顱,但依然需要追根溯源憶初心,投身改革圖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厚植信仰根基,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信仰作為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以及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帶著感情學史明智、帶著責任讀史自省,將純凈之心融入信仰、精神之鈣注入靈魂。常「汲水」常「充電」,不斷用政治理論的「淬火」,「篩一篩」思想上的「雜質」,「除一除」精神上的「灰塵」,鑄起信仰的「萬里長城」,引領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築牢黨性之魂。
砥礪前行踐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奮鬥力量。面對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歷史畫卷,那些先烈事跡、那些革命背影宛若一串串閃光的印跡,照映出我們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的探索和奮鬥歷程。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發揚不怕犧牲、艱苦奮鬥、改革創新的擔當精神,為我們黨積累了寶貴的精神遺產,繪就了絢爛奪目的精神圖譜。新時代的「長征」同樣是具有開創性、艱巨性、複雜性的事業,我們仍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仍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更加呼喚沉穩把舵、狠抓落實的實幹家和濤頭而立、在位有為的弄潮兒。黨員幹部要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賡續「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的優良作風,涵養「闖出生路」「殺出血路」的奮進之力,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不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掃雷清障、滾石上山,繼續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拼搏創造揚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續寫偉大夢想。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服務史,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發展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為人民「大我」而不惜犧牲「小我」,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一條主線,就是要成為人民的「主心骨」和「遮風擋雨」的依靠。今天的中國,正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員幹部要把為民情懷深植於心、實踐於行、止於至善,就必須「站好位」,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涵養「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公僕情懷,把「人民滿意」作為各項工作的「標尺」,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時刻為困難群眾著想,讓百姓「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做實「一站式」服務,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將「人民至上」置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共同發力,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歷史是的教科書,對於黨員幹部來說,黨史、新中國史是這一教科書中最璀璨的篇章。通過歷史的演變去摸清時代的發展「脈搏」,把「根」尋明白,才能更好強化以史為鑑、走向未來的歷史思維,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
按照**單位機關黨委的要求,我參加了讀書班的學習,期間我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學習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我一定要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要做到堅持學思踐悟、學通弄懂、學以致用,真正用先進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通過反覆研讀、深學細思、深刻領悟,把講話精神切切實實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2月20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學習體會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 學好黨史的重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至今,走過了近百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一個只有50多人的黨組織發展到有9000多萬黨員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先後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一系列艱苦卓絕的偉大征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國以後,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脅、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安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果斷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新中國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改革開放後,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路向前。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100年的黨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淚水和汗水寫就的,充滿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我們只有深入了解這段歷史,才能更深地愛黨愛國。通過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黨,進一步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決心。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史、國史和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史等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深刻的歷史思維、深遠的歷史眼光,既為我們深入學習總結黨史國史提供了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也對我們正確借鑑運用歷史,更好地以史鑑今繼往開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黨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重要論述凸顯了新形勢下黨史部門的使命和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部教科書,它照亮現實,也昭示未來。」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以來的革命、建設、改革歷程,留下了數不盡的精神財富。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無論是新民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工會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基層單位,必須責無旁貸地承擔起自己的使命,並積極促進黨史研究成果的轉化,發揮好作用。
二、通過學習要求對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新的歷史時期,必須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拓展黨史工作發展的新路徑。比如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方面,必須體現工會工作的新要求,宣傳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等。在黨的歷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紀念的節點,及時發表反映和謳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的文章,推進相關研究和宣傳,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學習黨的歷史,提供幫助。
三、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對黨的了解,我將注重「三個聯繫」,加強自身黨性修養。
一是聯繫學習實際,加強思想修養。學習是解決思想問題的指路明燈,是堅定信念、增強黨性、加強修養的基本環節,是豐富知識、增加智慧、增長本領的根本途徑。牢固樹立重視學習、堅持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個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始終持續立場堅定、頭腦清醒。
二是聯繫工作實際,加強作風修養。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大興密切聯繫群眾之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準則,切實增強公僕意識;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注重調查研究,始終問需於民;大興艱苦奮鬥之風,在生活上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三是聯繫方法實際,加強素質修養。堅持世界觀的改造,始終做到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分析解決問題,持續同黨中央高度一致,保證政令暢通,做到政治上堅強可靠。堅持加強學習,尤其注重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尋找科學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月20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學習體會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 學好黨史的重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至今,走過了近百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一個只有50多人的黨組織發展到有9000多萬黨員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先後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一系列艱苦卓絕的偉大征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國以後,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脅、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安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果斷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新中國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改革開放後,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路向前。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100年的黨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淚水和汗水寫就的,充滿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我們只有深入了解這段歷史,才能更深地愛黨愛國。通過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黨,進一步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決心。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史、國史和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史等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深刻的歷史思維、深遠的歷史眼光,既為我們深入學習總結黨史國史提供了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也對我們正確借鑑運用歷史,更好地以史鑑今繼往開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黨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重要論述凸顯了新形勢下黨史部門的使命和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部教科書,它照亮現實,也昭示未來。」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以來的革命、建設、改革歷程,留下了數不盡的精神財富。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無論是新民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工會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基層單位,必須責無旁貸地承擔起自己的使命,並積極促進黨史研究成果的轉化,發揮好作用。
二、通過學習要求對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新的歷史時期,必須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拓展黨史工作發展的新路徑。比如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方面,必須體現工會工作的新要求,宣傳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等。在黨的歷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紀念的節點,及時發表反映和謳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的文章,推進相關研究和宣傳,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學習黨的歷史,提供幫助。
三、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對黨的了解,我將注重「三個聯繫」,加強自身黨性修養。
一是聯繫學習實際,加強思想修養。學習是解決思想問題的指路明燈,是堅定信念、增強黨性、加強修養的基本環節,是豐富知識、增加智慧、增長本領的根本途徑。牢固樹立重視學習、堅持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個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始終持續立場堅定、頭腦清醒。
二是聯繫工作實際,加強作風修養。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大興密切聯繫群眾之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準則,切實增強公僕意識;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注重調查研究,始終問需於民;大興艱苦奮鬥之風,在生活上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三是聯繫方法實際,加強素質修養。堅持世界觀的改造,始終做到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分析解決問題,持續同黨中央高度一致,保證政令暢通,做到政治上堅強可靠。堅持加強學習,尤其注重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尋找科學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