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區化工企業專項整治,自2006年11月起,我鎮成立化工企業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對全鎮化工企業從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技術質量、人員資質、土地、能耗、項目審核和工商登記等八大產業准入要求著手進行了大量調查,並就我鎮化工企業的整治方向和目標進行了明確。
一、全鎮化工企業的現狀
通過調查,明確全鎮現有各類化工生產企業117家,占全鎮生產企業的18%,化工流通企業49家;其中500萬元以上40家,200—500萬元22家,200萬元以下55家。2006年,化工生產企業實現銷售48.8億元,占全鎮工業經濟總量的49%。
從行業自身的角度來看,化工企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生產技術的多樣性、多變性和綜合性。化工產品品種繁多,每一種產品的生產不僅需要一種至幾種特定的技術,而且原料來源多種多樣,工藝流程也各不相同。二是具有原料利用的綜合性。化工企業的生產是化學反應,在生產一種產品的同時,往往會產生多種聯產品和副產品,而這些聯產品和副產品大部分又是其他化工企業的重要原料,可以再加工和深加工,因此化工企業最能開闢原料來源和綜合利用資源。三是生產過程要求的比例性和連續性。化工生產主要是裝置性生產,從原材料到產品加工的各個環節都是通過管道輸送,形成一個首尾連貫、各環節緊密銜接的生產系統。任何一個環節產生故障,都有可能使生產過程中斷,從而形成產品污染。四是化工企業具有能耗高的特性。這是因為化工產品的原料本身即是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有些化工產品的生產,需要在高溫下進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化工企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規模小、分布廣、條件差。全鎮117家化工生產企業,規模企業僅40家,其餘77家均為規模以下企業,這些小規模企業大部門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籌建生產。由於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形成了「星星點燈」的局面,沒有很好的規劃,分布在全鎮各村各點,比較分散。這些作坊式化工企業大部分廠房簡陋,生產設備比較落後,操作簡單,投入觀念淡薄,生產連續性不強,沒有完善的污染治理設施,業主環境保護意識較差,環保設施陳舊。
2、產品品種廣泛、生產特點鮮明、污染物種類多。由於化工行業的特殊性,涉及的產品門類廣泛,由此產生的污染物也比較多。綜合全鎮化工企業,產品涉及到橡膠製品、橡塑製品、有機溶劑、消毒劑、化工助劑、試劑、柔軟劑、生物生化製品、塗料、顏料、油漆、電子焊料、凈水劑、潤滑劑、乳膠、膠水、氧化鋅、醫療用品、桌球、油墨、塑料母粒和其他化工產品。
3、無完善的環保審批手續。從檢查中發現,有些化工企業的環評審批手續還是企業剛建辦時辦理的,有的甚至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辦理的,業主在企業轉制、變更經營地點、增加產品品種產量、增添設備、改變工藝等的時候未能重新辦理變更手續,致使現生產狀況與原有環評不符。有些雖然有環評手續,但不能按照環評審批要求組織實施,其實這些都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
二、全鎮化工企業的專項整治
1、全鎮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的目標任務。按照區政府對我鎮化工專項整治責任狀的要求,我鎮化工專項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三年化工專項整治期間,我鎮必須關閉化工生產企業30家,搬遷2家。關閉數占全鎮化工企業數的27%,占全區化工企業關閉總數的30%左右。(其時間進度要求為:2007年關閉18家,2008年關閉12家,做到三年目標兩年完成。)。
2、全鎮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的推進情況。今年以來,按照省、市、區三年化工專項整治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對照產業准入、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八個方面的`相關標準,鎮經貿中心組織力量對全鎮的化工企業進行了逐個上門核查復合。在此基礎上,今年5月23日,區化治辦組織安監、環保、工商等職能部門對我鎮的117家化工企業進行了會審。6月11日,區化治辦對我鎮34家存在問題的化工企業提出了具體的整治意見(擬關閉、擬轉停、擬關停、擬轉移、待定)和整治時間,同時根據職責明確監督部門。
6月12日—6月13日,鎮化治辦抽調安監、環保部門的4名工作人員,對區化治辦提出存在問題的34家化工企業逐一上門進行了現場核查,根據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鎮化治辦提出了具體的整改意見,同時又調整增加了5家企業。這39家化工企業的具體情況為:整改企業6家;工商調整化工項目企業16家;實際停產、歇業企業10家;無環保、安全審批手續企業6家;建議搬遷1家。至目前為止,區化治辦還無明確答覆。
3、全鎮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的具體措施。
(1)廣泛宣傳發動,營造整治氛圍。加大宣傳力度,使有關單位熟悉掌握《環境保護法》等法規,明確化工企業整治的意義和作用,以及具體的實施步驟和時間要求,強化輿論對整治的監管,形成有利的社會輿論氛圍。
(2)加強執法檢查,做到全面覆蓋。重點清查化工企業是否通過環評審批,環保設施是否配套,使用運行是否正常,項目是否通過環保驗收,是否編制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是否配套比較完備的應急處置設施,是否能夠長期穩定達標排放,廢水是否排入達到地表水功能區劃要求的水域,危險廢物是否有效處置等環節和措施。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對達不到整改要求的化工企業進行處罰並報請上級部門予以停產整頓和關閉。
(3)突出整治重點,提升發展水平。對部分技術含量低的化工企業,引導和鼓勵他們進行技術改造,促使產業升級,產品換代,提高企業的技術裝配水平;對部分環境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實行限期整改,力爭在規定時間內做到達標排放;對部分污染特別嚴重,且短期內無法整改到位的堅決實行關閉和停產。
(4)科學制訂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充分結合城鎮板塊的改造和公共工程的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化工集中區域,提升環保的可控水平。
(5)嚴把准入關口,提升產業水平。鼓勵化工企業向園區集中,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資料手續不全的項目一律不予幫助上報審批。
(6)做好協調服務,力求取得實效。認真制訂每一個階段的工作方案,強化每一個環節的工作監督,細化每一個步驟的工作措施;強化化工生產企業搬遷、整改、關閉的經濟政策導向機制,建立相應的考核考評指標體系。
化工企業專項整治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除了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嚴格執法、廣泛宣傳、綜合治理外,還需要全鎮各級和各部門的密切配合,更需要各級人大代表的工作監督和輿論導向。我們相信,只要通過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完成上級下達的化工企業專項整治任務。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年鄉鎮開展小化工專項整治排查工作總結彙報報告工作經驗10篇[朗讀]
按照省、市、區化工企業專項整治工作計劃,自2006年11月起,我鎮成立化工企業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對全鎮化工企業從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技術質量、人員資質、土地、能耗、項目審核和工商登記等八大產業准入要求著手進行了大量調查,並就我鎮化工企業的整治方向和目標進行了明確。
一、全鎮化工企業的現狀
通過調查,明確全鎮現有各類化工生產企業117家,占全鎮生產企業的18%,化工流通企業49家;其中500萬元以上40家,200—500萬元22家,200萬元以下55家。2006年,化工生產企業實現銷售48.8億元,占全鎮工業經濟總量的49%。
從行業自身的角度來看,化工企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生產技術的多樣性、多變性和綜合性。化工產品品種繁多,每一種產品的生產不僅需要一種至幾種特定的技術,而且原料來源多種多樣,工藝流程也各不相同。二是具有原料利用的綜合性。化工企業的生產是化學反應,在生產一種產品的同時,往往會產生多種聯產品和副產品,而這些聯產品和副產品大部分又是其他化工企業的重要原料,可以再加工和深加工,因此化工企業最能開闢原料來源和綜合利用資源。三是生產過程要求的比例性和連續性。化工生產主要是裝置性生產,從原材料到產品加工的各個環節都是通過管道輸送,形成一個首尾連貫、各環節緊密銜接的生產系統。任何一個環節產生故障,都有可能使生產過程中斷,從而形成產品污染。四是化工企業具有能耗高的特性。這是因為化工產品的原料本身即是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有些化工產品的生產,需要在高溫下進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化工企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規模小、分布廣、條件差。全鎮117家化工生產企業,規模企業僅40家,其餘77家均為規模以下企業,這些小規模企業大部門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籌建生產。由於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形成了「星星點燈」的局面,沒有很好的規劃,分布在全鎮各村各點,比較分散。這些作坊式化工企業大部分廠房簡陋,生產設備比較落後,操作簡單,投入觀念淡薄,生產連續性不強,沒有完善的污染治理設施,業主環境保護意識較差,環保設施陳舊。
2、產品品種廣泛、生產特點鮮明、污染物種類多。由於化工行業的特殊性,涉及的產品門類廣泛,由此產生的污染物也比較多。綜合全鎮化工企業,產品涉及到橡膠製品、橡塑製品、有機溶劑、消毒劑、化工助劑、試劑、柔軟劑、生物生化製品、塗料、顏料、油漆、電子焊料、凈水劑、潤滑劑、乳膠、膠水、氧化鋅、醫療用品、桌球、油墨、塑料母粒和其他化工產品。
3、無完善的環保審批手續。從檢查中發現,有些化工企業的環評審批手續還是企業剛建辦時辦理的,有的甚至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辦理的,業主在企業轉制、變更經營地點、增加產品品種產量、增添設備、改變工藝等的時候未能重新辦理變更手續,致使現生產狀況與原有環評不符。有些雖然有環評手續,但不能按照環評審批要求組織實施,其實這些都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
二、全鎮化工企業的專項整治
1、全鎮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的目標任務。按照區政府對我鎮化工專項整治責任狀的要求,我鎮化工專項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三年化工專項整治期間,我鎮必須關閉化工生產企業30家,搬遷2家。關閉數占全鎮化工企業數的27%,占全區化工企業關閉總數的30%左右。(其時間進度要求為:2007年關閉18家,2008年關閉12家,做到三年目標兩年完成。)。
2、全鎮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的推進情況。今年以來,按照省、市、區三年化工專項整治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對照產業准入、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八個方面的`相關標準,鎮經貿中心組織力量對全鎮的化工企業進行了逐個上門核查復合。在此基礎上,今年5月23日,區化治辦組織安監、環保、工商等職能部門對我鎮的117家化工企業進行了會審。6月11日,區化治辦對我鎮34家存在問題的化工企業提出了具體的整治意見(擬關閉、擬轉停、擬關停、擬轉移、待定)和整治時間,同時根據職責明確監督部門。
6月12日—6月13日,鎮化治辦抽調安監、環保部門的4名工作人員,對區化治辦提出存在問題的34家化工企業逐一上門進行了現場核查,根據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鎮化治辦提出了具體的整改意見,同時又調整增加了5家企業。這39家化工企業的具體情況為:整改企業6家;工商調整化工項目企業16家;實際停產、歇業企業10家;無環保、安全審批手續企業6家;建議搬遷1家。至目前為止,區化治辦還無明確答覆。
3、全鎮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的具體措施。
(1)廣泛宣傳發動,營造整治氛圍。加大宣傳力度,使有關單位熟悉掌握《環境保護法》等法規,明確化工企業整治的意義和作用,以及具體的實施步驟和時間要求,強化輿論對整治的監管,形成有利的社會輿論氛圍。
(2)加強執法檢查,做到全面覆蓋。重點清查化工企業是否通過環評審批,環保設施是否配套,使用運行是否正常,項目是否通過環保驗收,是否編制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是否配套比較完備的應急處置設施,是否能夠長期穩定達標排放,廢水是否排入達到地表水功能區劃要求的水域,危險廢物是否有效處置等環節和措施。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對達不到整改要求的化工企業進行處罰並報請上級部門予以停產整頓和關閉。
(3)突出整治重點,提升發展水平。對部分技術含量低的化工企業,引導和鼓勵他們進行技術改造,促使產業升級,產品換代,提高企業的技術裝配水平;對部分環境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實行限期整改,力爭在規定時間內做到達標排放;對部分污染特別嚴重,且短期內無法整改到位的堅決實行關閉和停產。
(4)科學制訂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充分結合城鎮板塊的改造和公共工程的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化工集中區域,提升環保的可控水平。
(5)嚴把准入關口,提升產業水平。鼓勵化工企業向園區集中,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資料手續不全的項目一律不予幫助上報審批。
(6)做好協調服務,力求取得實效。認真制訂每一個階段的工作方案,強化每一個環節的工作監督,細化每一個步驟的工作措施;強化化工生產企業搬遷、整改、關閉的經濟政策導向機制,建立相應的考核考評指標體系。
化工企業專項整治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除了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嚴格執法、廣泛宣傳、綜合治理外,還需要全鎮各級和各部門的密切配合,更需要各級代表的工作監督和輿論導向。我們相信,只要通過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完成上級下達的化工企業專項整治任務。
一、全鎮化工企業的現狀
通過調查,明確全鎮現有各類化工生產企業117家,占全鎮生產企業的18%,化工流通企業49家;其中500萬元以上40家,200—500萬元22家,200萬元以下55家。2006年,化工生產企業實現銷售48.8億元,占全鎮工業經濟總量的49%。
從行業自身的角度來看,化工企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生產技術的多樣性、多變性和綜合性。化工產品品種繁多,每一種產品的生產不僅需要一種至幾種特定的技術,而且原料來源多種多樣,工藝流程也各不相同。二是具有原料利用的綜合性。化工企業的生產是化學反應,在生產一種產品的同時,往往會產生多種聯產品和副產品,而這些聯產品和副產品大部分又是其他化工企業的重要原料,可以再加工和深加工,因此化工企業最能開闢原料來源和綜合利用資源。三是生產過程要求的比例性和連續性。化工生產主要是裝置性生產,從原材料到產品加工的各個環節都是通過管道輸送,形成一個首尾連貫、各環節緊密銜接的生產系統。任何一個環節產生故障,都有可能使生產過程中斷,從而形成產品污染。四是化工企業具有能耗高的特性。這是因為化工產品的原料本身即是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有些化工產品的生產,需要在高溫下進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化工企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規模小、分布廣、條件差。全鎮117家化工生產企業,規模企業僅40家,其餘77家均為規模以下企業,這些小規模企業大部門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籌建生產。由於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形成了「星星點燈」的局面,沒有很好的規劃,分布在全鎮各村各點,比較分散。這些作坊式化工企業大部分廠房簡陋,生產設備比較落後,操作簡單,投入觀念淡薄,生產連續性不強,沒有完善的污染治理設施,業主環境保護意識較差,環保設施陳舊。
2、產品品種廣泛、生產特點鮮明、污染物種類多。由於化工行業的特殊性,涉及的產品門類廣泛,由此產生的污染物也比較多。綜合全鎮化工企業,產品涉及到橡膠製品、橡塑製品、有機溶劑、消毒劑、化工助劑、試劑、柔軟劑、生物生化製品、塗料、顏料、油漆、電子焊料、凈水劑、潤滑劑、乳膠、膠水、氧化鋅、醫療用品、桌球、油墨、塑料母粒和其他化工產品。
3、無完善的環保審批手續。從檢查中發現,有些化工企業的環評審批手續還是企業剛建辦時辦理的,有的甚至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辦理的,業主在企業轉制、變更經營地點、增加產品品種產量、增添設備、改變工藝等的時候未能重新辦理變更手續,致使現生產狀況與原有環評不符。有些雖然有環評手續,但不能按照環評審批要求組織實施,其實這些都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
二、全鎮化工企業的專項整治
1、全鎮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的目標任務。按照區政府對我鎮化工專項整治責任狀的要求,我鎮化工專項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三年化工專項整治期間,我鎮必須關閉化工生產企業30家,搬遷2家。關閉數占全鎮化工企業數的27%,占全區化工企業關閉總數的30%左右。(其時間進度要求為:2007年關閉18家,2008年關閉12家,做到三年目標兩年完成。)。
2、全鎮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的推進情況。今年以來,按照省、市、區三年化工專項整治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對照產業准入、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八個方面的`相關標準,鎮經貿中心組織力量對全鎮的化工企業進行了逐個上門核查復合。在此基礎上,今年5月23日,區化治辦組織安監、環保、工商等職能部門對我鎮的117家化工企業進行了會審。6月11日,區化治辦對我鎮34家存在問題的化工企業提出了具體的整治意見(擬關閉、擬轉停、擬關停、擬轉移、待定)和整治時間,同時根據職責明確監督部門。
6月12日—6月13日,鎮化治辦抽調安監、環保部門的4名工作人員,對區化治辦提出存在問題的34家化工企業逐一上門進行了現場核查,根據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鎮化治辦提出了具體的整改意見,同時又調整增加了5家企業。這39家化工企業的具體情況為:整改企業6家;工商調整化工項目企業16家;實際停產、歇業企業10家;無環保、安全審批手續企業6家;建議搬遷1家。至目前為止,區化治辦還無明確答覆。
3、全鎮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的具體措施。
(1)廣泛宣傳發動,營造整治氛圍。加大宣傳力度,使有關單位熟悉掌握《環境保護法》等法規,明確化工企業整治的意義和作用,以及具體的實施步驟和時間要求,強化輿論對整治的監管,形成有利的社會輿論氛圍。
(2)加強執法檢查,做到全面覆蓋。重點清查化工企業是否通過環評審批,環保設施是否配套,使用運行是否正常,項目是否通過環保驗收,是否編制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是否配套比較完備的應急處置設施,是否能夠長期穩定達標排放,廢水是否排入達到地表水功能區劃要求的水域,危險廢物是否有效處置等環節和措施。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對達不到整改要求的化工企業進行處罰並報請上級部門予以停產整頓和關閉。
(3)突出整治重點,提升發展水平。對部分技術含量低的化工企業,引導和鼓勵他們進行技術改造,促使產業升級,產品換代,提高企業的技術裝配水平;對部分環境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實行限期整改,力爭在規定時間內做到達標排放;對部分污染特別嚴重,且短期內無法整改到位的堅決實行關閉和停產。
(4)科學制訂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充分結合城鎮板塊的改造和公共工程的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化工集中區域,提升環保的可控水平。
(5)嚴把准入關口,提升產業水平。鼓勵化工企業向園區集中,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資料手續不全的項目一律不予幫助上報審批。
(6)做好協調服務,力求取得實效。認真制訂每一個階段的工作方案,強化每一個環節的工作監督,細化每一個步驟的工作措施;強化化工生產企業搬遷、整改、關閉的經濟政策導向機制,建立相應的考核考評指標體系。
化工企業專項整治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除了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嚴格執法、廣泛宣傳、綜合治理外,還需要全鎮各級和各部門的密切配合,更需要各級代表的工作監督和輿論導向。我們相信,只要通過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完成上級下達的化工企業專項整治任務。
一、工作成效。
1.明確重點,精心部署。根據《方案》的安排,全市共排查篩選出21家小型化工生產型企業納入重點整治範圍,其中,植絨膠生產企業8家,紙管膠生產企業4家,矽膠等其他化工產品生產企業9家。此外,根據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的實際情況,另有31家類似企業也均參照《方案》要求一併開展了整治工作。安監部門通過協調會、推進會等方式,積極會同相關部門進行監督與指導,同時利用專家技術優勢,調動企業自身積極性,引導中介參與,強化宣傳安全教育,較好推動此次安全綜合整治工作進程。
2.推進順利,成效明顯。本次市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工作歷時8個月,現已基本完成,整治工作成效顯著。21家企業之中,8家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且未能完成整治提升的企業已完成淘汰關閉,1家企業納入「退二進三」,其餘12家企業完成了原地整治提升。另外31家參照執行的企業中,26家企業關閉淘汰,3家企業搬遷入園,1家企業納入「退二進三」,1家企業淘汰部分落後生產線。
3.配合中心工作,促進轉型升級。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作為提高全市安全生產水平的抓手,堅持與「騰籠換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出租房屋整治」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統籌推進。例如街道化工園區占地120多畝,涉及化工企業14家,由於園區企業多且小,安全生產條件落後,缺乏科學管理且污染嚴重。在本次整治中,安監部門與環保、工商、質監等部門多次協調溝通,聯合執法,對該園區化工企業採取整體集中關停,統一騰退,目前,園區內企業已全面停產關閉,營業執照均已註銷或變更。在完成園區內化工企業整體關停騰退後,土地將用於建立「工業區小微企業科創園」,以此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截至11月底,全市共騰退低效產出土地(包括租用土地)229.8畝,拆除違法違規搭建的建築物、鋼棚共計約2030平方米,既消除安全隱患,保障生產安全,又助推「三改一拆」、減少污染排放、優化當地水質,同時也實現園區整體轉型升級。
4.淘汰落後,提升產業結構。我市小化工企業呈現規模小、產能低、規範差、工藝低,通過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淘汰落後的植絨膠生產裝置8套,紙管膠生產裝置2套,雙氧水生產線1條,井岡黴素生產線1條,對羥基苯甲醛生產裝置1套,氧化鈷、氧化鎳土法生產裝置16套。通過規範化整治,從平面布局、生產工藝、安全設施、管理制度等進行整治,進一步提升和規範企業的生產基礎,淘汰落後的產能,使其轉型升級,實現產業結構調整。
5.從嚴標準,規範整治。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作為提高全市安全生產水平的抓手,一開始就制定了45條整治提升標準,明確要求和目的,提升化工企業本質安全。所有原地整治提升企業,聘請有化工設計資質單位開展安全設施設計診斷工作,進行安全評價,並根據中介機構提出的整改意見進行整治,實際消除安全隱患108個。同時,進一步推動企業開展安全標準化創建工作,到目前為止,共有6家企業已通過三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審查驗收,其餘企業正由中介機構輔導整治。
二、工作過程。
1.調查摸底、動員部署。
xxxx年3月開始,通過市安監局的統一部署,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對轄區內化工生產型企業底數進行了調查排摸,市安監局在匯總梳理後,對於情況不明的企業進行了現場勘查,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篩選,確保了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安監部門在初步確定整治範圍後,與市行業整治辦化工行業整治名單進行核對,並向各有關部門、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徵求意見,最終確定了本次整治企業的範圍。
今年4月30日,安監部門組織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召開了第一次綜合整治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了市委、市政府開展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的工作決心,重點解讀了《市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方案》,並對綜合整治工作作出部署,將各項任務落實到相關責任部門。5月5日,市安監局再次組織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21家整治企業召開第二次安全綜合整治工作推進會議,傳達試點要求,宣傳了相關政策,動員企業自覺抓好各項整治工作,要求各轄區積極指導、協助企業,認真做好服務推動工作。會上,企業還簽訂了安全綜合整治《承諾書》。
2.統一標準、扶優汰劣。
整治中運用「組合拳」,採取「藥方」式進行,按照統一的整治提升標準,做到目的明確、內容詳實。通過市場化調節,讓企業自己對照整治標準要求,自主權衡利弊,自由選擇原地提升、關閉淘汰、搬遷入園等整治方案,真正實現政府指導、部門監管、企業自治。
3.中介服務、引導提升。
根據方案的要求,所有列入原地整治提升的企業都要聘請具有化工設計資質單位開展安全設施設計診斷工作,編制《安全設施設計診斷報告》,從總圖布置、設備布置、工藝管道、報警設施、自動化改造等方面給企業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意見,確保企業的整治提升過程具有可操作性。安監部門會同業主單位、設計單位、化工專家共同進行討論研究,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進一步完善整改實施方案,保證安全隱患能夠消除,確保整治提升的實際效果。
在企業整改過程中,安監部門多次赴企業現場進行實地查看,與企業主積極交流溝通,了解企業遇到的困難,指導相關整改工作的開展,督促企業按時完成整治的相關任務。企業在完成整改工作後,聘請有資質單位開展安全評價工作,評價機構重點針對《安全設施設計診斷報告》中提出問題的整改情況逐一進行核查確認,同時還對企業的教育培訓、制度建設、檢測檢驗、應急救援等方面開展評價和指導,提出進一步完善提升的意見建議。
4.現場驗收、確保成果。
今年10月,通報了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階段性情況,部署整治驗收的相關要求和程序。根據企業申請,安監部門組織業主單位、設計單位、評價單位和化工專家,開展現場驗收審查,重點核查設計、評價單位提出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抽查部分安全管理台賬資料,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切實落實隱患治理閉環管理要求。同時,安監部門還到關閉淘汰企業進行實地核查,確認企業已經處於停產狀態,督促業主妥善處置化工原料產品,儘早拆除相關設備設施,變更或註銷《工商營業執照》。
三、工作經驗和存在困難。
市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工作推進過程較為順利,整治成果明顯有效,但同時也到了一些問題和困難。
1.通過綜合整治,小化工企業的安全意識有了較大的提高,逐步了解到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原地整治提升企業,切實消除了存在的大部分安全隱患,安全生產基礎條件大幅度提升,安全風險有效降低。但是在整治過程中,對於整改尺度的把握還是存在一些難度。這些企業一直以來都沒有作為安全監管的重點對象,按現行整治標準,原地提升企業整治後基本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但仍達不到一流水平。
2.納入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的單位效益普遍較好,但普遍規模小、廠房舊、設備落後、整治資金投入大,若是不符合整治要求而需關停,心理認同感差,配合程度不高,而且缺乏經濟補償政策支撐,導致整治、關停慢,造成驗收考核時間緊迫,工作被動。
3.設計單位和安全評價機構在本次綜合整治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也有少數中介機構存在報告編寫效率低、質量差、整改方案制定不切合實際、指導服務不積極的情況,造成了整個整治工作進度、質量受到影響。中介服務機構是由企業自主選擇,安監部門在技術力量與服務態度方面管控難度較大。
四、後續工作打算。
1.逐步建立長效機制關停、淘汰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且不具備搬遷入園能力的其他小化工企業。對於涉及搬遷或者關閉的小化工企業,按照有關要求做好過渡期及設備設施拆除過程的安全監管工作。
2.進一步強化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准入機制,嚴格按照《市工業投資項目前評估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和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立項審批聯席會議聯審制度實施。
3.強化事後監管,鞏固整治成果。安全生產是動態的,必須常抓不懈。一要強化事後監管,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要定期監督檢查,掌握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情況,督促做好隱患排查治理整頓,進行跟蹤評價;二要指導好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認真執行安全生產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真正把本質安全落實到底。
1.明確重點,精心部署。根據《方案》的安排,全市共排查篩選出21家小型化工生產型企業納入重點整治範圍,其中,植絨膠生產企業8家,紙管膠生產企業4家,矽膠等其他化工產品生產企業9家。此外,根據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的實際情況,另有31家類似企業也均參照《方案》要求一併開展了整治工作。安監部門通過協調會、推進會等方式,積極會同相關部門進行監督與指導,同時利用專家技術優勢,調動企業自身積極性,引導中介參與,強化宣傳安全教育,較好推動此次安全綜合整治工作進程。
2.推進順利,成效明顯。本次市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工作歷時8個月,現已基本完成,整治工作成效顯著。21家企業之中,8家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且未能完成整治提升的企業已完成淘汰關閉,1家企業納入「退二進三」,其餘12家企業完成了原地整治提升。另外31家參照執行的企業中,26家企業關閉淘汰,3家企業搬遷入園,1家企業納入「退二進三」,1家企業淘汰部分落後生產線。
3.配合中心工作,促進轉型升級。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作為提高全市安全生產水平的抓手,堅持與「騰籠換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出租房屋整治」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統籌推進。例如街道化工園區占地120多畝,涉及化工企業14家,由於園區企業多且小,安全生產條件落後,缺乏科學管理且污染嚴重。在本次整治中,安監部門與環保、工商、質監等部門多次協調溝通,聯合執法,對該園區化工企業採取整體集中關停,統一騰退,目前,園區內企業已全面停產關閉,營業執照均已註銷或變更。在完成園區內化工企業整體關停騰退後,土地將用於建立「工業區小微企業科創園」,以此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截至11月底,全市共騰退低效產出土地(包括租用土地)229.8畝,拆除違法違規搭建的建築物、鋼棚共計約2030平方米,既消除安全隱患,保障生產安全,又助推「三改一拆」、減少污染排放、優化當地水質,同時也實現園區整體轉型升級。
4.淘汰落後,提升產業結構。我市小化工企業呈現規模小、產能低、規範差、工藝低,通過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淘汰落後的植絨膠生產裝置8套,紙管膠生產裝置2套,雙氧水生產線1條,井岡黴素生產線1條,對羥基苯甲醛生產裝置1套,氧化鈷、氧化鎳土法生產裝置16套。通過規範化整治,從平面布局、生產工藝、安全設施、管理制度等進行整治,進一步提升和規範企業的生產基礎,淘汰落後的產能,使其轉型升級,實現產業結構調整。
5.從嚴標準,規範整治。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作為提高全市安全生產水平的抓手,一開始就制定了45條整治提升標準,明確要求和目的,提升化工企業本質安全。所有原地整治提升企業,聘請有化工設計資質單位開展安全設施設計診斷工作,進行安全評價,並根據中介機構提出的整改意見進行整治,實際消除安全隱患108個。同時,進一步推動企業開展安全標準化創建工作,到目前為止,共有6家企業已通過三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審查驗收,其餘企業正由中介機構輔導整治。
二、工作過程。
1.調查摸底、動員部署。
xxxx年3月開始,通過市安監局的統一部署,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對轄區內化工生產型企業底數進行了調查排摸,市安監局在匯總梳理後,對於情況不明的企業進行了現場勘查,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篩選,確保了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安監部門在初步確定整治範圍後,與市行業整治辦化工行業整治名單進行核對,並向各有關部門、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徵求意見,最終確定了本次整治企業的範圍。
今年4月30日,安監部門組織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召開了第一次綜合整治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了市委、市政府開展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的工作決心,重點解讀了《市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方案》,並對綜合整治工作作出部署,將各項任務落實到相關責任部門。5月5日,市安監局再次組織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21家整治企業召開第二次安全綜合整治工作推進會議,傳達試點要求,宣傳了相關政策,動員企業自覺抓好各項整治工作,要求各轄區積極指導、協助企業,認真做好服務推動工作。會上,企業還簽訂了安全綜合整治《承諾書》。
2.統一標準、扶優汰劣。
整治中運用「組合拳」,採取「藥方」式進行,按照統一的整治提升標準,做到目的明確、內容詳實。通過市場化調節,讓企業自己對照整治標準要求,自主權衡利弊,自由選擇原地提升、關閉淘汰、搬遷入園等整治方案,真正實現政府指導、部門監管、企業自治。
3.中介服務、引導提升。
根據方案的要求,所有列入原地整治提升的企業都要聘請具有化工設計資質單位開展安全設施設計診斷工作,編制《安全設施設計診斷報告》,從總圖布置、設備布置、工藝管道、報警設施、自動化改造等方面給企業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意見,確保企業的整治提升過程具有可操作性。安監部門會同業主單位、設計單位、化工專家共同進行討論研究,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進一步完善整改實施方案,保證安全隱患能夠消除,確保整治提升的實際效果。
在企業整改過程中,安監部門多次赴企業現場進行實地查看,與企業主積極交流溝通,了解企業遇到的困難,指導相關整改工作的開展,督促企業按時完成整治的相關任務。企業在完成整改工作後,聘請有資質單位開展安全評價工作,評價機構重點針對《安全設施設計診斷報告》中提出問題的整改情況逐一進行核查確認,同時還對企業的教育培訓、制度建設、檢測檢驗、應急救援等方面開展評價和指導,提出進一步完善提升的意見建議。
4.現場驗收、確保成果。
今年10月,通報了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階段性情況,部署整治驗收的相關要求和程序。根據企業申請,安監部門組織業主單位、設計單位、評價單位和化工專家,開展現場驗收審查,重點核查設計、評價單位提出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抽查部分安全管理台賬資料,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切實落實隱患治理閉環管理要求。同時,安監部門還到關閉淘汰企業進行實地核查,確認企業已經處於停產狀態,督促業主妥善處置化工原料產品,儘早拆除相關設備設施,變更或註銷《工商營業執照》。
三、工作經驗和存在困難。
市以植絨膠、紙管膠為重點的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工作推進過程較為順利,整治成果明顯有效,但同時也到了一些問題和困難。
1.通過綜合整治,小化工企業的安全意識有了較大的提高,逐步了解到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原地整治提升企業,切實消除了存在的大部分安全隱患,安全生產基礎條件大幅度提升,安全風險有效降低。但是在整治過程中,對於整改尺度的把握還是存在一些難度。這些企業一直以來都沒有作為安全監管的重點對象,按現行整治標準,原地提升企業整治後基本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但仍達不到一流水平。
2.納入小化工企業安全綜合整治的單位效益普遍較好,但普遍規模小、廠房舊、設備落後、整治資金投入大,若是不符合整治要求而需關停,心理認同感差,配合程度不高,而且缺乏經濟補償政策支撐,導致整治、關停慢,造成驗收考核時間緊迫,工作被動。
3.設計單位和安全評價機構在本次綜合整治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也有少數中介機構存在報告編寫效率低、質量差、整改方案制定不切合實際、指導服務不積極的情況,造成了整個整治工作進度、質量受到影響。中介服務機構是由企業自主選擇,安監部門在技術力量與服務態度方面管控難度較大。
四、後續工作打算。
1.逐步建立長效機制關停、淘汰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且不具備搬遷入園能力的其他小化工企業。對於涉及搬遷或者關閉的小化工企業,按照有關要求做好過渡期及設備設施拆除過程的安全監管工作。
2.進一步強化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准入機制,嚴格按照《市工業投資項目前評估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和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立項審批聯席會議聯審制度實施。
3.強化事後監管,鞏固整治成果。安全生產是動態的,必須常抓不懈。一要強化事後監管,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要定期監督檢查,掌握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情況,督促做好隱患排查治理整頓,進行跟蹤評價;二要指導好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認真執行安全生產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真正把本質安全落實到底。
__年,在市安委會、安監局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鄉從實際出發,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安全生產工作結合「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和「百日督查專項行動」為主題,促進各生產經營單位落實責任,健全制度,立足防範強化宣傳,整治隱患,切實加強和改進全鄉安全生產的基礎工作,把安全生產工作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機結合起來,與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前進,促進安全生產與社會發展相協調,全鄉安全生產工作得以穩定發展。有效預防了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__年安全生產工作進展情況: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逐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是成立了鄉公共安全管理委員會。由黨委書記任主任,鄉長任常務副主任;分管工業、交通、城建、綜治、教育的黨委委員或副鄉長為副主任;鄉經發辦、城建辦、綜治辦、文體服務中心等有關人員為成員的公共安全管理委員會;根據各辦公室的工作職責設立了五個工作組,即(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組,道路交通、地質災害、建築施工安全生產工作組,學校學生安全及食品安全工作組,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及車輛管理安全工作組,監督檢查工作組)。二是提出了各行政村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和任務。三是成立了村級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由村主任擔任組長,成員由村安全管理員或所轄企業負責人組成。四是全鄉規模以上企業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機構,制定了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明確了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和責任。使安全工作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在完善機構的同時,鄉政府還根據上半年簽訂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要求,與各村年終考核相結合;做到了有目標、有責任、有考核、有獎懲。
二、完善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各項措施和方案
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我鄉從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和百日督查專項治理工作入手,在完善安全生產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工作職責、安全生產檢查制度、隱患排查制度、事故報告制度、教育培訓制度、會議制度等一系列工作職責和制度的同時,還成立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和「回頭看」工作領導小組、「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隱患排查治理年」工作制度、會議制度。
三、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企業安全和職工自我保護意識責任感
一是加強法律法規培訓。一年來,特別是結合「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和百日督查專項行動,我鄉要求規模較大、職工較多的企業(多寶電子有限公司、英凱模有限公司)不定期的自己組織培訓;對生產規模較小,職工人數較少的生產經營單位,鄉政府在9-10月份要請了常安成校老師集中進行培訓教育,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過程中,鄉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宣傳動員大會,在動員部署的基礎上大力做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硬體工作。,加大宣傳的覆蓋面,大力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必要性。一年來懸掛大型橫幅8條,發放安全生產宣傳挂圖27套,出黑板報2期,牆上固定性標語20餘條,通過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幹部職工明確了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任務及主要目標,明確了範圍及工作責任,明確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幹部職工的維穩安全意識。提高了各企業業主、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範意識,限度地減少事故發生。同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
四、加強監督檢查,提高整治力度
今年來,特別是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和百日督查專項行動過程中,我鄉對全鄉35家大小企業,二所學校,雙壩橋樑建築施工場地,以及有關單位的消防設施多次進行了地毯式的督查和檢查,在督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改正和整改,對較大隱患的企業進行了停業整改的要求;如:(銀湖水電有限公司大壩滲漏)現正在整改修復當中。為切實搞好安全生產工作,我鄉在抓好日常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同時,結合實際,狠抓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在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帶領下選後10餘次對有關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特別是隱患排查治理年「回頭看」督查檢查中,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和違法行為,及時嚴肅地進行了整改和改正,對當時不能整的,要求限期整改,並進行及時複查。對特種作業人員督促他們必須持證上崗,嚴格要求不參加培訓不准上崗,無證人員禁止作業。一年來排查出事故隱患11起(其中鄉掛牌較大隱患2起、一般隱患9起),經複查已全部整改到位;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隱患。
由於我們檢查工作比較細緻,提高了整治力度,嚴格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安全生產工作指示,到目前,我鄉所有生產經營單位沒有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市委、市政府、市安委會的要求距離還很遠,我們要以《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工作為目標,進一步加大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力度,確保萬無一失。
__年安全生產工作進展情況: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逐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是成立了鄉公共安全管理委員會。由黨委書記任主任,鄉長任常務副主任;分管工業、交通、城建、綜治、教育的黨委委員或副鄉長為副主任;鄉經發辦、城建辦、綜治辦、文體服務中心等有關人員為成員的公共安全管理委員會;根據各辦公室的工作職責設立了五個工作組,即(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組,道路交通、地質災害、建築施工安全生產工作組,學校學生安全及食品安全工作組,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及車輛管理安全工作組,監督檢查工作組)。二是提出了各行政村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和任務。三是成立了村級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由村主任擔任組長,成員由村安全管理員或所轄企業負責人組成。四是全鄉規模以上企業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機構,制定了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明確了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和責任。使安全工作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在完善機構的同時,鄉政府還根據上半年簽訂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要求,與各村年終考核相結合;做到了有目標、有責任、有考核、有獎懲。
二、完善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各項措施和方案
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我鄉從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和百日督查專項治理工作入手,在完善安全生產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工作職責、安全生產檢查制度、隱患排查制度、事故報告制度、教育培訓制度、會議制度等一系列工作職責和制度的同時,還成立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和「回頭看」工作領導小組、「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隱患排查治理年」工作制度、會議制度。
三、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企業安全和職工自我保護意識責任感
一是加強法律法規培訓。一年來,特別是結合「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和百日督查專項行動,我鄉要求規模較大、職工較多的企業(多寶電子有限公司、英凱模有限公司)不定期的自己組織培訓;對生產規模較小,職工人數較少的生產經營單位,鄉政府在9-10月份要請了常安成校老師集中進行培訓教育,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過程中,鄉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宣傳動員大會,在動員部署的基礎上大力做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硬體工作。,加大宣傳的覆蓋面,大力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必要性。一年來懸掛大型橫幅8條,發放安全生產宣傳挂圖27套,出黑板報2期,牆上固定性標語20餘條,通過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幹部職工明確了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任務及主要目標,明確了範圍及工作責任,明確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幹部職工的維穩安全意識。提高了各企業業主、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範意識,限度地減少事故發生。同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
四、加強監督檢查,提高整治力度
今年來,特別是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和百日督查專項行動過程中,我鄉對全鄉35家大小企業,二所學校,雙壩橋樑建築施工場地,以及有關單位的消防設施多次進行了地毯式的督查和檢查,在督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改正和整改,對較大隱患的企業進行了停業整改的要求;如:(銀湖水電有限公司大壩滲漏)現正在整改修復當中。為切實搞好安全生產工作,我鄉在抓好日常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同時,結合實際,狠抓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在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帶領下選後10餘次對有關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特別是隱患排查治理年「回頭看」督查檢查中,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和違法行為,及時嚴肅地進行了整改和改正,對當時不能整的,要求限期整改,並進行及時複查。對特種作業人員督促他們必須持證上崗,嚴格要求不參加培訓不准上崗,無證人員禁止作業。一年來排查出事故隱患11起(其中鄉掛牌較大隱患2起、一般隱患9起),經複查已全部整改到位;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隱患。
由於我們檢查工作比較細緻,提高了整治力度,嚴格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安全生產工作指示,到目前,我鄉所有生產經營單位沒有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市委、市政府、市安委會的要求距離還很遠,我們要以《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工作為目標,進一步加大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力度,確保萬無一失。
近年來,銅山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嚴格按照省和徐州市工作要求,深入開展化工企業「四個一批」專項整治行動,先後關閉取締化工企業61家,化工企業數量由120家減少至59家。自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開展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部署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整治工作紮實推進。一是組建了強有力的工作網絡。按照「政府領導、部門協作、地方主責、企業主體」原則,組建專門工作班子,統籌協調推進整治提升工作,切實做到思想重視到位、排查梳理到位、執法查處到位、責任落實到位。二是制定了完備的「一企一策」整治方案。聘請省、市相關化工專家,對全區49家化工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分類制定「一企一策」整治實施方案並報市政府審核。目前,限期整改企業6家,異地遷建企業4家,關閉退出企業6家,調出化工行業33家。三是強化了全過程的執法監管。組織區應急、環保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對企業整治提升過程中安全、環保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將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問題全部納入台賬,進行銷號管理、限期整改,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和達標排放。下一步,我們將嚴格按照「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的工作要求,重點抓好以下方面:
一、強化分類指導,加快化工產業整治提升工作進度。綜合運用聯合執法檢查、專業團隊駐企檢查、權威機構風險評估等手段,對所有化工企業列出問題清單,實施「一企一策」整改。限期整改企業(6家),按照市化治辦《關於印發化工園區「一園一策」化工企業「一企一策」處置意見的通知》要求,於2019年12月底完成環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整改,並達標驗收通過,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達標的予以關閉退出。搬遷轉移企業(4家)。一是徐州中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異地搬遷轉移至邳州化工園區,今年6月底前完成。二是徐州偉天化工有限公司,異地搬遷轉移至市外,今年6月底前完成。三是徐州市永大化工有限公司,異地搬遷轉移,今年6月底前明確產業整合和搬遷選址,過渡生產至今年6月底後老廠區關停退出。四是銅山縣宏達精細化工廠,異地搬遷轉移,今年6月底前明確產業整合和搬遷選址,過渡生產至今年6月底後老廠區關停退出。關閉退出企業(6家)。徐州華裕煤氣有限公司(大彭鎮)、徐州亞太絕緣材料廠(黃集鎮)、徐州亞東氣體廠(大彭鎮)、徐州市東風氣體廠(大彭鎮)、徐州市聚源溶解乙炔廠(柳新鎮)、徐州嘉匯建材有限公司(拾屯街道),2019年12月底前關閉退出,實現「兩斷三清」。調出化工行業企業(33家)。33家金屬熔劑企業依據權威機構界定及統計行業代碼調出化工範圍,區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監管。
二、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企業創新升級。從安全、環保、裝備以及從業人員、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管等方面,支持企業制定改造提升標準並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整治。
三、加大監管工作力度,確保不發生安全環保問題。一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在加強部門監管、屬地管理的基礎上,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督促化工企業法人代表和實際控制人嚴格履行安全和環保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二是堅決防範安全事故。始終把化工企業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凡存在安全隱患、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一律停產整頓,限期未整改到位的一律予以關停。三是堅決消除環境風險。對化工企業廢液、廢氣、固廢等排放處理情況強化跟蹤監測,嚴厲查處環保違法違規行為,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三廢」處理設施不完備和運行不正常的企業依法停產或責令關閉。
安全生產和生態環保責任重大,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意義深遠。區工信局將會同區化治辦各成員單位,堅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深刻領會這次會議精神,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以堅定的決心、堅決的態度,迅速行動,強力推進,確保按「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大會的工作部署,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一、強化分類指導,加快化工產業整治提升工作進度。綜合運用聯合執法檢查、專業團隊駐企檢查、權威機構風險評估等手段,對所有化工企業列出問題清單,實施「一企一策」整改。限期整改企業(6家),按照市化治辦《關於印發化工園區「一園一策」化工企業「一企一策」處置意見的通知》要求,於2019年12月底完成環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整改,並達標驗收通過,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達標的予以關閉退出。搬遷轉移企業(4家)。一是徐州中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異地搬遷轉移至邳州化工園區,今年6月底前完成。二是徐州偉天化工有限公司,異地搬遷轉移至市外,今年6月底前完成。三是徐州市永大化工有限公司,異地搬遷轉移,今年6月底前明確產業整合和搬遷選址,過渡生產至今年6月底後老廠區關停退出。四是銅山縣宏達精細化工廠,異地搬遷轉移,今年6月底前明確產業整合和搬遷選址,過渡生產至今年6月底後老廠區關停退出。關閉退出企業(6家)。徐州華裕煤氣有限公司(大彭鎮)、徐州亞太絕緣材料廠(黃集鎮)、徐州亞東氣體廠(大彭鎮)、徐州市東風氣體廠(大彭鎮)、徐州市聚源溶解乙炔廠(柳新鎮)、徐州嘉匯建材有限公司(拾屯街道),2019年12月底前關閉退出,實現「兩斷三清」。調出化工行業企業(33家)。33家金屬熔劑企業依據權威機構界定及統計行業代碼調出化工範圍,區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監管。
二、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企業創新升級。從安全、環保、裝備以及從業人員、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管等方面,支持企業制定改造提升標準並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整治。
三、加大監管工作力度,確保不發生安全環保問題。一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在加強部門監管、屬地管理的基礎上,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督促化工企業法人代表和實際控制人嚴格履行安全和環保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二是堅決防範安全事故。始終把化工企業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凡存在安全隱患、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一律停產整頓,限期未整改到位的一律予以關停。三是堅決消除環境風險。對化工企業廢液、廢氣、固廢等排放處理情況強化跟蹤監測,嚴厲查處環保違法違規行為,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三廢」處理設施不完備和運行不正常的企業依法停產或責令關閉。
安全生產和生態環保責任重大,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意義深遠。區工信局將會同區化治辦各成員單位,堅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深刻領會這次會議精神,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以堅定的決心、堅決的態度,迅速行動,強力推進,確保按「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大會的工作部署,圓滿完成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