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一般出生後開始排出黏稠、黑綠色的胎糞.胎糞是由脫落的腸黏膜上皮細胞、咽下的羊水、胎毛和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分解產物膽綠素等物構成.胎糞一般生後兩三天排清.有的小兒胎糞排出遲緩,會使黃疸加重.如果小兒出生後24小時內無胎糞排出,應考慮是否因消化道畸形所致.胎糞排出後,嬰兒的糞便逐漸變成黃色.由於喂養的食物不同,大便也不一樣.母乳喂養嬰兒的糞便通常為黃色,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牛乳喂養嬰兒的糞便為淡黃色或土灰色,硬膏樣,常混有灰白色的「奶瓣」,並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同樣,嬰兒的排便次數也受到不同喂養方法的影響.人乳喂養嬰兒大便較軟,一天2~4次;而牛乳喂養嬰兒大便較硬,一天1~2次查看原帖>>
@glad14
頂0
加入收藏
相關問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