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傳統上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離婚是件很大很大的事。當時,男主外,女主內,是家庭模式,大男子主義還是占主導地位,女人較少拋頭露面,社會地位大多低於男子。
社會上主流媒體還是不提倡離婚,人們的法律觀念沒有今天強。往往男女鬧離婚,單位工會和婦協會,都會介入調解,職工一舉一動,都在各個組織的管轄之中。
老單位某一財務和上鋼三廠老公,生了二個兒子,因性格不合產生了重大矛盾,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鬧得鄰舍雞犬不寧。雙方單位工會和婦協會都一再調解,希望重歸於好,但無濟於事,最後雙方協議離婚。當時可是轟動全廠的新聞。
八十年代,離婚率是萬里挑一,許多夫妻性格不合或有家暴,卻沒有走向婚姻破裂,一是當時大環境厭惡離婚,有人不想因此被人看不起而選擇湊合;二是當時法律意識淡薄,對薄公堂幾乎是天方夜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三是兒女眾多,不看夫妻僧面還要看兒女佛面,實在於心不忍丟下兒女家庭破碎;四是住房普遍小,難以割捨。
像財務女和老公離異後,二個兒子一人一個,可還是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劃分三八線,拉一塊帘布,日日夜夜抬頭不見低頭見,偶爾來個朋友說話都要九思而後行。
實在不甚難堪,不離苦,離也苦!被眾人背後指指點點,要多痛苦,有多痛苦。
在社會一日千里大飛躍中,離婚已經家常便飯,不足為奇。在今天已呈現高離婚率。回首往事,不勝感慨。
![80年代很窮但為什麼離婚率很低呢]()
社會上主流媒體還是不提倡離婚,人們的法律觀念沒有今天強。往往男女鬧離婚,單位工會和婦協會,都會介入調解,職工一舉一動,都在各個組織的管轄之中。
老單位某一財務和上鋼三廠老公,生了二個兒子,因性格不合產生了重大矛盾,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鬧得鄰舍雞犬不寧。雙方單位工會和婦協會都一再調解,希望重歸於好,但無濟於事,最後雙方協議離婚。當時可是轟動全廠的新聞。
八十年代,離婚率是萬里挑一,許多夫妻性格不合或有家暴,卻沒有走向婚姻破裂,一是當時大環境厭惡離婚,有人不想因此被人看不起而選擇湊合;二是當時法律意識淡薄,對薄公堂幾乎是天方夜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三是兒女眾多,不看夫妻僧面還要看兒女佛面,實在於心不忍丟下兒女家庭破碎;四是住房普遍小,難以割捨。
像財務女和老公離異後,二個兒子一人一個,可還是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劃分三八線,拉一塊帘布,日日夜夜抬頭不見低頭見,偶爾來個朋友說話都要九思而後行。
實在不甚難堪,不離苦,離也苦!被眾人背後指指點點,要多痛苦,有多痛苦。
在社會一日千里大飛躍中,離婚已經家常便飯,不足為奇。在今天已呈現高離婚率。回首往事,不勝感慨。
