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學史明理的內涵,加深對近代中國社會發展肌理的認識。
黨史學習教育有四個主題,學史明理排名第一,是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的基礎和前提。因此,了解和理解學史明理的內涵非常重要。什麼是學史明理?什麼?學習共產黨100年的奮鬥歷程,明確了16個基本道理。一般來說,16個基本原則是增強四個自信心,增強四個意識,實現兩個維護,協調兩個大局,通過四個全面,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復興。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經歷了100年。這100年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史詩的篇章,是共產黨人用鮮血、汗水、淚水、勇氣、智慧和力量寫出來的100年?
在苦難中鑄就輝煌,在挫折之後毅然奮起,在探索中獲得成功,在失誤之後撥亂反正,在轉折中開創新局,在奮鬥之後贏得未來的100年。
學習百年黨史,要把握百年黨史的主題、主脈、主線和主流。百年黨史分為四個歷史時期:
首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改天換地(1949-1978)。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期間,我們黨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
第三,翻天覆地(1978-2012),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黨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的新革命,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四,驚天動地(2012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黨依靠人民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解決了許多長期未解決的問題,完成了許多過去想做卻沒有完成的大事。
總的來說,100年黨的歷史是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推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10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進步是世界上罕見的。
例如,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59-1961年經濟困難嚴重,文化大革命內亂,1996年台海危機,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館爆炸,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甘肅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2011年7.23動車事故等。
100年走來,我們黨都不為一切困難所嚇倒,不為一切風險所征服,經歷它,面對它,應對它,不斷開創出一個又一個勝利局面,不斷推動事業向前發展。
這就是歷史邏輯。
那就是社會肌理。
我們不僅要看到偉大的成就,還要了解100年來展示的勇氣和力量,尤其是巨大的智慧和基本道理。只有深入了解我們黨的歷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擔責任和使命。
第二,學習歷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在任何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樹立和堅持明確的理想信念。如果他們沒有或失去理想信念,他們就會迷失,就像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就會失去精神脊柱的自我瓦解。所以,學史明理,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我黨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指導下,樹立了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目標,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懈努力,赴湯蹈火。毛主席一家為革命犧牲了6個親人。
徐海東將軍家族犧牲了70多人。
賀龍元帥宗親烈士2050人。
方誌敏常說:黨有指示,雖死不辭,他在《可愛的中國》一文中,發自內心地大喊:中國是生我們的母親。兄弟們,快起來,救救媽媽!不管怎樣,媽媽都不能死!面對生死的選擇,方誌敏大義凜然地回答:敵人只能砍掉我們的頭,永遠不要動搖我們的信仰。
革命烈士視死如歸,只是因為他們對崇高理想信念的堅定不移。今天,無論經濟多麼繁榮,如果我們放棄了對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我們的企業就不可能取得長足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也不可能站在世界上。
學歷史明理,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做人民滿意的服務員。
100年黨的歷史告訴我們,最大的政治優勢是與群眾密切相關。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貫穿我們黨百年奮鬥歷程的紅線。
毛主席說,我們黨必須吃苦。只有做好群眾的事情,我們共產黨人才能考慮做自己的事情。假如我們黨員隊伍中有先為自己工作的人,那就毫不客氣地把他解僱了。
鄧小平同志也說過,共產黨員謹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也不好。一是怕黨,二是怕群眾,三是怕民主黨派,總是好些。謹慎總是更好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多次重溫半被子的故事,強調要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好群眾的每一件小事。
經營企業更應該如此。企業要想做好,必然離不開員工的首創精神和工作活力。我們必須切實保護員工的民主權利,不斷完善公司的規章制度,豐富民主參與渠道,從各個管理層面、各個行業擴大員工的有序參與。比如涉及整個集團未來走向的《十四五規劃》,正在廣泛徵求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即充分發揮員工的智慧,從員工中吸取營養和力量,一切依賴員工,一切為了員工。
身為領導幹部,只有深深紮根於員工群眾這片沃土,公司這棵大樹才能長得高,長得旺,才能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學史明理,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黨的百年歷史記錄了黨對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的艱苦探索。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和關鍵時期,對領導幹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在什麼崗位上,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是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官員而創業,這是一項必須做好的光榮事業。個人追求和價值實現體現在黨和人民的事業鬥爭中?
創業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首先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發展觀有盲點,往往在職業觀上陷入誤區。有些領導幹部天天喊科學發展凶。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往往偏離科學發揮的軌道,做違反科學規律的事情。即使他們在短時間內看起來轟轟烈烈,他們也做不到任何事業。除了弘揚黨歷史上的求真務實外,還要努力、努力、努力,即尊重客觀規律,注重工作方法,堅持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例如鴉片戰爭以來,封閉必然落後,落後必須挨打,近百年來,面對英美霸權的挑戰,德國、蘇聯相繼落敗,教訓深刻。雖然我們和美國有貿易戰和金融戰,但今天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我有你,你有我,我已經是人類命運的共同體了。無論是處理國內文明發展還是對外開放,都要放眼世界,有廣闊的眼光。
做好企業就更重要了。只有走出辦公室,對標對表,出去學習,在尊重大趨勢的前提下,擁抱行業趨勢,抓住行業機遇,各司其職,做好本職工作,我們的事業才會發展,我們的公司才會有希望,才會有未來。
最後,學習黨史,首先要落實在歷史文化素養上,了解16個基本原則,提高工作能力上。最重要的是要有歷史意識和文化意識,即思考問題,做決策,要有歷史眼光,能夠從以往黨的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有意識地按照科學的規律辦事,要做到博學審問的認真思考。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史明理心得體會[朗讀]
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2月20日上午在x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如何讓黨史教育走深走實、走長走遠?我們要在黨史教育「明白卡」上給出三個問題的答案。
一是為什麼學,做到頭腦清楚。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由弱小走向強大,從幾十名黨員發展成為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這必然性在於共產黨人沒有私心雜念,有的只是天下為公,在於共產黨人從不停止進步,始終與時俱進。我們只有通過黨史學習,才能更好繼承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和優良作風,才能更好知來路、明前路,真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是學些什麼,做到心中有數。從x南湖紅船點亮星火到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滄桑而風華正茂,闖過層層難關而自信自強。我們要學習共產黨人於紛繁複雜時局中選擇正確道路的能力,學習共產黨人為國家民族獨立、人民幸福生活英勇獻身的鬥爭精神,學習共產黨人敢於攻堅、不怕挑戰的改革氣魄,更要學習共產黨人推動共同富裕、世界和平繁榮的責任和擔當。只有把自己需要學什麼弄清楚、想明白,我們開展黨史教育才能更有針對性,才能更好保證學習效果?
三是該怎麼學,做到落實有方。我們在黨史教育中要注意載體的豐富性和方式的多樣性。線上方面,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共產黨員網等平台,引導黨員幹部每日「打卡學習」,形成活躍的學習氛圍。要在地方黨政官方公眾號上更多撰寫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讓黨史教育更接地氣,增加黨員幹部的「代入感」。線下方面,我們要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日活動、主題黨課等方式,為黨員幹部送去「黨史文化套餐」,讓他們更了解共產黨的誕生、共產黨的革命、共產黨的建設、共產黨的改革,進而實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教育目的。要做好優秀黨員典型選樹工作,讓黨員幹部知道先進是怎麼干工作的,想當先進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營造更加濃厚的幹事氛圍?
一是為什麼學,做到頭腦清楚。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由弱小走向強大,從幾十名黨員發展成為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這必然性在於共產黨人沒有私心雜念,有的只是天下為公,在於共產黨人從不停止進步,始終與時俱進。我們只有通過黨史學習,才能更好繼承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和優良作風,才能更好知來路、明前路,真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是學些什麼,做到心中有數。從x南湖紅船點亮星火到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滄桑而風華正茂,闖過層層難關而自信自強。我們要學習共產黨人於紛繁複雜時局中選擇正確道路的能力,學習共產黨人為國家民族獨立、人民幸福生活英勇獻身的鬥爭精神,學習共產黨人敢於攻堅、不怕挑戰的改革氣魄,更要學習共產黨人推動共同富裕、世界和平繁榮的責任和擔當。只有把自己需要學什麼弄清楚、想明白,我們開展黨史教育才能更有針對性,才能更好保證學習效果?
三是該怎麼學,做到落實有方。我們在黨史教育中要注意載體的豐富性和方式的多樣性。線上方面,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共產黨員網等平台,引導黨員幹部每日「打卡學習」,形成活躍的學習氛圍。要在地方黨政官方公眾號上更多撰寫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讓黨史教育更接地氣,增加黨員幹部的「代入感」。線下方面,我們要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日活動、主題黨課等方式,為黨員幹部送去「黨史文化套餐」,讓他們更了解共產黨的誕生、共產黨的革命、共產黨的建設、共產黨的改革,進而實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教育目的。要做好優秀黨員典型選樹工作,讓黨員幹部知道先進是怎麼干工作的,想當先進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營造更加濃厚的幹事氛圍?
一、把握「學史明理」內涵,加深對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肌理的認識
這次黨史學習教育有4個主題,「學史明理」排序在先,是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學懂弄通「學史明理」的內涵非常重要。
「學史明理」學什麼?明什麼?學的是共產黨的100年奮鬥歷程,明的是16條基本道理?
概括來說,16條基本道理就是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統籌兩個大局,通過四個全面,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復興。
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整整100年的歷程,這100年是中國近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共產黨人用鮮血、汗水、淚水、勇氣、智慧和力量寫就的100年;是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後毅然奮起、探索中收穫成功、失誤後撥亂反正、轉折中開創新局、奮鬥後贏得未來的100年。
學習百年黨史,要把握百年黨史的主題、主脈、主線和主流。百年黨史分為四個歷史時期:
一是開天闢地(1921—1949),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改天換地(1949—1978),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根本制度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三是翻天覆地(1978—2012),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四是驚天動地(20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100年黨的歷史,總起來說是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把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推向前進的歷史,100年以來取得的成就與進步偉大輝煌,所經歷的困難與風險世所罕見。
比如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59年—1961年當年嚴重經濟困難,文化大革命的內亂局面,1996年台海危機,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2011年7.23動車事故等等。
100年走來,我們黨都不為一切困難所嚇倒,不為一切風險所征服,經歷它,面對它,應對它,不斷開創出一個又一個勝利局面,不斷推動事業向前發展。
這,就是歷史邏輯。
這,就是社會肌理。
我們學習黨的歷史,認識黨的光榮偉大,不僅要看到偉大業績,更要明白100年走來所展示的勇氣、力量,特別是巨大智慧和基本道理,只有對我們黨的歷史有深刻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擔起職責和使命。
二、學史明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樹立和堅持明確的理想信念,如果沒有或者喪失了理想信念,就會迷失,就會像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就會失去精神脊柱自我瓦解。因此,學史明理,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我們黨從1921年成立那一天起,就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指導下,樹立起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奮鬥目標,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之不懈奮鬥、赴湯蹈火。毛主席一家為革命犧牲6位親人;徐海東大將家族犧牲70多人;賀龍元帥宗親烈士2050人;方誌敏常說,「黨有指示,雖死不辭」,他在《可愛的中國》一文中,發自肺腑地呼喊:「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兄弟們,趕快起來,救救母親呀!無論如何不能讓母親死亡!」面對生死抉擇,方誌敏大義凜然答道:「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革命先烈們視死如歸只因對崇高理想信念的堅貞不渝。今天,無論經濟怎麼繁榮,如果放棄了對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我們的企業就不可能取得長足發展,我們的國家就不可能巍然屹立於世界?
三、學史明理,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做人民滿意的服務員
100年黨的歷史告訴我們: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標誌,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貫穿我們黨百年奮鬥歷程的一條紅線。
毛主席說過,我們黨必須吃苦在前,只有把群眾的事情辦好了,我們共產黨人才可以考慮辦一辦自己的事情。如果我們黨員隊伍中出現了先為自己辦事的人,那就要毫不客氣地把他開除出去。
鄧小平同志也講過,共產黨員謹小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了也不好。第一怕黨,第二怕群眾,第三怕民主黨派,總是好一些。謹慎總是好一些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多次重溫「半條被子」的故事,強調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辦好群眾的每一件小事。
辦企業更應如此。一家企業要想搞的好,必然離不開職工群眾的首創精神和工作活力。我們必須切實保障職工群眾的民主權利,不斷健全公司的規章制度、豐富民主參與渠道,從各個管理層級、各個行業領域擴大職工群眾有序參與,比如涉及整個集團未來走向的《十四五規劃》就在廣泛徵求職工的意見建議,就是要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聰明智慧,從職工群眾中吸取營養和力量,一切依靠職工,一切為了職工,誠心誠意為群眾謀福利。
作為領導幹部,只有深深紮根職工群眾這片沃土,公司這棵大樹才能長得高,長的旺,才能枝繁葉茂、郁蔥參天。
四、學史明理,樹立正確的事業觀,殫精竭慮干好本職工作
黨的百年歷史,記載了黨對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當前,我們已進入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攻堅期,對領導幹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在什麼崗位上,不論做什麼工作,都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幹事創業,都屬於必須要做好的光榮事業,個人追求和價值實現體現在位黨和人民事業奮鬥之中,任何脫離黨和人民搞「個人名利」的行為和想法都不可取?
幹事創業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首先要樹立科學發展觀,發展觀出現盲區,往往在事業觀上陷入誤區。有的領導幹部天天嘴巴上喊科學發展喊的凶,實際工作中往往偏離科學發揮軌道,辦違背科學規律的事,即使短時間內看起來轟轟烈烈熱火朝天,最終也干不出啥事業來。除了弘揚黨歷史中的求真務實,要真干、實幹、苦幹,還要巧幹,就是要尊重客觀規律,講究工作方法,堅持以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努力工作。
比如鴉片戰爭以來,封閉必然落後,落後就要挨打,還有近幾百年來,面對英美霸權的挑戰,德國、蘇聯先後落敗,教訓是深刻的。儘管我們和美國有過貿易戰、金融戰,但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已經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無論處理國內發展問題,還是處理對外開放問題,我們都應該放眼世界,具有寬闊的眼光。
辦好一家企業更是如此,多走出辦公室,對標對表,外出調研學習,在尊重大趨勢前提下,擁抱行業潮流,捕捉行業機會,各司其職干好本職工作,我們的事業才會有發展,我們的公司才會有希望、有未來。
最後,學習黨史,首先要落實到歷史文化素養上,落實到明白16條基本道理上,落實到提高工作能力上,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歷史意識和文化自覺,即想問題、做決策要有歷史眼光,能夠從以往黨的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自覺按照科學規律辦事,要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古為今用認識和處理好現實問題,關鍵是先學史明理。
這次黨史學習教育有4個主題,「學史明理」排序在先,是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學懂弄通「學史明理」的內涵非常重要。
「學史明理」學什麼?明什麼?學的是共產黨的100年奮鬥歷程,明的是16條基本道理?
概括來說,16條基本道理就是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統籌兩個大局,通過四個全面,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復興。
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整整100年的歷程,這100年是中國近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共產黨人用鮮血、汗水、淚水、勇氣、智慧和力量寫就的100年;是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後毅然奮起、探索中收穫成功、失誤後撥亂反正、轉折中開創新局、奮鬥後贏得未來的100年。
學習百年黨史,要把握百年黨史的主題、主脈、主線和主流。百年黨史分為四個歷史時期:
一是開天闢地(1921—1949),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改天換地(1949—1978),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根本制度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三是翻天覆地(1978—2012),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四是驚天動地(20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100年黨的歷史,總起來說是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把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推向前進的歷史,100年以來取得的成就與進步偉大輝煌,所經歷的困難與風險世所罕見。
比如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59年—1961年當年嚴重經濟困難,文化大革命的內亂局面,1996年台海危機,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2011年7.23動車事故等等。
100年走來,我們黨都不為一切困難所嚇倒,不為一切風險所征服,經歷它,面對它,應對它,不斷開創出一個又一個勝利局面,不斷推動事業向前發展。
這,就是歷史邏輯。
這,就是社會肌理。
我們學習黨的歷史,認識黨的光榮偉大,不僅要看到偉大業績,更要明白100年走來所展示的勇氣、力量,特別是巨大智慧和基本道理,只有對我們黨的歷史有深刻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擔起職責和使命。
二、學史明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樹立和堅持明確的理想信念,如果沒有或者喪失了理想信念,就會迷失,就會像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就會失去精神脊柱自我瓦解。因此,學史明理,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我們黨從1921年成立那一天起,就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指導下,樹立起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奮鬥目標,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之不懈奮鬥、赴湯蹈火。毛主席一家為革命犧牲6位親人;徐海東大將家族犧牲70多人;賀龍元帥宗親烈士2050人;方誌敏常說,「黨有指示,雖死不辭」,他在《可愛的中國》一文中,發自肺腑地呼喊:「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兄弟們,趕快起來,救救母親呀!無論如何不能讓母親死亡!」面對生死抉擇,方誌敏大義凜然答道:「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革命先烈們視死如歸只因對崇高理想信念的堅貞不渝。今天,無論經濟怎麼繁榮,如果放棄了對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我們的企業就不可能取得長足發展,我們的國家就不可能巍然屹立於世界?
三、學史明理,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做人民滿意的服務員
100年黨的歷史告訴我們: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標誌,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貫穿我們黨百年奮鬥歷程的一條紅線。
毛主席說過,我們黨必須吃苦在前,只有把群眾的事情辦好了,我們共產黨人才可以考慮辦一辦自己的事情。如果我們黨員隊伍中出現了先為自己辦事的人,那就要毫不客氣地把他開除出去。
鄧小平同志也講過,共產黨員謹小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了也不好。第一怕黨,第二怕群眾,第三怕民主黨派,總是好一些。謹慎總是好一些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多次重溫「半條被子」的故事,強調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辦好群眾的每一件小事。
辦企業更應如此。一家企業要想搞的好,必然離不開職工群眾的首創精神和工作活力。我們必須切實保障職工群眾的民主權利,不斷健全公司的規章制度、豐富民主參與渠道,從各個管理層級、各個行業領域擴大職工群眾有序參與,比如涉及整個集團未來走向的《十四五規劃》就在廣泛徵求職工的意見建議,就是要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聰明智慧,從職工群眾中吸取營養和力量,一切依靠職工,一切為了職工,誠心誠意為群眾謀福利。
作為領導幹部,只有深深紮根職工群眾這片沃土,公司這棵大樹才能長得高,長的旺,才能枝繁葉茂、郁蔥參天。
四、學史明理,樹立正確的事業觀,殫精竭慮干好本職工作
黨的百年歷史,記載了黨對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當前,我們已進入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攻堅期,對領導幹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在什麼崗位上,不論做什麼工作,都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幹事創業,都屬於必須要做好的光榮事業,個人追求和價值實現體現在位黨和人民事業奮鬥之中,任何脫離黨和人民搞「個人名利」的行為和想法都不可取?
幹事創業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首先要樹立科學發展觀,發展觀出現盲區,往往在事業觀上陷入誤區。有的領導幹部天天嘴巴上喊科學發展喊的凶,實際工作中往往偏離科學發揮軌道,辦違背科學規律的事,即使短時間內看起來轟轟烈烈熱火朝天,最終也干不出啥事業來。除了弘揚黨歷史中的求真務實,要真干、實幹、苦幹,還要巧幹,就是要尊重客觀規律,講究工作方法,堅持以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努力工作。
比如鴉片戰爭以來,封閉必然落後,落後就要挨打,還有近幾百年來,面對英美霸權的挑戰,德國、蘇聯先後落敗,教訓是深刻的。儘管我們和美國有過貿易戰、金融戰,但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已經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無論處理國內發展問題,還是處理對外開放問題,我們都應該放眼世界,具有寬闊的眼光。
辦好一家企業更是如此,多走出辦公室,對標對表,外出調研學習,在尊重大趨勢前提下,擁抱行業潮流,捕捉行業機會,各司其職干好本職工作,我們的事業才會有發展,我們的公司才會有希望、有未來。
最後,學習黨史,首先要落實到歷史文化素養上,落實到明白16條基本道理上,落實到提高工作能力上,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歷史意識和文化自覺,即想問題、做決策要有歷史眼光,能夠從以往黨的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自覺按照科學規律辦事,要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古為今用認識和處理好現實問題,關鍵是先學史明理。
銘記歷史才能走向未來。一個不善於汲取歷史智慧的政黨是沒有前途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蘊含治國理政、治黨治軍、內政外交的多元智慧,要把黨史作為生動的教材,作為武裝思想的利器,在繼承黨的優良傳統中獲得教益,在黨的成功經驗中啟迪智慧,才能構築起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精神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在河南考察調研時強調,「『吃水不忘掘井人』,紅色江山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裡來的,始終銘記緬懷革命先烈。」這一重要指示,既是諄諄的囑託,更是殷切的希望。學史明理、學史知責、學史鑄魂,獲取人生智慧、煥發奮進力量。
要在知史中培根鑄魂。我們黨從建黨初期僅有50多名黨員發展成為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執政黨,經歷了無數困難和挫折。支撐共產黨人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精神力量,就在於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共產主義的執著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勝信心。這樣的信仰、信念、信心,使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為之犧牲,從而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蘊含的思想資源、實踐智慧,為新時代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提供了豐厚營養。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共產黨人以「一心一意跟黨走」的絕對忠誠、「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念、「以百姓之心為心」的為民情懷、「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爭精神,抒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史詩,成為民族最堅強的脊樑和時代最閃亮的坐標。當今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深水區,催生了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又一次站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緊要關頭,黨員幹部都要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慘痛代價走出的「人間正道」,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前途越來越光明。
要在知史中傳承基因。回望歷史,我們黨正是在不斷總結歷史經驗中從幼年走向成熟。黨的故事承載著紅色歷史,銘刻著紅色記憶,流淌著紅色血脈,凝結著紅色傳統。廣為流傳的半條棉被、八子參軍、古田軍號、真理的味道、朱德的扁擔、血染的黨證、陳樹湘的決絕、八女投江……這些黨史故事裡有如磐的初心、如山的信仰,有精神的譜系、制勝的法寶,有我們黨的紅色基因,體現著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鐵的紀律、政治本色,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黨員幹部要通過學習黨史,深刻認識我們黨98年來帶領人民在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中所展示出來的巨大勇氣、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深入學習黨在複雜環境下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的寶貴經驗,從而不斷提高執政本領,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通過學習黨史,培養深邃的歷史思維、恢宏的戰略思維、嚴密的辯證思維、清醒的底線思維,提高分析形勢、把握趨勢、謀劃大勢的能力,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從黨史中汲取創新的智慧和力量,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才能走出新路、干成事業、成就夢想。
要在知史中煥發動力。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發揚不怕犧牲、艱苦奮鬥、改革創新的擔當精神,持久地艱苦奮鬥,取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偉大成就,為我們黨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繪就了我們黨絢爛奪目的精神圖譜。黨從成立時起,就以大無畏的擔當精神,勇敢擔負起國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運,義無反顧地擔負起推翻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成為一個極富感染力的「情緒場」,就像「磁場」「電場」「生物場」能夠發揮巨大的「場」效應一樣,激勵著千千萬萬人投身這一偉大的事業。黨員幹部要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賡續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涵養艱苦奮鬥的政治品格,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要在知史中涵養情懷。「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那些波瀾壯闊的場景,至今仍讓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聯繫黨史、新中國發展史,歷史的結論如此明晰而厚重,即人民是共和國的真正締造者,戰爭年代,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黨帶領人民軍隊才有了「試看天下誰能敵」的豪情和底氣;人民是共和國的偉大建設者,共和國的堅實大廈是中國人民一磚一瓦艱苦建起來的,輝煌成就是中國人民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干出來的;人民是共和國的最終評判者,正是有了人民意願這把最好的尺子,共和國才順應時代潮流,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發展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為著人民「大我」而不惜犧牲「小我」,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湧現出了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樹起了一座座精神豐碑。戰爭年代,我們黨依靠人民,打出了一個紅彤彤的嶄新中國;新中國一路走來,黨依靠人民,創造了一個闊步向前、日新月異的精彩中國;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依靠人民,必將建成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為人類作出更多貢獻的強大中國。
要在知史中彰顯正氣。我們黨歷來重視紀律建設,把廉潔品格作為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要求共產黨人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注重加強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形成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好傳統、「自帶乾糧去辦公」的好作風、「反對貪污浪費」的好制度、「中央八項規定」的好規矩,紮緊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籠子和不想腐、不願腐的思想籠子,也曾鐵腕懲處了劉青山、張子善等腐化墮落分子。作為黨員幹部,如果不了解黨的歷史,就不可能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鬥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也就不可能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要求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作動力、以更堅定的黨性修養作保障,不失時機地進行振興發展。廣大黨員幹部應把學習黨史作為加強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任務、作為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習黨史接受生動具體的黨性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升華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優良品格、培養浩然正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鬥精神不懈怠,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和精神追求。
銘記歷史才能走向未來。一個不善於汲取歷史智慧的政黨是沒有前途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蘊含治國理政、治黨治軍、內政外交的多元智慧,要把黨史作為生動的教材,作為武裝思想的利器,在繼承黨的優良傳統中獲得教益,在黨的成功經驗中啟迪智慧,才能構築起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精神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在河南考察調研時強調,「『吃水不忘掘井人』,紅色江山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裡來的,始終銘記緬懷革命先烈。」這一重要指示,既是諄諄的囑託,更是殷切的希望。學史明理、學史知責、學史鑄魂,獲取人生智慧、煥發奮進力量。
要在知史中培根鑄魂。我們黨從建黨初期僅有50多名黨員發展成為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執政黨,經歷了無數困難和挫折。支撐共產黨人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精神力量,就在於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共產主義的執著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勝信心。這樣的信仰、信念、信心,使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為之犧牲,從而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蘊含的思想資源、實踐智慧,為新時代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提供了豐厚營養。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共產黨人以「一心一意跟黨走」的絕對忠誠、「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念、「以百姓之心為心」的為民情懷、「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爭精神,抒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史詩,成為民族最堅強的脊樑和時代最閃亮的坐標。當今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深水區,催生了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又一次站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緊要關頭,黨員幹部都要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慘痛代價走出的「人間正道」,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前途越來越光明。
要在知史中傳承基因。回望歷史,我們黨正是在不斷總結歷史經驗中從幼年走向成熟。黨的故事承載著紅色歷史,銘刻著紅色記憶,流淌著紅色血脈,凝結著紅色傳統。廣為流傳的半條棉被、八子參軍、古田軍號、真理的味道、朱德的扁擔、血染的黨證、陳樹湘的決絕、八女投江……這些黨史故事裡有如磐的初心、如山的信仰,有精神的譜系、制勝的法寶,有我們黨的紅色基因,體現著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鐵的紀律、政治本色,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黨員幹部要通過學習黨史,深刻認識我們黨98年來帶領人民在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中所展示出來的巨大勇氣、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深入學習黨在複雜環境下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的寶貴經驗,從而不斷提高執政本領,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通過學習黨史,培養深邃的歷史思維、恢宏的戰略思維、嚴密的辯證思維、清醒的底線思維,提高分析形勢、把握趨勢、謀劃大勢的能力,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從黨史中汲取創新的智慧和力量,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才能走出新路、干成事業、成就夢想。
要在知史中煥發動力。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發揚不怕犧牲、艱苦奮鬥、改革創新的擔當精神,持久地艱苦奮鬥,取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偉大成就,為我們黨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繪就了我們黨絢爛奪目的精神圖譜。黨從成立時起,就以大無畏的擔當精神,勇敢擔負起國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運,義無反顧地擔負起推翻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成為一個極富感染力的「情緒場」,就像「磁場」「電場」「生物場」能夠發揮巨大的「場」效應一樣,激勵著千千萬萬人投身這一偉大的事業。黨員幹部要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賡續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涵養艱苦奮鬥的政治品格,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要在知史中涵養情懷。「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那些波瀾壯闊的場景,至今仍讓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聯繫黨史、新中國發展史,歷史的結論如此明晰而厚重,即人民是共和國的真正締造者,戰爭年代,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黨帶領人民軍隊才有了「試看天下誰能敵」的豪情和底氣;人民是共和國的偉大建設者,共和國的堅實大廈是中國人民一磚一瓦艱苦建起來的,輝煌成就是中國人民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干出來的;人民是共和國的最終評判者,正是有了人民意願這把最好的尺子,共和國才順應時代潮流,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發展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為著人民「大我」而不惜犧牲「小我」,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湧現出了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樹起了一座座精神豐碑。戰爭年代,我們黨依靠人民,打出了一個紅彤彤的嶄新中國;新中國一路走來,黨依靠人民,創造了一個闊步向前、日新月異的精彩中國;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依靠人民,必將建成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為人類作出更多貢獻的強大中國。
要在知史中彰顯正氣。我們黨歷來重視紀律建設,把廉潔品格作為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要求共產黨人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注重加強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形成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好傳統、「自帶乾糧去辦公」的好作風、「反對貪污浪費」的好制度、「中央八項規定」的好規矩,紮緊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籠子和不想腐、不願腐的思想籠子,也曾鐵腕懲處了劉青山、張子善等腐化墮落分子。作為黨員幹部,如果不了解黨的歷史,就不可能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鬥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也就不可能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要求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作動力、以更堅定的黨性修養作保障,不失時機地進行振興發展。廣大黨員幹部應把學習黨史作為加強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任務、作為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習黨史接受生動具體的黨性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升華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優良品格、培養浩然正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鬥精神不懈怠,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和精神追求。
銘記歷史才能走向未來。一個不善於汲取歷史智慧的政黨是沒有前途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蘊含治國理政、治黨治軍、內政外交的多元智慧,要把黨史作為生動的教材,作為武裝思想的利器,在繼承黨的優良傳統中獲得教益,在黨的成功經驗中啟迪智慧,才能構築起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精神家園。
學「三史」悟「初心」。
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翻開黨的歷史,無比波瀾壯闊,又異常艱辛曲折,充滿了苦難、奮鬥、革命,從南湖一艘紅船出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英勇奮鬥。廣大黨員幹部要重視、學習黨的歷史,在學習黨史中明志、明理、明責、明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努力開拓幹事,續寫「十四五」開局新篇章。
學習黨的「苦難史」,堅定信念。「石以砥焉,化鈍為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過的路程更是艱辛,在滿目瘡痍、餓殍遍地中成立,在侵略者、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下發展壯大,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戰、解放戰爭中頑強拼搏,正是每一位革命者心中堅定的信念帶領著我們黨走出困境。黨的苦難史,更是產黨人的崇高信仰和因這信仰而燃燒升騰起的民族自強史,學習黨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在新時代的我們,要強根固本,從靈魂深處「補鈣」「加油」,必須以純潔的思想為底色,用高尚的情操去陶冶,靠嚴明的紀律來規制;通過學與行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理想信念,找准前進方向,始終保持革命者大無畏的精神。
學習黨的「革命史」,積蓄勇氣。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論述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從「武昌起義」到「開放」,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從堅持「兩個務必」到牢記「初心」,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用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取得輝煌的成績,在新時代,我黨繼續將自我革命推向深入。黨的革命史不僅有直面生死的勇氣,更有重塑自己的魄力,革命就是反抗壓迫,推翻壓迫人民的敵人,革命就是居安思危,解決歷史周期率。「物必先腐而後蟲生」,學習黨的革命史,拿出共產黨員應有的勇氣和魄力,在新時代敢於自我革命,保持創業初期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刀刃向內修正自身,充分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扛起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學習黨的「奮鬥史」,凝聚力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新中國成立初期如同一張白紙,百廢待興,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實現「四個現代化」,共產黨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實現理想信念不屈不撓,團結帶領人民砥礪奮鬥。在奮鬥中形成了紅旗渠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這些都是黨的寶貴財富,包含著前進的歷史規律,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我們要學好黨史,繼承好黨的光榮傳統,「全黨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民族復興為己任,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干;在崗位上兢兢業業,擔當作為,為民服務,與黨一起帶領廣人民艱苦奮鬥、敢闖敢拼,一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
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翻開黨的歷史,無比波瀾壯闊,又異常艱辛曲折,充滿了苦難、奮鬥、革命,從南湖一艘紅船出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英勇奮鬥。廣大黨員幹部要重視、學習黨的歷史,在學習黨史中明志、明理、明責、明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努力開拓幹事,續寫「十四五」開局新篇章。
學習黨的「苦難史」,堅定信念。「石以砥焉,化鈍為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過的路程更是艱辛,在滿目瘡痍、餓殍遍地中成立,在侵略者、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下發展壯大,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戰、解放戰爭中頑強拼搏,正是每一位革命者心中堅定的信念帶領著我們黨走出困境。黨的苦難史,更是產黨人的崇高信仰和因這信仰而燃燒升騰起的民族自強史,學習黨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在新時代的我們,要強根固本,從靈魂深處「補鈣」「加油」,必須以純潔的思想為底色,用高尚的情操去陶冶,靠嚴明的紀律來規制;通過學與行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理想信念,找准前進方向,始終保持革命者大無畏的精神。
學習黨的「革命史」,積蓄勇氣。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論述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從「武昌起義」到「開放」,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從堅持「兩個務必」到牢記「初心」,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用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取得輝煌的成績,在新時代,我黨繼續將自我革命推向深入。黨的革命史不僅有直面生死的勇氣,更有重塑自己的魄力,革命就是反抗壓迫,推翻壓迫人民的敵人,革命就是居安思危,解決歷史周期率。「物必先腐而後蟲生」,學習黨的革命史,拿出共產黨員應有的勇氣和魄力,在新時代敢於自我革命,保持創業初期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刀刃向內修正自身,充分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扛起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學習黨的「奮鬥史」,凝聚力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新中國成立初期如同一張白紙,百廢待興,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實現「四個現代化」,共產黨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實現理想信念不屈不撓,團結帶領人民砥礪奮鬥。在奮鬥中形成了紅旗渠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這些都是黨的寶貴財富,包含著前進的歷史規律,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我們要學好黨史,繼承好黨的光榮傳統,「全黨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民族復興為己任,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干;在崗位上兢兢業業,擔當作為,為民服務,與黨一起帶領廣人民艱苦奮鬥、敢闖敢拼,一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