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四平戰役紀念館時強調14億人,9000萬人以上的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好好學習中國共產黨史、新中國史。波瀾壯闊的黨史、新中國史記錄了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的艱苦奮鬥和輝煌歷史,顯示了共產黨人用生命和血鑄造的信念和忠誠、永遠堅定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時代繼續奮鬥,必須用歷史鑄造靈魂,從黨史、新中國歷史中吸收初心永動能。
追溯保護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構築信仰基礎。信仰關係到政黨、民族的精神歸屬和未來命運,是凈化靈魂的甘露、鼓舞人心的動力。面對抗日烽煙、神州陸沉,面對內戰陰雲、存亡不斷,共產黨人用堅定的信仰之光照亮火熱和熱血的永生之路,黨經歷挫折不斷奮起,經歷苦難淬火成鋼的道路。和平時代不需要刺刀,也不需要扔頭,但依然需要追根追憶初心,投身改革圖新、消除貧困、振興鄉村的熱門實踐。許多黨員幹部總是培養信仰基礎,深入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信仰作為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經受考驗的精神支柱,帶著感情學史明智,帶著責任讀史自省,把純粹的心融入信仰、精神鈣注入靈魂。吸水經常充電,不斷使用政治理論的淬火、篩一篩思想上的雜質、除一除精神上的灰塵,鑄造信仰的萬里長城,在新時代的長征道路上構築黨性靈魂。
磨練前進實踐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奮鬥力。面對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歷史畫卷,先烈的事跡、革命的背影像閃閃發光的痕跡,反映了我們黨和人民一起呼吸、與時代一起進步的探索和奮鬥的歷史。世代和世代共產黨人發揚了不怕犧牲、艱苦奮鬥、改革創新的擔當精神,為我們黨積累了寶貴的精神遺產,描繪了華麗的精神圖像。新時代的長征也是具有創造性、困難性、複雜性的事業,我們還需要跨越很多雪山草坪,還需要征服很多婁山關培根口,呼籲穩定掌舵,堅定執行的實業家和濤頭,有目的地的潮流。黨員幹部要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繼續風雨浸衣骨更硬,蔬菜充飢志更堅強的優良作風,培養突破出生道路殺出血道路的奮進力量,以爭取朝夕的精神狀態和前所未有的奮鬥姿態,不斷迎山開路,遇水橋,掃雷清障,滾石上山,繼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努力創造揚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繼續寫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是全心全意地與人民呼吸、共同命運、連心的服務史,無論是革命戰爭時代還是和平發展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為人民大我犧牲小我,從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到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出卷人,人民是出卷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主線成為人民的主心骨和遮風擋雨的依賴。今天的中國,面對世界百年未有的巨大變化,黨員幹部要把為民的感情植入心中,實踐到最好,站在最好的位置,以黨的建設為領導,以大眾的需求為導向,培養我沒有我,不承擔人民的公僕感情,以人民滿意為各項工作的標尺,謀求民生的利益,解決民生的憂慮,經常為困難的大眾著想,讓人們跑步少,信息跑步多。
看今天應該鑑古,永遠不會成為現在。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黨員幹部來說,黨史、新中國史是這本教科書中最輝煌的篇章。通過歷史的發展,了解時代的發展脈搏,理解根,更好地加強以歷史為鑑,加強未來的歷史思維,立足於新旅程的新使命,連接時代的接力棒,走現代人的長征路。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課講稿[朗讀]
同志們:
按照機關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一安排,讓每名支部書記講一次黨課。下面我圍繞「黨性修養」這一主題談一談認識體會。加強黨性修養是黨員幹部一生的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要「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契機,引導黨員、幹部加強黨性鍛鍊、黨性修養」。黨性是我們共產黨員修身齊家、幹事創業的基石。堅定的黨性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錘鍊增強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黨性修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性不可能隨著黨齡的增加而自然增強,也不可能隨著職務升遷而自然增強,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鍊中不斷增強。古人講,「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育薰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加強黨性修養,對於每一個黨員,尤其是對黨員幹部來說,是一個必須終身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這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其實也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加強黨性修養、提升思想境界的過程,把從黨史中汲取的豐富營養轉化為忠誠履職的不竭動力。說起黨性修養,我們就會自然想起《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文,我覺得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應該重新溫習一下這篇經典,以更加自覺、更高標準和更嚴要求堅持不懈地強化黨性修養,不斷強化黨員意識,積極履行黨員義務,真正將良好的黨性修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一要注重理論學習,在知行並進中強化理論修養。劉少奇曾說,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不應該只做「起碼的夠格的黨員」,而應成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創始人的最忠實、最好的學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是黨性修養的首要要求,是實現其他各方面修養的前提條件。作為辦公室幹部、作為一名文秘工作者,強化理論修養也是履行好崗位職責的第一要求,不深入學習並全面系統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認真鑽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機關的決策部署,我們起草領導講話、和重要文件,就極有可能偏離方向,這是十分危險也是十分致命的,是不配做一名合格秘書的。這次***同志在委機關考察時,在我們綜合處就理論學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下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指明了方向。這兩天,我也深刻檢視了自己的學習情況,雖說平時把學習抓得還是比較緊的,但實用主義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是為寫材料而學習、為完成任務而學習,學習缺乏全面性、系統性,沒有達到真正以此武裝頭腦的境界。下一步,必須進行針對性「補課」。一是突出重點學。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老老實實地、原原本本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深學透《學習綱要》和《論述選編》兩本教材,深入領會蘊含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真正從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築牢「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根基。二是帶著問題學。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深入思考、仔細琢磨,把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把合格的標尺立在解決問題的效果上,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在對重大問題的立場上,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在處理問題的態度上,真正做到學有所悟,學有所獲。三是注重創新學。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更好地指導實踐。
二要堅守政治立場,在堅定信仰中強化政治修養。毛澤東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的生命線,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習近平同志指出:領導幹部講黨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終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共產黨員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共產主義世界觀。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作為紀檢監察幹部,要在加強政治修養上比其他黨員有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把理想信念作為修身立業的「定盤星」「主心骨」,在推進偉大自我革命中堅守初心使命。一是保持戰略定力。毫不動搖地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信心,把信仰信念刻在心裡、融入靈魂,在「千磨萬擊」和「東西南北風」中「咬定青山不放鬆",正所謂「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二是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大是大非面前和關鍵時刻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堅守底線,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對黨保持絕對忠誠,堅決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三是保持政治本色。在工作、生活、學習的實踐中,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不斷錘鍊自己的品格意志,不斷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標,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品質,永葆堅定理想、服務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
三要強化示範引領,在完善人格中強化道德修養。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道德修養是黨員幹部素質的綜合反映。在我們百年的黨史中,湧現出了無數英模人物,他們用深厚的道德素養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比如,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等都是各行各業道德修養的典範。2019年,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指示,開展向「時代楷模」張富清老人學習活動,張富清老人95歲人生,71年黨齡,深藏戰功63年,每一個數字,都是不平凡的歲月刻度。他選擇紮根苦境,艱苦奮鬥,始終以突出隊員的姿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樹立起一段讓普通人無法企及的英雄高度,「藏」起來的是功名,「露」出來的是初心。張富清的堅強黨性和光輝品質,正是新時代共產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的鮮活教材,引導並教育我們,在走向民族復興的光輝征程時,攻堅克難、甘於淡泊、克己奉公,仍然是一名共產黨員應當堅守的黨性本色、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作為紀檢監察幹部和辦公室幹部,我們要認真學習張老「哪裡最困難,我就到哪裡去」的決心和勇氣,形成敢於擔當的品格特質,面對矛盾不退縮、落實責任不推諉、解決問題不繞道,讓黨性的光輝悄悄綻放在腳踏實地的執著堅守中;學習張老「從沒提過軍功,也從沒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的淡泊和滿足,正確看待權力和地位、職級和待遇,明白自己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自己的成績是在服務紀檢監察工作大局中取得的,不居功自做、甘做「幕後英雄」,悄無聲息地履行共產黨員吃苦耐勞的天然義務;學習張老「我不讓你下崗,怎麼好去做別人工作」的克已和奉公,把個人進退得失放在一邊,舍「小我」「小家」、為「大我」「大家」,樹立正確的公私觀、得失觀、義利觀、榮辱觀、苦樂觀,心甘情願、任勞任怨,把忙點、累點、苦點、委屈點作為一種常態,把多想、多干、多加班作為應盡之責?
四要堅守廉潔底線,在風險考驗中強化紀律修養。黨的紀律是黨的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是全黨意志的體現,是黨的事業勝利的保證,是黨的組織和黨員個人必須堅守的底線,黨的紀律所禁止的即是不能碰的紅線。毛澤東同志指出: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鄧小平同志說:「黨要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沒有紀律不行。」紀檢監察幹部擔負著維護黨紀國法、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職責,作為管「官」的「官」,管人的人,就要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來約束自己,切實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真正成為一名「善禁者」。一要慎獨。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我規範和約束,切實做到人前人後一個樣、八小時內外一個樣、有沒有監督一個樣,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不法之事不幹,堅決守住為官做人的底線,真正做到集乾淨與幹事於一身、勤政與廉政為一體,在老老實實做人與清清白白做事中錘鍊品格,在遵守黨規黨紀的行動中塑造信仰。二要慎微。時時刻刻、事事處處把握好自己,認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個小節,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潔身自好,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避免第一次放縱、守住第一道防線。只有多積尺寸之功,點滴完善自我,方能「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做一個內心強大、人格高尚的人。三要慎友。正確處理人際關係,注意凈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善交益友、樂交凈友、不交損友,遠離「小圈子」、「小兄弟」,決不能把正常的紀檢監察工作關係異化為酒肉關係、交換關係和金錢關係,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和政治本色。
五要勇於擔當作為,在服務大局中強化作風修養。優良的作風是凝聚黨心民心、推動幹事創業的巨大力量。習近平同志強調,在革命戰鬥年代,我們黨形成的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成為克敵制勝的力量源泉和有效法寶,是我們黨執政的寶貴精神財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對辦公室幹部來說,我覺得強化三種作風最重要。一是雷厲風行、立說立行。以「案無積卷、事不過夜」的工作作風,把工作做到前面,心裡有數,統籌安排,起草材料儘量往前趕,給領導留夠時間。二是嚴謹細緻、一絲不苟。從事材料工作,就要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以極端負責的態度、事無巨細的原則、心細如髮的精神,以最講認真的態度干好工作,把好每一個材料、每一道關口、每一個環節,切實為常委會站好崗、放好哨,當好「堅強前哨」和「鞏固後院」。三是甘於奉獻、勇於吃苦。這是對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也是對辦公室幹部的特質。寫材料的人,沒有甘於奉獻、勇於吃苦的精神是寫不出來好材料的,起碼的功夫得下到,該加班就要加班,把「白加黑、五加二」作為常態。
所以說,黨性修養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只有在學習黨史、銘記黨史中汲取豐厚營養,在踐行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中不斷砥礪黨性,在持續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具體行動中不斷錘鍊黨性,才能成為一名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合格黨員幹部。
我就講這麼多,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多體悟、多錘鍊。
按照機關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一安排,讓每名支部書記講一次黨課。下面我圍繞「黨性修養」這一主題談一談認識體會。加強黨性修養是黨員幹部一生的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要「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契機,引導黨員、幹部加強黨性鍛鍊、黨性修養」。黨性是我們共產黨員修身齊家、幹事創業的基石。堅定的黨性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錘鍊增強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黨性修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性不可能隨著黨齡的增加而自然增強,也不可能隨著職務升遷而自然增強,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鍊中不斷增強。古人講,「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育薰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加強黨性修養,對於每一個黨員,尤其是對黨員幹部來說,是一個必須終身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這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其實也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加強黨性修養、提升思想境界的過程,把從黨史中汲取的豐富營養轉化為忠誠履職的不竭動力。說起黨性修養,我們就會自然想起《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文,我覺得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應該重新溫習一下這篇經典,以更加自覺、更高標準和更嚴要求堅持不懈地強化黨性修養,不斷強化黨員意識,積極履行黨員義務,真正將良好的黨性修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一要注重理論學習,在知行並進中強化理論修養。劉少奇曾說,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不應該只做「起碼的夠格的黨員」,而應成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創始人的最忠實、最好的學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是黨性修養的首要要求,是實現其他各方面修養的前提條件。作為辦公室幹部、作為一名文秘工作者,強化理論修養也是履行好崗位職責的第一要求,不深入學習並全面系統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認真鑽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機關的決策部署,我們起草領導講話、和重要文件,就極有可能偏離方向,這是十分危險也是十分致命的,是不配做一名合格秘書的。這次***同志在委機關考察時,在我們綜合處就理論學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下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指明了方向。這兩天,我也深刻檢視了自己的學習情況,雖說平時把學習抓得還是比較緊的,但實用主義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是為寫材料而學習、為完成任務而學習,學習缺乏全面性、系統性,沒有達到真正以此武裝頭腦的境界。下一步,必須進行針對性「補課」。一是突出重點學。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老老實實地、原原本本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深學透《學習綱要》和《論述選編》兩本教材,深入領會蘊含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真正從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築牢「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根基。二是帶著問題學。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深入思考、仔細琢磨,把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把合格的標尺立在解決問題的效果上,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在對重大問題的立場上,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在處理問題的態度上,真正做到學有所悟,學有所獲。三是注重創新學。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更好地指導實踐。
二要堅守政治立場,在堅定信仰中強化政治修養。毛澤東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的生命線,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習近平同志指出:領導幹部講黨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終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共產黨員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共產主義世界觀。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作為紀檢監察幹部,要在加強政治修養上比其他黨員有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把理想信念作為修身立業的「定盤星」「主心骨」,在推進偉大自我革命中堅守初心使命。一是保持戰略定力。毫不動搖地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信心,把信仰信念刻在心裡、融入靈魂,在「千磨萬擊」和「東西南北風」中「咬定青山不放鬆",正所謂「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二是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大是大非面前和關鍵時刻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堅守底線,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對黨保持絕對忠誠,堅決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三是保持政治本色。在工作、生活、學習的實踐中,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不斷錘鍊自己的品格意志,不斷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標,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品質,永葆堅定理想、服務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
三要強化示範引領,在完善人格中強化道德修養。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道德修養是黨員幹部素質的綜合反映。在我們百年的黨史中,湧現出了無數英模人物,他們用深厚的道德素養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比如,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等都是各行各業道德修養的典範。2019年,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指示,開展向「時代楷模」張富清老人學習活動,張富清老人95歲人生,71年黨齡,深藏戰功63年,每一個數字,都是不平凡的歲月刻度。他選擇紮根苦境,艱苦奮鬥,始終以突出隊員的姿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樹立起一段讓普通人無法企及的英雄高度,「藏」起來的是功名,「露」出來的是初心。張富清的堅強黨性和光輝品質,正是新時代共產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的鮮活教材,引導並教育我們,在走向民族復興的光輝征程時,攻堅克難、甘於淡泊、克己奉公,仍然是一名共產黨員應當堅守的黨性本色、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作為紀檢監察幹部和辦公室幹部,我們要認真學習張老「哪裡最困難,我就到哪裡去」的決心和勇氣,形成敢於擔當的品格特質,面對矛盾不退縮、落實責任不推諉、解決問題不繞道,讓黨性的光輝悄悄綻放在腳踏實地的執著堅守中;學習張老「從沒提過軍功,也從沒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的淡泊和滿足,正確看待權力和地位、職級和待遇,明白自己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自己的成績是在服務紀檢監察工作大局中取得的,不居功自做、甘做「幕後英雄」,悄無聲息地履行共產黨員吃苦耐勞的天然義務;學習張老「我不讓你下崗,怎麼好去做別人工作」的克已和奉公,把個人進退得失放在一邊,舍「小我」「小家」、為「大我」「大家」,樹立正確的公私觀、得失觀、義利觀、榮辱觀、苦樂觀,心甘情願、任勞任怨,把忙點、累點、苦點、委屈點作為一種常態,把多想、多干、多加班作為應盡之責?
四要堅守廉潔底線,在風險考驗中強化紀律修養。黨的紀律是黨的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是全黨意志的體現,是黨的事業勝利的保證,是黨的組織和黨員個人必須堅守的底線,黨的紀律所禁止的即是不能碰的紅線。毛澤東同志指出: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鄧小平同志說:「黨要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沒有紀律不行。」紀檢監察幹部擔負著維護黨紀國法、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職責,作為管「官」的「官」,管人的人,就要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來約束自己,切實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真正成為一名「善禁者」。一要慎獨。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我規範和約束,切實做到人前人後一個樣、八小時內外一個樣、有沒有監督一個樣,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不法之事不幹,堅決守住為官做人的底線,真正做到集乾淨與幹事於一身、勤政與廉政為一體,在老老實實做人與清清白白做事中錘鍊品格,在遵守黨規黨紀的行動中塑造信仰。二要慎微。時時刻刻、事事處處把握好自己,認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個小節,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潔身自好,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避免第一次放縱、守住第一道防線。只有多積尺寸之功,點滴完善自我,方能「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做一個內心強大、人格高尚的人。三要慎友。正確處理人際關係,注意凈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善交益友、樂交凈友、不交損友,遠離「小圈子」、「小兄弟」,決不能把正常的紀檢監察工作關係異化為酒肉關係、交換關係和金錢關係,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和政治本色。
五要勇於擔當作為,在服務大局中強化作風修養。優良的作風是凝聚黨心民心、推動幹事創業的巨大力量。習近平同志強調,在革命戰鬥年代,我們黨形成的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成為克敵制勝的力量源泉和有效法寶,是我們黨執政的寶貴精神財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對辦公室幹部來說,我覺得強化三種作風最重要。一是雷厲風行、立說立行。以「案無積卷、事不過夜」的工作作風,把工作做到前面,心裡有數,統籌安排,起草材料儘量往前趕,給領導留夠時間。二是嚴謹細緻、一絲不苟。從事材料工作,就要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以極端負責的態度、事無巨細的原則、心細如髮的精神,以最講認真的態度干好工作,把好每一個材料、每一道關口、每一個環節,切實為常委會站好崗、放好哨,當好「堅強前哨」和「鞏固後院」。三是甘於奉獻、勇於吃苦。這是對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也是對辦公室幹部的特質。寫材料的人,沒有甘於奉獻、勇於吃苦的精神是寫不出來好材料的,起碼的功夫得下到,該加班就要加班,把「白加黑、五加二」作為常態。
所以說,黨性修養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只有在學習黨史、銘記黨史中汲取豐厚營養,在踐行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中不斷砥礪黨性,在持續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具體行動中不斷錘鍊黨性,才能成為一名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合格黨員幹部。
我就講這麼多,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多體悟、多錘鍊。
同志們:
對於共產黨人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曾舉起右手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從第一次宣誓那一刻起,信仰就融入了我們沸騰的熱血中。對待信仰,我們必須要有一種神聖感和崇髙感。在表達信仰這個主題的時候,我們要讓信仰能走進心靈,通過感知和感受實現靈魂的升華。
一、建黨百年,把「信仰」含義寫實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名幹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政治信仰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態度等方面的綜合反映。政治是統帥,是靈魂。對於黨員幹部來講,政治信仰始終是第一位的,決定著其他能力和素質的性質和方向,必須「風雨不動安如山」。
政治信仰是一種思想崇尚,是一種政治追求,是一種精神支撐,是行動的基礎和前提,其堅定與否對於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毫無疑問,共產黨員必須堅定不移地信仰共產主義。毛澤東同志說過:「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整個思想體系,同時又是一種新的社會制度。這種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是區別於任何別的思想體系和任何別的社會制度的,是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最完全最進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磅礴於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
二、建黨百年,把「信仰」淡化看準
黨內政治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根源上就是信仰淡化的問題。主要是:在一些黨員、幹部中,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黨不忠誠、紀律鬆弛、脫離群眾、獨斷專行、弄虛作假、庸懶無為,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好人主義、宗派主義、山頭主義、拜金主義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任人唯親、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現象屢禁不止,濫用權力、貪污受賄、腐化墮落、違法亂紀等現象滋生蔓延。這些信仰淡化後出現的問題,嚴重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嚴重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和黨的形象,嚴重影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概括來看,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仰的認識日趨世俗化。個別黨員幹部在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理想、信仰發生動搖的同時,向虛無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甚至封建主義等人生目標和價值定位靠攏。同樣,當一些人背離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方向,因而對無私奉獻、克己奉公、先人後己的要求舍而棄之後,他們必然會為了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實用主義等價值和追求而損公利己、以權謀私,甚至貪贓枉法。
第二,信仰的現狀日益多元化。現實中,一些黨員混同於一般群眾,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信念發生動搖甚至產生懷疑,有的黨員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對社會主義發展前途產生困惑,心存疑慮,甚至一些黨員信仰宗教和迷信,完全喪失了黨員最基本的要求,更談不上所謂忠誠。
第三,信仰的存在逐漸虛無化。一些黨員、幹部在社會巨大的變遷面前,對社會多元化的政治信仰體系缺少鑑別力。在倍感迷惘的情況下,他們的政治信仰在現實面前逐漸弱化、虛無化。有的黨員躲避崇高,只信物質價值,不信精神價值,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信仰越來越麻木,缺乏遠大的理想信念支撐,僅關心一些具體而實在的現實問題,放棄精神上的信仰追求。
三、建黨百年,把「信仰」淡化危害說透
黨員信仰淡化,危害極大,必須引起髙度重視。忠誠源自於信仰,只有具有了堅定的政治信仰才能保持忠誠的品質。因此要維護共產黨員的忠誠、增強黨性修養,就要努力提升信仰的力量、知識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只有牢固地樹立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信仰,才能在工作中有巨大的精神動力,才能保持忠誠,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才能不斷加深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正確看待社會主義前進道路上的挫折,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和新特點,從而提高共產主義覺悟,增強黨性修養,成為黨的忠誠的一員。
黨員理想信念的淡化與作為執政黨所承擔的重大職責不相符。一旦黨員的黨的意識和黨員意識淡化或者消失,這些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就發揮不了,就會失去引領群眾的資格,疏遠了黨群關係,損害黨的形象,所在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就會受到影響,就很難應對嚴峻的挑戰和重大社會事件的考驗。黨員意識淡化也會成為黨內消極腐敗現象的直接原因。信仰不堅定,很容易使一些黨員迷失政治方向,使一些黨員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發生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嬗變。黨員意識淡化,必然使黨員幹部降低工作上的高標準,放鬆對自己生活上的嚴要求,從而對黨的前途持悲觀態度。
四、建黨百年,把堅定「信仰」做實
那麼,共產黨員如何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提高對黨、對人民、對國家的忠誠度呢?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的作用。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是集科學性、現實性和全面性於一體的,它是科學和信仰的統一,對人的諸種本質力量的健康和諧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是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其次是確保政治方向的作用。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理論既越裝全黨的武器,又是教育、引導和團結人民群眾的武器。沒有理想信念,就沒有凝聚力、向心力。對於信仰,要有陣地意識。
第二,提髙對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的忠誠。每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都應該時刻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用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忠誠來增強自己戰勝困難的自覺性,並在實踐中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的消極影響,永葆先進性、純潔性。要按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要求開展黨性鍛鍊,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勇於剖析自己,加強自我約束,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
第三,加強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教育。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教育是貫穿於黨員經常性教育始終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新形勢下,政治信仰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每個黨員應該自覺結合自身實際,不斷鞏固和提髙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自覺加強政治信仰教育,不斷提升自己的忠誠度。
第四,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要歷久彌新。堅定政治信仰,應當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堅定政治信仰,應當做到心亮而清醒、忠誠而擔當。黨員幹部需要有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政治能力,善於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時刻保持「眼睛裡容不下一粒沙子」的警惕,要涵養政治定力,煉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規矩,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黨員幹部要堅定政治信仰,始終做奮進者、搏擊者,解答好「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政治課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對於共產黨人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曾舉起右手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從第一次宣誓那一刻起,信仰就融入了我們沸騰的熱血中。對待信仰,我們必須要有一種神聖感和崇髙感。在表達信仰這個主題的時候,我們要讓信仰能走進心靈,通過感知和感受實現靈魂的升華。
一、建黨百年,把「信仰」含義寫實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名幹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政治信仰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態度等方面的綜合反映。政治是統帥,是靈魂。對於黨員幹部來講,政治信仰始終是第一位的,決定著其他能力和素質的性質和方向,必須「風雨不動安如山」。
政治信仰是一種思想崇尚,是一種政治追求,是一種精神支撐,是行動的基礎和前提,其堅定與否對於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毫無疑問,共產黨員必須堅定不移地信仰共產主義。毛澤東同志說過:「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整個思想體系,同時又是一種新的社會制度。這種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是區別於任何別的思想體系和任何別的社會制度的,是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最完全最進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磅礴於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
二、建黨百年,把「信仰」淡化看準
黨內政治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根源上就是信仰淡化的問題。主要是:在一些黨員、幹部中,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黨不忠誠、紀律鬆弛、脫離群眾、獨斷專行、弄虛作假、庸懶無為,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好人主義、宗派主義、山頭主義、拜金主義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任人唯親、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現象屢禁不止,濫用權力、貪污受賄、腐化墮落、違法亂紀等現象滋生蔓延。這些信仰淡化後出現的問題,嚴重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嚴重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和黨的形象,嚴重影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概括來看,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仰的認識日趨世俗化。個別黨員幹部在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理想、信仰發生動搖的同時,向虛無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甚至封建主義等人生目標和價值定位靠攏。同樣,當一些人背離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方向,因而對無私奉獻、克己奉公、先人後己的要求舍而棄之後,他們必然會為了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實用主義等價值和追求而損公利己、以權謀私,甚至貪贓枉法。
第二,信仰的現狀日益多元化。現實中,一些黨員混同於一般群眾,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信念發生動搖甚至產生懷疑,有的黨員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對社會主義發展前途產生困惑,心存疑慮,甚至一些黨員信仰宗教和迷信,完全喪失了黨員最基本的要求,更談不上所謂忠誠。
第三,信仰的存在逐漸虛無化。一些黨員、幹部在社會巨大的變遷面前,對社會多元化的政治信仰體系缺少鑑別力。在倍感迷惘的情況下,他們的政治信仰在現實面前逐漸弱化、虛無化。有的黨員躲避崇高,只信物質價值,不信精神價值,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信仰越來越麻木,缺乏遠大的理想信念支撐,僅關心一些具體而實在的現實問題,放棄精神上的信仰追求。
三、建黨百年,把「信仰」淡化危害說透
黨員信仰淡化,危害極大,必須引起髙度重視。忠誠源自於信仰,只有具有了堅定的政治信仰才能保持忠誠的品質。因此要維護共產黨員的忠誠、增強黨性修養,就要努力提升信仰的力量、知識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只有牢固地樹立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信仰,才能在工作中有巨大的精神動力,才能保持忠誠,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才能不斷加深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正確看待社會主義前進道路上的挫折,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和新特點,從而提高共產主義覺悟,增強黨性修養,成為黨的忠誠的一員。
黨員理想信念的淡化與作為執政黨所承擔的重大職責不相符。一旦黨員的黨的意識和黨員意識淡化或者消失,這些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就發揮不了,就會失去引領群眾的資格,疏遠了黨群關係,損害黨的形象,所在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就會受到影響,就很難應對嚴峻的挑戰和重大社會事件的考驗。黨員意識淡化也會成為黨內消極腐敗現象的直接原因。信仰不堅定,很容易使一些黨員迷失政治方向,使一些黨員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發生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嬗變。黨員意識淡化,必然使黨員幹部降低工作上的高標準,放鬆對自己生活上的嚴要求,從而對黨的前途持悲觀態度。
四、建黨百年,把堅定「信仰」做實
那麼,共產黨員如何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提高對黨、對人民、對國家的忠誠度呢?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的作用。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是集科學性、現實性和全面性於一體的,它是科學和信仰的統一,對人的諸種本質力量的健康和諧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是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其次是確保政治方向的作用。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理論既越裝全黨的武器,又是教育、引導和團結人民群眾的武器。沒有理想信念,就沒有凝聚力、向心力。對於信仰,要有陣地意識。
第二,提髙對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的忠誠。每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都應該時刻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用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忠誠來增強自己戰勝困難的自覺性,並在實踐中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的消極影響,永葆先進性、純潔性。要按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要求開展黨性鍛鍊,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勇於剖析自己,加強自我約束,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
第三,加強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教育。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教育是貫穿於黨員經常性教育始終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新形勢下,政治信仰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每個黨員應該自覺結合自身實際,不斷鞏固和提髙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自覺加強政治信仰教育,不斷提升自己的忠誠度。
第四,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要歷久彌新。堅定政治信仰,應當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堅定政治信仰,應當做到心亮而清醒、忠誠而擔當。黨員幹部需要有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政治能力,善於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時刻保持「眼睛裡容不下一粒沙子」的警惕,要涵養政治定力,煉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規矩,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黨員幹部要堅定政治信仰,始終做奮進者、搏擊者,解答好「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政治課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青年「後浪」請從黨史中汲取前行之力。
今年「七一」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第99個生日,全國各地為慶祝建黨99周年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可能是一次內涵豐富的主題黨日,讓人參與其中,錘鍊黨性。
可能是一次別具特色的「七一慰問」,讓人感受到組織溫暖,從而砥礪初心。
可能是一次印象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讓人「正正衣冠」,整裝而行。而一場內容新穎的關於黨史的黨課活動,會讓人沉浸其中,受益匪淺。學習感悟黨史、加強理論修養是牢記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作為肩負黨和國家建設重任,承擔為民服務之責的新時代青年幹部,要通過對光榮黨史的學習認知,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新時代的精神力量,做一朵敢於奔涌的青年「後浪」。
汲取前行之力,要銘記先烈們曾用生命播下的「星星之火」,砥礪初心。1929年5月,共產黨員劉淠西、朱體仁在安徽省第一次發動諸佛庵民團起義,拉開了六霍起義的序幕。1930年4月12日,紅軍攻克霍山縣城,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霍山縣紅色文化底蘊雄厚,黨史輝煌,我鎮諸佛庵更是紅色重鎮。時任中共安慶中心縣委書記的烈士劉淠西,劉淠西鎮定地寫下「告獄中難友書」和「告群眾書」,他對難友們說:「斃我的時候,我是堅決不下跪的。」難友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淠西安慰他們說:「不要難過,革命者流血不流淚,記住吧,一個共產黨員,活著就要為黨工作,給人們以革命的影響。」1932年2月,劉淠西在安慶北門外碟子塘被敵殺害,英勇就義,時年28歲。在刑場上,劉淠西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面對反動派的槍口站立著,告別了事業,告別了世界。
汲取前行之力,要傳承先烈們曾用青春彰顯的「拳拳之心」,拼搏奮進。在歷經苦難曲折的革命鬥爭中,霍山人民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有5萬多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占當時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曆數近代以來發生在霍山縣的紅色革命歷史大事件,講述舒傳賢、劉淠西、查茂德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讓人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霍山紅色基因在大別山精神中的具象體現。在新時代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眾多「90後」「95後」甚至是「00後」繼成烈士遺志,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在戰疫一線,「後浪」們用自己的方式奏響了扣人心弦的新時代青春之歌。正是因為有了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基層一線工作者、志願者等無數中華兒女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才有了如今新增病例低位運行的積極向好態勢。
汲取前行之力,要踐行先烈們曾用畢生詮釋的「殷殷之情」,堅持「人民至上」。在即將走向刑場,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革命先烈寫下的《告難友書》中依然沒有兒女情長、家庭瑣事,更沒有貪生怕死、追悔莫及,有的只是對於革命工作的最後交代和對於國家前途和人民未來的思考與擔心。「將心比心為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先烈們用畢生追求「人民至上」的「殷殷之情」,我們這一代「後浪」也要初心不改,以飽滿自信的精神狀態踐行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在現今這個和平年代,大學生到基層工作,他們是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應當具備紮實生根的毅力,牢牢堅守初心和使命。曾經落後的小鄉村,將會在所有「後浪」的努力下煥發新光彩,點亮新希望。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後浪」萌新唯有汲取革命先烈們的精神力量,砥礪初心、拼搏奮進,才能書寫一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光彩熠熠的歷史答卷。
關鍵詞:青年幹部。
今年「七一」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第99個生日,全國各地為慶祝建黨99周年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可能是一次內涵豐富的主題黨日,讓人參與其中,錘鍊黨性。
可能是一次別具特色的「七一慰問」,讓人感受到組織溫暖,從而砥礪初心。
可能是一次印象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讓人「正正衣冠」,整裝而行。而一場內容新穎的關於黨史的黨課活動,會讓人沉浸其中,受益匪淺。學習感悟黨史、加強理論修養是牢記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作為肩負黨和國家建設重任,承擔為民服務之責的新時代青年幹部,要通過對光榮黨史的學習認知,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新時代的精神力量,做一朵敢於奔涌的青年「後浪」。
汲取前行之力,要銘記先烈們曾用生命播下的「星星之火」,砥礪初心。1929年5月,共產黨員劉淠西、朱體仁在安徽省第一次發動諸佛庵民團起義,拉開了六霍起義的序幕。1930年4月12日,紅軍攻克霍山縣城,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霍山縣紅色文化底蘊雄厚,黨史輝煌,我鎮諸佛庵更是紅色重鎮。時任中共安慶中心縣委書記的烈士劉淠西,劉淠西鎮定地寫下「告獄中難友書」和「告群眾書」,他對難友們說:「斃我的時候,我是堅決不下跪的。」難友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淠西安慰他們說:「不要難過,革命者流血不流淚,記住吧,一個共產黨員,活著就要為黨工作,給人們以革命的影響。」1932年2月,劉淠西在安慶北門外碟子塘被敵殺害,英勇就義,時年28歲。在刑場上,劉淠西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面對反動派的槍口站立著,告別了事業,告別了世界。
汲取前行之力,要傳承先烈們曾用青春彰顯的「拳拳之心」,拼搏奮進。在歷經苦難曲折的革命鬥爭中,霍山人民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有5萬多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占當時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曆數近代以來發生在霍山縣的紅色革命歷史大事件,講述舒傳賢、劉淠西、查茂德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讓人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霍山紅色基因在大別山精神中的具象體現。在新時代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眾多「90後」「95後」甚至是「00後」繼成烈士遺志,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在戰疫一線,「後浪」們用自己的方式奏響了扣人心弦的新時代青春之歌。正是因為有了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基層一線工作者、志願者等無數中華兒女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才有了如今新增病例低位運行的積極向好態勢。
汲取前行之力,要踐行先烈們曾用畢生詮釋的「殷殷之情」,堅持「人民至上」。在即將走向刑場,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革命先烈寫下的《告難友書》中依然沒有兒女情長、家庭瑣事,更沒有貪生怕死、追悔莫及,有的只是對於革命工作的最後交代和對於國家前途和人民未來的思考與擔心。「將心比心為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先烈們用畢生追求「人民至上」的「殷殷之情」,我們這一代「後浪」也要初心不改,以飽滿自信的精神狀態踐行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在現今這個和平年代,大學生到基層工作,他們是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應當具備紮實生根的毅力,牢牢堅守初心和使命。曾經落後的小鄉村,將會在所有「後浪」的努力下煥發新光彩,點亮新希望。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後浪」萌新唯有汲取革命先烈們的精神力量,砥礪初心、拼搏奮進,才能書寫一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光彩熠熠的歷史答卷。
關鍵詞:青年幹部。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好黨史 新中國史 改革開放史 社會主義發展史,是黨員領導幹部的一門必修課。但是,這「四史」在 時間上 跨越500多年;在內容上 任何「一史」都是大部頭 大容量。既然如此,有 效推進「四史」 學習教育,就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花真功夫 下大力氣,要抓住重點 區分層次。這第一步就要搞清晰「學什麼」。從基本要求看,「四史」 學習教育要從依次遞進的歷史知識歷史經驗 歷史精神 歷史方法這四個方面展開,大體也就是在 認知 情感 意志 行動這四個層面著力?
一 學好歷史知識,形成歷史認知。
歷者過也,史者事也。歷史就是過去,它可能是實存的,也可能是被記載或重構的。歷史至少是文字記載的歷史,通常是以時間事件 人物 關係 環境 思想 影響等知識要素對過去的敘說。「四史」也是如此,其學習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對相關信息的了 解 掌握和認知。
國家都不能沒有 歷史,民族不能沒有記憶,忘記歷史就是背叛自己。「四史」的 學習教育,首先是要 學習其中的重大歷史節點 歷史事件 歷史人物 歷史環境 歷史思想 歷史影響等。比如,社會主義發展史的 學習,就少不了 莫爾的[烏托邦] 巴黎公社 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 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 1956年 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建立 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 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等;黨史和新 中國史的 學習,就少不了 新文化運動 1921年黨的創建 1935年遵義會議 抗日戰爭勝利 1949年10月1日新 中國建立 「一五」計劃等;改革開放史的 學習,就少不了 黨的十一屆三 中全會 經濟特區 浦東開發開放 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 加入wto等。
要說明的是,「四史」雖然各有 其特色 有 其「知識」,但不能簡單認為它們是孤立的 割裂的。通過 學習教育,既要清晰黨史 新 中國史 改革開放史 社會主義發展史之間的區別,更要明白它們在歷史 理論 實踐邏輯上 的密切關聯。這種關聯可簡單歸納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推動社會主義從理論走向實踐,也就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十月革命給 中國送來了 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為 中國共產黨創建的重要條件;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歷史,是以社會主義為取向建立「新社會 新國家」的歷史;以1949年為起點的新 中國史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 推進改革開放的歷史,也是探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社會主義從一種模式走向多種形態的歷史;改革開放史既是黨史 新 中國史,也是社會主義在 中國深入發展的歷史,即一以貫之堅持和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社會主義的歷史。這樣聯繫起來學習,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 新 中國來之不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更進一步明白我們是誰,從哪裡來 往哪裡去。
二 吸取歷史經驗,把握歷史大勢。
假如說「四史」的知識是「一點一點」的,那麼將點串起來,由點到線,形成「一條一條」 「一面一面」的,就構成「一部一部」的歷史。這樣的歷史從來都不是直線演進的,而是螺旋上 升,在 人類從民族史進入到世界史的條件下,更是如此;這樣的歷史是人們在 不斷熟悉歷史規律 總結歷史經驗 吸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蜿蜒前進的歷史。在 這個意義上,「四史」 學習教育 中,比知識重要的,是基於知識 學習,更清晰地洞察歷史發展中的合價值性與合規律性,更好把握歷史進步規律與發展趨勢。這當然是「高標準」,那「低要求」就是吸取歷史教訓,在 前進的道路上 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至少是歷史上發生過的悲劇不要再折騰 再上 演。
「四史」 中蘊含了 很多規律 經驗,當然也有 不少教訓。比如,馬克思主義基於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兩大發明,超越了空想社會主義,也揭示了 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蘇聯建立 建設社會主義取得了 重大進步,並在 與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的對照 中彰顯了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優越性,但是不能隨著時代與環境變化而進行適應性改革,導致體制僵化而又無力自我革新,尤其是無產階級政黨背離了人民立場,結局是政權喪失 國家解體的悲劇。這被認為是20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 現代國家建設史上 的重大事件。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 也犯過錯誤,在 探究 中也有 過失誤,但善於在 歷史 學習 中總結經驗 熟悉規律,不斷前進。這表此刻 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 建設 改革的實際結合起來,適應時代變遷與社會變革,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實踐創新 制度創新,不斷深化熟悉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現代國家管理規律 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黨的領導和執政規律。這正是黨領導人民創新「兩大奇蹟」,並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 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的要害。這樣的 學習教育,也就是以史明志 以史為師 以史為鑑,是 學習歷史大道 把握歷史大勢,是基於歷史經驗 理性和規律把握現實,有助於增強黨員領導幹部堅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的自覺性。
三 傳承歷史精神,堅守歷史使命。
雖然共產黨人是唯物主義者,但黨歷來高度重視精神力量與精神建黨。歷史無不沉澱為精神,精神又無不是歷史的。黨的精神建設與黨共同發展,融匯於黨史新 中國史 改革開放史 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史,貫穿於革命 建設 改革的歷史進程 中,並成為一種獨特政治優勢。如革命戰爭年代鍛造的紅船精神 井岡山精神 蘇區精神 長征精神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湧現的抗美援朝精神 大慶(鐵人) 精神 雷鋒精神 焦裕祿精神 紅旗渠精神 「兩彈一星」精神等;改革開放時代孕育的小崗精神 載人航天精神 抗擊非典精神 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這些精神,一道構成共產黨的 國家的精神譜系,要傳承好 發揚好。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毛澤東闡釋物質與精神辯證關係指出:「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精神力量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能夠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鄧小平說:「要懂得些 中國歷史,這是 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假如說歷史事件是過去的會定格的,歷史經驗也可能是有 局限的,那麼歷史精神則是「永恆的」,可以傳承並發揚光大的。習近平總書記也非常重視歷史精神的學習傳承。他強調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 近期調研考察 中,他又提到了 「西遷精神」 延安精神 「右玉精神」等。可以說,真正學好歷史精神,用歷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 教育人,激發黨員領導幹部的歷史擔當 情懷 責任 信念,讓他們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恆奮鬥,這正是「四史」 學習教育的精髓所在。
四 梳理歷史觀念,用好歷史方法。
比較而言,樹立正確歷史觀 學好歷史方法論,是「四史」的知識 學習 經驗和規律 學習 精神 學習的實際運用與行動,也是 學習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學習教育 中要逐步形成 深化鞏固這樣的歷史觀:首先,歷史是持續的,不是簡單的「斷代」史。因此,黨史 新 中國史 改革開放史 社會主義發展史的 學習教育要結合起來,並與上 海地方史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等「身邊」的歷史貫穿起來。通過學習教育,樹立「大歷史觀」,要更深刻熟悉到「沒有 共產黨,就沒有 新 中國」,「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等被歷史證明的事實 被事實證明的歷史,更深刻地理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 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等新觀點新論斷。其次,歷史是整體的 多彩的,不可能完美無缺 沒有 瑕疵,不能用現實切割歷史,也不能用歷史否認現實。「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通過 學習教育,要反對任何形式的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反對醜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詆毀 誣衊黨和國家領導人 英雄模範,或歪曲黨的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人民軍隊歷史的言行。再次,歷史是合力形成的 「多線的」。通過 學習教育,要全面 辯證地看待歷史現象 歷史問題,即使是歷史失誤挫折,也要在 歷史的環境下 方位上,正確看待 認真分析,尤其是對所謂的「歷史終結論」等,要有 清醒熟悉,做到政治清醒 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邪路。最後,歷史是通的,世界是「平的」。雖然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具有 歷史必定性,但這並非是當下現實性。雖然目前世界呈現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與行動,但在 世界歷史條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轉,自我封閉必定落後。特殊是,在 「一球兩制」長期共存的環境下,要樹立「長線歷史觀」,既反對「崇資病」,也反對「恐資病」,正確熟悉並處理好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 共產黨與其他國家的政黨 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要交流溝通取長補短,推動文明對話 互鑒,充分汲取和借鑑人類文明創新的一切成果。假如通過「四史」 學習教育,黨員領導幹部能夠確立 鞏固並用好這些歷史觀,那就是最好的成果。
「四史」 學習教育,不能為了 學習而 學習 為完成任務而 學習,而要在 堅持正確歷史觀的基礎上,學會歷史思維 培養歷史視野 增強歷史擔當。在 學習教育 中,要歷史結合現實學 理論聯繫實際學,黨員領導幹部要把自己擺進去 工作擺進去 責任擺進去,能夠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新環境,在上 海落實「三大任務」 持續打響「四大品牌」 加快「五個 中心」建設等實際工作 中,運用歷史方法 歷史智慧 歷史經驗,破解發展難點 民生痛點 管理堵點,真正把經濟社會發展得更好 人民城市管理得更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安全感 幸福感。這是「四史」 學習教育的最「硬核」的要求,也是其落腳點。
一 學好歷史知識,形成歷史認知。
歷者過也,史者事也。歷史就是過去,它可能是實存的,也可能是被記載或重構的。歷史至少是文字記載的歷史,通常是以時間事件 人物 關係 環境 思想 影響等知識要素對過去的敘說。「四史」也是如此,其學習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對相關信息的了 解 掌握和認知。
國家都不能沒有 歷史,民族不能沒有記憶,忘記歷史就是背叛自己。「四史」的 學習教育,首先是要 學習其中的重大歷史節點 歷史事件 歷史人物 歷史環境 歷史思想 歷史影響等。比如,社會主義發展史的 學習,就少不了 莫爾的[烏托邦] 巴黎公社 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 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 1956年 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建立 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 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等;黨史和新 中國史的 學習,就少不了 新文化運動 1921年黨的創建 1935年遵義會議 抗日戰爭勝利 1949年10月1日新 中國建立 「一五」計劃等;改革開放史的 學習,就少不了 黨的十一屆三 中全會 經濟特區 浦東開發開放 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 加入wto等。
要說明的是,「四史」雖然各有 其特色 有 其「知識」,但不能簡單認為它們是孤立的 割裂的。通過 學習教育,既要清晰黨史 新 中國史 改革開放史 社會主義發展史之間的區別,更要明白它們在歷史 理論 實踐邏輯上 的密切關聯。這種關聯可簡單歸納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推動社會主義從理論走向實踐,也就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十月革命給 中國送來了 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為 中國共產黨創建的重要條件;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歷史,是以社會主義為取向建立「新社會 新國家」的歷史;以1949年為起點的新 中國史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 推進改革開放的歷史,也是探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社會主義從一種模式走向多種形態的歷史;改革開放史既是黨史 新 中國史,也是社會主義在 中國深入發展的歷史,即一以貫之堅持和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社會主義的歷史。這樣聯繫起來學習,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 新 中國來之不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更進一步明白我們是誰,從哪裡來 往哪裡去。
二 吸取歷史經驗,把握歷史大勢。
假如說「四史」的知識是「一點一點」的,那麼將點串起來,由點到線,形成「一條一條」 「一面一面」的,就構成「一部一部」的歷史。這樣的歷史從來都不是直線演進的,而是螺旋上 升,在 人類從民族史進入到世界史的條件下,更是如此;這樣的歷史是人們在 不斷熟悉歷史規律 總結歷史經驗 吸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蜿蜒前進的歷史。在 這個意義上,「四史」 學習教育 中,比知識重要的,是基於知識 學習,更清晰地洞察歷史發展中的合價值性與合規律性,更好把握歷史進步規律與發展趨勢。這當然是「高標準」,那「低要求」就是吸取歷史教訓,在 前進的道路上 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至少是歷史上發生過的悲劇不要再折騰 再上 演。
「四史」 中蘊含了 很多規律 經驗,當然也有 不少教訓。比如,馬克思主義基於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兩大發明,超越了空想社會主義,也揭示了 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蘇聯建立 建設社會主義取得了 重大進步,並在 與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的對照 中彰顯了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優越性,但是不能隨著時代與環境變化而進行適應性改革,導致體制僵化而又無力自我革新,尤其是無產階級政黨背離了人民立場,結局是政權喪失 國家解體的悲劇。這被認為是20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 現代國家建設史上 的重大事件。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 也犯過錯誤,在 探究 中也有 過失誤,但善於在 歷史 學習 中總結經驗 熟悉規律,不斷前進。這表此刻 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 建設 改革的實際結合起來,適應時代變遷與社會變革,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實踐創新 制度創新,不斷深化熟悉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現代國家管理規律 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黨的領導和執政規律。這正是黨領導人民創新「兩大奇蹟」,並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 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的要害。這樣的 學習教育,也就是以史明志 以史為師 以史為鑑,是 學習歷史大道 把握歷史大勢,是基於歷史經驗 理性和規律把握現實,有助於增強黨員領導幹部堅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的自覺性。
三 傳承歷史精神,堅守歷史使命。
雖然共產黨人是唯物主義者,但黨歷來高度重視精神力量與精神建黨。歷史無不沉澱為精神,精神又無不是歷史的。黨的精神建設與黨共同發展,融匯於黨史新 中國史 改革開放史 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史,貫穿於革命 建設 改革的歷史進程 中,並成為一種獨特政治優勢。如革命戰爭年代鍛造的紅船精神 井岡山精神 蘇區精神 長征精神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湧現的抗美援朝精神 大慶(鐵人) 精神 雷鋒精神 焦裕祿精神 紅旗渠精神 「兩彈一星」精神等;改革開放時代孕育的小崗精神 載人航天精神 抗擊非典精神 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這些精神,一道構成共產黨的 國家的精神譜系,要傳承好 發揚好。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毛澤東闡釋物質與精神辯證關係指出:「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精神力量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能夠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鄧小平說:「要懂得些 中國歷史,這是 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假如說歷史事件是過去的會定格的,歷史經驗也可能是有 局限的,那麼歷史精神則是「永恆的」,可以傳承並發揚光大的。習近平總書記也非常重視歷史精神的學習傳承。他強調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 近期調研考察 中,他又提到了 「西遷精神」 延安精神 「右玉精神」等。可以說,真正學好歷史精神,用歷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 教育人,激發黨員領導幹部的歷史擔當 情懷 責任 信念,讓他們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恆奮鬥,這正是「四史」 學習教育的精髓所在。
四 梳理歷史觀念,用好歷史方法。
比較而言,樹立正確歷史觀 學好歷史方法論,是「四史」的知識 學習 經驗和規律 學習 精神 學習的實際運用與行動,也是 學習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學習教育 中要逐步形成 深化鞏固這樣的歷史觀:首先,歷史是持續的,不是簡單的「斷代」史。因此,黨史 新 中國史 改革開放史 社會主義發展史的 學習教育要結合起來,並與上 海地方史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等「身邊」的歷史貫穿起來。通過學習教育,樹立「大歷史觀」,要更深刻熟悉到「沒有 共產黨,就沒有 新 中國」,「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等被歷史證明的事實 被事實證明的歷史,更深刻地理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 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等新觀點新論斷。其次,歷史是整體的 多彩的,不可能完美無缺 沒有 瑕疵,不能用現實切割歷史,也不能用歷史否認現實。「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通過 學習教育,要反對任何形式的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反對醜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詆毀 誣衊黨和國家領導人 英雄模範,或歪曲黨的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人民軍隊歷史的言行。再次,歷史是合力形成的 「多線的」。通過 學習教育,要全面 辯證地看待歷史現象 歷史問題,即使是歷史失誤挫折,也要在 歷史的環境下 方位上,正確看待 認真分析,尤其是對所謂的「歷史終結論」等,要有 清醒熟悉,做到政治清醒 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邪路。最後,歷史是通的,世界是「平的」。雖然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具有 歷史必定性,但這並非是當下現實性。雖然目前世界呈現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與行動,但在 世界歷史條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轉,自我封閉必定落後。特殊是,在 「一球兩制」長期共存的環境下,要樹立「長線歷史觀」,既反對「崇資病」,也反對「恐資病」,正確熟悉並處理好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 共產黨與其他國家的政黨 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要交流溝通取長補短,推動文明對話 互鑒,充分汲取和借鑑人類文明創新的一切成果。假如通過「四史」 學習教育,黨員領導幹部能夠確立 鞏固並用好這些歷史觀,那就是最好的成果。
「四史」 學習教育,不能為了 學習而 學習 為完成任務而 學習,而要在 堅持正確歷史觀的基礎上,學會歷史思維 培養歷史視野 增強歷史擔當。在 學習教育 中,要歷史結合現實學 理論聯繫實際學,黨員領導幹部要把自己擺進去 工作擺進去 責任擺進去,能夠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新環境,在上 海落實「三大任務」 持續打響「四大品牌」 加快「五個 中心」建設等實際工作 中,運用歷史方法 歷史智慧 歷史經驗,破解發展難點 民生痛點 管理堵點,真正把經濟社會發展得更好 人民城市管理得更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安全感 幸福感。這是「四史」 學習教育的最「硬核」的要求,也是其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