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黨史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鬥史,也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歷史是的教科書,也是的清醒劑。廣大黨員幹部要用心研讀這來之不易的「教科書」,在學習黨史、借鑑黨史中汲取成長營養、凝聚奮進力量,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恪守為民初心,勇擔時代使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乘風破浪。
學習黨史,是堅定理想信念的必要前提。百年來,黨領導人民在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後毅然奮起、探索中收穫成功、轉折中開創新局、奮鬥後贏得新時代。學習黨史有助於增強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提高工作能力。了解我們黨和國家的來龍去脈,有助於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了解我們黨和國家歷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助於汲取我們黨和國家歷的執政經驗。作為一名黨員,要知黨愛黨,知黨愛國,堅定信仰信念、淬鍊黨性修養、厚植為民。特別是針對青年黨員,更要加強黨史宣傳和教育,要正確且及時地引導廣大青年黨員在學習中繼承發揚好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使其能深刻領悟我們黨在這百年來經過不斷檢驗得出的真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富裕中國。」。
學習黨史,是恪守為民初心的必經之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黨百年奮鬥、風雨不改的初心。今年新年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這一重大成果,是在黨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業績。同時明確未來5年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過渡期,確保脫貧人民不再返貧。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黨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動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投入疫情防控救治,限度減少疫情傳播、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取得令世人艷羨的成績,這離不開我們黨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全國人民的積極配合。國人在面對艱難困苦時能完全信賴和依靠我們黨,始終保持上下一心,是我們黨百年來一心為人民,得到人民衷心認可的體現,也是我們學習黨史,恪守為民初心的強大精神動力。
學習黨史,是勇擔時代使命的必然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始終義無反顧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統攬黨的百年發展史,以宏大的歷史感指出:「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鬥的歷史過程,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救亡圖存到復興逐夢,環環相扣,循序遞進,重視、研究和借鑑黨史,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入新發展階段,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重要階段。站在新時代的開端,我們要用心感悟黨史,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從中汲取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黨要想始終保持青春活力、持續健康發展、煥發蓬勃生機,就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學習了解黨史,溫故知新,對照初心、常思使命,加強黨的建設,將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謝謝大家。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百年黨史 宣講稿[朗讀]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社會主義艱辛探索的30年。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搞社會主義,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建國初期國際國內形勢是錯綜複雜的。在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不但堅持敵視和拒不承認新中國的立場,還阻撓其他國家承認我國,阻撓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企圖在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我國,並支持國民黨殘餘勢力進行破壞和搗亂,妄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
在國內,國民黨反動派當時還有100多萬軍隊盤踞在西南、華南幾個省份和台灣等沿海島嶼,負隅頑抗,反動派潰逃時遺留在大陸的200多萬政治土匪、60多萬特務分子、反動派黨團骨幹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同當地惡霸相勾結,在各地進行瘋狂的破壞與搗亂,他們還寄望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妄圖捲土重來。在財政經濟方面,商品經濟極不發達,全國大部分地區處於封閉半封閉的狀態,財政開支極為困難。
面對上述嚴峻形勢,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建國初期,團結全國人民,同心同德,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了多方面的鬥爭。隨著西藏和平解放,至1951年10月,全國除台灣及其附近島嶼外,全部國土獲得解放,實現了中國歷史上長期以來所未有的大統一。地方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國家的統一和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為新中國從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經濟方面,沒收了官僚資本,建立了國營經濟,打擊了投機資本,統了全國財政工作。自1950年3月以後,國家財政收支基本平衡,順利度過了最困難時期,標誌著我國財政經濟狀況已開始好轉。這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不但在軍事上,政治上是堅強的,在經濟上也是有辦法的。建國初期,僅僅用3年時間,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治癒戰爭創傷,調整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發展。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重大貢獻是:一方面建設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其中有一些做法是借鑑蘇聯的,如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經濟等。
有一些是獨創的,如人民民主專政,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等。另一方面,進行了艱辛的建設社會主義探索。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的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使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包括飛機和汽車製造業、重型和精密機械製造業、發電設備製造業、冶金和礦山設備製造業以及高級合金鋼和有色金屬的冶煉等,有好多方面都填補了我們國家的空白。
從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充分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迅速改變我國貧窮落後面貌,把我國建設成先進工業國的迫切願望。在全國範圍的技術革新運動中,1955年全國職工提出了53萬件發明、技術改革和合理化建議,實施的有23萬件。工業戰線喜報頻傳。鞍山鋼鐵公司的三大重點工程——大型軋鋼、無縫鋼管、七號煉鋼爐等於1953年底舉行開工生產典禮,首批竣工投入生產,成為新中國工業化起步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誌。隨後,包鋼、武鋼也先後開始施工建設,開創了中國內地建設大型鋼鐵基地的先河。
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建設投產,揭開了中國汽車製造業嶄新的第一頁,結束了中國沒有自己的汽車製造業的歷史。1956年,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首次試飛成功。這種被命名為「56式」(1964年改為殲——5飛機)戰鬥機的試製成功,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1956年,中國第一製造工具機的瀋陽第一工具機廠建成投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於此同時,青藏、康藏、新藏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將內地和西藏緊密地聯結起來。
「一五」計劃的建設規模宏大,發展速度空前。五年中,國家計劃在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的投資總額是766.4億元,相當於7億多兩黃金,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壯舉。在發展速度上,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4.7%,其中現代工業年均遞增15.3%,是世界上罕見的高速度。
從1956年社會主義的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也是在實踐中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十年。
十年間,我國已初步建立了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準的工業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十年間,我國農業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開始大規模展開,並逐漸收到成效。科學技術事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慶油田的建成和「兩彈一星」的升空,奠定了大國地位,與世界強國比肩而立,有力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但是,1966年,一場長達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和全面內亂,給黨和人民造成了嚴重的災難。然而中國共產黨人痛定思痛,一舉粉碎了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1975年實行了全面整頓,特別是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黨在理論上逐漸形成了以鄧小平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在實踐上從「文化大革命」災難中擺脫並成功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之,1949年到1978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以建設艱辛探索的30年,取得的經驗是寶貴的,教訓是深刻的。
建國初期國際國內形勢是錯綜複雜的。在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不但堅持敵視和拒不承認新中國的立場,還阻撓其他國家承認我國,阻撓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企圖在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我國,並支持國民黨殘餘勢力進行破壞和搗亂,妄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
在國內,國民黨反動派當時還有100多萬軍隊盤踞在西南、華南幾個省份和台灣等沿海島嶼,負隅頑抗,反動派潰逃時遺留在大陸的200多萬政治土匪、60多萬特務分子、反動派黨團骨幹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同當地惡霸相勾結,在各地進行瘋狂的破壞與搗亂,他們還寄望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妄圖捲土重來。在財政經濟方面,商品經濟極不發達,全國大部分地區處於封閉半封閉的狀態,財政開支極為困難。
面對上述嚴峻形勢,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建國初期,團結全國人民,同心同德,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了多方面的鬥爭。隨著西藏和平解放,至1951年10月,全國除台灣及其附近島嶼外,全部國土獲得解放,實現了中國歷史上長期以來所未有的大統一。地方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國家的統一和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為新中國從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經濟方面,沒收了官僚資本,建立了國營經濟,打擊了投機資本,統了全國財政工作。自1950年3月以後,國家財政收支基本平衡,順利度過了最困難時期,標誌著我國財政經濟狀況已開始好轉。這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不但在軍事上,政治上是堅強的,在經濟上也是有辦法的。建國初期,僅僅用3年時間,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治癒戰爭創傷,調整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發展。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重大貢獻是:一方面建設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其中有一些做法是借鑑蘇聯的,如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經濟等。
有一些是獨創的,如人民民主專政,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等。另一方面,進行了艱辛的建設社會主義探索。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的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使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包括飛機和汽車製造業、重型和精密機械製造業、發電設備製造業、冶金和礦山設備製造業以及高級合金鋼和有色金屬的冶煉等,有好多方面都填補了我們國家的空白。
從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充分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迅速改變我國貧窮落後面貌,把我國建設成先進工業國的迫切願望。在全國範圍的技術革新運動中,1955年全國職工提出了53萬件發明、技術改革和合理化建議,實施的有23萬件。工業戰線喜報頻傳。鞍山鋼鐵公司的三大重點工程——大型軋鋼、無縫鋼管、七號煉鋼爐等於1953年底舉行開工生產典禮,首批竣工投入生產,成為新中國工業化起步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誌。隨後,包鋼、武鋼也先後開始施工建設,開創了中國內地建設大型鋼鐵基地的先河。
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建設投產,揭開了中國汽車製造業嶄新的第一頁,結束了中國沒有自己的汽車製造業的歷史。1956年,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首次試飛成功。這種被命名為「56式」(1964年改為殲——5飛機)戰鬥機的試製成功,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1956年,中國第一製造工具機的瀋陽第一工具機廠建成投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於此同時,青藏、康藏、新藏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將內地和西藏緊密地聯結起來。
「一五」計劃的建設規模宏大,發展速度空前。五年中,國家計劃在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的投資總額是766.4億元,相當於7億多兩黃金,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壯舉。在發展速度上,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4.7%,其中現代工業年均遞增15.3%,是世界上罕見的高速度。
從1956年社會主義的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也是在實踐中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十年。
十年間,我國已初步建立了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準的工業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十年間,我國農業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開始大規模展開,並逐漸收到成效。科學技術事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慶油田的建成和「兩彈一星」的升空,奠定了大國地位,與世界強國比肩而立,有力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但是,1966年,一場長達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和全面內亂,給黨和人民造成了嚴重的災難。然而中國共產黨人痛定思痛,一舉粉碎了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1975年實行了全面整頓,特別是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黨在理論上逐漸形成了以鄧小平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在實踐上從「文化大革命」災難中擺脫並成功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之,1949年到1978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以建設艱辛探索的30年,取得的經驗是寶貴的,教訓是深刻的。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華民族謀復興。而今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欣欣向榮,一片朝氣勃發、奮發向上,正是共產黨人堅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堅持不懈的奮鬥的結果。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來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發現這句話的脈絡,也能夠從現實中把握住真相,找准我們未來前進的方向。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和使命一脈相承、矢志前行。這個初心和使命,隨著共產黨的誕生就定根發芽了,在她的指引下,無數的優秀共產黨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在黑暗中踽踽前行、摸爬滾打探索前路和光明。1921年,一個多災多難而又偉大的一年,共產主義的星火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被點燃,劃破了暗夜沉沉的天際,給人們帶來了光明、溫暖和希望。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她一誕生便確定了自己的最高綱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也就在一個又一個的共產黨人心中,植下了深根。為了衝破黑暗,為民族國家尋找一個光明的前途。優秀的共產黨人,帶領工人罷工,走向農村包圍城市,建立紅色蘇維埃,走過長征二萬五千里,堅定不移的維護統一戰線引導中國人民堅持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推倒壓倒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人秉承初心和使命以民為本、破浪奮進。共產黨人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黨的帶領下打響了脫貧攻堅,精準脫貧深入每一戶貧困戶家中,只要哪裡有貧困戶哪裡就有共產黨人的身影,他們和貧困戶一起勞作,一起共同謀劃脫貧致富路,連續6年來每年脫貧人數達到6000萬人以上,如今正在向著全體脫貧奔進。脫貧攻堅戰的戰鬥已經接近尾聲,鄉村振興接續前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為新一輪的奮鬥之路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如今離今年只有一年時間,放眼祖國的大江南北處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奮鬥的汗水不斷的滋養這片已經被耕作了千年的熱土。雲南怒江州的獨龍族整族脫貧,革命聖地延安摘掉貧困的帽子,國產大飛機試飛成功,面對美國關稅大棒的威脅,我們不屈不饒。
歷史照進現實,現實為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貫穿歷史、照進現實、把握未來,猶如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水孕育炎黃子孫一樣,不斷孕育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共產黨人。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來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發現這句話的脈絡,也能夠從現實中把握住真相,找准我們未來前進的方向。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和使命一脈相承、矢志前行。這個初心和使命,隨著共產黨的誕生就定根發芽了,在她的指引下,無數的優秀共產黨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在黑暗中踽踽前行、摸爬滾打探索前路和光明。1921年,一個多災多難而又偉大的一年,共產主義的星火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被點燃,劃破了暗夜沉沉的天際,給人們帶來了光明、溫暖和希望。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她一誕生便確定了自己的最高綱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也就在一個又一個的共產黨人心中,植下了深根。為了衝破黑暗,為民族國家尋找一個光明的前途。優秀的共產黨人,帶領工人罷工,走向農村包圍城市,建立紅色蘇維埃,走過長征二萬五千里,堅定不移的維護統一戰線引導中國人民堅持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推倒壓倒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人秉承初心和使命以民為本、破浪奮進。共產黨人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黨的帶領下打響了脫貧攻堅,精準脫貧深入每一戶貧困戶家中,只要哪裡有貧困戶哪裡就有共產黨人的身影,他們和貧困戶一起勞作,一起共同謀劃脫貧致富路,連續6年來每年脫貧人數達到6000萬人以上,如今正在向著全體脫貧奔進。脫貧攻堅戰的戰鬥已經接近尾聲,鄉村振興接續前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為新一輪的奮鬥之路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如今離今年只有一年時間,放眼祖國的大江南北處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奮鬥的汗水不斷的滋養這片已經被耕作了千年的熱土。雲南怒江州的獨龍族整族脫貧,革命聖地延安摘掉貧困的帽子,國產大飛機試飛成功,面對美國關稅大棒的威脅,我們不屈不饒。
歷史照進現實,現實為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貫穿歷史、照進現實、把握未來,猶如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水孕育炎黃子孫一樣,不斷孕育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共產黨人。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要求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黨史淬鍊於我們黨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奮鬥歷程,既有經驗也有教訓,既有勝利亦有失利,只要悉心學習、潛心領悟、融會貫通,就能將黨史轉化為推動工作的路徑和方法,更好地開展工作。特別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黨員幹部更要常讀黨史、深讀黨史、細讀黨史,不斷在浩瀚黨史中的擷取「璀璨明珠」,汲取精神力量,從而為自己注入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蓬勃精氣神。
常讀記載征程的「行路史」,堅守初心使命。百年風雨,初心如磐。黨史的字裡行間,造福人民永遠是我們黨永恆的主題和不變的方向,也正是因為我們黨把人民視作江山,把江山看作人民,我們黨才能在敵人的層層圍堵中不弱反強,才能在淮海戰役取得小車推出來的勝利,在這段坎坷的征途中越走越遠。因此,黨員幹部要時常翻看黨史,回顧我們黨為什麼出發、這段世紀征程是為了誰、又是依靠誰走向了勝利,清醒認識自己從哪兒來、往哪兒去,不斷築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為民初心,牢記為民使命,當好人民群眾的服務員?
深讀攻堅克難的「風雨史」,永葆鬥爭精神。我們黨破土於風雲突變之際,壯大於疾風驟雨之時,隨手翻到黨史任一頁,都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挑戰和考驗。從長征的足跡、戰爭的硝煙到敵人的圍堵,再到建設的艱辛,可以說,無論什麼樣的風浪,無論什麼樣的險阻,我們黨都經歷過,也始終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迎頭而上,並留下「農村包圍城市」「支部建在連上」等一個個成功經驗,探索出了改革開放、設立經濟特區等一條條成功路徑。黨員幹部回顧黨史,既要學習革命先輩不懼艱難、勇於鬥爭的大無畏精神,不斷增強鬥爭意識,也要總結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經驗,不斷提升鬥爭本領?
細讀不斷革新的「成長史」,勇於開拓進取。從秋收起義「支部建在連上」到古田會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從「摸著石頭過河」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歷史證明,我們黨從建黨至今,從未暫緩過自身建設,從未停止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從未膽怯糾偏知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黨永葆生機活力。作為黨員幹部,在學習黨史時,要積極學習我們黨勇於探索和不斷創新的優良傳統,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始終堅持理論創新和探索緊密結合,在改革攻堅期和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不斷打開新局面。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黨史淬鍊於我們黨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奮鬥歷程,既有經驗也有教訓,既有勝利亦有失利,只要悉心學習、潛心領悟、融會貫通,就能將黨史轉化為推動工作的路徑和方法,更好地開展工作。特別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黨員幹部更要常讀黨史、深讀黨史、細讀黨史,不斷在浩瀚黨史中的擷取「璀璨明珠」,汲取精神力量,從而為自己注入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蓬勃精氣神。
常讀記載征程的「行路史」,堅守初心使命。百年風雨,初心如磐。黨史的字裡行間,造福人民永遠是我們黨永恆的主題和不變的方向,也正是因為我們黨把人民視作江山,把江山看作人民,我們黨才能在敵人的層層圍堵中不弱反強,才能在淮海戰役取得小車推出來的勝利,在這段坎坷的征途中越走越遠。因此,黨員幹部要時常翻看黨史,回顧我們黨為什麼出發、這段世紀征程是為了誰、又是依靠誰走向了勝利,清醒認識自己從哪兒來、往哪兒去,不斷築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為民初心,牢記為民使命,當好人民群眾的服務員?
深讀攻堅克難的「風雨史」,永葆鬥爭精神。我們黨破土於風雲突變之際,壯大於疾風驟雨之時,隨手翻到黨史任一頁,都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挑戰和考驗。從長征的足跡、戰爭的硝煙到敵人的圍堵,再到建設的艱辛,可以說,無論什麼樣的風浪,無論什麼樣的險阻,我們黨都經歷過,也始終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迎頭而上,並留下「農村包圍城市」「支部建在連上」等一個個成功經驗,探索出了改革開放、設立經濟特區等一條條成功路徑。黨員幹部回顧黨史,既要學習革命先輩不懼艱難、勇於鬥爭的大無畏精神,不斷增強鬥爭意識,也要總結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經驗,不斷提升鬥爭本領?
細讀不斷革新的「成長史」,勇於開拓進取。從秋收起義「支部建在連上」到古田會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從「摸著石頭過河」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歷史證明,我們黨從建黨至今,從未暫緩過自身建設,從未停止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從未膽怯糾偏知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黨永葆生機活力。作為黨員幹部,在學習黨史時,要積極學習我們黨勇於探索和不斷創新的優良傳統,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始終堅持理論創新和探索緊密結合,在改革攻堅期和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不斷打開新局面。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沐浴著晨曦的陽光,唱著春天的故事,我的心情是那樣激盪。因為今天是我們黨的100周歲華誕,我要用我最虔誠的心為黨祝福,為黨高歌。
回首眺望走過去的歷程,卻是那樣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灑滿鮮血的路上,一個個腳印記載著多少風雨與滄桑。兩次的世界大戰,翻天覆地的解放戰爭,無數的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才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
一唱雄雞天下白,喚來春天照人間。從此,我們的祖國進入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崛起在世界的東方。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看到了金菊含笑,聽到楓葉流丹,聞到碩果飄香。還有那抖擻的雄姿震憾,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欣喜地發現,20世紀也是充滿活力和經濟飛速的時代。
回眸昨日,祖國成就輝煌,展望明天,我們豪情滿懷,新的世界,新的千年,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感慨萬千。面臨科技發展的第五次浪潮,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說明人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國家的財富,是振興的希望。我們要勇敢地承擔起世經重託,我們要跨越世紀的一代,是21世經的真正主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祖國、時代、人類命運聯繫起來,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良好品德,發揚創新精神,掌握實踐能力,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做個新世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宏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壯志在心頭,揚鞭在腳下。讓我們以滿懷豪情再創新世紀的輝煌。
慶祝。
大家好。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沐浴著晨曦的陽光,唱著春天的故事,我的心情是那樣激盪。因為今天是我們黨的100周歲華誕,我要用我最虔誠的心為黨祝福,為黨高歌。
回首眺望走過去的歷程,卻是那樣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灑滿鮮血的路上,一個個腳印記載著多少風雨與滄桑。兩次的世界大戰,翻天覆地的解放戰爭,無數的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才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
一唱雄雞天下白,喚來春天照人間。從此,我們的祖國進入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崛起在世界的東方。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看到了金菊含笑,聽到楓葉流丹,聞到碩果飄香。還有那抖擻的雄姿震憾,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欣喜地發現,20世紀也是充滿活力和經濟飛速的時代。
回眸昨日,祖國成就輝煌,展望明天,我們豪情滿懷,新的世界,新的千年,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感慨萬千。面臨科技發展的第五次浪潮,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說明人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國家的財富,是振興的希望。我們要勇敢地承擔起世經重託,我們要跨越世紀的一代,是21世經的真正主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祖國、時代、人類命運聯繫起來,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良好品德,發揚創新精神,掌握實踐能力,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做個新世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宏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壯志在心頭,揚鞭在腳下。讓我們以滿懷豪情再創新世紀的輝煌。
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